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二章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物理 八年级 第一学期 沪科版 运动的世界
单元 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动与静 第二章 第一节
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二章 第二节
3 快与慢 第二章 第三节
4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第二章 第四节
二、单元分析
(一) 课标要求
本章内容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属于“运动和相互作用” 这一主题。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发挥实验 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经历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发展学生探究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具体内容要求如下:
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
单计算。
活动建议:
利用脉搏和步长,估测走路的平均速度。
学读汽车、摩托车上的速度表。
会看《旅客列车时刻表》。
(二) 教材分析
2
1.知识框架
3
2.内容内在逻辑分析
本章内容是运动学的基础,涉及机械运动的描述和探究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主要包括运动、静止、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 动等基本物理概念和知识,以及长度、时间、速度的测量等基本物理实验方法和技 能。本章首先讲述不同的运动形式以及人类文化中对运动的不同描述方式,从而引 出科学描述运动方法 (第一节) ,然后介绍长度和时间的概念及其测量 (第二节) , 在此基础上,第三节和第四节分别介绍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 和研究 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通过本章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跨入运动学世界的大门。
(三)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能够初步分辨出简单的运动和静止的现象,但如何科学地描述运动, 学生还未接触到。学生对运动的认知是肤浅的,表面化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描 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情况的学习方法学生还掌握的不够科学,教师科学地引用 实例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完成从感性知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学生刚接触运动的 知识,用知识分析生活中有关运动的现象学生还不是很习惯,这和学生初学物理有 关,教师需要耐心引导。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1.了解自然界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认识机械运动,能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 相对性。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会根据指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会根据物 体的运动情况判断所选的参照物。
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长度与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常用长度、时间单位的 换算。
4.会正确使用秒表或停表测量时间;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正确记录测 量所得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和如何减小误差。
5.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了解测量速度的方法,能 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6.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的特征。
7.能将物体运动所经历的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的运动速度; 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数据。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简单的实验仪 器,经历信息处理过程,尝试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单元作业设计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具有自主选择性、不同形式的内容作业,注重 基础性和评价功能,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与挖掘。所设计的拓展型作 业与实践型作业,都有一定的探究性,力图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体验由生活 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学科特点。所设计的巩固型作业以物理课程 标准为依 据,在单元学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教材系统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单元的教学 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组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确定本单元的知识系统, 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基本知识与技能和有关物理概念理解程度,实现对学生的知识 和能力统一提升,全面实现学科素养的目标。
五、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 动与静
(一) 课前作业
题目编号 0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5 分钟
4
体 容 具 内 题目 尝试用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特点来展示运动的世界,再说说运 动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还能举出生活中哪些这样的运动?
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
作业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本题结合其他学科特点来描述运动的世界,通过活动,引发学生深 入思考“什么是运动”,可以了解学生对于运动的一些认识,探索 物理认识动与静的方法。
业 析 作 分 难度 团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团原创
(二) 课堂作业
题目编号 0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
体 容 具 内 题目 观察以下各图,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1) 以上各个现象中,你认为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 的? (2) 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标准是什么
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作业评价 乐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 □优秀 □良好 □合格
5
能独立思考,对相关运动和静止现象提出 自己的见解; □优秀 □良好 □合格
通过对自然现象分析,归纳出参照物的概 念。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回答结果的多样性,说明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明确参 照物。
业 析 作 分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题目编号 003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
体 容 具 内 题目 做一做: (1) 老师站在讲台上不动,同学们相对老师是运动的还是 静止的?(2)当老师在教室里走动时,同学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答案 (1) 同学们是静止的。 (2) 同学们是运动的。
作业评价 能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自实践收集信息;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自己实践,总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 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业 析 作 分 难度 较易 团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作业编号 004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
体 容 具 内 题目 做一做:小爱同学坐在窗户前,有同学经过。同桌说小爱是静止的, 经过的同学却认为小爱是运动的?谁说的对?
