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2 16:30:28

文档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2023·呈贡)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
时光悄悄地在我们身边nuó yí   ,一zhǎ yǎn   ,我们即将毕业了。六年来,书jí   带我们走进了不同的知识lǐng yù   ,消除了很多无liáo   的时光;同学的陪伴让我们远离jì mó   的qīn xí   ;老师的教海引领我们从yòu zhì   走向成熟,提醒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一刻也不能dān wù   。
2.(2023·呈贡)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请涂出来。
(1)
A.栖息qī B.锲而不舍qì C.吞咽yàn D.晃动huàng
(2)
A.敏感mǐn B.单调diào C.花圃pū D.肿胀zhàng
(3)
A.僻静pì B.严峻jùn C.剥削xuē D.汤匙shí
(4)
A.不禁jìn B.搅和huo C.亲吻wěn D.兴旺xīng
3.(2023·呈贡)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证据 亲戚 货摊子 司空见贯
B.哀怨 匪徒 新画卷 焉知非福
C.惊惶 拔弄 赤裸裸 翻箱倒柜
D.苦刑 辩论 押下去 不可思义
4.(2023·呈贡)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善:①吉祥;美好。 ②善良的行为 ③友好 ④擅长 ⑤善良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   
藏戏用歌舞说唱的形式,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来修桥。   
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   
李老师待人一向友善、谦和。   
5.(2023·呈贡)下列加点字词读音、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眉眼盈盈处 盈盈一水间
B.为是其智弗若与?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C.见微知著 鸿篇巨著
D.诸儿竞走取之 儿童急走追黄蝶
6.(2023·呈贡)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战争年代的爱国是舍生取义,宁死不屈;和平年代的爱国并非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壮举,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B.今年“五一”期间,全国各地景区人流如潮。各知名景点游人如织。旅行归来的人们纷纷感慨“人太多了”。
C.科学的世界里,有对自然的探索,对生活的探究,也有对未来的憧憬。
D.夏天的天气变化无常。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瞬间就乌云密布;明明还是烈日当空。霎时间就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好一会儿,雨才停了下来。
7.(2023·呈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小说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我们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B.读《骑鹅旅行记》时,我发现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不能单一地去评价一个人。
C.课文《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近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
D.“载渴载饥”的“载”是“则,又”的意思。
8.(2023·呈贡)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听闻唐朝的军队收复河南河北,杜甫一时间涕泪横流,欣喜若狂。
B.每次参观博物馆。我总是很认真,走马观花地不放过任何一处。
C.遇事不要急躁,平心静气地处理才不会乱了分寸。
D.在藏戏里,巫女的面具半黑半白,代表其两面三刀。
9.(2023·呈贡)请涂出下列名言佳句引用不恰当的一项(  )。
A.我们要多学习、多积累,才能将知识学以致用。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民族,都需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持活力。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提醒我们广大青少年要珍惜时间,努力成才。
D.胸无点墨便不能下笔成文。所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10.(2023·呈贡)仿照例句,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盼望 饿 安静 厚厚的 喜欢
例: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11.(2023·呈贡)用所学诗句,完成下面小题。
(1)诗表情,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   。”流露出诗人的喜悦心情。诗言志,于谦的“   ,要留清白在人间。”写出了诗人清白正直的崇高品质;李贺的“何当金络脑,   。”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郑燮的“   ,任尔东西南北风。”表现了诗人的刚正不阿和铁骨铮铮。
(2)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所以人们常说“听君一席话,   ”。勇于接受别人批评会促进自身成长,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   ”。
(3)使弈秋诲二人弈,   ,惟弈秋之为听。   ,    ,思援弓缴而射之。
(4)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   ,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   ,如薄雾,被   。
二、阅读与鉴赏(30分)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我现在开始认真考虑我的处境。我一一记下我经历的事情,并不是想把自身的遭遇传给后人看,而是要把一直蒙系在我心头。不断折磨着我的想法吐露出来。我的理智现在已经逐渐能够控制我的沮丧心情,我开始尽可能地安慰自己,把我遇到的凶险和幸运作个对比,使自己能够心平气和。我按照商业薄记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如实记录了我所遇到的幸与不幸:
坏处 好处
我被抛弃在一座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但是我还活着,没有像我的伙伴们一样被淹死。
我被单独剔出来,与世隔绝。受尽苦难。 但是,我也免于死亡,而船上其他人员都已丧命。
我被从人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孤独的人。 但是,我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既没有挨饿,也没有奄奄待毙。
我没有衣服穿。 但是,我身处热带,即使有衣服也不用穿。
我没有任何防御力量或者手段来抵抗人或野兽的攻击。 但是,在这里我看不见会伤害我的野兽。在非洲海岸上,我却看见过。要是我的船在那儿倾覆,该怎么办呢?
