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调研测试
生 物 学 试 卷
2024年1月
(完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1.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2.“单选”指每题只有一个选项为正确答案;“多选”指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为正确答案;“编号选填”指每空有一个或多个选项为正确答案。
一、生长素的调节作用(18分)
生长素(IAA)是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素运输渠道化理论认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主茎运输,当主茎中生长素运输流饱和时,会限制侧芽合成的生长素外流,侧芽处于休眠状态,形成顶端优势。另有研究发现,细胞分裂素(CK)和独脚金内酯也参与侧芽生长调控,三者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表示促进, 表示抑制,连续箭头表示运输路径。
图1
1.(2分)根据生长素运输渠道化理论分析,植物打顶(去除顶芽)后侧芽快速生长的原因是______。(单选)
A.侧芽处生长素合成加强 B.侧芽处生长素外流加强
C.侧芽处生长素合成减弱 D.侧芽处生长素外流减弱
2.(2分)据图1,在调控侧芽生长方面,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表现为_________(协同/拮抗)作用,生长素与独脚金内酯表现为_________(协同/拮抗)作用。
3.(2分)对顶端优势进行解释时,生长素运输渠道化理论与图1所示机理的差别主要在于后者_____。(单选)
A.关注了激素运输对分布带来的影响
B.关注了单一种类激素对植物的影响
C.关注了多种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D.关注了外界环境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4.(2分)人工打顶后,侧芽能快速生长甚至开花结实。生产中常采用打顶后及时涂抹生长素的方法,使叶片增多、叶面积增大,以提高烟草等植物叶片的产量。其原理是该方法可以_____。(编号选填)
①控制开花和结果的总量 ②减少叶片中有机物的输出
③增加开花和结果的机会 ④增加叶片中有机物的积累
研究人员运用水培法探究外源生长素浓度对烟草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见表1。
表1
组别 处理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叶绿素含量(mg·g-1)
CK 不添加生长素 8.29 0.751
T1 添加5nmoL/L的生长素 10.44 0.885
T2 添加10nmoL/L的生长素 15.66 1.069
T3 添加20nmoL/L的生长素 14.68 0.978
5.(3分)叶绿素含量可直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中_____。(多选)
A.光能的捕获与转换 B.水的光解
C.高能化合物的合成 D.CO2固定
6.(2分)为获得遗传背景相同的实验材料,研究人员采用图2所示流程培育烟草幼苗。图2过程利用了_____技术,其中步骤①称为_____。
图2
7.(2分)在获得表1数据的实验中,各组实验条件应满足_____。(编号选填)
①选用IAA合成能力有差异的烟草幼苗 ②选用大小一致的烟草幼苗
③温度相同 ④光照强度相同 ⑤环境CO2浓度相同
8.(3分)据表1数据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施用低浓度IAA可促进烟草植株积累有机物
B.施用低浓度IAA可促进烟草植株合成有机物
C.施用20nmoL/L的IAA抑制了烟草植株生长
D.不同浓度的外源生长素对烟草植株生长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二、压力与肠道健康(28分)
炎症性肠病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腹痛等症状。图3表示长期精神压力引起炎症性肠病发展的具体机制,其中字母组合表示物质名称,实线箭头表示促进,虚线箭头表示部分细胞的变化。表2为图3中部分物质的来源及主要作用。
图3
表2
物质名称 来源 主要作用
