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素养提优测试卷
1. 【新课标】【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甘肃陇南期末,1,★☆☆)西西参观
兰州野生动物园后,爸爸问下列灵长类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哪种,西西
应回答[对应目标编号B7241001] ( )
A. 短尾猴 B. 环尾狐猴 C. 黑猩猩 D. 猕猴
C
解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
猩、黑猩猩、大猩猩。四个选项中,黑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2. 以下选项中,哪一项不能作为人类起源的证据 ( )
A. 古人类的遗体化石
B. 古人类的遗物化石
C. 古人类的遗迹化石
D. 人类起源的传说
D
解析: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
层中,经过石化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
3. 【新课标】【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福建三明期中,21,★☆☆)下列是
人类进化历程中的几个主要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序是 ( )
①产生语言 ②使用和制造简单工具 ③由树栖转为地面生活 ④使用火
⑤直立行走
A. ③①②④⑤ B. ③⑤②④①
C. ⑤④①②③ D. ⑤④①③②
B
解析:下到地面生活的一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
逐渐能够直立行走,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工具。久而久之,人类祖
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大脑也越
来越发达。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产生了语言。
4. 【新独家原创】现代类人猿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丛林中,适于树栖生活,下列
有关现代类人猿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现代类人猿能下地
B. 现代类人猿能真正直立行走
C. 现代类人猿的上肢不如人类的上肢灵巧
D. 大脑和智力远逊于人类
B
解析:现代类人猿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丛林中,适于树栖生活,它们虽然能下地,
但不能真正直立行走,上肢也远不如人类的上肢灵巧,大脑和智力远逊于人类。
5. 【新课标】【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山西太原期末,1,★☆☆)“露西”是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从化石可以看出,露西的髋骨比较宽阔,
上肢骨和下肢骨在形态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下肢骨比较粗壮。这些特点说明该
时期的古人类 ( )
A. 能够直立行走
B. 大脑发达
C. 能够使用和制造工具
D. 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A
解析:从“露西”的骨骼化石来看,露西的髋骨比较宽阔,上肢骨和下肢骨在形态
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下肢骨比较粗壮,上肢骨比较细短,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
行走的运动方式。
6. 【新课标】【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广东揭阳期中,8,★☆☆)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直立人脑容量约为1 088 mL,在陕西蓝田发现的蓝田直立人脑容
量约为780 mL。由此可以推测 ( )
A. 北京直立人早于蓝田直立人
B. 北京直立人晚于蓝田直立人
C. 北京直立人与蓝田直立人是同时出现的
D. 直立人的脑容量在不同地区是相同的
B
解析:北京直立人脑容量约为1 088 mL,蓝田直立人脑容量约为780 mL,北京直立
人的脑容量大,因此可以推测北京直立人晚于蓝田直立人。
7. 【新课标】【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广西富川期中,2,★☆☆)下列陈述
中,属于观点的是 ( )
①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②“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③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年至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④其他地区没有200万年至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⑤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移过来的
A. 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 D. ②④⑤
D
解析: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物体、现象和事情等;观点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
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①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这是真实的事
件,是事实。②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这是观点。③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④其他地区没有200万年~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这是科学家的推测。⑤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移过来的,这是科学家的推测。
8. 【新独家原创】人类的个体发育过程不包括 ( )
A. 受精卵逐渐发育成胚泡
B. 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
C. 产生卵细胞和精子
D. 胎儿由母体产出
C
解析:人类的个体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9. 【新课标】【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重庆秀山育才中学第一次月考,4,★
☆☆)人的生殖系统中,能够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结构分别是( )
A. 睾丸和卵巢
B. 附睾和卵巢
C. 睾丸和子宫
D. 睾丸和输卵管
A
解析:男性产生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女性产生卵
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
10. 【新课标】【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河南淮阳四校联考,5,★☆☆)下
列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卵巢具有产生卵细胞的功能
B. 卵巢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C. 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