没有人可以同我说话,或者宽慰我。 但是,船漂到了离岸很近的地方,我取出了很多必需品,有些甚至够我用一辈子。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12.请用横线在第一自然段中画出与“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相照应的句子。
13.鲁滨逊身处绝境时,——记录下自己经历的事情、目的是   ;为了让理智控制沮丧的心情,尽可能安慰自己的方法是   ;按照   的格式.如实记录自己遇到的幸与不幸。
14.鲁滨逊身处绝境时,从   个方面对自己的幸与不幸进行了对比。可见鲁滨逊是一个   的人,因为   。
15.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曾说“《鲁滨逊漂流记》无疑是一部值得逐字逐行重读的小说”。书中哪个情节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蓝花楹是紫葳科蓝花楹属的落叶乔木,花呈蓝色,裂片圆形;朔果木质,扁卵圆形;每年开花时间是5至6月。因其花如蓝雾一片,朦胧清雅,似梦非梦,在艳阳下,又觉得一树蓬勃的花像异色火焰,绚烂到极致,又称为蓝色火焰。蓝花楹原产于南美洲巴西,在中国广西、云南、台湾等地区有栽培。蓝花楹性喜阳光充足和温暖、多温气候,根系发达。
材料二:春夏之交,昆明大街小巷盛开的蓝花楹密密匝匝,延绵一路,凭颜值火上热搜,火上央视,甚至还得到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的亲自推介:“五一假期的昆明街头,蓝花楹盛放,随风摇曳,这或许就是昆明被称为‘春城’的原因。”
材料三:因为昆明蓝花楹的美艳动人,拍照打卡蓝花楹也成了当下年轻人们的时尚。但是随之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大马路上拍照的人太多,时常拥堵交通,带来安全隐患;游人多了垃圾随地乱扔,给附近居民生活环境造成影响。
16.有游客准备8月份来昆明看蓝花楹。合适吗?为什么?
   
17.清雅的蓝花楹给昆明带来了哪些问题?用“   ”在文中画出来。面对这些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吗?
   
18.请为昆明蓝花楹写一条宣传标语,说说这样宣传的理由。
宣传标语:   
这样宣传的理由:   
端午记忆
我已经很久没尝过母亲做的粽子了。粗略算来,漂泊在外的日子竟有二十年之久。
家乡的粽子从来不用绵绳包扎(zhā zā),父亲会在河畔或阡陌物色簕古叶,用柴刀小心翼翼顺着叶脉将刺削去,串成两条长长的编条。
粽香对孩子们的诱惑不可抗拒:在梦里飘过;在掰(bāi bān)着数日子的手指上飘过;在一挂粽叶上的光阴里飘过……孩子们最后都是在浓浓的粽香里醒来的。母亲手中的箬竹叶上铺着厚厚的糯米,裹了五香粉的瘦肉条香得迷人,花生也在盘子里等待着。当馅料落在糯米上,又被一把雪白的糯米盖住,粽叶随即裹紧,母亲一手牢牢地握住,一手拉来修长的编条,顷刻间,一个长条形的粽子就躺在盘子里了。
粽子通常要煮好久,才开始变得软糯。上桌后,拆开编条,剥(bō bāo)开粽叶,糯米此时呈现出一种诱人的黄澄澄的色泽,吃上一口,齿颊留香、香糯弹牙。也有不放馅的粽子,蘸着糖汁或白砂糖吃,只听到白砂糖在孩子们嘴巴里咬得咯嘣响,一张小脸早已黏满了亮晶晶的白砂糖;放凉后的粽子以圆饼状切块,以香油煎之,外焦里嫩,也别有一番风味。
这就是我魂牵梦绕(rào rǎo)的那一缕粽香……
19.给文章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表示。
20.文章围绕故乡端午习俗,具体写了记忆中   、   两个内容。
21.文中多次提到“粽香”一词,结合文章内容,从文末“一缕粽香”你读出了   。
22.除了端午节,我知道的另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是   。过这个节的时候,我们会   。
三、习作与表达(30分)
(2023·呈贡)综合实践。
毕业前夕,请结合每个人的特点,为他(她)写毕业赠言。
23.写给散漫的李雷:   
24.写给亲切的恩师:   
(2023·呈贡)班级辩论赛上的辩题是“在家里劳动换钱好不好”。正方认为“在家里劳动换钱好”,反方认为“在家里劳动换钱不好”。如果参与辩论,你认为“在家里劳动换钱 25.  ,你的理由是: 26.  。
27.(2023·呈贡)亲爱的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六年中朝夕相伴的同学、老师……最让你难以忘怀的人是谁?请以“,你让我难以忘怀”为题写一篇文章。注意关注外貌、神态、言行,通过具体事例体现人物品质;思想健康,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400字;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挪移;眨眼;籍;领域;聊;寂寞;侵袭;幼稚;耽误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挪移”的“挪”是提手旁,右边是“多”;“眨眼”都会死目字旁,左右结构;“书籍”的“籍”是竹字头,与“藉”区分开;“领域”的“域”是提土旁,右边是“或”;“无聊”的“聊”是耳字旁,右边是“卯”;“寂寞”是宝盖头,上下结构;“侵袭”的“袭”上面是“龙”,下面是“衣”;“幼稚”的“稚”是禾木旁,右边是“隹”;“耽误”的“耽”是耳字旁。
故答案为:挪移;眨眼;籍;领域;聊;寂寞;侵袭;幼稚;耽误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
2.【答案】(1)B
(2)C
(3)D
(4)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1)这组中“锲而不舍qì”应读:qiè;
(2)这组中“花圃pū”应读 pǔ;
(3)这组中“汤匙shí”应读chí;
(4)这组中“不禁jìn”应读jīn;
其他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
故答案为:(1)B(2)C(3)D(4)D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3.【答案】B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项中“司空见贯”应写作“司空见惯”;
B项中词语书写全部正确;
C项中“ 拔弄”应写作“拨弄”;
D项中“不可思义”应写作“不可思议”;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是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4.【答案】④;②;⑤;③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通国之善弈者”意思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善”指“擅长”的意思。“行善积德”意思是不再做恶,转做好事。“善”指善良的行为。“国是家,善作魂”意思是国家就是一个大家庭,善良就是家的灵魂,“善”指“善良”。“一向友善”指一直友好,“善”指“友好”的意思。
故答案为:④②⑤③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5.【答案】D
【知识点】字义;字音
【解析】【分析】A项中“眉眼盈盈处 ”意思是看起来美好的地方,“盈盈”指美好的样子;“盈盈一水间”这句中“盈盈”是形容清澈的样子;这两句中词语意思不同。
B项“为是其智弗若与?”意思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为”是因为的意思;“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意思还是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弹琴的人了,“为”是认为的意思。这两句中加点字意思不同。
