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来凤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璧山来凤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12 19:56:04

文档简介

来凤中学高2025届12月月考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儒家思想创立并完善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常把儒家思想精髓称为“孔孟之道”。其核心是
A. “仁”、“仁政”、“仁义”、“政在得民”
B “六经”:《诗》《礼》《书》《易》《乐》《春秋》
C. “三纲五常”
D.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答案】A
【解析】
【详解】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仁”是其思想的核心,后世孟子等儒家学派也从不同角度阐述仁,如“仁政”、“爱人”、“政在得民”等,属于儒家思想的核心,故A正确;六经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载体,但并非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故B错误;“三纲五常”是固化了民众的道德认知成果,是对人性的束缚,并非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故C错误;“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并非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范围过于狭小,故D错误。
2. 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提出:“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该思想属于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儒家主张仁礼,排除A;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排除B;该思想反对“大国之攻小国”,主张非攻;材料“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主张兼爱。兼爱非攻是墨家的思想,故选C;法家主张严刑峻法,排除D。
3. 西汉初期“黄老之学达到极盛的同时,儒家也在积极寻找着自我发展的途径,儒家方面从维护皇权的角度千方百计的讨取皇帝的好感和赏识,另一方面采取兼收并蓄的开放态度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由此可知汉代儒学
A. 注重吸收请子百家的思想想
B. 背离了孔子儒学思想主张
C. 吸收了佛教、道教的思想
D. 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西汉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采取兼收并蓄的开放态度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的儒学以《春秋》为基础,吸收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改造儒学,创立了新的儒学,因此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汉代儒学注重吸收请子百家的思想想,A项正确;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并没有背离孔子儒学,排除B项;理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思想,而不是汉代儒学,排除C项;孔子的“礼”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而不是汉代儒学,排除D项。故选A项。
4. 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伸舒断案时认为:大夫胸怀母爱之情,虽然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反映了西汉时期
A. 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B. 儒家伦理思想渗透到法律之中
C. 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D. 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大夫胸怀母爱之情,虽然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可以看出,董仲舒认为该大夫心中有效道,胸怀母爱,主张减轻处罚,说明儒家伦理道德影响了法律,B选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汉朝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A选项排除。判例审判制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废原始社会同态复仇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5.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曾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 明道德之善,不求科学之真 B. 思想博大精深但具有封闭性
C. 以追求天理为治学目标 D. 其治学方法是格物致知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材料所述理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和普遍性,可以说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体现了理学的博大精深,但其不关心外部事物带有明显的封闭性,所以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评价
6.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相吻合
A. 老庄哲学
B. 陆王心学
C. 程朱理学
D. 孔孟之学
【答案】B
【解析】
【详解】“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强调佛在心中,领悟佛法要靠内心顿悟。陆王心学主张心即理,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求“理”方法是发明本心和致良知,认为理在心中,不必外求。二者的佛法和理均认为在心中,不必外求。故答案为B项;老庄哲学强调“道”、辩证法、无为、逍遥等思想,与材料主旨无关。A项排除;程朱理学强调“理”在心外,格物致知。C项排除;孔孟之学强调仁、礼、仁政和教化等思想,与材料主旨无关,D项排除。
【点睛】本题是概念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其一,理解每一个核心历史概念的时空范围、典型特征和主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其二,关注核心历史概念之间的异同与联系。例如,程朱理学强调理在心外和格物致知。陆王心学是理学,其典型特征是强调理在心中,不必外求;
7.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符合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之人之父”。要“知行合一”。
乙:“工商皆民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辟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 王阳明.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 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 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 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思想,甲为王阳明,黄宗羲猛烈的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同时提出工商基本的思想,乙为黄宗羲,“辟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是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思想的体现,丙是董仲舒,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是顾炎武,所以甲乙丙丁的顺序是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C项符合题意;甲为王阳明,排除BC项;乙为黄宗羲,排除D项。故选C项。
8. 下面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
A. 儒家思想的发展 B. 君主专制的演化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传统科技的兴衰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产生;秦朝时期遭到打击;汉朝时期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魏晋时期,儒家思想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宋朝时期,儒家思想复兴;明清时期,儒家思想走向僵化。结合上述分析可知,题干示意图与儒家思想的发展相符,A项正确;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排除B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排除C项;秦汉时期,科技发展并未陷入低谷,排除D项。故选A项。
