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教案+课件】第6课《给我一点水》(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教案+课件】第6课《给我一点水》(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16 09:39:58

文档简介

《给我一点水》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
2.引导学生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的美丽,增强环保意识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
2.引导学生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的美丽,增强环保意识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从文学的角度,以散文的笔法来解说水污染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语
水,是我们生命的起源。人类和水,似乎有着某种神秘的渊源,这种渊源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找到左证,无论追溯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还是中国的古典文学,都可以随手拈来。那么今天,让我们带着对水的这一份热爱来学习张晓风的一篇散文“给我一点水”。
2.作者介绍
张晓风,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8岁后赴台,1958年考入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散文成名,处女作“地毯的那一端”1967年获中山文艺奖散文奖。张晓风勤于笔耕,创作丰富,尤以散文饮誉海内外,揭开了台湾当代女性散文新的一页。张晓风的散文语言精美雅致,同时又很有力度,刚健中不失柔美,豪气中犹存稚韵,显示出特有的情调和色彩。并且有深厚的古文功底。著名台湾诗人余光中称赞她是“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张晓风不仅是台湾散文大家,又是身体力行投身环保运动的第一代台湾作家。下笔不能忘情于古典,却又总能纵身于现代,直逼现实的核心。我们要学的这篇散文呢,揭示了水资源遭受污染的现实,疾呼保护水资源的意义,但是她抛开了生态价值上的探寻,而是文学地诗化地来谈水的意义,所以作者关注的实际上既是自然生态又是人文生态。
二、朗读课文,解决字词
1.课文朗读:那么接下来,老师来读这篇课文,在我读的过程当中同学们把不懂的生字,标上拼音。
朗读(8分)
2.生字,生词
湖泊( ) 沉浸( ) 敦厚( ) 鲜澄( )
雎鸠( ) 洗濯( ) 畚箕( ) 倔强( )
深圳( ) 琴弦( ) 贫姝( ) 阻塞( )
恬然( ) 犷悍( ) 渊薮( ) 剥花生( )
玄思冥想( ) 岸芷汀兰( )( ) 停贮淙淙( )( )
这些生词同学们回家后查字典弄清,这是作业。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同学们看一下第一小节,这段话是引用了谁的话?
明确:是麦尔维尔的话。
第二节已经讲出了,那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开篇呢?明确:这样开篇就已经向我们表明了这篇文章是关于水的,作者以文学的方式阐释了人类和水的关系,水具有一种魔力引导着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前行。
同学们接着往下看,课文写到“算时间是百把年前了。”那在百年之后,这样的水是否还在?是否还可以找寻到“凡人的梦境”呢?于是文章从百年前麦尔维尔的话一下子跨越到现实,百年前这水还是凡人拥有的一个梦境,而百年后则要求“好心的神仙”“发还给我”。这里可以看到什么呢?明确:那就是我们现在失去了我们干净的水,失去了属于凡人的梦境。
2.文中无闲笔,作者所写的每句话都蕴涵着深刻意思,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麦尔维尔的话和“诗经”等文学作品中的语句呢?
明确:从文学作品中,描述原来水的样子,希望给人们以震撼,让人深省。
3.我们继续看文章,文中有很大一部分文回忆了成长中作者和水的接触,和水的故事,为什么要写这些往事?
明确:目的是表达自己与水不解的情缘,深挚的真情。使下文表达写作目的水到渠成。
4.现在同学们接着往下看文章,一边想一想,接下来的部分,作者对水的情感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明确:作者的情感由最初的无比眷恋,喜爱到“不再去旅行”的悲哀,简直有些目不忍视了。
5.那么我们现在可以归纳这篇文章主题了,文章整体写了什么?
明确:文章从对水的玄思冥想起笔,回忆了成长中与水的故事,慨叹如今的水污染严重,呼唤人们保护水资源,珍惜环境。
四、结束语
今天学的这篇散文,同学们学习之后一定收益非浅,感受颇深,张晓风笔下的这篇散文让我们对待水资源不像以前那样冷漠了,让我们更加关切环保问题,更加懂得珍惜水了!
