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清明》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9.古诗三首《清明》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2 16:0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清明》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大意是:在春雨绵绵的清明时节,有人行船在漂浮不定的水面上,而诗人却向着长安的方向在赶路。这表现了旅途的孤独和艰辛。通过描写旅途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这首诗的语言优美,用词简练,节奏明快,意境深远,是唐诗中的佳作。
二、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 了解诗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并背诵诗文。
难点:体会诗句所描写的景象和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等。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杜牧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春天的录像,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和美丽。
2. 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对春天的感受,以及春天里所见所闻。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
3. 教师引出课文题目《清明》,并简要介绍作者杜牧和清明节的背景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杜牧笔下的清明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吧!
(二)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的诗歌以清新明快、抒情浓郁著称,尤其擅长借景言志,抒发感慨。他的代表作有《秋夕》、《江南春》、《泊秦淮》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字音和停顿。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朗读时不要加字、减字,要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和语调。同时要求学生在朗读中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和节奏感。教师可以通过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3. 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让学生认读和解释。在学生掌握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强调“遥”、“酒”等字的写法,并让学生进行抄写和练习。
4.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逐句解释诗句的意思,教师给予指导和纠正。在解释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诗句所描写的景象和情感融入到自己的理解中,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同时要注意纠正学生的语言规范和语法错误。
(四)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1. 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分析诗句的意思和意境。通过讲解、讨论和想象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和意境。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和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例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让学生想象春雨绵绵、细雨如烟的景象;“路上行人欲断魂”,则表现了行人悼念逝去亲人的悲伤心情;“借问酒家何处有”,通过询问酒家何处表达了行人的迷茫和孤独;“牧童遥指杏花村”,则通过牧童的手势指向远处的杏花村,给人以希望和美好的憧憬。通过这些关键词语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所描写的景象和情感。同时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画面和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展示相关图片或动画,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诗句所描写的场景和意境。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知。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再指名朗读并进行点评指导。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句的抑扬顿挫、高低起伏,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意境。同时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朗读个性,采取不同的语调和情感来表达诗句的内涵和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表现力。通过反复朗读和体会,让学生逐渐熟悉和理解诗句中的用词精妙、语言技巧和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共同探讨并解答问题。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和组织,保证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要关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和进步,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五)教学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清明》这首诗,通过朗读、想象、分析和拓展阅读等方法,我们深入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感受到了清明节祭奠亲人的沉重哀思和诗人借景抒情的情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还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继续保持对文学的热爱和好奇心,积极探索和学习文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并默写《清明》。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和配套练习册。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清明节祭奠亲人的短文或诗歌创作。
4. 预习下一篇课文《江南春》。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体良好,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并基本掌握了知识点和重点内容。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的朗读水平还需提高、分析诗句时思路不够清晰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音语调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指导,同时也会注意对课堂节奏和学生反馈的把握,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