C项中“见微知著”意思是见到事物刚露出的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其本质和发展的趋向。“著”是显著的意思;“鸿篇巨著”的“著”指的是著作。这两句中“著”意思不同。
D项中“诸儿竞走取之 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走”是跑的意思。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6.【答案】B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句子,ACD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并不完全相同;
B项中“人流如潮 游人如织 人太多了”都是表示人很多的意思,这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的理解,体会词语的含义。作答时要注意词语的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别,进行正确作答。
7.【答案】C
【知识点】字义;作者作品;其他文学常识;《骑鹅旅行记》
【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和课文内容,ABD三项中理解和表述是正确的;
C项中《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史铁生,这项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课文和自已以及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8.【答案】B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句子,ACD三项中对词语的运用是正确的,符合句子表达的意思。
B项中“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这句中与前面的“很认真”,意思矛盾,应该去掉其中一个。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成语的理解,根据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然后做出正确判断,做出选择。
9.【答案】D
【知识点】格言、名言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ABC三项中对名言佳句的理解和运用都是正确的,符合句子表达的意思。
D项中“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思是不要说你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多指比喻办事已被别人抢先下手了。 这句与句子表达意思不一致,名言运用不当。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格言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是要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平时学习积累的格言,依据格言的意思进行正确运用和作答。
10.【答案】示例:①我饿了,肚子的一阵咕噜声打破了教室的安静。②每个暑假我都盼望喜欢的小表妹能敲响我家的门。
【知识点】仿写
【解析】【分析】结合例句,“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结合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选择词语,进行仿写作答。
故答案为:①我饿了,肚子的一阵咕噜声打破了教室的安静。②每个暑假我都盼望喜欢的小表妹能敲响我家的门。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11.【答案】(1)明月何时照我还;绝胜烟柳满皇都;粉骨碎身全不怕;快走踏清秋;千磨万击还坚劲
(2)胜读十年书;忠言逆耳利于行
(3)其一人专心致志;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4)除徘徊外;风吹散了;初阳蒸融了
【知识点】格言、名言;谚语;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泊船瓜洲》,意思是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岸边景色,皎洁的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意思是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出自唐代诗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2)“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良药大多都是带有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可以帮助人们没喊伏改正缺点。出自《史记》。
(3)“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结合课文《学弈》,进行正确作答。
(4)结合课文《匆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书写时“徘徊”都是双人旁,左右结构;“散”右边是反文旁。
故答案为:(1)明月何时照我还;绝胜烟柳满皇都;粉骨碎身全不怕;快走踏清秋;千磨万击还坚劲(2)胜读十年书;忠言逆耳利于行(3)其一人专心致志;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4)除徘徊外;风吹散了;初阳蒸融了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名言和课文理解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答案】12.我现在开始认真考虑我的处境。
13.把一直萦系在他心头、不断折磨着他的想法吐露出来;把他遇到的的凶险和幸运作个对比,使自己能够心平气和;商业簿记中借方和贷方
14.6;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乐观积极;他把自己的幸与不幸如实记录下来,通过好处与坏处的对比,找到了值得宽慰的东西。然后开始知足安命,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今后的生活
15.示例:我印象最深的是航海遇难,流落荒岛这一情节。鲁滨逊由开始的绝望马上转为积极的建造自己的家园,说明鲁滨逊的在面对困难时适应能力很强,很有韧性也很坚强。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2.结合第一自然段,这句与“我现在开始认真考虑我的处境。”相照应。结合文中句子,进行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我现在开始认真考虑我的处境。
13.结合第一自然段,鲁滨逊记录自己经历的事情,是为了要把一直蒙系在我心头。不断折磨着我的想法吐露出来;为了安慰自己,他把自己遇到的凶险和幸运作个对比,使自己能够心平气和。按照商业薄记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记录下来。
故答案为:把一直萦系在他心头、不断折磨着他的想法吐露出来;把他遇到的的凶险和幸运作个对比,使自己能够心平气和
;商业簿记中借方和贷方;
