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时练
一、选择题
1.(2023七下·成华期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均出自下列我国古代哪部文学名著(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2.(2023七下·闽清期末)明清时期,适应平民欣赏趣味的戏曲、小说风靡全国。下列不属于该时期作品的是( )
A.《窦娥冤》 B.《水浒传》 C.《牡丹亭》 D.《红楼梦》
3.(2023七下·龙海期末)“既是英雄们的神话传说,又是人生的一部启示录。洋洋百回的神魔小说实际上是以五个角色的类似经历连缀而成,都经历了因犯罪而遭受磨难,因赎罪而得以拯救的人生曲线。”这部著作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4.明清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
A.诗 B.词 C.戏剧 D.小说
5.(2022七下·拜泉期末)在尚未普及电视和电影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拥有一本精美的连环画是很多孩子的梦想,很多人就是在童年时通过连环画来阅读名著的。试试你的眼力看看下面哪一组搭配是错误的?( )
A.大闹天宫—《西游记》 B.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C.黛玉葬花—《西厢记》 D.武松打虎—《水浒传》
6.(2021七下·广安期末)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众多的典典型形象和情节深入人心。下列人物情节与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
A.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B.大闹天宫--《西游记》
C.武松打虎--《聊斋志异》 D.黛玉葬花--《红楼梦》
7.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 被美国NBC电视台改编并取名为《TheMonkey King》(猴王)。横线上应填写的是( )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8.(2020七下·玉州期末)“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读者一接触它,便感受到那种芳香美丽,那种青春的纯洁的气息,这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空前绝后的。”材料描述的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9.(2020七下·西城期末)下侧内容是某同学梳理的明清时期文化成就。其中“第三类”的“_____”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齐民要术》 B.《兰亭集序》
C.《三国演义》 D.《梦溪笔谈》
10.(2020七下·云南期末)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部作品,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描写的内容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这部作品是(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初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1)图1邮票反映的历史故事是三国时期的桃园三结义。这一故事情节出自哪部文学名著?
(2)你知道图2反映的是什么故事吗?它出自哪部作品?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事情?
(3)图3描绘的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他是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西游记》是以什么事件为原型创作的?
(4)《红楼梦》揭示了怎样的历史命运?材料二中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可判断出应该是《三国演义》,再依据已学可知,《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其中就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而非出自《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C符合题意,AB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与运用的能力,解答关键是要把握《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2.【答案】A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宋元时期的文化——宋词、元曲、资治通鉴;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明清时期,适应平民欣赏趣味的戏曲、小说风靡全国”可得出明清时期的戏曲与小说,《水浒传》《红楼梦》属于明清时期的四大名著,《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BCD不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窦娥冤》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的悲剧代表作品,而非戏曲和小说,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与运用的能力,解题时紧扣题干中“戏曲、小说”等,然后联系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去判断出正确答案。
3.【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可知,《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罗贯中,这部小说以三国史实为基础,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所学可知,《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的武装斗争,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所学可知,《西游记》成书于明代中期,作者吴承恩,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C项符合题意;
D:根据所学可知,《红楼梦》成书于清朝,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西游记》的相关史实,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比较简单,仔细阅读题干,抓住关键句“洋洋百回的神魔小说实际上是以五个角色的类似经历连缀而成,都经历了因犯罪而遭受磨难,因赎罪而得以拯救的人生曲线”,结合所学知识很容易作答。
4.【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尤其是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最著名的是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很大的成就,小说创作大放异彩,《红楼梦》成为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理解和识记我国古代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是答题的关键。
5.【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分析】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黛玉葬花出自清朝小说家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不是《西厢记》,故选项C符合题意;
A. 大闹天宫—《西游记》,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B. 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D. 武松打虎—《水浒传》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来分析备选项,这就需要学生准确记忆相关知识,注意题干中的“错误”字样,细心辨别备选项回答。
6.【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涌现出许多反映当时社会生活、表达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意愿的作品。《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由明代文学家施耐庵所著,书中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塑造许多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形象,歌颂了农民反封建的斗争精神。武松打虎出自《水浒传》,选项C人物情节与作品搭配错误,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繁荣景象的有关知识。重点掌握《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的相关史实。
7.【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分析】 根据(The Monkey King)(猴王)可知,本题考查的为《西游记》,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我国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初具规模,志人志怪,为明清小说的繁荣准备了条件。元末明初,在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了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
故答案为:C 。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文化的知识点,应把握《西游记》的内容。
8.【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分析】“满纸荒唐言”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首古绝句,此诗见于《红楼梦》开篇第一回,表达了作者难以直言又深怕被世俗所不解的苦闷心情,《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弱的社会现实,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D正确;