答案 说的都是正确的。以同桌为参照物,小爱同学相对于同桌的位置没 有发生变化,因此认为小爱是静止的。以经过的同学为参照物,小 爱相对于经过同学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认为小爱是运动的。 (答案合理即可。)
作业评价 能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自实践收集信息;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自己亲自对运动和静止的描述,认识到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业 析 作 分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6
(三) 课后作业 (A 组)
题量 4 题 完成时间 6 分钟
题目 1.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运动路线是直的,运动路程是不变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 C.“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不属于机械运动 D.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或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2.皖北县城虞美人大桥被誉为“彩虹桥”,虞美人大桥像一条游龙, 蜿蜒横亘于汴河上。人坐在车中、车行于桥上、车倒影水中,宛 如人在水中游。小明乘坐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我们说小 明处于静止状态,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小明乘坐的汽车 B.水上的公路 C.小明在水中的像 D.从旁边经过的汽车 3.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中的鸟相对于河水是 _____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 。 4..2022 年 2 月 8 号,中国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上获得自 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的冬奥会历史首金。如图所示是她在空中飞 跃时的情景,在此过程中,以滑雪板为参照物,她是___________ 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她是运动的。
答案: 1.D; 2.A; 3.运动; 4.静止;地面。
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有关 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初步形成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需要选择参 照物的理念。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 4 道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机械运动概念的理解。强 化对参照物的概念的认识, 会根据指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或 静止;会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所选的参照物。
作 业 分 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7
(三) 课后作业 (B 组)
题量 4 题 完成时间 8 分钟
题目 1.2022年 2 月4 日—2 月20 日北京冬季奥运会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 任子威以 1 分 26 秒 768 获得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 1000 米冠 军,实现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冬奥金牌零的突破。在比赛过程中 他看到旁边的广告牌、裁判员、观众都向后运动,他选择的参照 物是 ( ) A.脚下的冰刀 B.旁边的广告牌木 C.观众 D.裁判员 2.小可爱坐在家中写作业,如果说小可爱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 可能是 ( ) A.地面 B.树木C.行驶的汽车 D.居民楼 3.坐在行驶的公交车上的乘客,相对于_______来说是静止的,相对 于路边的_______是运动的, 由此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______的。 4.在 2022 北京冬季奥运会上,我国选手苏翊鸣荣获冠军。颁奖时, 中国的五星红旗在挪威和加拿大国旗的伴随下一起冉冉升起。若 以中国的国旗为参照物,挪威的国旗是__________的;若以地面 为参照物,中国国旗是____________ (前两空均选填“运动”或 “静止”) 的。国旗上升__________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 机械运动。
答案 1.A; 2.C; 3.公交车;地面 (合理即可) ;4.静止;运动;属于。
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初步初步形成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需要选 择参照物的理念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 4 道题,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
作 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四) 实践作业----收集文学作品和生活中的运动与静止的现象
材料 文学作品、生活现象等。
步骤 1. 自行选择文学作品,找出描述运动和静止的现象; 2. 观察生活中的实际现象,收集描述运动和静止的各种实例; 3. 与同学们互相分享。
分析交流 1. 通过这些实例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考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并结合所学知识验证。
8
作业评价 能独立按步骤完成制作;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 □优秀 □良好 □合格
基于实验现象,能进行简单分析。 □优秀 □良好 □合格
作业分析及设 计意图 这是一个开放型作业。通过翻阅文学作品和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提 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同时通过自己与同学们的 分享,加深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理解。
第二课时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一) 课前作业
题目编号 0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5 分钟
体 容 具 内 题目 估测身体某些部位的长度。如:手掌的长度,一拃的长度, 自己的 身高,一步的距离,如何比较长短。
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
作业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本题通过实际活动,讨论交流,体会制定公认标准的必要性,从而 引出单位。
业 析 作 分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 改编 原创
(二) 课堂作业
题目编号 0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
体 容 具 内 题目 如图所示,是中学生在野外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根据图片可以判断 这棵小树的高度约为 ( ) A.1m B.20dm C. 300cm D.4cm
答案 C
9
作业评价 乐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独立思考,对相关长度现象提出自己的见 解; □优秀 □良好 □合格
通过对自然现象分析,归纳出长度估测方 法。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加深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 和长度单位及其换算的认识。
业 析 作 分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题目编号 003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
体 容 具 内 题目 做一做: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讨论测量结果。
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
作业评价 能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自实践收集信息;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自己实践,总结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认识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方法;了解使测量结果准确的办法。
业 析 作 分 难度 较易 团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作业编号 004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
体 容 具 内 题目 做一做:测量同学从教室一端走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并正确进行 读数。
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
作业评价 能积极参与, 并通过亲自实践收集信息;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自己亲自感受停表 (秒表) 的使用,认识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时 间的单位。
业 析 作 分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10
(三) 课后作业 (A 组)
题量 4 题 完成时间 6 分钟
题目 1.下列全是时间单位的是 ( ) A.小时、分钟、秒 B.年、光年、月 C.天、小时、米 D.小时、年、光年 2.如图是小红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物体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 度值和物体的长度分别是 ( )
A.1cm 5.50cm B.1cm 8.30cm C.1mm 8.30cm D.1mm 2.80cm 3.对一些常见物品长度的估测,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 )
A.拇指甲的宽度约 5cm B.圆珠笔的长度约 150mm C.教室门框的高约为4m D.课桌的高度约 120mm 4.为迎接中考体育技能测试,体育老师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模拟 考试.如图,停表显示的是一位同学跑完 1000m 所用的时间,则 该同学跑完 1000m 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s.