9. 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 )
①反传统.反教条 ②反对封建专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主题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都批判程朱理学,体现了反传统和反教条,都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三人还主张工商皆本,这些思想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A项正确;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BCD项都选择不全,排除BCD项。故选A项。
10. 苏格拉底曾说:“安提丰(注: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你好像认为,幸福就在于奢华宴乐;而我则认为,能够一无所求才是像神仙一样,所需求的愈少也就会愈接近于神仙……也就是愈接近于完善。”在苏格拉底看来,幸福的真谛是
A. 立足现实,追求完美
B. 物质富足,精神自由
C. 人欲有度,服从神性
D. 清心寡欲,讲究道德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寡欲、无所求,和清心寡欲是吻合的,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物质富足等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苏格拉底是人文精神代表,不服从神性,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1. 下表归纳了古希腊著名思想家的出生地及其思想贡献。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思想家 出生地 思想贡献
普罗泰格拉 古希腊阿布德拉城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古希腊雅典城邦 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
芝诺 古希腊埃利亚城邦 人生而平等
A. 地理环境决定人的思维方式
B. 古希腊城邦公民兴趣广泛
C. 政治体制左右人的思想观念
D. 西方的人文精神逐渐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来看,三个人物均出生在古希腊,而且他们思想观点主要围绕人文精神展开,D项正确。A、C两项表述错误;B项表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2.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睡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最先烟消云散”的根本原因是( )
A. 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 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
C. 意大利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
D.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改变传统观念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注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实质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应,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故答案选A。其它三项都不是根本原因。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
13.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这种变化说明宗教改革的重要结果之一是
A. 世俗权力摆脱了神权的禁锢 B. 皇帝权力取代了教皇的权力
C. 教会的权力与影响丧失殆尽 D. 世俗权力取代了宗教神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空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宗教改革时期的欧洲。根据材料“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主张世俗权力应该高于教权,加强了世俗国王的权力,因此材料中“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说明教皇的权力大于皇帝的权力;宗教改革后“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说明权力已经有了明确划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应是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世俗权力摆脱了神权的禁锢,A项正确;根据材料“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可知,说明这时期世俗权力摆脱了神权的束缚和禁锢,而不是皇帝取代了教皇的权力,排除B项;“丧失殆尽”的表述过于绝对,这时期教会仍有重要的影响力,排除C项;根据材料“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可知,说明这时期世俗权力摆脱了神权的束缚和禁锢,而不是世俗权力取代了宗教神权,排除D项。故选A项。
14. 下图反映了l7世纪末至l8世纪后期法国启蒙运动期间的书籍出版情况,从中我们可以获悉( )
——以上数据均来自《剑桥插图法国史》
①启蒙运动发端于法国
②启蒙思想在法国社会受到较大关注
③启蒙内容涉及哲学、社会、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
④启蒙思想对欧洲天主教神学地位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组合题。时空是l7世纪末至l8世纪后期法国。图表中未涉及启蒙运动发源于法国,并且启蒙运动发端于英国,①错误;根据图片数据可知,18世纪,启蒙书籍出版数量巨大,说明启蒙思想在法国社会受到较大关注,②正确;根据图片中启蒙书籍出版情况看,启蒙内容涉及哲学、社会、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③正确;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这时期宗教书籍出版量逐渐减少,而启蒙书籍量逐渐增多,说明启蒙思想对欧洲天主教神学地位产生了强烈的冲击,④正确;综上所述,②③④正确,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5.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过去,中国是和外界有接触的,但是,这种接触从来没有多到足以影响它所特有的文化以及科学的格调。”李约瑟强调的是:
A. 中国科技文化得益于外来文化
B. 中国科技文化具有独立的特质
C. 中国的文化与科学发展不平衡
D. 中国统治者对外来文化的排斥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没有多到足以影响它所特有的文化以及科学的格调”。即意味着中国保持了其特有的文化和科学格调;故选B。依据“中国是和外界有接触的”,可以得出A、D两项说法与材料观点不符;C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古代科技的特点·中西科技文化的交流
16.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说明还魂纸是将废纸作为原料重新利用,扩大了原料来源,“依然成纸,耗亦不多”, 降低了生产成本,②④正确。“全省从前煮浸之力”,说明工序更为简单,③错误;“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还魂纸主要应用于北方地区,①错误。答案为C。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造纸术
17. 从字体演变的角度分析,如图体现了汉字
A. 形象化的发展方向 B. 逐渐走向繁复化 C. 将写意发挥到极致 D. 实用性不断增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图示信息可知汉字的笔画越来越简单,由此可见其实用性越来越强,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故选D;形象化是汉字最初的特点,它不是汉字演化的发展趋向,排除A;汉字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而非由简到繁,排除B;将写意发挥到极致是草书的特点,材料中的字体显然并非草书,排除C项。
18. 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舒怀、孤芳自赏、清高脱俗的情趣。该画属于
A. 风俗画 B. 文人画 C. 宫廷画 D. 山水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墨兰图》表达了作者借兰花表达自己的情感,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故B项正确。风俗画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与材料不符,A项错误。宫廷画是指围绕着封建帝王生活、行政而进行的绘画创作,以宫廷画家的创作为主体,亦包括帝王、后妃的画作,以及朝臣和地方官员向宫廷进献的画作,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
