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学业质量检测(期末)
化学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43年我国科学家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位科学家是( )
A.宋应星 B.屠呦呦 C.侯德榜 D.张清莲
2.2023年9月,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开幕,由智能机器人进行环境消毒。下列消毒试剂属于盐的是( )
A. B. C. D.
3.胶体按照分散剂状态不同,可分为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下列属于固溶胶的是( )
A.云、雾 B.有色玻璃 C.胶体 D.淀粉溶液
4.合金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下列所用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生铁铸造的下水井盖 B.硬铝制造的飞机外壳
C.聚乙烯制成的食品包装袋 D.不锈钢制造的地铁列车的车体
5.五千年中华文化不仅彰显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司南的“杓”中主要含有( )
A. B. C. D.
6.节日里的焰火美不胜收。下列物质的焰色试验中火焰呈绿色的是( )
A. B. C. D.
7.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方格,关于该元素基本信息描述错误的是( )
35 溴 79.90
A.原子序数为35 B.“溴”表示元素名称 C.元素符号为 D.相对原子质量为
8.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离子和分子,和具有不同的( )
A.原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
9.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钠俗称小苏打 B.钠着火时,可用干燥的沙土来灭火
C.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D.实验室中,可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10.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
A.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 B.氯原子的电子式:
C.的结构式: D.的结构示意图:
11.关于燃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烧不一定伴有发光现象 B.燃烧不一定会放出热量
C.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D.燃烧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12.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对生产和科学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下表是某人体检表上的部分信息,其中是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的项目是( )
项目名称 结果 单位 参考值
谷丙转氨酶 7
球蛋白 26.7
乳酸脱氢酶 161
葡萄糖 4.94
送检日期:2023-12-01 报告日期:2023-12-02
A.球蛋白 B.葡萄糖 C.乳酸脱氢酶 D.谷丙转氨酶
13.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导电性强弱: B.碱性强弱:
C.酸性强弱: D.原子半径大小:
14.配制溶液,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B. C. D.
15.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16.为实现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1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气体:
B.向溶液中滴加盐酸:
C.向中滴加稀硫酸:
D.向铝粉中加入溶液:
18.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和混合气体所含氧原子数目为
B.的溶液,其中含有的数目为
C.与足量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D.在常温常压下,含有的分子数为
19.已知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约为,此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A. B. C. D.
20.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新制氯水在日光下久置,逐渐变成无色
B.无色的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的气体
C.硫酸亚铁溶液在空气中久置,溶液变成黄色
D.向沸水中滴加几滴氯化铁饱和溶液,加热煮沸,液体变为红褐色
2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试剂
A 饱和溶液
B 溶液
C 铜粉
D 溶液
A.A B.B C.C D.D
22.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三位教授,表彰他们在量子点的发现和发展方面的贡献,他们发现当一个东西小到纳米级别的时候,量子效应会让它出现反常的性质。比如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化学式为,直径为)具有磁性,“钴酞菁”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
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钴酞菁”分子的直径小于钠离子
23.纪录片《神秘的古文明——三星堆》介绍了大量造型精美的青铜器,震惊世人。刚发掘的青铜器表面有很多铜锈(主要成分是氯化亚铜和碱式碳酸铜),可以用稀硫酸除去,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作还原剂 B.只作氧化剂
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生成,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
24.瓦斯中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时极易发生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
A. B. C. D.
25.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尚未客满。若发现119号元素,它的“房间”是( )
A.第七周期0族 B.第六周期第IIA族
C.第八周期第IA族 D.第七周期第VIIA族
26.化学学习时引入数学集合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物质类别或反应之间的关系。下列符合图示表达方式的是( )
选项 X Y
A 碱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B 化合物 电解质
C 盐 酸
D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A.A B.B C.C D.D
27.部分含氯物质的分类和相应氯元素的化合价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的浓溶液可与b反应生成氯气
B.c的化学式为,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
C.钾盐d一定条件下可用于实验室制备氧气
D.氯气能与铁反应,所以液氯不可以储存在钢瓶中
28.一种麻醉剂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的原子核内只1个质子;元素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位于X的下一周期:元素E的原子比W原子多8个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种强酸 B.元素Y和Z均可以形成多种单质
C.元素W和E最高正化合价相同 D.非金属性:
29.某无色溶液X中可能含有八种离子中的几种,且离子浓度均为。向该溶液中滴加适量新制氯水,所得溶液仍为澄清无色。下列关于溶液X的分析错误的是( )(已知还原性:)
A.肯定不含 B.肯定不含 C.肯定含有 D.肯定不含
30.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出和的混合物中质量分数的是( )
A.取混合物充分加热,质量减少
B.取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到固体
C.取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质量增加
D.取混合物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所得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31.(12分)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变化情况,a→h代表八种元素,请根据推断出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它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族。
(2)由a和b组成含10个电子的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和e形成的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该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f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比较元素g、h的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__(填标号)。
A.h单质可从g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g单质
B.g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比h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弱
C.h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g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
32.(14分)一氧化二氯()是高效安全的杀菌消毒剂,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并收集,反应的原理如下:。
已知:的部分性质如表所示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常温下,是棕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沸点 易溶于水,同时与水反应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盛装的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___。
(3)装置E采用冰水混合物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F中无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与传统消毒剂比较,消毒效率是的__________倍(产物视为,消毒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结果精确到0.01)。
33.(14分)硫酸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还含有一定量的)可用于制备,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该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均不溶于硫酸,也不与硫酸反应
(1)烧渣在加入稀硫酸溶解前需要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溶”时最适宜采用的加热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滤I”的滤渣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还原”时需适当过量,其目的是将全部还原成,检验已完全转化的试剂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还原”时既无沉淀生成又无气体生成,且“还原”后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写出“还原”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沉淀”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Ⅲ”所得滤液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其主要用途为__________。
(6)所得需充分洗涤,检验是否洗净所需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学业质量检测(期末)
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C A B C D C D C A D C B A A D
题号 16 17 181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C B A D D D C C B C D D C D 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2分)
(1)N(1分) 二(1分) VA(1分)
(2)(1分)
(3)(1分) (1分) (2分)
(4)(2分)
(5)AC(2分)
32.(14分)
(1)圆底烧瓶(2分) (2分)
(2)饱和食盐水(2分)
(3)冷凝,收集(2分)
(4)防止G中水蒸气进入E中与反应(2分)
(5)(2分)
(6)1.63(2分)
33.(14分)
(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浸取率和浸取速率(2分)
(2)水浴加热(2分)
(3)(1分)
(4)(1分) (2分)
(5)(2分) (1分) 作化肥(1分)
(6)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