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 年级下册数学五 绿色行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一 年级下册数学五 绿色行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13 11:2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 绿色行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教学目标】
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2、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算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两位数不退位的算法。
【教学难点】
领悟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在比较大小时学生已经整体感知过△和○的数量关系,并学会了比较△和○数量的大小关系。△ △ △ △ △ △ △ △ △ △ ○ ○ ○ ○ ○ ○ 指出△和○同样多的部分。指出△比○多的部分。△比○多多( )个。○比△少多( )个借助此内容,回顾比较大小的方法,即10>6,然后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引出6<10,进而观察同样多的部分,△比○多的部分,○比△少的部分。最后导出课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高这一特点,我是这样导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又对以前的知识形成冲击,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简明形象又易懂。】
探索新知。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承接绿色行动的话题,引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梳理统计表中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并借助情境图中问题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选择有价值的问题适当板书,考虑到板书问题字数较多浪费时间,所以提前准备好板书的内容进行适时粘贴,从而引入对新知识的探索。“你说我讲”中有两个红点问题和一个绿点问题,本节课只重点处理前两个问题。
第一个红点问题是解决“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绿点问题是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口算方法。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多少个易拉罐?”重点理解“谁比谁多”、“多多少”的含义。教材通过摆学具帮助学生理解“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并在学生理解这个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理解“一班比二班少捡多少个”也就是“二班比班多捡多少个”。
引导学生通过表格对一班二班所捡易拉罐个数进行比较,从而引出信息窗提出的问题: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多少个易拉罐?利用带磁铁的两种颜色圆形分别代表一班和二班,从而让学生很直观地看到二班比一班多五个,在一一对应中可以感悟到“求二班比一班多捡多少个易拉罐,就是求15比10多多少个”;借助图示让学生感受到“求15比10多多少,就要从15里面去掉10”,用减法计算。将二班与一班摆放位置互换,进一步追问:你知道一班比二班少捡多少个易拉罐吗?让学生感知这和前面的红点问题是同一个问题,只是说法不同,这样借助学具只管操作,有助于学生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为了进一步理解多多少少多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如“男生比女生少几人,女生比男生多几人”。观察学生的椅子和桌子,在数量上同样多,然后拿掉一位同学的椅子,让学生尝试表述“桌子比椅子多一个,椅子比桌子少一个”等。
【设计意图:心理学 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 的生活 场景越 贴近,学生 自觉 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 高,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 无处不在,又能使学生 产生浓厚 的学习兴趣。】
合作探究
穿插“比铅笔”的小游戏:同学两人合作,拿出自己所有的铅笔,比一比谁的多,谁的少,多几个,少几个,然后列出相应的算式展示给大家,通过这样一个轻松愉快的方式,既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多几和少几,又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列相应的算式,并会完整表述我比同桌多(少)几支铅笔。
绿点标示的问题是:“三班捡的易拉罐比矿泉水瓶少多少个”,有了前面的一系列实践操作和观察,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所以此绿点问题着重在减法的算法。通过回顾加法的算法,小组合作进行讨论,探索减法的算法。类比加法得到减法的算法同样是“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摆一摆用画小棒的方法解决,然后计数器亲自操作,对比小棒和计数器的演示过程,从而总结出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算理与算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实物操 作”到“形象感知”,再从“形象感知”到“抽象概念”,学生 把“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这一概念与生活紧密 联系 起来 ,加深 了理解。】
随堂练习
通过“开货车”的小游戏,司机叔叔只有把货车上的算式全部答对才能将车开走,你能帮助他吗?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积极解答货车上的算式,从而帮助货车开走。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开列车的形式进行巩固练习,既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将新知识得到灵活运用,加深理解,在乐中学,是学习数学的宗旨。】
课堂小结
本环节采用问答的方式,你学会了什么?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最后引申到绿色垃圾回收利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一思想。
【设计意图: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体现数学的魅力 ,学生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正 体现数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