ACh 肠神经元 神经递质
TGFβ2 树突状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 神经元等多种细胞的生长抑制因子
CSF1 压力相关的肠神经胶质细胞 促进单核细胞增殖
TNF 单核细胞 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引起发热,可造成肿瘤细胞死亡
9.(4分)下列① ~ ④调节方式中,下丘脑和垂体通过分泌CRH和ACTH调控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的过程属于_____;糖皮质激素的浓度也会影响CRH和ACTH的分泌,这一过程属于_____。(编号选填)
①神经调节 ②激素调节 ③分级调节 ④反馈调节
10.(3分)糖皮质激素、CRH和ACTH三者的共同之处在于_____。(多选)
A.空间结构 B.传送途径 C.具有特异性 D.具有高效性
11.(2分)单核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同时也是肠道中巨噬细胞的前身。造血干细胞形成巨噬细胞的过程属于_____。(单选)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衰老 D.细胞生长
12.(2分)CSF1、TGFβ2、TNF是三种细胞因子,对三者功能描述正确的是_____。(单选)
A.传递信息 B.杀死细菌 C.引起炎症 D.清除抗原
13.(3分)结合所学和题意分析,选择正确的编号填入框图,完成长期精神压力引起肠道炎症反应的过程。(编号选填)
①巨噬细胞聚集 ②单核细胞释放TNF ③吞噬细胞清除受损细胞
④肿瘤细胞死亡 ⑤血管内皮细胞释放抗体 ⑥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14.(2分)神经递质ACh是有机小分子,肠神经元释放ACh的方式是_____。(单选)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吐
15.(3分)下列选项中,对图3中相应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描述正确是_____。(多选)
细胞种类 形态结构 功能
A. 肾上腺皮质细胞 具有CRH受体 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
B. 肠神经胶质细胞 有树突和轴突 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
C. 肠神经元 有较多突起 信息转换及传递功能
D. 单核细胞 细胞核较大 参与机体免疫应答
16.(2分)TGFβ2会抑制肠神经元的发育,却能促进肠上皮细胞发生表型的转化,这种差异取决于肠神经元和肠上皮细胞_____。(单选)
A.分布不同 B.基因选择性表达
C.形态不同 D.发生可遗传变异
17.(4分)长期精神压力会使人食欲降低。据题意,写出分析过程_____。
18.(3分)针对长期精神压力引起的炎症性肠病,可行的治疗方法是_____。(多选)
A.抑制CSF1分泌 B.降低TNF含量
C.使用抗菌药物 D.减轻精神压力
三、野骆驼保护(23分)
野骆驼是世界上仅存的骆驼科真驼属野生种,是极度濒危的珍稀物种。野骆驼和家骆驼间没有生殖隔离,相较于家骆驼,野骆驼更耐严寒酷暑、饥渴、风沙,能饮用高矿化度苦咸水。全球野骆驼数量曾达10000峰以上,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野骆驼种群数量迅速下降。为加强保护力度,2003年我国于新疆建立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4分)下列① ~ ⑥为保护区内的不同物种。保护区内的荒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_____,和野骆驼属于同一营养级的有_____。(编号选填)
①雪豹 ②胡杨 ③狼
④岩羊 ⑤梭梭 ⑥藏野驴
20.(4分)下列编号① ~ ④中,能正确表示保护区内能量流动方向的是_____,能正确表示保护区内信息传递方向的是_____。(编号选填)
①梭梭 野骆驼 ②梭梭→野骆驼 ③狼→野骆驼 ④岩羊 野骆驼
野骆驼通常会集群生活。研究人员调查了不同年份保护区内大于10峰的野骆驼群,数据见表3。研究人员还在保护区内多个水源地布设红外相机,监测到野生动物的相对丰富度(用相对活动率代表,相对活动率=某种动物的独立照片数/相机工作日数×100),部分数据如表4所示。
表3
年份 大于10峰的野骆驼群数 总野骆驼数 成驼数 幼驼数 成幼比