19. 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原来以唱二簧调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扬州的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逐步发展为今天的国剧。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到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 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B. 文武兼修,角色齐全
C. 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D. 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京剧是徽剧吸收昆腔、京秦二腔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故C项正确;材料不体现京剧与百姓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文武、角色等信息,故B项错误;徽剧为乾隆贺寿进京,但材料没有涉及题材广泛,故D项错误。
20. 请阅读下面精美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
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③千里莺题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难缠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③④②
D. ③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组合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战国时期的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②是元代的散曲,由宋词俗化而来,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中国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诗体;③是唐诗,是唐朝诗歌通称;④是宋词,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综上所述,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③④②,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21.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这就是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到明清(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市民文化是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区别于“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是为普通市民需求而产生的,风俗画的代表《清明上河图》、雅俗共赏的元曲、通俗易懂的小说都属于“市民文化”,①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程朱理学是官方推行的正统哲学,②不符合题意;汉赋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大多反映对统治者的赞颂,⑤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22. 罗素在《人类的认识》里写了首搞笑的诗:自然和自然律在黑夜中隐藏。上帝说,“让牛顿降生”,结果一切都豁然开朗。好景不长。魔鬼喊了一声, “嘿!让爱因斯坦降生”,于是又恢复了原来的情况。这里所指的分别是牛顿与爱因斯坦的哪项成就
A. 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B. 万有引力定律与电磁场论
C. 近代力学理论体系与二项式定理
D. 天文反射望远镜与光电效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电磁场论是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提出来的,所以排除B项;近代力学理论体系和二项式定理都是牛顿的科学成就,所以排除C项;天文反射望远镜属于天文学范畴,所以排除D项。牛顿的主要成就是经典力学体系,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是相对论,故选A项。
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牛顿与爱因斯坦
23. 下表《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反映出
科技成就 基础研究年代 应用研究年代 生产推广年代 B—A年差 C—B年差 C—A年差
蒸汽机 1687 1711 1776 24 65 89
发电机 1831 1888 1889 57 1 58
计算机 1936 1946 1946 10 0 10
激光 1958 1960 1961 2 1 3
A. 新的科技成果都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基础
B.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C. 科技成果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D. 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都紧密结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图表比较了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中的代表性科学成果从研究到应用、生产推广的时间间隔,从中可以看出,从第一次工业(科技)革命到第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科学成果从研究发明到应用、生产推广的时间间隔总体上是越来越短,这可以说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故B项正确;仅从图表材料中不能看出科技成就都以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为基础,事实上第一次工业(科技)革命时期的科学成果都是技术进步推动的,与科学理论结合并不紧密,故A项错误;仅从图表数据中无法得出“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的结论,故C项错误; 第一次工业(科技)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没有紧密结合,故D项错误。
24.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轰轰烈烈,有人评论说实际上每个互联网企事业基本都是“互联网+企业”。例如:淘宝是互联网+零售:小米是互联网+制造:0Q是互联网+通信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互联网已经部分改变了中国的产业结构 B. 互联网发展完全颠覆了传统行业
C. 互联网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 互联网给行业带来的都是良好的发展机遇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互联网+企业”的这种企业模式可以看出,互联网已经部分改变了中国的产业结构,中国的很多企业已经不再采用传统的生产与经营模式,而是“互联网+企业”,故A正确;“颠覆了”表述太绝对,传统行业仍然在发展,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到生活方式的改变,排除C;D项表述太绝对,排除。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52分)
25. 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会异常活跃、变化剧烈,对历史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材料二: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三: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的观点,并指出这一观点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在本质目的上有何相似之处。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的方案有何不同,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
【答案】(1)观点:君臣相互协作,共同配合。(或君臣是师友关系)
历史背景: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社会矛盾尖锐;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体,但是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思想上文化专制,八股取士控制人民思想
(2)态度:伏尔泰推崇儒家文化(伦理道德);孟德斯鸠、卢梭认为儒家思想维护专制统治。目的:批判专制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发展资本主义。
