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测量平均速度 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1.4测量平均速度 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12 21:4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第一章 机械运动
想想议议
测量长度的工具
间接测量
测量时间的工具
如何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三、实验器材:
测量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
物体运动的路程s
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
斜面、刻度尺、小车、停表、木块、金属片
金属挡板的作用:
便于测量时间
注意:调整斜面呈较小的坡度,使小车从静止释放,可加速下滑即可,并且不会滑落斜面。
让小车停止运动,便于测量时间。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测量平均速度
(3)实验装置组装:如下图
  注意:调整斜面呈较小的坡度,使小车从静止释放,可加速下滑即可,并且不会滑落斜面。
测量平均速度
注意:1.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2.小车从斜面顶端要从静止释放。
3.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S2
测量平均速度
(4)实验步骤
①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②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③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1 = s1/t1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④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⑤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测量平均速度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 t1= v1=
s2= t2= v2=
(5)设计表格
测量平均速度
4.进行实验和数据收集
金属片
0
10
20
30
40
50
60
cm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0.6 m t1= v1=
s2= t2= v2=
测量平均速度
金属片
实验时注意观察停表的示数。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0.6 m t1=4 s v1=0.15 m/s
s2= t2= v2=
测量平均速度
金属片
将金属片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上半段路程:0.3m
金属片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0.6 m t1=4 s v1=0.15 m/s
s2=0.3 m t2= v2=
测量平均速度
金属片
实验时注意观察停表的示数。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0.6 m t1=4 s v1=0.15 m/s
s2=0.3 m t2=2.5 s v2=0.12 m/s
  2.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根据公式: 计算。
3. V前 V后 V全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运动,是加速。
V前 < V全< V后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
小车、斜面、刻度尺、停表、木块、金属片。
实验结论:
小车前段路程运动慢,后段路程运动快,全程是变速直线运动。
课堂小结
知识点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如图所示,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B )
A.10 cm/s B.9 cm/s
C.8 cm/s D.7 cm/s
2.在测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果测出物体的运动时间比实际值偏大,则测量出的物体的平均速度( C )
A.跟实际值相同 B.比实际值偏大
C.比实际值偏小 D.不能确定
3.在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请据图回答问题:
( 1 )实验原理是 v= ;
( 2 )所测路程为 0.910 m;
( 3 )假设所用时间为7 s,那么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0.13 m/s;
( 4 )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很小,其原因是
 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长一些,便于测量时间,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
4.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自家到学校的距离,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首先,小华在学校跑道上以上学步行的速度步行100 m,测得用时80 s,则他的步行速度为 1.25 m/s。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 速度 不变。最后小华测出他步行上学需20 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 1500 m。
5.如图记录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路程的情况。由图可知,汽车从20 s 时到40 s时的平均速度是 37.5 m/s。
6.小明用刻度尺和数字钟( 时:分:秒 )测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速度,木块滑动的位置与时间如图所示,则木块滑行的距离为 5.00 cm,滑行的平均速度为 0.025 m/s,合 0.09 km/h。
7.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的平均速度,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 )
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8.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小球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
B.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3 s
C.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通过的路程为15 cm
D.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1 m/s
9.一个足球在草地上沿直线运动,速度越来越慢,如图所示,测得AB段的长度等于BC段的长度。足球通过AB段所用的时间为0.5 s,AB段的长度为3 m,则该足球从A到C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 )
A.4 m/s B.6 m/s
C.7 m/s D.以上都有可能
10.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
( 1 )在做此实验时,要研究气泡的运动情况,所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刻度尺 和 停表 ;
( 2 )若测得气泡从玻璃管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距离为56 cm,所用的时间为7 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0.08 m/s;
( 3 )如表是某实验小组在此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中作出s-t图像。
11.小刚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如下数据,请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 1 )小车从B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是 4 cm/s;
( 2 )小车在运行的过程中是做 加速 (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 )运动;
( 3 )在实验前要熟练掌握使用停表,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F的平均速度将会 偏大 (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理由是
 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过晚,使得所计时间偏小 。
12.某同学在探究速度的变化实验中,要测自己骑自行车下坡时( 不蹬脚踏板、不抓刹车手把 ),自行车速度的变化情况:
( 1 )你的猜想是 速度越来越快 ;
( 2 )该同学找了一段90 m长的下坡路,并测得一些数据,请你帮他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 3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 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