D. 阴道是胎儿产出的通道
B
解析: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子宫是胚胎和胎
儿发育的场所,B错误。
11. 【新课标】【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河南汝南二中学情分析,4,★☆☆)
如图为男性生殖系统正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④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
B. ①是贮存精子的器官
C. ②和③具有运输精子的功能
D. ④分泌的雄性激素可用于维持男性的第二性征
B
解析:图中①是前列腺、②是输精管、③是附睾、④是睾丸。①是前列腺,前列
腺能分泌黏液,附睾能贮存和输送精子,B错误。
12. 【新课标】【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11,★☆☆)母亲“十月怀胎”期间,母亲和胎儿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 )
A. 胎盘 B. 肾脏 C. 心脏 D. 肺
A
解析: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
质和氧。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13. 【新课标】【学科素养·生命观念】下列有关胎盘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胎盘是胎儿的器官
B. 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
C. 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D. 胎儿出生后,胎盘也随之脱出
A
解析: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
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
14. 【新课标】【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河南南阳十八中月考,1,★☆☆)
人的生殖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新生儿。其中,有一个
阶段被比喻为“一粒种子落到土壤中”。这粒“种子”和“土壤”分别是指
( )
A. 受精卵 子宫内膜
B. 胚泡 子宫内膜
C. 受精卵 输卵管
D. 胚泡 输卵管
B
解析: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土壤
中,可见这粒“种子”和“土壤”分别是指胚泡和子宫内膜。
15. (2021内蒙古赤峰期中,2,★☆☆)从形成受精卵开始到胎儿在母体子宫中发
育成熟,共需要约 ( )
A. 360天 B. 210天 C. 300天 D. 266天
D
解析:一般来说,从形成受精卵开始到第38周(266天)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
16. “倒仓”是指戏曲演员在青春期发育时嗓音变低或变哑。下列关于“倒
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每个人从童年到成年都要经过青春期
B. “倒仓”实际上是青春期的变声
C. “倒仓”后的男性声音变粗、声调较低
D. “倒仓”后的女性声音变粗、声调较低
D
解析:每个人从童年到成年都要经历青春期;“倒仓”实际上是青春期的变声,
“倒仓”后的女性声音变细、声调较高。
17. 【新独家原创】青春期是指 ( )
A. 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B. 身高不断增长的时期
C. 体重不断增加的时期
D. 生殖器官发育停滞不前的时期
A
解析:青春期是指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18. 【新课标】【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3湖南长沙中考,8,★☆☆)青春期的
男孩和女孩,生活中常有较多的心理矛盾,恰当的行为可以缓解心理矛盾,下列行
为无法缓解心理矛盾的是 ( )
A.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B. 主动与父母、朋友沟通交流
C. 遇到挫折自暴自弃
D. 适度自我安慰、自我鼓励
C
解析:青春期出现心理矛盾是很正常的,要正确对待并及时疏导心理矛盾,遇到一
些问题要经常与家长、老师交流思想,接受指导,不能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
19. 【新课标】【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陕西咸阳秦都中学月考,9,★☆☆)
月经的形成与下列哪些结构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 )
A. 卵巢和输卵管
B. 子宫内膜和阴道
C. 子宫内膜和输卵管
D. 卵巢和子宫内膜
D
解析:月经的形成与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从青春期开始,卵巢内
的卵细胞陆续发育成熟并排出,卵巢分泌雌性激素和孕激素,促使子宫内膜增厚
和血管增生,排出的卵如果没有受精,已经增厚的子宫内膜组织会坏死脱落,血管
破裂出血,形成月经。
20. 【新课标】【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山西长治五中调研,6,★☆☆)如图
为男、女部分生殖器官在发育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曲线,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 )
A. 男孩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为8岁
B. 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生殖器官发育明显增快
C. 进入青春期后,男孩睾丸发育,会出现遗精现象
D. 13岁时,女孩的子宫已经发育成熟
B
解析:由图可知,男孩进入青春期的年龄在12岁左右,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进
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生殖器官发育明显增快,B正确。进入青春期后,男孩
睾丸发育,会出现遗精现象,但据图无法得出此结论,C错误。由图可以看出,13岁
后女孩的子宫仍在迅速发育,因此,13岁时,女孩的子宫尚未发育成熟,D错误。
非选择题
二
21. 【新课标】【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河南南阳十八中月考,22,★★☆)
(18分)观察下列概念图,思考“我从哪里来 ”及“人类从哪里来 ”及相关问题,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上看,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共同的原始祖先是[ ] , 由于 大量消失,它们的一部分不得不下地生活,经过若干万年的进化,先进化成为古人类,再随着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 ,从而进化成为现代人类。
(2)能够产生图中C的器官是 ,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分泌 ,来维持男性的第二特征。
(3)图中B是 ,它在 中产生,并在此处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形
成 ,然后移入母体的 中,继续生长和发育。
A
森林古猿
森林
语言
睾丸
雄性激素
受精卵
输卵管
胚泡
子宫
解析:(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地形和气候的巨大变化
的影响下,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
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