14.结合鲁滨逊的记录,他从六个方面对自己的幸与不幸进行了对比,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机智坚强、乐观冷静的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树立在荒岛上战胜一切困难、勇敢生存下来的信心和勇气,才能客观冷静地分析自己的处境,安排好今后的生活。
故答案为:6;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乐观积极;他把自己的幸与不幸如实记录下来,通过好处与坏处的对比,找到了值得宽慰的东西。然后开始知足安命,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今后的生活。
15.结合对《鲁滨逊漂流记》的阅读,结合文中的故事情节和自己的阅读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我印象最深的是航海遇难,流落荒岛这一情节。鲁滨逊由开始的绝望马上转为积极的建造自己的家园,说明鲁滨逊的在面对困难时适应能力很强,很有韧性也很坚强。
【答案】16.不合适。因为蓝花楹盛开的时间是5月到6月,这段时间开的最好,最漂亮。
17.问题:大马路上拍照的人太多,时常交通拥堵,带来安全隐患;游人多了垃圾随地乱扔,给附近居民生活环境造成影响;解决方法:可以优化城市道路景观,拓展城市公共文化活动区域,计划沿途补种蓝花楹树苗,建设蓝花楹主题广场,最大限度满足市民出游及车辆通行需求,贴上标识语,劝导游人爱护环境。
18.示例:蓝楹本是辞春色,秋至缘何有紫英;蓝花楹,花开得快,落的也快。漫天的花瓣仿佛下了一场蓝紫色的花瓣雨,在蓝天白云下的蓝花楹随着光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时而蓝紫,时而紫粉。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6.结合材料一,“每年开花时间是5至6月。”因此游客8月份到昆明看蓝花楹是不合适的。结合文中句子,进行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不合适。因为蓝花楹盛开的时间是5月到6月,这段时间开的最好,最漂亮。
17.结合材料三,“但是随之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大马路上拍照的人太多,时常拥堵交通,带来安全隐患;游人多了垃圾随地乱扔,给附近居民生活环境造成影响。”这句描写蓝花楹给昆明带来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主题公园供游人集中观赏;建立志愿者队伍,劝导游客爱护环境等措施,进行解决。
故答案为:问题:大马路上拍照的人太多,时常交通拥堵,带来安全隐患;游人多了垃圾随地乱扔,给附近居民生活环境造成影响。
解决方法:可以优化城市道路景观,拓展城市公共文化活动区域,计划沿途补种蓝花楹树苗,建设蓝花楹主题广场,最大限度满足市民出游及车辆通行需求,贴上标识语,劝导游人爱护环境。
18.结合文中对蓝花楹的介绍,根据昆明的“春城”的特点,进行撰写,结合标语内容写出标语的含义和用意,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蓝楹本是辞春色,秋至缘何有紫英;
蓝花楹,花开得快,落的也快。漫天的花瓣仿佛下了一场蓝紫色的花瓣雨,在蓝天白云下的蓝花楹随着光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时而蓝紫,时而紫粉。
【答案】19.扎zā;掰bāi;剥bāo;绕rào
20.全家包粽子;吃粽子
21.用箬竹叶包的粽子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通过回忆儿时包粽子、吃粽子,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22.中秋节;在一起团聚,吃月饼,赏月,追月,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
【知识点】状物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9.“包扎”应读zā,声母是z,平舌音;“掰着”应读bāi,声母是ai;“剥开”应读bāo,指去掉外面的皮或壳;“魂牵梦绕”应读rào,是围绕的意思;
故答案为:扎zā;掰bāi;剥bāo;绕rào
20.结合短文内容,围绕“端午记忆”主要描写了记忆中包粽子和吃粽子的趣事。结合短文描写,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全家包粽子;吃粽子
21.结合短文内容,“一缕粽香”一方面写了用箬竹叶包的粽子的香味,另一方面描写了自己对家乡和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用箬竹叶包的粽子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通过回忆儿时包粽子、吃粽子,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22.结合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根据节日的习俗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中秋节;在一起团聚,吃月饼,赏月,追月,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
【答案】23.示例:有目标的人生才有方向有规划的人生才更精彩,希望以后的你一改今日的散漫不羁,变得严密专注起来。
24.示例:老师,您就像我们心中的雨点,把自我埋没,让小草生长,这种无私的奉献,我们将永远感激于心。
【知识点】祝贺感谢;劝告慰勉
【解析】【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23.结合“李雷”“散漫”的特点,可以运用格言或者名句,进行鼓励作为毕业赠言。
故答案为:有目标的人生才有方向有规划的人生才更精彩,希望以后的你一改今日的散漫不羁,变得严密专注起来。
24.写给恩师,要表达出自己的感恩之情,以及对老师的美好祝福,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老师,您就像我们心中的雨点,把自我埋没,让小草生长,这种无私的奉献,我们将永远感激于心。
【答案】25.示例:不好;26.在家里劳动跟在外面劳动性质不一样,同样的工作比如拖地、倒垃圾,与在社会上工作相比轻松很多,并且不用担心受人冷眼、指责等,而且容易养成怠慢、偷懒的工作习惯。
【知识点】畅谈想法
【解析】【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25.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自己的观点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不好
26.结合自己的观点,根据对在家里劳动换钱的危害以及不良影响,进行作答。理由要充分,条理要清楚。
故答案为:在家里劳动跟在外面劳动性质不一样,同样的工作比如拖地、倒垃圾,与在社会上工作相比轻松很多,并且不用担心受人冷眼、指责等,而且容易养成怠慢、偷懒的工作习惯。
27.【答案】老师,你让我难以忘怀
以前,我认为老师可悠闲了,在办公室里喝喝茶,聊聊天。可那一幕,是我改变了对老师的看法。那是一个寒冷的夜晚,我在家里写作业。忽然发现我的书包里少了一本练习册,唉!没有办法,只能回学校去拿了。
月下,寒风凛冽。
我走在学校里,周围空无一人,不禁打了个寒战。我走进班里,拿到练习册,正准备离开时,忽然,我看见办公室里的灯还亮着,在好奇心的催促下,我走进一看,呀!居然是刘老师。
只见他坐在桌前,面前有一堆小山似的作业本,他拿着红笔,边跺脚边改着作业,有时眉头紧皱,有时面带笑容,过了一会儿,他把眼镜摘掉,揉了揉眼睛,靠在椅子上休息了一会儿。