(3)不同:中国启蒙思想家是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新蓝图。
经济根源: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确立,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可以知道强调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相互协作,共同配合。 第二小问:结合明末清初时代背景来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 “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可知态度的不同。伏尔泰推崇儒家文化;孟德斯鸠、卢梭则批判儒家文化,认为儒家思想维护专制统治。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以知道,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卢梭都属于资产阶级思想家,他们的共同目的都在于批判专制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发展资本主义。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可以知道不同在于:中国启蒙思想家是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新蓝图。 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以知道,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弱;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则不断发展。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历史研究小组从图书馆查阅了一套《中外思想家传》,从中摘抄了涉及以下人物的部分内容:①孔子②苏格拉底③董仲舒④顾炎武⑤但丁⑥卢梭
请从上述人物中至少选取三人构成一个主题,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正确。)
【答案】示例一:主题:儒家思想的发展与演变。人物:①孔子③董仲舒④顾炎武 解读: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先秦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为儒家思想发展奠定基础;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促进儒学获得独尊地位;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顾炎武,批判继承儒学,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等主张,使儒家学说焕发新的生机,但未能形成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传统思想向近代思想的转变。示例二:主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人物:②苏格拉底 ⑤但丁⑥卢梭解读: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14世纪以来,以但丁为首的新兴资产阶级讴歌自然的人性、人的尊严等,基本摧毁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人文主义得到复兴和发展;17、18世纪,以卢梭为代表的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批判专制,提出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等主张,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人文精神发展成熟。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体现了西方文明和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答案要求与所选主题一致)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古代、近代(中国、西方)。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从上述人物中至少选取三人构成一个主题,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解读。可从选项中选择儒家思想家孔子、朱熹、黄宗羲等人论述儒家思想的发展与演变。然后结合所学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为儒家思想发展奠定基础、南宋朱熹创建的理学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再次巩固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等人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继承,促进了儒家思想的活跃与发展,并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解读。可具体解读如下: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先秦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为儒家思想发展奠定基础;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促进儒学获得独尊地位;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顾炎武,批判继承儒学,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等主张,使儒家学说焕发新的生机,但未能形成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传统思想向近代思想的转变。
还可从选项中选择苏格拉底、威廉·莎士比亚、卢梭等人论述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然后结合所学从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都蕴涵着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14-17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宣扬人文主义,基本摧毁了教会的精神枷锁,打击了教会的腐朽统治、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制度等方面进行解读。可具体进行解读如下: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14世纪以来,以但丁为首的新兴资产阶级讴歌自然的人性、人的尊严等,基本摧毁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人文主义得到复兴和发展;17、18世纪,以卢梭为代表的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批判专制,提出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等主张,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人文精神发展成熟。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体现了西方文明和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
2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广义上,我们可以说,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除了希腊光辉灿烂的理论建设高潮之外)要进步得多,但是从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科学就开始占领先地位了。确实,到了伽利略时代,可以说科学发明的技术本身被发现了,其结果就产生了现代科学的统一世界,科学为全人类所共有……欧洲有许多特殊的因素必须考虑进去:欧洲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希腊人从苏格拉底时期以后对欧洲文化历史一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所有这一切以及其他类似的因素都足以充分解释那个“伽利略奇迹”之谜。
——李约瑟《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
材料二 马克思说:“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
蒸汽机车 电灯 第一台计算机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 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个典型例子说明“公元前3—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要进步得多”。
(2)材料一中,李约瑟认为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欧洲的特殊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说明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的三次生产力发展的飞跃分别开辟了哪三个历史时代?
