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元素与物质分类 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1.纯碱在玻璃、肥皂、造纸、食品等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纯碱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2.我国科学家首次将一种名为“钻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钻酞菁”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钻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B.“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较稳定
C.“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D.此项研究可广泛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汽油 B.甘油 C.植物油 D.煤焦油
4.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盛有沸水的烧杯中,并继续加热得到红褐色分散系X,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X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可能为
B.X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C.稳定性:溶液
D.无法用过滤的方法除去X中残留的
5.利用交叉分类法可对物质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NaOH、Na2CO3、NaH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分为同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
①钠的化合物 ②能与硝酸反应的物质 ③电解质 ④钠盐 ⑤钠的含氧化合物
A.①④ B.③④ C.②⑤ D.①③
6.氢氧化铝是治疗胃酸过多的内服药的主要成分,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铝的( )
A.弱酸性 B.弱碱性 C.两性 D.不溶解性
7.下列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Fe( 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生成CaCO3沉淀
C.将稀硫酸滴加到Fe( NO3)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D.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胶体与其他分散系最本质的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
B.胶体和溶液都一定是均一透明的分散系,可以用丁达尔效应来鉴别
C.制备Fe(OH)3胶体的操作为,在沸水中逐滴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沉淀,停止加热
D.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胶体和溶液分离
9.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B.光线透过溶液和胶体时,均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C.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均是红褐色液体
D.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10.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碱石灰、硫磺、胆矾 B.纯碱、液氨、碘酒
C.干冰、白磷、浓硫酸 D.氯水、氦气、酒精
11.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电解质:硫酸、盐酸、
B.非电解质:、铜、
C.酸性氧化物:、、
D.同位素:、
12.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 )
①Al ②Al2O3 ③Al(OH)3④AlCl3⑤NaHCO3.
A.① ③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 D.全部
13.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必然相等
D.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14.若将纳米材料的粒子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到的分散系是( )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15.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用盐酸酸化了的AlCl3溶液中,若用y轴表示Al(OH)3沉淀量,x轴表示NaOH溶液的体积,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16.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
A.KCl B.Cu2(OH)2CO3
C.Na2CO3 D.NaOH
二、综合题
17.请选择适当的字母填空:
A.渗析 B.聚沉 C.布朗运动 D.电泳 F.丁达尔现象
(1)氢氧化铁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
(2)强光通过氢氧化铁胶体,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 .
(3)淀粉与食盐的混合溶液放在半透膜中,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瓶里,从而使淀粉与食盐分离,这种方法 .
(4)若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氯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 .
(5)红墨水中粒子在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叫做 .
18.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相关性质。
(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
A.NaOH浓溶液 B.NaCl浓溶液 C.冷水 D.沸水
(2)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空:
A.渗析 B.聚沉 C.电泳 D.丁达尔现象
①氢氧化铁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 。
②强光通过氢氧化铁胶体,可看到光带,这种现象叫 。
③淀粉与食盐的混合液放在肠衣中,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瓶里,从而使淀粉与食盐分离,这种方法 。
④若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硫酸铵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 。
(3)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
A.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
(4)将制得的胶体放入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如图所示,放置2min后,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置于暗处,用一束强光从侧面照射,观察 (填“有”或“无 ”)丁达尔现象,再向试管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填序号)
A.无明显现象 B.有白色沉淀产生
19.根据题意填空:
(1)现有下列16种物质:①H2O ②空气 ③Mg ④CaO ⑤硫酸 ⑥Ca(OH)2⑦CuSO4 5H2O ⑧碘酒 ⑨酒精⑩NaHCO3 Na2O2 CO SiO2 SO3 纯碱 Al(OH)3,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酸的是 ;属于盐的是 ;属于正盐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属于两性氢氧化物的是 .
(2)①1mol H2SO4中共含有 个氧原子,H2SO4的摩尔质量为 .
② mol H2O中所含有的氧原子数与1.5mol 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
③3.01×1023个O2的物质的量是 ,与其物质的量相等的臭氧(O3)中所含氧原子为 个.
20.如图为五个椭圆交叉构成的图案,其中五个椭圆内分别写了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物质均可归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相应的分类标准代号:
(1)相连的两种物质都是电解质的是 (填分类标准代号,下同),都是氧化物的是 。
(2)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相互反应的是 ,所属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反应。
(3)用洁净的烧杯取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得到的分散系称为 ,写出制备此分散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1.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进行分类,可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变化:
(1)SiO2是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与CO2一样是酸性氧化物,写出SiO2溶于NaOH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
(2)现有:①KCl晶体 ②稀盐酸 ③氨气 ④熔融NaCl ⑤蔗糖 ⑥铜 ⑦CO2;其中能导电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3)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标准状况下,与17g的H2S气体含相同H原子数的CH4的体积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B
14.【答案】B
15.【答案】D
16.【答案】D
17.【答案】(1)E
(2)F
(3)A
(4)B
(5)C
18.【答案】(1)D
(2)C;D;A;B
(3)C
(4)无;B
19.【答案】(1)②⑧;①④ ;⑤;⑦⑩ ;⑦ ;⑨; ;④;
(2)4NA;98g/mol;3;0.5mol;1.5NA
20.【答案】(1)D;B
(2)D;复分解
(3)胶体;
21.【答案】(1)SiO2+2NaOH=Na2SiO3+H2O
(2)②④⑥;①④;③⑤⑦
(3)5.6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