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从椅子上站起来,我连忙蹲下,接着,我又小心翼翼地站起来,只见他来回踱着步,还时不时地推出两只手,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忽然,他一拍脑门,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本子,在上面写着什么。这时,我看见老师头上已经有了白发,眼睛旁都有了浓浓的黑眼圈。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画面:老师每天早上来的比谁都早;午休时,老师挤出自己休息的时间来给我们讲英语;老师连夜给我们改作业。
这时,我释然了:哪一位老师不想休息呢?可哪一位老师会休息呢?他们“抢”其他老师的课都是为了我们好,可我们还在埋怨,望着刘老师忙碌的身影,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感谢您,刘老师!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
【解析】【分析】作文要求细一些自己难以忘怀的一个人,作答时要首先把标题补充完整,抓住人物特点,结合具体事例写出难忘的原因,进行正确作答。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让我难以忘怀”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自己看到老师辛勤工作的难忘经历,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1 / 1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2023·呈贡)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
时光悄悄地在我们身边nuó yí   ,一zhǎ yǎn   ,我们即将毕业了。六年来,书jí   带我们走进了不同的知识lǐng yù   ,消除了很多无liáo   的时光;同学的陪伴让我们远离jì mó   的qīn xí   ;老师的教海引领我们从yòu zhì   走向成熟,提醒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一刻也不能dān wù   。
【答案】挪移;眨眼;籍;领域;聊;寂寞;侵袭;幼稚;耽误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挪移”的“挪”是提手旁,右边是“多”;“眨眼”都会死目字旁,左右结构;“书籍”的“籍”是竹字头,与“藉”区分开;“领域”的“域”是提土旁,右边是“或”;“无聊”的“聊”是耳字旁,右边是“卯”;“寂寞”是宝盖头,上下结构;“侵袭”的“袭”上面是“龙”,下面是“衣”;“幼稚”的“稚”是禾木旁,右边是“隹”;“耽误”的“耽”是耳字旁。
故答案为:挪移;眨眼;籍;领域;聊;寂寞;侵袭;幼稚;耽误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
2.(2023·呈贡)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请涂出来。
(1)
A.栖息qī B.锲而不舍qì C.吞咽yàn D.晃动huàng
(2)
A.敏感mǐn B.单调diào C.花圃pū D.肿胀zhàng
(3)
A.僻静pì B.严峻jùn C.剥削xuē D.汤匙shí
(4)
A.不禁jìn B.搅和huo C.亲吻wěn D.兴旺xīng
【答案】(1)B
(2)C
(3)D
(4)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1)这组中“锲而不舍qì”应读:qiè;
(2)这组中“花圃pū”应读 pǔ;
(3)这组中“汤匙shí”应读chí;
(4)这组中“不禁jìn”应读jīn;
其他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
故答案为:(1)B(2)C(3)D(4)D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3.(2023·呈贡)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证据 亲戚 货摊子 司空见贯
B.哀怨 匪徒 新画卷 焉知非福
C.惊惶 拔弄 赤裸裸 翻箱倒柜
D.苦刑 辩论 押下去 不可思义
【答案】B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项中“司空见贯”应写作“司空见惯”;
B项中词语书写全部正确;
C项中“ 拔弄”应写作“拨弄”;
D项中“不可思义”应写作“不可思议”;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是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4.(2023·呈贡)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善:①吉祥;美好。 ②善良的行为 ③友好 ④擅长 ⑤善良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   
藏戏用歌舞说唱的形式,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来修桥。   
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   
李老师待人一向友善、谦和。   
【答案】④;②;⑤;③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通国之善弈者”意思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善”指“擅长”的意思。“行善积德”意思是不再做恶,转做好事。“善”指善良的行为。“国是家,善作魂”意思是国家就是一个大家庭,善良就是家的灵魂,“善”指“善良”。“一向友善”指一直友好,“善”指“友好”的意思。
故答案为:④②⑤③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5.(2023·呈贡)下列加点字词读音、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眉眼盈盈处 盈盈一水间
B.为是其智弗若与?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C.见微知著 鸿篇巨著
D.诸儿竞走取之 儿童急走追黄蝶
【答案】D
【知识点】字义;字音
【解析】【分析】A项中“眉眼盈盈处 ”意思是看起来美好的地方,“盈盈”指美好的样子;“盈盈一水间”这句中“盈盈”是形容清澈的样子;这两句中词语意思不同。
B项“为是其智弗若与?”意思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为”是因为的意思;“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意思还是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弹琴的人了,“为”是认为的意思。这两句中加点字意思不同。
C项中“见微知著”意思是见到事物刚露出的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其本质和发展的趋向。“著”是显著的意思;“鸿篇巨著”的“著”指的是著作。这两句中“著”意思不同。
D项中“诸儿竞走取之 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走”是跑的意思。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6.(2023·呈贡)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战争年代的爱国是舍生取义,宁死不屈;和平年代的爱国并非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壮举,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B.今年“五一”期间,全国各地景区人流如潮。各知名景点游人如织。旅行归来的人们纷纷感慨“人太多了”。