答案: 1.A; 2.D; 3.B; 4.337.5.
作业评价 能准确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熟练使 用秒表测量时间;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有 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形成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秒表测量 时间方法。 □优秀 □良好 □合格
11
设计意图 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能根据所选刻度尺判断分度值,会用刻度 尺和停表;利用生活经验估测物体的长度。
业 析 作 分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团原创
(三) 课后作业 (B 组)
题量 4 题 完成时间 8 分钟
题目 1.在教室里,需要对一个橡皮进行精确测量长度,有五位同学用同 一刻度尺进行了测量,读数分别为:3.80cm、3.82cm、3.81cm、 3.97cm、3.82cm。则橡皮的长度为 ( ) A.3.8125cm B.3.81cm C.3.82cm D.3.80cm 2.冰墩墩是深受人们喜欢的 2022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下图 是它的部分资料,则它的身高可能是以下哪个数值 ( ) A.30mm B.30cm C.30dm D.30m 3. (1)如图甲所示,圆形物体的直径____cm; (2)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 4.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电线的直径。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线圈的长度是______cm,电线的直径为______mm。
12
答案 1.B; 2.B ; 3.1.20;104; 4.1mm;1.80;0.78.
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掌握刻度尺和停表的读数,学会长度的估测。会进行长度和时间的 单位换算,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作 业 分 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四) 实践作业----给同学们介绍旅客列车时刻表
材料 旅客列车时刻表
步骤 1. 在网上查询宿州到南京 G343 次和宿州到合肥 G303 次列车时刻 表; 2. 知道列车的出发时间、到站时间、行驶时间;
分析交流 列车在每一个车站出发、到达和停靠时间。并学会计算两站之间的 时间。
作业评价 能独立按步骤完成制作;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 □优秀 □良好 □合格
基于实验现象,能进行简单分析。 □优秀 □良好 □合格
作业分析及设 计意图 回归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列车时刻表获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第三课时 快与慢
(一) 课前作业
题目编号 0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5 分钟
体 容 具 内 题目 在操场上进行跑步练习,测量甲同学跑 100 米所用时间,测量乙同 学跑 400 米所用时间。比较甲乙两个同学谁跑得快,谁跑得慢?