课件23张PPT。(台湾)张晓风给我一点水3亿中国人正饮用不安全的水白色垃圾污染河流从文学作品中,找寻水原来的样子。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江南可采莲,
荷叶何田田。张晓风女士:
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笔名张晓风,晓风,桑科。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走近作者社会评价:
1997年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余光中称其为“亦秀亦豪”“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将其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
散文:
《初雪》、《她曾教过我》、《常常,我想起那座山》、《绿色的书筒》、《春之怀古》、《步下红毯之后》、《只因为年轻啊》、《地毯的那一端》、《花之笔记》。1、“愿鸢飞,愿鱼跃,愿肺叶能呼吸一口干净空气,愿人和人之间祥和无争。让一切失去的重新回来,让生命遂成其为生命应有的尊严。”
2、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3、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漠然 。
4、倘有荷在池,倘有荷在心,常常的雨季又何患?名句举例基础字词
浩淼( ) 诗笺( )
恣肆( ) 潋滟( )
相觌( ) 渊薮( )
桀骜( ) 濯足( )
犷悍( ) 洙泗 ( )miǎojiānzì sìliàn yànsǒujié’àozhuóguǎng hànzhī sìdí 《白鲸》、《诗经》、《乐府诗集》;
作者从文学作品中找原来水的清澈样子,表达对水的依恋与热爱。可见水是民族诗性的缘起,是浪漫歌咏的源头。水营造了一个文学的梦境。1、找请出课文开篇引用的三处文学作品,圈画关键语句揣摩概括作者与水的情感? 整体感知2、以作者成长记忆中的地点为线索,勾画标注全文依次描写了那些好水?张晓风对水的感情是怎样的?抚顺街捞鱼采水草的欢悦;
玄武湖剥莲子的悠然;
双连火车道边误入荷田的冒险;
圳水临溪坠书落水的趣味;
东屏看圳水在夕照里流去的惬意;
大寮对跨水拓荒者的羡慕;
外双溪要换泳衣泡水的冲动
----表达了作者对水的不解之缘和深挚的感情,同时把读者带入干净的水的境界,呼唤人们保护水资源。水营造了生命成长的梦境。 前三处都是干净的,透明清澈的,浩淼无尘的。而现在的水已经变化了,变得浑浊恶臭,如浓汁如毒药,被塑料袋可乐罐等污染。
表达了作者对水环境污染的忧虑与净化的渴望,同时也是对纯净人文精神的忧虑与渴望。
3、诗歌中的水、作者大学以前记忆的水、假日旅游见到的水和现在的水,有什么区别?作者对现在的水持什么情感?1.水,永远是第一张诗笺。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水比喻为“诗笺”,很浪漫、很诗意地表达出作者对水的挚爱之情。
2.我现在有书近万卷,但何处才有一条淙淙的玉带供我坠书呢?
这里运用了比喻、反问的修辞,无限忧伤的表达了水在现实生活中失去了往日的梦境。美句赏析 3.沙漠的旅人需要一皮囊的水润喉,我需要的更多,我需要一片水,可以为镜鉴来摄我之容,可以为渊薮来酝酿诗篇,可以为歌行来传之子孙,而且像黄河、像洙泗,让我桀骜无依的心有所归依,有所臣服。
这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以歌行的方式,深沉悲亢的吟唱出对水的挚爱,对水崇高的敬意和赞颂,水是生命是文学的渊源与传承,是心灵的皈依之所。
1.文章开头引用麦尔维尔的话有什么作用? 麦尔维尔的这段话,从文章结构上与下文相呼应,内容上引出了全文的主题——水资源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同时,也奠定了全文诗情画意的写作基调。问题探究2.作者对水梦境般的回忆只写到上大学时候,应该如何理解? 这里描写的是人生最美的一段时光,简单一清见底,作者写人类污染了水的同时,也是在缅怀那时的一种清纯简单快乐的心境。3、诗歌之水、大学以前的水,今日之水各有怎样深意,揭示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诗歌中的水是文学的梦境,是诗情的缘起,大学以前的水是成长的梦境,这些水都干净清澈,而今日水浑浊恶臭如浓汁如毒药。
揭示了水污染日益严重和破坏的社会问题,也流露出作者对人文环境的担忧。 “如果,我有幸碰到好心的神仙……给我浩淼无尘的汪洋!” “如果拔去我的智慧……素面相觌啊!” “沙漠的旅人需要……有所臣服。”
以上句子抒发了作者对于干净的水的热爱,珍惜,崇拜,对水被污染的心疼,强烈地呼吁人们来保护我们曾经干净的水,这是为炎黄子孙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4.文中作者对干净的水有怎样的期待和呼唤? 这是个祈使句,是作者面对现实最为心痛的告白,最为无奈的呼喊,最为悲伤地寻找。
作者在呼喊,要求保护遭到破坏的水资源,人们都要努力给自己一点水,一点干净的水,那样我们将会有一片水,去承载我们水一样的心灵。
5.如何理解题目“给我一点水”的含义?文章从对水的玄思冥想起笔,回忆了成长中与水的故事,慨叹如今的水污染严重,呼唤人们保护水资源,珍惜环境。内容目的曾经的水已经到了不堪濯足的程度,属于“我”的水渐渐变得如受脓汁如毒药了,“我”呼唤那干净的水何时再现,“我”宁舍“我”一切!以此呼吁人们关心我们的生命之源,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本!文章引经据典,充满诗性;前后对比,由浅入深。开篇辟题、结尾点题,情真意切,易于唤起读者共鸣。总结归纳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方式1、环保的忧患:地球母亲的水污染,要时时有环保意识。
2、写作启示:引经据典;前后对比;美句频出,修辞迭起;感情真挚,哲思隽永。
3、水的意义:水是生命的起源,文学缺少不了水的性灵。水清象征人心净,所以除了加强自然环保,还应加强人心的环保。
总结收获作者在文尾真切呼唤水资源的到来,请你代替作者写一则保护水资源倡议书。综合练笔 张晓风力行环保,写了许多关于生态保护的文章,从中我们能体验到一个作家对于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的关注,亦能感受到作家的人文关怀,让我们多阅读张晓风,多阅读这样的好文字,多读书读好书,在文学阅读中提升我们对生存世界的认识,寻回水样清洁的心灵世界,其中我们各种题签中可以做到她的散文《月,阙也》《妈妈的羽衣》等,推荐她的散文集《一一风荷举》课外推荐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