《三国演义》描绘了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时的政治、军事斗争,是明朝罗贯中的文学作品,A排除;
《水浒传》描绘了北宋末年梁山好汉的故事,是明朝施耐庵的作品,B排除;
《西游记》描写了唐僧师徒西行取经,斩妖除魔的故事,是明朝吴承恩的作品,ABC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曹雪芹与《红楼梦》的有关知识。《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9.【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分析】《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故C符合题意;《齐民要术》是北魏郦道元的农学著作,《兰亭集序》是东晋王羲之的作品,《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时间不符,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明清时期文化成就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明清时期的小说。
10.【答案】A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中心,通过描写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当时社会种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及其日益衰亡的历史趋势,将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选项A符合题意;
《水浒传》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B不符合题意;
《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化小说,C不符合题意;
《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战争,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红楼梦》的内容与地位。
11.【答案】(1)《三国演义》。
(2)武松打虎。《水浒传》。北宋。
(3)孙悟空。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玄奘取经。
(4)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桃园三结义”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是刘备、关羽、张飞结义,所以称“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这符合《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
(2)本题考查《水浒传》的相关知识。图2反映的是“武松打虎”, ”出自《水浒传》这部作品。《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在书中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塑造许多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形象,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武松打虎。
(3)本题考查《西游记》的相关知识。图3描绘的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明朝中期的《西游记》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作者吴承恩,它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运用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语言,塑造出神勇广大、敢于反抗的孙悟空的形象,反映了民众要求挣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西游记》取材于玄奘西行。
(4)本题考查《红楼梦》的相关知识。《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的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的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和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19世纪初期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句话说明《红楼梦》值得一读。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它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故答案为:(1)《三国演义》。
(2)武松打虎。《水浒传》。北宋。
(3)孙悟空。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玄奘取经。
(4)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四大小说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图能力。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时练
一、选择题
1.(2023七下·成华期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均出自下列我国古代哪部文学名著(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可判断出应该是《三国演义》,再依据已学可知,《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其中就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而非出自《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C符合题意,AB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与运用的能力,解答关键是要把握《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2.(2023七下·闽清期末)明清时期,适应平民欣赏趣味的戏曲、小说风靡全国。下列不属于该时期作品的是( )
A.《窦娥冤》 B.《水浒传》 C.《牡丹亭》 D.《红楼梦》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宋元时期的文化——宋词、元曲、资治通鉴;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明清时期,适应平民欣赏趣味的戏曲、小说风靡全国”可得出明清时期的戏曲与小说,《水浒传》《红楼梦》属于明清时期的四大名著,《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BCD不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窦娥冤》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的悲剧代表作品,而非戏曲和小说,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与运用的能力,解题时紧扣题干中“戏曲、小说”等,然后联系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去判断出正确答案。
3.(2023七下·龙海期末)“既是英雄们的神话传说,又是人生的一部启示录。洋洋百回的神魔小说实际上是以五个角色的类似经历连缀而成,都经历了因犯罪而遭受磨难,因赎罪而得以拯救的人生曲线。”这部著作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可知,《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罗贯中,这部小说以三国史实为基础,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所学可知,《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的武装斗争,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所学可知,《西游记》成书于明代中期,作者吴承恩,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C项符合题意;
D:根据所学可知,《红楼梦》成书于清朝,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西游记》的相关史实,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比较简单,仔细阅读题干,抓住关键句“洋洋百回的神魔小说实际上是以五个角色的类似经历连缀而成,都经历了因犯罪而遭受磨难,因赎罪而得以拯救的人生曲线”,结合所学知识很容易作答。
4.明清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
A.诗 B.词 C.戏剧 D.小说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尤其是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最著名的是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很大的成就,小说创作大放异彩,《红楼梦》成为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理解和识记我国古代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是答题的关键。
5.(2022七下·拜泉期末)在尚未普及电视和电影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拥有一本精美的连环画是很多孩子的梦想,很多人就是在童年时通过连环画来阅读名著的。试试你的眼力看看下面哪一组搭配是错误的?( )
A.大闹天宫—《西游记》 B.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C.黛玉葬花—《西厢记》 D.武松打虎—《水浒传》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分析】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黛玉葬花出自清朝小说家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不是《西厢记》,故选项C符合题意;