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
13
作业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本题通过对上节课测量时间的回顾,通过活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与慢,可以了解学生对于快与慢的一些认 识,探索比较物体运动快与慢的方法。
业 析 作 分 难度 团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二) 课堂作业
题目编号 0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
体 容 具 内 题目 如图为某款运动软件,显示小明的运动配速为 12min/km,小明的平 均速度最接近 ( ) A.散步 B.跑步 C. 自行车正常骑行 D.电动车正常骑行
答案 A
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有关 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初步形成正确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思路和 了解测量速度的方法。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对速度单位的换算,掌握速度单位换算的方法,进而熟知生 活中的一些常见物体运动的快慢情况。
作业分 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14
题目编号 003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
具 体 内容 题目 做一做:测量教室的长度,测量某同学从教室一端走到另一端所用 的时间,并计算该同学的速度。
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
作业评价 能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自实践收集信息;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及使用秒表测量时间,学会读数; 并能够运用v = 计算速度的大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动手、动 脑能力。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团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作业编号 004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做一做:测量玩具汽车的速度。
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
作业评价 能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自实践收集信息, 建立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学会判断要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又应选择什么测量工具,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A 组)
题量 4 题 完成时间 6 分钟
题目 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物体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无关 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2.一架飞机做匀速直线飞行。在 8min 内飞行了96km,则该飞机飞
15
行的速度为___________km/h,合_______m/s。 3.甲乙两个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6 ︰ 5,所用的时间之比 是 3 ︰ 2;则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之比是 ( ) A.9 ︰ 5 B.5 ︰ 9 C.4 ︰ 5 D.5 ︰ 4 4.小刚同学在操场进行匀速跑步练习。在 4s 内通过40m 的路程, 那么他在后2s 内的速度是 ( ) A.5m/s B.10m/s C.20m/s D.40m/s
答案: 1.B ; 2.720km/h 200m/s ; 3.C; 4.B
作业评价 能正确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且能够运 用平均速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 有 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初步形成判断物体运动速度需要结合 题干和理论公式求解的理念。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运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物理 概念学习,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方法,学会分析复合单位的含义 ,达到能够灵活运用的目的,激发学生深度探究物理学、灵活运 用物理能力的培养。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B 组)
题量 4 题 完成时间 8 分钟
题目 1.小良同学早上走路上学校,10min 走了 0 6km 后,进商店买东西 用了8min,然后继续赶路用 22min 走了 1.8km 到学校,小良从出 发时到学校的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 A.1km/h B.1km/min C.1km/s D.1m/s 2. 宿州市半程马拉松比赛于 2019 年 11 月 10 日成功举办,展示了 宿州市文明向上、蓬勃进取的精神风貌。小明同学参加了全程 7.5km 的迷你马拉松比赛,用时45min,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_km/h。 3. 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路程 s 与时间t 的关 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 车的速度为______m/s,B 车速度为 ________m/s;当 t=40s 时,A、B 两车相距______m。
16
4.小聪一家去宿州旅游,在宿州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 所示 的交通标志牌 ,标志牌上 的数字 “ 40 ”表示 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 速到达宿州,最快需要__________h。
答案 1.B; 2.B; 3.1.20 104; 4.1 1.80 1.1
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能认识生活中有关的运动标识;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以上 4 个题目的分析、解答过程,养成从物理走向生活环节的 引导,分析生活现象,联系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善 于思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敏锐的观察力,进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 的兴趣。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四) 实践作业----读汽车、摩托车上的速度表
材料 汽车、摩托车上的速度表
步骤 1、可通过查找、收集、实际观看等方式获得汽车、摩托车上的速 度表; 2、了解速度表的含义及作用; 3、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分析交流 1. 速度表盘上是汽车、摩托车的瞬时速度; 2. 单位是 km/h;会进行与 m/s 之间的单位换算; 3. 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
17
作业评价 能独立按步骤完成制作;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 □优秀 □良好 □合格
基于实验现象,能进行简单分析。 □优秀 □良好 □合格
作业分析及 设计意图 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就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从实际出发,运用 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阅读速度表,知道它 的作用、意义,了解汽车表盘上其他仪器的功能,培养学生善于学 习的习惯。
第四课时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一) 课前作业
题目编号 0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5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测量玩具汽车从斜面顶端到斜面中点和玩具汽车从斜面顶端到斜 面底端的速度。
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让学生设计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 准确使用秒表测量时间,加深学生对刻度尺的正确操作,通过简单 的实验计算各阶段的平均速度,让学生对变速运动有一个直观的感 受。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 改编 原创