2003 ~ 2005 4 69 54 15 3.6∶1
2010 ~ 2013 6 129 97 32 3.0∶1
表4
物种 不同水源地监测到的野生动物相对活动率
1 2 3 4 5 6 7
野骆驼 55.5 18.1 14.1 37.0 72.2 77.9 54.9
藏野驴 0 47.2 0 28.8 20.2 23.2 0.2
岩羊 2.0 9.0 1.6 0.84 0.4 0 0
盘羊 0 0 0 0 0 5.9 4.7
狼 0 6.3 3.5 5.9 11.1 11.4 12.7
21.(2分)为获得表3数据,最高效的调查方法是_____。(单选)
A.样线法 B.样方法
C.标志重捕法 D.显微计数法
22.(3分)表3数据显示,保护区内野骆驼种群的年龄结构在2003 ~ 2013年间发生的变化可能是_____。(多选)
A.稳定型→衰退型 B.衰退型→稳定型
C.稳定型→增长型 D.增长型→衰退型
23.(2分)表4中的岩羊和盘羊同为偶蹄目动物,但分布于完全不同的水源地。造成这种生态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两者_____。(单选)
A.种内互助 B.互利共生
C.种间竞争 D.种内竞争
24.(2分)已知3号水源地水量小、距离道路最近,6号水源地水量稳定、植被较丰富且远离道路。请据此为保护区建设提出合理建议_____。
25.(3分)野骆驼和家骆驼存在2% ~ 3%的基因差异,因此被认定为不同物种。导致两者差异的原因有_____。(多选)
A.地理隔离 B.环境差异
C.自然选择 D.可遗传变异
26.(3分)有人提出可通过野骆驼和家骆驼杂交以增加保护区内的野骆驼数量,你认为可行吗?理由是:_____。
四、深海微生物研究(12分)
开展深海微生物研究对于开发海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研究人员采集了深海冷泉附近的沉积物样品,采用新型分离策略,纯化、鉴定得到了全新的拟杆菌菌株,并进一步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具体过程如图4所示,图中I ~ V是操作步骤。
图4
27.(2分)拟杆菌是厌氧生物,细胞呈弯曲杆状,透射电镜观察细胞长2.0 ~ 6.0μm,宽0.5 ~ 0.8μm。拟杆菌一定具有的细胞结构是_____。(单选)
A.线粒体 B.内质网 C.细胞核 D.核糖体
28.(2分)研究人员经基因组测序发现拟杆菌中与藻类多糖降解有关的基因数量明显高于其他菌种,因此向基本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藻类多糖来配制系列培养基①,并以此对菌种进行分离。基本培养基中应该含有的营养成分包括_____。(编号选填)
①碳源 ②氮源 ③生长因子 ④无机盐 ⑤水
29.(2分)图4步骤I ~ V中,须无菌操作的是_____;须对菌株进行培养的是_____。
30.(3分)结合实验目的,下列关于培养基① ~ ③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①是固体培养基 B.① ~ ③的碳源种类可以完全相同
C.②是液体培养基 D.③的碳源浓度可以与①的不同
纯化获得的拟杆菌经基因组测序鉴定得到了全新菌株WC007。该菌株在含不同藻类多糖的培养基中测定的生长曲线如图5所示。
图5
31.(2分)据图5,比较各组实验结果的异同_____。
32.(1分)藻类细胞解体后的多糖物质难降解,通常会聚集形成碎屑沉降到深海底部。从生态系统组成的角度分析,WC007菌株对深海生态系统主要价值在于_____。
五、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19分)
为构建肝特异性CD36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研究人员利用Cre-loxP系统开展实验。
【实验原理】
如图6所示,该系统中的Cre可识别DNA分子中特定的loxP序列,当DNA分子上存在两个同向loxP序列时,Cre可将两个loxP序列之间的DNA序列剪除,切口连接形成的环化产物被降解,从而达到敲除特定基因的目的。
图6
33.(4分)Cre的作用类似于基因工程中的_____,DNA切口环化连接的过程需要_____。(编号选填)
①质粒 ②DNA连接酶 ③DNA聚合酶 ④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实验过程】