A. 大闹天宫—《西游记》,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B. 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D. 武松打虎—《水浒传》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来分析备选项,这就需要学生准确记忆相关知识,注意题干中的“错误”字样,细心辨别备选项回答。
6.(2021七下·广安期末)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众多的典典型形象和情节深入人心。下列人物情节与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
A.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B.大闹天宫--《西游记》
C.武松打虎--《聊斋志异》 D.黛玉葬花--《红楼梦》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涌现出许多反映当时社会生活、表达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意愿的作品。《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由明代文学家施耐庵所著,书中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塑造许多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形象,歌颂了农民反封建的斗争精神。武松打虎出自《水浒传》,选项C人物情节与作品搭配错误,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繁荣景象的有关知识。重点掌握《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的相关史实。
7.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 被美国NBC电视台改编并取名为《TheMonkey King》(猴王)。横线上应填写的是( )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分析】 根据(The Monkey King)(猴王)可知,本题考查的为《西游记》,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我国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初具规模,志人志怪,为明清小说的繁荣准备了条件。元末明初,在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了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
故答案为:C 。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文化的知识点,应把握《西游记》的内容。
8.(2020七下·玉州期末)“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读者一接触它,便感受到那种芳香美丽,那种青春的纯洁的气息,这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空前绝后的。”材料描述的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分析】“满纸荒唐言”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首古绝句,此诗见于《红楼梦》开篇第一回,表达了作者难以直言又深怕被世俗所不解的苦闷心情,《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弱的社会现实,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D正确;
《三国演义》描绘了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时的政治、军事斗争,是明朝罗贯中的文学作品,A排除;
《水浒传》描绘了北宋末年梁山好汉的故事,是明朝施耐庵的作品,B排除;
《西游记》描写了唐僧师徒西行取经,斩妖除魔的故事,是明朝吴承恩的作品,ABC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曹雪芹与《红楼梦》的有关知识。《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9.(2020七下·西城期末)下侧内容是某同学梳理的明清时期文化成就。其中“第三类”的“_____”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齐民要术》 B.《兰亭集序》
C.《三国演义》 D.《梦溪笔谈》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分析】《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故C符合题意;《齐民要术》是北魏郦道元的农学著作,《兰亭集序》是东晋王羲之的作品,《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时间不符,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明清时期文化成就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明清时期的小说。
10.(2020七下·云南期末)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部作品,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描写的内容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这部作品是(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中心,通过描写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当时社会种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及其日益衰亡的历史趋势,将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选项A符合题意;
《水浒传》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B不符合题意;
《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化小说,C不符合题意;
《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战争,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红楼梦》的内容与地位。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初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1)图1邮票反映的历史故事是三国时期的桃园三结义。这一故事情节出自哪部文学名著?
(2)你知道图2反映的是什么故事吗?它出自哪部作品?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事情?
(3)图3描绘的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他是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西游记》是以什么事件为原型创作的?
(4)《红楼梦》揭示了怎样的历史命运?材料二中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答案】(1)《三国演义》。
(2)武松打虎。《水浒传》。北宋。
(3)孙悟空。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玄奘取经。
(4)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知识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明清小说的繁荣景象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桃园三结义”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是刘备、关羽、张飞结义,所以称“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这符合《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
(2)本题考查《水浒传》的相关知识。图2反映的是“武松打虎”, ”出自《水浒传》这部作品。《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在书中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塑造许多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形象,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武松打虎。
(3)本题考查《西游记》的相关知识。图3描绘的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明朝中期的《西游记》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作者吴承恩,它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运用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语言,塑造出神勇广大、敢于反抗的孙悟空的形象,反映了民众要求挣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西游记》取材于玄奘西行。
(4)本题考查《红楼梦》的相关知识。《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的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的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和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19世纪初期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句话说明《红楼梦》值得一读。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它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故答案为:(1)《三国演义》。
(2)武松打虎。《水浒传》。北宋。
(3)孙悟空。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玄奘取经。
(4)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四大小说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图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