C.科学的世界里,有对自然的探索,对生活的探究,也有对未来的憧憬。
D.夏天的天气变化无常。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瞬间就乌云密布;明明还是烈日当空。霎时间就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好一会儿,雨才停了下来。
【答案】B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句子,ACD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并不完全相同;
B项中“人流如潮 游人如织 人太多了”都是表示人很多的意思,这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的理解,体会词语的含义。作答时要注意词语的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别,进行正确作答。
7.(2023·呈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小说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我们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B.读《骑鹅旅行记》时,我发现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不能单一地去评价一个人。
C.课文《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近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
D.“载渴载饥”的“载”是“则,又”的意思。
【答案】C
【知识点】字义;作者作品;其他文学常识;《骑鹅旅行记》
【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和课文内容,ABD三项中理解和表述是正确的;
C项中《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史铁生,这项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课文和自已以及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8.(2023·呈贡)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听闻唐朝的军队收复河南河北,杜甫一时间涕泪横流,欣喜若狂。
B.每次参观博物馆。我总是很认真,走马观花地不放过任何一处。
C.遇事不要急躁,平心静气地处理才不会乱了分寸。
D.在藏戏里,巫女的面具半黑半白,代表其两面三刀。
【答案】B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句子,ACD三项中对词语的运用是正确的,符合句子表达的意思。
B项中“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这句中与前面的“很认真”,意思矛盾,应该去掉其中一个。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成语的理解,根据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然后做出正确判断,做出选择。
9.(2023·呈贡)请涂出下列名言佳句引用不恰当的一项(  )。
A.我们要多学习、多积累,才能将知识学以致用。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民族,都需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持活力。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提醒我们广大青少年要珍惜时间,努力成才。
D.胸无点墨便不能下笔成文。所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答案】D
【知识点】格言、名言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ABC三项中对名言佳句的理解和运用都是正确的,符合句子表达的意思。
D项中“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思是不要说你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多指比喻办事已被别人抢先下手了。 这句与句子表达意思不一致,名言运用不当。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格言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是要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平时学习积累的格言,依据格言的意思进行正确运用和作答。
10.(2023·呈贡)仿照例句,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盼望 饿 安静 厚厚的 喜欢
例: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答案】示例:①我饿了,肚子的一阵咕噜声打破了教室的安静。②每个暑假我都盼望喜欢的小表妹能敲响我家的门。
【知识点】仿写
【解析】【分析】结合例句,“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结合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选择词语,进行仿写作答。
故答案为:①我饿了,肚子的一阵咕噜声打破了教室的安静。②每个暑假我都盼望喜欢的小表妹能敲响我家的门。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11.(2023·呈贡)用所学诗句,完成下面小题。
(1)诗表情,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   。”流露出诗人的喜悦心情。诗言志,于谦的“   ,要留清白在人间。”写出了诗人清白正直的崇高品质;李贺的“何当金络脑,   。”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郑燮的“   ,任尔东西南北风。”表现了诗人的刚正不阿和铁骨铮铮。
(2)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所以人们常说“听君一席话,   ”。勇于接受别人批评会促进自身成长,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   ”。
(3)使弈秋诲二人弈,   ,惟弈秋之为听。   ,    ,思援弓缴而射之。
(4)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   ,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   ,如薄雾,被   。
【答案】(1)明月何时照我还;绝胜烟柳满皇都;粉骨碎身全不怕;快走踏清秋;千磨万击还坚劲
(2)胜读十年书;忠言逆耳利于行
(3)其一人专心致志;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4)除徘徊外;风吹散了;初阳蒸融了