(4)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答案】(1)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的发明。
(2)欧洲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欧洲独特的历史文化。
(3)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4)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 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公元前3—公元15世纪(中国)。公元前3—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要进步得多的典型例子,可以在所学中国古代科技中选择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科技成就中选择即可,比如中国的四大发明都能说明此时期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要进步得多。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欧洲的特殊因素指的是欧洲近代科技产生与发展的条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去考虑。如欧洲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欧洲独特的历史文化等。
【小问3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图一的蒸汽机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结合图二点灯及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结合图三电子计算机及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后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小问4详解】来凤中学高2025届12月月考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儒家思想创立并完善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常把儒家思想的精髓称为“孔孟之道”。其核心是
A. “仁”、“仁政”、“仁义”、“政在得民”
B. “六经”:《诗》《礼》《书》《易》《乐》《春秋》
C. “三纲五常”
D.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 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提出:“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该思想属于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3. 西汉初期“黄老之学达到极盛的同时,儒家也在积极寻找着自我发展的途径,儒家方面从维护皇权的角度千方百计的讨取皇帝的好感和赏识,另一方面采取兼收并蓄的开放态度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由此可知汉代儒学
A. 注重吸收请子百家的思想想
B. 背离了孔子儒学思想主张
C. 吸收了佛教、道教的思想
D. 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4. 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伸舒断案时认为:大夫胸怀母爱之情,虽然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反映了西汉时期
A. 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B. 儒家伦理思想渗透到法律之中
C. 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D. 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
5.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曾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 明道德之善,不求科学之真 B. 思想博大精深但具有封闭性
C. 以追求天理为治学目标 D. 其治学方法是格物致知
6.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相吻合
A. 老庄哲学
B. 陆王心学
C. 程朱理学
D. 孔孟之学
7.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符合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之人之父”。要“知行合一”。
乙:“工商皆民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辟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 王阳明.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 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 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 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
8. 下面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
A. 儒家思想的发展 B. 君主专制的演化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传统科技的兴衰
9. 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 )
①反传统.反教条 ②反对封建专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主题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0. 苏格拉底曾说:“安提丰(注: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你好像认为,幸福就在于奢华宴乐;而我则认为,能够一无所求才是像神仙一样,所需求的愈少也就会愈接近于神仙……也就是愈接近于完善。”在苏格拉底看来,幸福的真谛是
A. 立足现实,追求完美
B. 物质富足,精神自由
C. 人欲有度,服从神性
D. 清心寡欲,讲究道德
11. 下表归纳了古希腊著名思想家的出生地及其思想贡献。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思想家 出生地 思想贡献
普罗泰格拉 古希腊阿布德拉城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古希腊雅典城邦 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
芝诺 古希腊埃利亚城邦 人生而平等
A. 地理环境决定人的思维方式
B. 古希腊城邦公民兴趣广泛
C. 政治体制左右人的思想观念
D. 西方的人文精神逐渐形成
12.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睡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最先烟消云散”的根本原因是( )
A. 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 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
C. 意大利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
D.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改变传统观念
13.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这种变化说明宗教改革的重要结果之一是