(二) 课堂作业
题目编号 0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
18
具体 内容 题目 用斜面和小车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小车自顶端出发时开始 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 平均速度是 ( ) A. 4cm/s B. 5cm/s C. 6cm/s D. 7cm/s
答案 B
作业评价 乐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构建物理模型,分析物体的运动过 程;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独立思考, 对相关力现象提出自己的 见解; □优秀 □良好 □合格
通过对图像信息的分析,归纳出求解物体 运动快慢的方法。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加深对平均速度公式的理解,让学生掌握路程和时间的 读数,考查学生对平均速度的定义及公式的理解,侧重对路程概念 的考查,让学生学会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团改编 □原创
题目编号 003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做一做:用秒表记录究纸锥从桌面竖直下落的运动时间,求出纸锥 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
作业评价 能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自实践收集信息;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 □优秀 □良好 □合格
19
设计意图 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设计测量纸锥的运动速度,并能用停表记录 纸锥的运动时间,利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计算。考查学生对平均速 度的自主运用能力。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团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作业编号 004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做一做:小花同学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 1 秒内通过的路 程是 1m,第 2 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 3 秒内通过的路程是 3m,则 ( ) A.第 2 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1m/s B.前 2 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2m/s C.第 3 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3m/s D. 自行车在3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C
作业评价 能积极参与, 并通过亲自实践收集信息, 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求解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路程要与运动过程相对应,考查变速 运动中平均速度的计算,谈到平均速度必须明确哪段时间内或哪段 路程内的平均速度。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团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团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A 组)
题量 4 题 完成时间 8 分钟
题目 1.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 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 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 A.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 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 C.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D.全程中,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2.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速度是 6m/s,然后以3m/s 的速度逆流返回 原地,则来回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 A.3m/s B.4m/s C.4.5m/s D.5m/s
20
3.小沐参加校运动会百米赛跑,跑完全程用时 16s,则全程的平均速 度是________m/s。以奔跑的小沐为参照物,运动场旁的建筑物是 _________ (填“运动”或“静止”) 的。 4.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闪频照相机每隔 0.2s 拍摄一侧,记录小 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 ,则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D 点用时 _____s,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 来越__________。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____。
答案: 1.D; 2.B; 3.6.25;运动; 4.0.6;0.53;大;v = 。
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并且灵活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有关 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通过对图像信息的分析,归纳出求解物体 运动快慢的方法。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 4 道基础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路程要与运动过程相对应,强化学生对平均速度的概念和公式的理 解,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B 组)
题量 4 题 完成时间 8 分钟
题目 1.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 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 6m 时,用了4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 平均速度可能是 ( ) A.1.5m/s B.2m/s C.1m/s D.2.5m/s 2.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 12m/s 的速度匀速走了240m,然后 又以8m/s 的速度匀速走了240m,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A.5m/s B.4.8m/s C.9.6m/s D.10m/s 3.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项目中,小迪起跑后 2 s 末速度为 6 m/s,终 点冲刺时速度达到 9.8 m/s,在冲刺阶段小迪超越了小杰同学,领 先到达终点,最终以 12.50 s 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并打破学校纪录。
21
在超越小杰的过程中,以小杰为参照物,小迪是________的,小 迪比赛过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 小车从带刻度 (分度值为 1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所示 是小车到达 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 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 (填“大、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 =_______cm,tBC =______s,vAC = __________m/s。 (4)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 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AC 段的平均速度vAC 偏_______(填“大、小”)。
答案 1.C; 2.C;3.运动;8; 4. (1) v = ; (2) 小; (3) 5.0;1; 0.02; (4) 大。
作业评价 能 运 用理 论 知 识 分 析 现 实 中的物理现象;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和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 4 道题考查学生对平均速度的掌握情况,结合生活中的场景, 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实验题培养学生的观察 和概括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团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团原创
