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时练
一、选择题
1.(2018八下·泰兴期中)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
A.全境解放 B.社会主义 C.国家富强 D.民族独立
2.(2019八下·融安期中)某记者在一则报道中写道:“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这指的是( )
A.渡江战役的胜利 B.开国大典的举行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海南岛的解放
3.(2023八下·昌平期末)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③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3八下·昌平期末)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是( )
A.北平和平解放 B.解放西南各省
C.西藏和平解放 D.西部大开发
5.(2023八下·黄埔期末)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军人潇洒举国旗、庄严升国旗震撼全场。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2023八下·黄埔期末)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中南海正式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意味着( )
A.西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大陆获得了领土统一
C.西藏封建土地制度被废除 D.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7.(2023八下·晋安期末)一位民主人士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体现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8.(2023八下·武侯期末)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与如图卡片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时间:1951年 地点:北京 代表人物:阿沛 阿旺晋美、李维汉 内容:签订《十七条协议》
A.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西藏民主改革完成
C.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D.青藏铁路顺利通车
9.(2023八下·晋安期末)下表是建国前后一些名人的感言,共同表达了( )
姓名 身份 感言
季羡林 大学教授 我们都觉得从此河清有日,幸福来到了人间
巴金 文学家 我们怀着快乐的、感激的心来迎接这个伟大的日子
申纪兰 人大代表 在旧社会,一个农民怎么能见得到国家领袖,妇女连自己的主都做不了,又怎能管得到国家的大事!
A.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B.对新国家的认同
C.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激动 D.土改后翻身做主人的喜悦
10.(2023八下·莲湖期末)民主党派人士张澜说:“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这里的“大宪章”是指(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材料分析题
11.(2022八下·防城港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摘自1949 年毛泽东的讲话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摘自李忠杰主编《共和国的足迹》
材料三:在旧社会千疮百孔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内忧外患,一场为了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役打响了。
(1)材料一中“我们的会议”指的是哪一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指的是什么事件?“新”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列举一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内忧外患”采取的对内措施和对外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有什么共同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相关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历史意义。
2.【答案】C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1951年,西藏代表与中央政府达成协议,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故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西藏和平解放。解题关键是对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的准确把握。
3.【答案】A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①②③表述正确,A项正确;
中共八大后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④不符合题意,排除包含④的B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相关史实。
4.【答案】C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C项正确;
北平和平解放是1949年,排除A项;
解放西南各省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
西部大开发是20世纪末开始实施,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藏和平解放的内容。
5.【答案】C
【知识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等信息及所学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将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并确定了首都、代国歌、纪年方法等事项,C符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1945年,中共七大指明抗战的前途和任务,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矛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B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基础知识及运用的能力,解题时紧扣“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联系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6.【答案】B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1951年5月”“《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等信息及所学可得出,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B符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1959年,西藏开始实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旧西藏的农奴制度,进入社会主义阶段,西藏自治区的正式成立是在1965年,A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与理解分析的能力,解题时联系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历史意义去分析归纳。
7.【答案】D
【知识点】“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可知,“大合唱“的特点之一是接受指挥,团结协作,所以能够体现这一点的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在该制度下,中共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各党派团结协作,D项正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见过后的外交政策,排除A项;
题干主要强调我国的政党制度,不是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排除B项;
题干主要强调我国的政党制度,未涉及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认识。
8.【答案】A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2月,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西藏代表团,同中央人民政府进行和平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A项正确;
西藏民主改革完成是1959年,排除B项;
西藏自治区的建立是1965年,排除C项;
青藏铁路顺利通车是2006年,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记忆西藏和平解放背景、时间、意义,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9.【答案】B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感言“幸福来到了人间”“迎接这个伟大的日子”可见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新国家的认同,对国家的前景充满了期望,B项正确;
题干反映的是巴金等人对国家未来前景的期望,没有反映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排除A项;
题干反映的是建国前后的名人感言,没有体现出与抗美援朝战争有关,排除C项;
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广大农民翻身解放,但是题干反映的是文化界知识分子的感言,与此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国家认同的认识。
10.【答案】C
【知识点】“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大会通过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基本方针和政策,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故选项C符合题意;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是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不符合题意;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的,不符合题意;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制定通过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等信息。
11.【答案】(1)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含义:结束了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3)措施:对内,和平解放西藏或土地 改革。对外,抗美援朝。共同作用:巩固新生政权。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人民政协;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准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根据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可知,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的主要含义是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真正实现独立自主;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3)根据材料三“在旧社会千疮百孔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内忧外患,打响了一场为了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役。”结合所学可知,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役中采取的对内措施是和平解放西藏、土地改革;对外措施是抗美援朝。这些措施都巩固了新生政权。
故答案为:(1)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含义:结束了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3)措施:对内,和平解放西藏或土地 改革。对外,抗美援朝。共同作用:巩固新生政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的成立及巩固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应用知识的能力。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时练
