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12 15:23:11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答案
1---5、ADCDB 6---10、BCCBD 11---15、ACBDA 16、C
17. (14分)
【答案】(1)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不断推行改革(或回答“均平赋役,整顿吏治”也可);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科举制度的发展。(4分,任意4点即可)
(2)变化:市镇居民从业结构变化(或回答“居民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新的生产关系萌芽(雇佣关系或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市的经济职能在增强;专业性市镇发展为新兴城市。(6分,每点2分)
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着自然经济;传统重农抑商思想受到冲击(或工商皆本思想出现);市民阶层不断扩大,文化的世俗化倾向加强;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或体现社会转型的)早期启蒙思想出现。(4分,经济方面2分,思想文化方面2分)
(12分)
【答案】(1)思想核心:人文主义。(2分)
共性:封建社会统治腐朽黑暗;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队伍壮大;民众追求自由世俗幸福的思想出现。(6分,每点2分,任意三点即可)
(2)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的反映,所以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史学参考价值;同时,文学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往往含有艺术加工的成分,所以对于文学中的史料信息应辨别真伪,谨慎考证。(4分,每点2分)
19.(14分)
【答案】(1)特点:涉及范围广、呈体系化;注重保护普通民众的利益;具有进步性和首创性。(共4分,每点2分,任意2点即可)
主要原因: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国民大革命形势的发展;共产党发挥重要作用。(共4分,每点2分)。
(2)基本经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广大人民的利益;注重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中国社会发展和主要矛盾的变化,适时调整法律制度和政策;保障人民民主与法制建设相结合;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共6分,每点2分,任意3点即可)
20.【答案】示例一 书名:《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时代》(2分)
论证:欧洲封建神学压制了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利用古代希腊、罗马的优秀文化抨击封建神学,掀起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现世的幸福,反对禁欲主义;提倡自由,反对封建等级;提倡理性科学,反对蒙昧主义。由意大利推广到西欧诸国,推动了西欧文学、艺术、科学发展,14--16世纪西欧进入了人文主义时代。(8分)
结论:总之,文艺复兴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在文化领域的反映,是建立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分)
示例二 书名:《日不落帝国:英国》(2分)
论证:政治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经济上,英国推行重商主义,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军事上,英国重视发展海军,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军事确权;对外关系上,英国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三次英荷战争,夺取荷兰海外殖民地,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后,英国统治着广阔的殖民地,1763年,英国确立了“日不落帝”,英国政治上确立了殖民霸权。(8分)
结论:总之,英国近代的崛起是建立在殖民扩张基础之上的,“日不落帝国”是其崛起的真实写照。(2分)
示例三 书名:《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下的世界》(2分)
论证:二战改变大国实力对比,美苏两强崛起,战后根据雅尔塔等国际会议通过的协议,对世界两分天下而形成的新秩序即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美苏国家利益冲突,制度、意识形态不同,由盟友到对手。为了遏制苏联,美国推行冷战,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组建北约,苏联为了对抗美国,1955组建华约,这样两集团的对峙,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了。(8分)
结论:总之,雅尔塔体系是两极格局建立的前提,其实质是美苏两强两分天下。(2分)2023一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A.文化专制渗透到艺术领域
B.统治者对农本思想的传承
C.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古代现实主义绘画受推崇
高三历史
6.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总理衙门官员郭嵩焘指出,西洋各国与历史上的“夷狄不可同日
学校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而语,“洋人之与吾民,亦类也。他认为与西洋诸国交往,“朝廷为之瞻顾避就,以为迫不得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一项符
已与之交接”,但“与西洋交涉已成终古不易之局”。其主张反映出他()
合题目要求。
A.有了初步的反清意识
B.秉持新的世界审视视角
班级
1.距今约4500年的陶寺古城,拥有宫城、宫殿建筑、高等级墓地、“天文台”、祭天遗迹
C.力主改变中国的体制
D.全盘否定中国文化传统
等;距今约4300年的陕北神木石峁石城,也存在精美石雕、内外瓮城、巨大墩台等文化遗存。
7.如表为1840~1894年中国买办资本的投资去向表。据此可知,当时买办的投资()
这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
姓名
项目
投资额(千两)
占总教(%)
A.社会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B.中华文明呈现统一性特征
C.区域经济文化交流较频繁
D。进入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
交存外商企业保证金
100000
50.0
学号
2.秦统一后,语书至桂林,当地却没有人认识诏书上的文字。秦始皇命李斯“罢其不与秦
附股于外商企业
12000
6.0
文合者”,制定出小篆,并将其作为标准文字通用于公文法令。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里
耶秦简大部分是文书档案,基本都可以辨认。这说明()
投资城市房地产
30000
15.0
A.文字定型有利于文化传承和交流
B.文字统一消除了民族文化的地域差别
投资商业、银钱业
53000
26.5
C.文字异形阻碍了秦始皇统一全国
D.文字统一促进了政令推行和文化交流
3.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
投资近代工业、航运业
5000
2.5
东西。字文周,与高齐。”下列与《三字经》中概述的时期相符的历史描述是()
合计
200000
100.0
A.战乱频繁,藩镇割据现象严重
B科举盛行,人才选拔公平公正
C.民族交融,江南经济获得开发
D.佛教传入,对外交往趋于活跃
A.体现了中国经济的殖民地化
B.强化了官僚资本的主导地位
4.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的举人和进士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还有一种
C.客观上助推了中国的近代化
D.解决了近代工业发展的困境
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这表明()
8。中国人民邮政为纪念某一事件发行了一组邮票。与该事件最相关的诗句是(
A.科举制打破了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B.科举制利于社会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
C.科举制促进了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D.当时社会对科举及第崇拜的价值取向
湖北军政府旧址
簧花岗七十二烈士离
5.下图是康熙命人在宋代《耕织图》的基础上绘成的《御制耕织图》。图以江南农村生产
为题材,系统地描绘了粮食生产从浸种到入仓、蚕桑生产从浴蚕到剪帛的具体操作过程,册页
前有康熙亲题序一篇。《御制耕织图》的创作反映了()

忠国人民邮政
A.“北伐西征荆满路
B.“致远鼓楫冲重围”
C,“人间遍种自由花”
D.“似火青春救国忙”
9.如图是温涛(1907一1950年)早期木刻连环画作品《她的觉醒》(部分)。“她”出身于
贫困家庭,受尽摧残和凌辱。1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上海人民奋起抗战,那少女由此觉
醒,奔赴前线。该作品的宜传()
高三历史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