图7显示两类工具鼠,区别于未经人工改造的野生型小鼠,其中A鼠成对的CD36基因两侧均分别引入一个同向loxP序列(基因型表示为L+L+,野生型为L-L-),B鼠中含一个外源导入的Cre编码序列(基因型表示为C +C -,野生型为C -C -),Alb表示肝脏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研究人员利用A、B两类工具鼠作为亲本,选用合适的杂交策略,即可获得基于Cre-loxP系统的肝特异性CD36基因敲除目标小鼠。
图7
34.(2分)目标小鼠的基因型应为______。(单选)
A.L+L+C +C - B.L+L+C -C - C.L-L-C+C+ D.L+L-C+C -
35.(2分)选择合适的杂交策略,目标小鼠最早可出现在______。(单选)
A.子一代 B.子二代 C.子三代 D.子四代
36.(3分)杂交产生目标小鼠过程中,基因L+/L-、C+/C -发生的行为包括______。(多选)
A.突变 B.重组 C.分离 D.复制
【实验结果】
研究人员取鼠尾细胞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子代1~8号小鼠的基因型,结果如图8。并对鉴定出的目标小鼠不同组织中CD36蛋白相对表达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9。
图8
图9
37.(1分)已知A鼠、B鼠的基因型检测结果分别与图8中子代6号、1号小鼠相同,则图8中代表目标小鼠的是______号。
38.(1分)为检验目标小鼠体内CD36基因的敲除效果,图9中对照小鼠应选择______(野生型小鼠/A鼠/B鼠)。
39.(2分)下列①~④表示对小鼠不同组织细胞基因检测的结果,+表示存在,-表示缺失,其中符合目标小鼠情况的是_____。(编号选填)
编号 细胞类型 Cre编码序列 CD36基因
① 肝脏细胞 + -
② 肾脏细胞 + +
③ 脂肪细胞 + -
④ 心肌细胞 - +
40.(4分)据题意和图9,描述Cre-loxP系统在目标小鼠体内发挥作用的机制______。
参考答案
2024.01
一、(18分)
1.(2分)B
2.(2分)拮抗 协同
3.(2分)C
4.(2分)①②④
5.(3分)ABC
6.(2分)植物组织培养 脱分化
7.(2分)②③④⑤
8.(3分)ABD
二、(28分)
9.(4分)②③ ②④
10.(3分)BCD
11.(2分)B
12.(2分)A
13.(3分)(1)② (2)⑥ (3)①
14.(2分)D
15.(3分)CD
16.(2分)B
17.(4分)分层评分。以下为答案样例。
【样例1】得4分
长期精神压力导致的糖皮质激素含量上升,一方面会促进压力相关肠神经胶质细胞释放CSF1,引起肠道炎症反应加剧,引起发热、腹痛等症状,给人体带来不适;另一方面促进了TGFβ2含量升高,抑制肠神经元的发育,导致消化不良,胃肠不适增加。肠道炎症和消化不良均都会加剧机体不适,使人食欲降低。
18.(3分)ABD
三、(23分)
19.(4分)②⑤ ④⑥
20.(4分)② ①④
21.(2分)A
22.(3分)BC
23.(2分)C
24.(2分)合理均可。
25.(3分)ABCD
26.(3分)分层评分。以下为答案样例。
【样例1】得 3分
不可行。杂交会导致后代中高适应性和高抗逆性基因频率的降低,饮用高矿化度苦咸水的能力降低,导致后代无法适应野骆驼目前的生活环境而死亡,甚至使物种走向灭绝。
【样例2】得2分
可行,由于两者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可以产生可育后代,后代具备一定的抗逆能力,可在进化历程中逐步适应极端环境。
四、(12分)
27.(2分)D
28.(2分)②③④⑤
29.(2分)I、II、III、IV、V II、III、IV
30.(3分)BD
31.(2分)分项评分。分为对实验结果表述的异、同两项。
相同:WC007菌株在含各种藻类多糖的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均呈现S型变化趋势
不同:但是该菌株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整体生长速度快于在含木聚糖、果胶和淀粉的培养基中。
32.(1分)作为分解者
五、(19分)
33.(4分)④ ②
34.(2分)A
35.(2分)B
36.(3分)ABCD
37.(1分)8
38.(1分)A鼠
39.(2分)①②
40.(4分)分层评分。以下为答案样例。
【样例1】得4分
目标小鼠体内既含有Cre编码序列,又含有成对的、被同向loxP序列改造过的CD36基因。Cre编码序列可在肝脏组织特异性启动子Alb的调控下,于肝脏组织中特异性表达,产生Cre;Cre可识别CD36基因两侧的同向loxP序列,将两个loxP序列之间的CD36基因序列剪除。因此造成目标小鼠仅肝脏组织中CD36基因表达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