【知识点】格言、名言;谚语;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泊船瓜洲》,意思是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岸边景色,皎洁的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意思是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出自唐代诗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2)“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良药大多都是带有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可以帮助人们没喊伏改正缺点。出自《史记》。
(3)“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结合课文《学弈》,进行正确作答。
(4)结合课文《匆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书写时“徘徊”都是双人旁,左右结构;“散”右边是反文旁。
故答案为:(1)明月何时照我还;绝胜烟柳满皇都;粉骨碎身全不怕;快走踏清秋;千磨万击还坚劲(2)胜读十年书;忠言逆耳利于行(3)其一人专心致志;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4)除徘徊外;风吹散了;初阳蒸融了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名言和课文理解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二、阅读与鉴赏(30分)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我现在开始认真考虑我的处境。我一一记下我经历的事情,并不是想把自身的遭遇传给后人看,而是要把一直蒙系在我心头。不断折磨着我的想法吐露出来。我的理智现在已经逐渐能够控制我的沮丧心情,我开始尽可能地安慰自己,把我遇到的凶险和幸运作个对比,使自己能够心平气和。我按照商业薄记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如实记录了我所遇到的幸与不幸:
坏处 好处
我被抛弃在一座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但是我还活着,没有像我的伙伴们一样被淹死。
我被单独剔出来,与世隔绝。受尽苦难。 但是,我也免于死亡,而船上其他人员都已丧命。
我被从人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孤独的人。 但是,我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既没有挨饿,也没有奄奄待毙。
我没有衣服穿。 但是,我身处热带,即使有衣服也不用穿。
我没有任何防御力量或者手段来抵抗人或野兽的攻击。 但是,在这里我看不见会伤害我的野兽。在非洲海岸上,我却看见过。要是我的船在那儿倾覆,该怎么办呢?
没有人可以同我说话,或者宽慰我。 但是,船漂到了离岸很近的地方,我取出了很多必需品,有些甚至够我用一辈子。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12.请用横线在第一自然段中画出与“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相照应的句子。
13.鲁滨逊身处绝境时,——记录下自己经历的事情、目的是   ;为了让理智控制沮丧的心情,尽可能安慰自己的方法是   ;按照   的格式.如实记录自己遇到的幸与不幸。
14.鲁滨逊身处绝境时,从   个方面对自己的幸与不幸进行了对比。可见鲁滨逊是一个   的人,因为   。
15.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曾说“《鲁滨逊漂流记》无疑是一部值得逐字逐行重读的小说”。书中哪个情节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答案】12.我现在开始认真考虑我的处境。
13.把一直萦系在他心头、不断折磨着他的想法吐露出来;把他遇到的的凶险和幸运作个对比,使自己能够心平气和;商业簿记中借方和贷方
14.6;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乐观积极;他把自己的幸与不幸如实记录下来,通过好处与坏处的对比,找到了值得宽慰的东西。然后开始知足安命,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今后的生活
15.示例:我印象最深的是航海遇难,流落荒岛这一情节。鲁滨逊由开始的绝望马上转为积极的建造自己的家园,说明鲁滨逊的在面对困难时适应能力很强,很有韧性也很坚强。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2.结合第一自然段,这句与“我现在开始认真考虑我的处境。”相照应。结合文中句子,进行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我现在开始认真考虑我的处境。
13.结合第一自然段,鲁滨逊记录自己经历的事情,是为了要把一直蒙系在我心头。不断折磨着我的想法吐露出来;为了安慰自己,他把自己遇到的凶险和幸运作个对比,使自己能够心平气和。按照商业薄记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记录下来。
故答案为:把一直萦系在他心头、不断折磨着他的想法吐露出来;把他遇到的的凶险和幸运作个对比,使自己能够心平气和
;商业簿记中借方和贷方;
14.结合鲁滨逊的记录,他从六个方面对自己的幸与不幸进行了对比,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机智坚强、乐观冷静的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树立在荒岛上战胜一切困难、勇敢生存下来的信心和勇气,才能客观冷静地分析自己的处境,安排好今后的生活。
故答案为:6;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乐观积极;他把自己的幸与不幸如实记录下来,通过好处与坏处的对比,找到了值得宽慰的东西。然后开始知足安命,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今后的生活。
15.结合对《鲁滨逊漂流记》的阅读,结合文中的故事情节和自己的阅读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我印象最深的是航海遇难,流落荒岛这一情节。鲁滨逊由开始的绝望马上转为积极的建造自己的家园,说明鲁滨逊的在面对困难时适应能力很强,很有韧性也很坚强。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蓝花楹是紫葳科蓝花楹属的落叶乔木,花呈蓝色,裂片圆形;朔果木质,扁卵圆形;每年开花时间是5至6月。因其花如蓝雾一片,朦胧清雅,似梦非梦,在艳阳下,又觉得一树蓬勃的花像异色火焰,绚烂到极致,又称为蓝色火焰。蓝花楹原产于南美洲巴西,在中国广西、云南、台湾等地区有栽培。蓝花楹性喜阳光充足和温暖、多温气候,根系发达。
材料二:春夏之交,昆明大街小巷盛开的蓝花楹密密匝匝,延绵一路,凭颜值火上热搜,火上央视,甚至还得到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的亲自推介:“五一假期的昆明街头,蓝花楹盛放,随风摇曳,这或许就是昆明被称为‘春城’的原因。”
材料三:因为昆明蓝花楹的美艳动人,拍照打卡蓝花楹也成了当下年轻人们的时尚。但是随之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大马路上拍照的人太多,时常拥堵交通,带来安全隐患;游人多了垃圾随地乱扔,给附近居民生活环境造成影响。
16.有游客准备8月份来昆明看蓝花楹。合适吗?为什么?