(四) 实践作业----利用脉搏和步长,估测走路的平均速度
材料 刻度尺、秒表
步骤 1. 用刻度尺测出自己的步距; 2. 用秒表测出脉搏 1min 跳动的次数,计算脉搏每跳动 1 次的时间; 3. 选择一段安全道路,数着脉搏从道路的一端走到另一端 , 测量 这段安全道路 的距离; 4. 利用平均速度 公式求出走路的平均速度。
22
观察分析 1. 分析测量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2. 与同学交流讨论运动的快慢。
作业评价 能独立按步骤完成制作;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 □优秀 □良好 □合格
基于实验现象,能进行简单分析。 □优秀 □良好 □合格
作业分析及 设计意图 通过该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物理建模的能力,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六、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一)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检测内容 熟悉而陌生的力 题量 17 题 完成时间 60 分钟
一.填空题 (每空 2 分,共 30 分) 1.“美髯公千里走单骑”。当美髯公骑马看到路边的树木纷纷向后退去,是以______ 为参照物。以他的坐骑为参照物,美髯公是_________。 2. 小 明 用 塑料 卷 尺 测 一 张课 桌 的 宽度 , 他 不 怕 麻 烦 测 了 五 次 , 这 是 为 了 _________________。五次测量记录分别是:76.1cm、76.2cm、76.1cm、78.2cm、 76.3cm,但以上测量记录有一次记错了,是___________。剔除错误数据后,这一 张课桌的宽度应记作___________。 3.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5: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2:4, 则通过这段路程甲、乙两车的时间之比是______。用皮尺测量教室的长度。测量 时若没有用力拉紧皮尺,那么由此可能引起的测量结果是______。 (选填“偏大、 偏小、不变”) 。 4.歼-20 作为中国第五代重型战斗机,融合全球多种优秀战机的精彩设计于一体。 目前装备国产发动机的歼-20 战机,已经实现了对东海、南海的常态化巡航。甲、 乙两架歼-20 战机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 ﹣ t 图象如图所示,甲 战机速度为_______,8s 时两架战机相距________,以甲战机为参照物,乙战机 向_____运动。
5.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司机小王从看到图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合 肥有__________远的路程,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__________h 到达。 6.2019 年 12 月 17 日,首艘国产航母“山东”号在海南省三亚军港正式交付,标志 着中国海军正式迎来国产航母时代。山东舰航母在南海巡逻任务时,航行 300 米 的距离中,山东舰用了20s 的时间,则山东舰航行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23
7.奋斗者号是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奋斗者 号从马里亚纳海沟取出的某种矿物质长度,该矿物质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图乙中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s。 二、选择题 (每题 3 分,共 21 分) 8.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A.春暖花开,万物生长 B.夏日烈日炎炎炙烤着大地 C.秋高气爽,人们采摘果实 D.冬天万物俱寂 9.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 A.150mm=150mm×10 ﹣3=0.15m B.150mm=150×10 ﹣3=0.15m C.150mm=150×10 ﹣ 3m=0.15m D.150mm=150mm×10 ﹣3m=0.15m 10.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 30s 的是( ) A.我们上一节课所用的时间 B.同学从一楼走到三楼所用的时间 C.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D.成年人在安静时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 11.为了减少人员的接触,北京冬奥会期间采用了机器人为隔离人员送餐。机器 人送餐过程中,如果我们说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 .隔离房间的人员 B.餐厅里的餐桌 C.托盘里的食物 D.厨房内的师傅 12.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为 12m/s,后一半路程中的 速度是 18m/s, 那么该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
24
A.10m/s B.14.4m/s C.15m/s D.30m/s 1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随着科技的发展,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B.只要认真正确的测量,就可以消除误差 C.误差是错误测量值与正确测量值之间的差异 D.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除 1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由东向西运动,根据图像分析说 法正确的是 ( ) A.以丙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 8m/s C. 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 2 ∶ 1 D.10s 时, 甲、乙两车相距 70m 三、实验探究题 (每空 2 分,共 24 分) 15.物理实验小组在图示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1) 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实验中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和 。 ___________ (2) 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___________ (选填“路 程”或“时间”) 造成的误差; (3) 为了测量小车通过 BC 段的平均速度,小明将小车置于 B 点由静止释放, 测得小车运动的时间来计算平均速度,他的操作是 _______ (填“正确” 或“错误”) 的;理由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误差分析:若在测量过程中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小车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_______ (填“大”或“小”) ; 16.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练习测量物理课本中纸张的厚度,小明的实验步骤如 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去掉封皮的一本崭新物理课本的厚度,记为L; ②查看物理课本最后一页的页码,记录该页码为n;
25
③计算物理课本中纸张的厚度,表达式为L0 = 。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小明的实验过程存在两处错误: (1) 错误步骤为______ (填步骤序号) ;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格第一行 ( “实验序号”所在 行) 的两空中应分别写A:______;他做了三次实验,并分别算出一张纸的厚 度分别为 0.086mm、0.088mm 和 0.087mm,则这张纸的厚度可记录为______mm。 实验序号 A 纸张的总厚度一张纸的厚 (
0
)度L /mm 平均值 L/mm123
(3) 在进行步骤①时,若没有将课本压紧,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_ (选填“偏 大” 、“不变”或偏小) 。 四、计算题 (共 15 分) 17.世界和平来之不易,在美西方不断拱火下,俄乌冲突爆发。俄军 T90 坦 克正前往某作战区域进行集结,其中一段路程是低速行进,一段路程是高速行 进,中途还接到命令要求原地待命。整个过程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求: (1) T90 坦克高速前进时的速度? (2) T90 坦克全程的平均速度?
26
测量G2697次 列车从宿州 东到合肥的 速度 一周
18.利用身边的信息,测量G2697次列车从宿州东到合肥的速度。 ( 10 分) (1) 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步骤: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