一、选择题
1.(2018八下·泰兴期中)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
A.全境解放 B.社会主义 C.国家富强 D.民族独立
【答案】D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相关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历史意义。
2.(2019八下·融安期中)某记者在一则报道中写道:“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这指的是( )
A.渡江战役的胜利 B.开国大典的举行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海南岛的解放
【答案】C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1951年,西藏代表与中央政府达成协议,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故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西藏和平解放。解题关键是对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的准确把握。
3.(2023八下·昌平期末)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③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①②③表述正确,A项正确;
中共八大后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④不符合题意,排除包含④的B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相关史实。
4.(2023八下·昌平期末)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是( )
A.北平和平解放 B.解放西南各省
C.西藏和平解放 D.西部大开发
【答案】C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C项正确;
北平和平解放是1949年,排除A项;
解放西南各省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
西部大开发是20世纪末开始实施,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藏和平解放的内容。
5.(2023八下·黄埔期末)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军人潇洒举国旗、庄严升国旗震撼全场。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C
【知识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等信息及所学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将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并确定了首都、代国歌、纪年方法等事项,C符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1945年,中共七大指明抗战的前途和任务,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矛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B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基础知识及运用的能力,解题时紧扣“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联系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6.(2023八下·黄埔期末)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中南海正式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意味着( )
A.西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大陆获得了领土统一
C.西藏封建土地制度被废除 D.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答案】B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1951年5月”“《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等信息及所学可得出,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B符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1959年,西藏开始实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旧西藏的农奴制度,进入社会主义阶段,西藏自治区的正式成立是在1965年,A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与理解分析的能力,解题时联系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历史意义去分析归纳。
7.(2023八下·晋安期末)一位民主人士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体现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D
【知识点】“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可知,“大合唱“的特点之一是接受指挥,团结协作,所以能够体现这一点的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在该制度下,中共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各党派团结协作,D项正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见过后的外交政策,排除A项;
题干主要强调我国的政党制度,不是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排除B项;
题干主要强调我国的政党制度,未涉及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认识。
8.(2023八下·武侯期末)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与如图卡片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时间:1951年 地点:北京 代表人物:阿沛 阿旺晋美、李维汉 内容:签订《十七条协议》
A.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西藏民主改革完成
C.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D.青藏铁路顺利通车
【答案】A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2月,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西藏代表团,同中央人民政府进行和平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A项正确;
西藏民主改革完成是1959年,排除B项;
西藏自治区的建立是1965年,排除C项;
青藏铁路顺利通车是2006年,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记忆西藏和平解放背景、时间、意义,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9.(2023八下·晋安期末)下表是建国前后一些名人的感言,共同表达了( )
姓名 身份 感言
季羡林 大学教授 我们都觉得从此河清有日,幸福来到了人间
巴金 文学家 我们怀着快乐的、感激的心来迎接这个伟大的日子
申纪兰 人大代表 在旧社会,一个农民怎么能见得到国家领袖,妇女连自己的主都做不了,又怎能管得到国家的大事!
A.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B.对新国家的认同
C.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激动 D.土改后翻身做主人的喜悦
【答案】B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感言“幸福来到了人间”“迎接这个伟大的日子”可见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新国家的认同,对国家的前景充满了期望,B项正确;
题干反映的是巴金等人对国家未来前景的期望,没有反映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排除A项;
题干反映的是建国前后的名人感言,没有体现出与抗美援朝战争有关,排除C项;
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广大农民翻身解放,但是题干反映的是文化界知识分子的感言,与此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国家认同的认识。
10.(2023八下·莲湖期末)民主党派人士张澜说:“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这里的“大宪章”是指(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C
【知识点】“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大会通过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基本方针和政策,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故选项C符合题意;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是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不符合题意;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的,不符合题意;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制定通过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等信息。
二、材料分析题
11.(2022八下·防城港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摘自1949 年毛泽东的讲话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摘自李忠杰主编《共和国的足迹》
材料三:在旧社会千疮百孔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内忧外患,一场为了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役打响了。
(1)材料一中“我们的会议”指的是哪一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指的是什么事件?“新”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列举一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内忧外患”采取的对内措施和对外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有什么共同作用。
【答案】(1)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含义:结束了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3)措施:对内,和平解放西藏或土地 改革。对外,抗美援朝。共同作用:巩固新生政权。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人民政协;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准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根据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可知,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的主要含义是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真正实现独立自主;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3)根据材料三“在旧社会千疮百孔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内忧外患,打响了一场为了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役。”结合所学可知,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役中采取的对内措施是和平解放西藏、土地改革;对外措施是抗美援朝。这些措施都巩固了新生政权。
故答案为:(1)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含义:结束了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3)措施:对内,和平解放西藏或土地 改革。对外,抗美援朝。共同作用:巩固新生政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的成立及巩固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应用知识的能力。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