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曹冲称象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 曹冲称象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2 19:2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曹冲称象
谜 语
四腿如柱子,身子像墙,
两耳像蒲扇,鼻子弯又长。
谜底:大象
同学们,你 见 过 大 象 吗?
大 象 给 你 什 么 感 觉?
认识曹冲
曹冲(196年-208年5月),字仓舒,东汉末年人物,曹操和环夫人之子。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
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
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
讲述了曹冲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重量
的事情。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
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曹操带官员们去看象,官员们议论大象的重量。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官员
们和曹冲各自的称象办法。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按照曹冲
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课文一共写了几种称象的办法?
课文一共写了两种称象的办法:
一种是官员称象的办法:
一种是曹冲称象的办法: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曹操高兴的原因吗?
因为别人送了曹操一头大象,所以他很高兴。
齐读第2自然段:
1.说说大象的样子。
2.官员们在议论什么?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
根柱子。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大象的身子比作一堵墙,把大象的腿比作四根柱子。
1.大象的样子: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的既生动又形象。
2.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
柱子,耳朵像 ,鼻子像
,尾巴像 。
两把大扇子
一个长长
的钩子
一根小小的鞭子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比较句子: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大臣的称象办法:
造大秤
不可行的原因:
谁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
曹操的态度:
直摇头
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称呢?(反问句)
谁都没有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称。
(陈述句)
读一读,比较每组中的两句话意思有什么不同。
1 、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2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默读第四自然段,把曹冲说的话画下来、
曹冲说的话共有几句?
四句
动词:“赶、沉、画、装、称”
这些动词准确、具体地写出了称象的步
骤和方法。
并用“△”画出有关称象时的动词。
用“先……再……然后……最后……”
叙述称象的过程。
称象第一步:赶象上船,
沿水面画线
称象第二步:赶象上岸, 船装石头
往船上装石头时,为什么装到船下
沉到划线的地方为止?
因为船下沉的深浅和大象上船时一样,说明这时石头的重量和大象
的重量相同。
称象第三步:船沉画线处,称石头
称出每块石头的重量
=
称象第四步:计算石头总重量
归纳曹冲称象的4个步骤
赶象上船
在船舷上做记号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称石头的重量
请按照步骤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先把大象( )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 )水面,在船舷上( )。再把大象( ),往船上( )。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 )船上的石头。这样,就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赶 到
沿 着
画 线
赶上岸
装石头
称 一 称
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朗读指导:要读出高兴、满意的语气。
“果然”这个词表示事情结果果真如曹冲所料,所以读这句话要带着对曹冲的佩服的语气来读。
曹操非常满意。
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多么巧妙啊!对于一个才七岁的孩子来说,这实在难得。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要我们像曹冲一样,多观察,多动脑筋思考,多联想,就一定能够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的。
课堂小结
曹冲称象
造大秤
曹操摇头
赶象上船 ——画线
曹冲
赶象上岸——装石头
曹操微笑
点头
爱动脑
会观察
大臣:
称石头——知象重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