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期末复习易错题评价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2023.12
一、基础评价
1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在不停的做 ⑵分子间有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 。分子的热运动跟______有关,______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____和_____,且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热传递的实质是________;做功的实质_________。
3水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_________,如果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要 __________(快、慢)。
二、能力评价
1(2023兰州)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 B.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
C.走进花园闻到花香 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2.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存在着一个平衡位置,在此位置时分子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
B.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只有斥力 C.当物体被拉长时,分子间只有引力
D.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
3.(2023湖南郴州)下列关于物体的温度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越大 B.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C.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内能越大 D.﹣20℃的冰块没有内能
4(2023黑龙江龙东)以下关于同一物体的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D.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
5.(2023湖北宜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对其加热,每隔一段时间用温度计分别测量它们的温度,并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 )
A.a液体比热容小 B.b液体是水
C.0~3min内a液体吸收的热量少 D.升高相同的温度时,b液体吸收的热量少
6(2023江苏连云港)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地区(尤其是沙漠)的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 )
A.水的内能多,沙石的内能少 B.水的导热性好,沙石的导热性差
C.水的比热容大,沙石的比热容小 D.水吸收的热量多,沙石吸收的热量少
7.(2023江苏苏州)在沿海地区,炎热、晴朗的天气里常常出现“海陆风”,当出现如图所示风向时,通常( )
A.发生在白天,且陆地温度较高 B.发生在白天,且海水温度较高
C.发生在夜晚,且陆地温度较高 D.发生在夜晚,且海水温度较高
8.将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水平的长方体冰块上,一段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最终观察到下图所示的现象,由此说明三块金属的比热容(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8.(2023四川达州)如图所示是热管的工作原理图,当热管的热端受热时,吸液芯里的液体吸收热量变成蒸气,这一过程叫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蒸气在管子里跑到冷端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液态,液体通过吸液芯又回到热端。这一过程循环进行,不断地将热量从热端带到冷端。若50g的该液体吸收2400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了40℃,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_J/(kg·°C)。
9.(2023黑龙江绥化)如图是“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实验记录如表。
物质 初温/℃ 加热时间/min 末温/℃
水 20 4 30
煤油 20 4 40
(1)实验中利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需要控制水和煤油的_____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
(2)本实验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强弱。分析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较强。
(3)若实验中水的质量是200g,加热4min,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J。
(4)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_____________的性质。
10.将质量是0.5 kg的水加热,使它的温度从20 ℃升高40 ℃,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已知c水=4.2×103 J/(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