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工
具。久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这个过
程中,他们还产生了语言。(2)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主要作用是分
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雄性激素能维持男性第二性征。(3)图中B是受精卵,受精
作用发生在女性的输卵管中;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动到
子宫中,植入子宫内膜,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在8周左
右时发育成胎儿。
22. 【新课标】【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广东罗定期中,34,★☆☆)(12分)人
类从哪里来 我从哪里来 生命现象是奇妙的,等待人们去探索。如图是人类起
源与发展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19世纪时,进化论的建立者 ,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
处后,提出了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祖先。
达尔文
(2)从①到②的发展过程表示人类已开始向 方向发展,前肢逐渐解
放出来。依据已有证据,古人类学家推测,①物种在热带丛林以 生活
为主,后来由于 ,部分①物种走向了演化为人类的艰难历
程。
(3)从③到⑦的发展过程中,着装发生了变化,制造和使用的工具越来越
(填“简单”或“复杂”),并能够用 ,食用熟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
脑的发育。
直立行走
树栖
森林大量消失
复杂
火
解析:(1)达尔文是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他提出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祖
先。(2)从①到②表示人类开始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逐渐解放出来。
依据已有证据,古人类学家推测,①森林古猿在热带丛林以树栖生活为主,后来由
于森林大量消失,部分森林古猿走向了演化为人类的艰难历程。(3)从③到⑦的
发展过程中,着装发生了变化,制造和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久而久之,人类祖
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
脑的发育。
23. 【跨学科·数学】(2022甘肃陇南模拟,22,★☆☆)(15分)折线统计图是数学上
常用的统计方法之一,不但可以表示出事物的数量,还能够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变
化趋势。如图是根据男女最主要的生殖器官发育过程绘制的折线统计图,请据
图回答问题:
(1)女性生殖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是 。
(2)图中 (填“A”或“B”)代表睾丸的发育趋势。
卵巢
A
(3)由图可以清楚地看出,进入青春期后,这两种器官的生长发育状态为 。
(4)男孩和女孩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 。
(5)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心理和身体发育的高峰期,同学们不应该做的是
(填字母)。
A. 出现性萌动,所以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与异性交往上
B. 注意合理饮食
C. 出现月经或遗精时,应该更加注意清洁卫生
D. 可以通过适度宣泄或转移注意力等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
迅速发育
身高突增
A
解析: (1)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2)图中A代表睾丸的发育趋势,B代表卵
巢的发育趋势。(3)观察图可知,进入青春期后,男性和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都迅
速发育。(4)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5)青春期,对异性产生朦胧的
好感,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不能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与异性的交往上,A
符合题意。
跨学科解读:本题需要在正确理解和分析数学曲线图并正确获取图片信息的
基础上,结合青春期的发育特点进行解答。
24. 【新中考·开放性试题】(2023山东临沂期中,26,★★★)(15分)人类从哪里来
的 2022年,瑞典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凭借对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演化方
面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帕博的研究显示,在智人迁出非洲时,欧
亚大陆上至少居住着两个人类种群:生活在欧亚大陆西部的尼安德特人,以及大
陆东部的丹尼索瓦人。约6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智人开始向非洲以外扩张。
有证据显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曾经和智人共存很长时间,但是在大约三
万年前,尼安德特人等古人类分支却因为某些不明原因灭绝了,只有智人最终
“称霸”了世界。下图分别是古人类化石及遗物图像。请根据资料和图片回
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古人类化石,显示其上肢骨较细,下肢骨粗长,且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较宽阔,脊柱呈“S”形。由此推测古人类的运动方式是 。
(2)图二是“东非人”使用过的石块,分别呈斧状和凿状,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已经具备 的能力。
(3)根据资料显示,现存人类是 (填“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或“智人”)的后代。人和类人猿具有非常相似的形态结构,你认为类人猿能否进化为
人类 。
直立行走
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
智人
不能
解析:(1)从题图所示的化石中可以看出:古人类的髋骨较宽阔,上肢骨和下肢骨
在形态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下肢骨比上肢骨粗壮,由此可以推测古人类的运动方
式是直立行走。(2)“东非人”使用过的石块分别呈斧状和凿状,可以用来砍砸
和削刮物体,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已经初步具备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的能
力。(3)根据题干信息“约6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智人开始向非洲以外扩张。
有证据显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曾经和智人共存很长时间,但是在大约三
万年前,尼安德特人等古人类分支却因为某些不明原因灭绝了,只有智人最终
‘称霸’了世界”可知,现存人类是智人的后代。现代类人猿不能再进化成人
类,因为现在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具
备进化成人类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