A. 世俗权力摆脱了神权的禁锢 B. 皇帝权力取代了教皇的权力
C. 教会的权力与影响丧失殆尽 D. 世俗权力取代了宗教神权
14. 下图反映了l7世纪末至l8世纪后期法国启蒙运动期间的书籍出版情况,从中我们可以获悉( )
——以上数据均来自《剑桥插图法国史》
①启蒙运动发端于法国
②启蒙思想在法国社会受到较大关注
③启蒙内容涉及哲学、社会、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
④启蒙思想对欧洲天主教神学地位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5.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过去,中国是和外界有接触的,但是,这种接触从来没有多到足以影响它所特有的文化以及科学的格调。”李约瑟强调的是:
A. 中国科技文化得益于外来文化
B. 中国科技文化具有独立的特质
C. 中国的文化与科学发展不平衡
D. 中国统治者对外来文化的排斥
16.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7. 从字体演变角度分析,如图体现了汉字
A. 形象化的发展方向 B. 逐渐走向繁复化 C. 将写意发挥到极致 D. 实用性不断增强
18. 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舒怀、孤芳自赏、清高脱俗的情趣。该画属于
A. 风俗画 B. 文人画 C. 宫廷画 D. 山水画
19. 京剧前身即为徽剧,原来以唱二簧调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扬州的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逐步发展为今天的国剧。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到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 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B. 文武兼修,角色齐全
C. 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D. 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20. 请阅读下面精美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
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③千里莺题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难缠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③④②
D. ③①②④
21.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这就是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④
22. 罗素在《人类的认识》里写了首搞笑的诗:自然和自然律在黑夜中隐藏。上帝说,“让牛顿降生”,结果一切都豁然开朗。好景不长。魔鬼喊了一声, “嘿!让爱因斯坦降生”,于是又恢复了原来的情况。这里所指的分别是牛顿与爱因斯坦的哪项成就
A. 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B. 万有引力定律与电磁场论
C. 近代力学理论体系与二项式定理
D. 天文反射望远镜与光电效应
23. 下表《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反映出
科技成就 基础研究年代 应用研究年代 生产推广年代 B—A年差 C—B年差 C—A年差
蒸汽机 1687 1711 1776 24 65 89
发电机 1831 1888 1889 57 1 58
计算机 1936 1946 1946 10 0 10
激光 1958 1960 1961 2 1 3
A. 新的科技成果都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基础
B.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C. 科技成果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D. 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都紧密结合
24.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轰轰烈烈,有人评论说实际上每个互联网企事业基本都是“互联网+企业”。例如:淘宝是互联网+零售:小米是互联网+制造:0Q是互联网+通信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互联网已经部分改变了中国的产业结构 B. 互联网发展完全颠覆了传统行业
C. 互联网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 互联网给行业带来的都是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52分)
25. 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会异常活跃、变化剧烈,对历史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材料二: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三: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的观点,并指出这一观点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在本质目的上有何相似之处。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的方案有何不同,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历史研究小组从图书馆查阅了一套《中外思想家传》,从中摘抄了涉及以下人物的部分内容:①孔子②苏格拉底③董仲舒④顾炎武⑤但丁⑥卢梭
请从上述人物中至少选取三人构成一个主题,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正确。)
2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广义上,我们可以说,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除了希腊光辉灿烂的理论建设高潮之外)要进步得多,但是从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科学就开始占领先地位了。确实,到了伽利略时代,可以说科学发明的技术本身被发现了,其结果就产生了现代科学的统一世界,科学为全人类所共有……欧洲有许多特殊的因素必须考虑进去:欧洲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希腊人从苏格拉底时期以后对欧洲文化历史一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所有这一切以及其他类似的因素都足以充分解释那个“伽利略奇迹”之谜。
——李约瑟《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
材料二 马克思说:“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
蒸汽机车 电灯 第一台计算机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 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个典型例子说明“公元前3—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科学技术要进步得多”。
(2)材料一中,李约瑟认为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欧洲的特殊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说明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的三次生产力发展的飞跃分别开辟了哪三个历史时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