   
17.清雅的蓝花楹给昆明带来了哪些问题?用“   ”在文中画出来。面对这些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吗?
   
18.请为昆明蓝花楹写一条宣传标语,说说这样宣传的理由。
宣传标语:   
这样宣传的理由:   
【答案】16.不合适。因为蓝花楹盛开的时间是5月到6月,这段时间开的最好,最漂亮。
17.问题:大马路上拍照的人太多,时常交通拥堵,带来安全隐患;游人多了垃圾随地乱扔,给附近居民生活环境造成影响;解决方法:可以优化城市道路景观,拓展城市公共文化活动区域,计划沿途补种蓝花楹树苗,建设蓝花楹主题广场,最大限度满足市民出游及车辆通行需求,贴上标识语,劝导游人爱护环境。
18.示例:蓝楹本是辞春色,秋至缘何有紫英;蓝花楹,花开得快,落的也快。漫天的花瓣仿佛下了一场蓝紫色的花瓣雨,在蓝天白云下的蓝花楹随着光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时而蓝紫,时而紫粉。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6.结合材料一,“每年开花时间是5至6月。”因此游客8月份到昆明看蓝花楹是不合适的。结合文中句子,进行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不合适。因为蓝花楹盛开的时间是5月到6月,这段时间开的最好,最漂亮。
17.结合材料三,“但是随之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大马路上拍照的人太多,时常拥堵交通,带来安全隐患;游人多了垃圾随地乱扔,给附近居民生活环境造成影响。”这句描写蓝花楹给昆明带来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主题公园供游人集中观赏;建立志愿者队伍,劝导游客爱护环境等措施,进行解决。
故答案为:问题:大马路上拍照的人太多,时常交通拥堵,带来安全隐患;游人多了垃圾随地乱扔,给附近居民生活环境造成影响。
解决方法:可以优化城市道路景观,拓展城市公共文化活动区域,计划沿途补种蓝花楹树苗,建设蓝花楹主题广场,最大限度满足市民出游及车辆通行需求,贴上标识语,劝导游人爱护环境。
18.结合文中对蓝花楹的介绍,根据昆明的“春城”的特点,进行撰写,结合标语内容写出标语的含义和用意,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蓝楹本是辞春色,秋至缘何有紫英;
蓝花楹,花开得快,落的也快。漫天的花瓣仿佛下了一场蓝紫色的花瓣雨,在蓝天白云下的蓝花楹随着光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时而蓝紫,时而紫粉。
端午记忆
我已经很久没尝过母亲做的粽子了。粗略算来,漂泊在外的日子竟有二十年之久。
家乡的粽子从来不用绵绳包扎(zhā zā),父亲会在河畔或阡陌物色簕古叶,用柴刀小心翼翼顺着叶脉将刺削去,串成两条长长的编条。
粽香对孩子们的诱惑不可抗拒:在梦里飘过;在掰(bāi bān)着数日子的手指上飘过;在一挂粽叶上的光阴里飘过……孩子们最后都是在浓浓的粽香里醒来的。母亲手中的箬竹叶上铺着厚厚的糯米,裹了五香粉的瘦肉条香得迷人,花生也在盘子里等待着。当馅料落在糯米上,又被一把雪白的糯米盖住,粽叶随即裹紧,母亲一手牢牢地握住,一手拉来修长的编条,顷刻间,一个长条形的粽子就躺在盘子里了。
粽子通常要煮好久,才开始变得软糯。上桌后,拆开编条,剥(bō bāo)开粽叶,糯米此时呈现出一种诱人的黄澄澄的色泽,吃上一口,齿颊留香、香糯弹牙。也有不放馅的粽子,蘸着糖汁或白砂糖吃,只听到白砂糖在孩子们嘴巴里咬得咯嘣响,一张小脸早已黏满了亮晶晶的白砂糖;放凉后的粽子以圆饼状切块,以香油煎之,外焦里嫩,也别有一番风味。
这就是我魂牵梦绕(rào rǎo)的那一缕粽香……
19.给文章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表示。
20.文章围绕故乡端午习俗,具体写了记忆中   、   两个内容。
21.文中多次提到“粽香”一词,结合文章内容,从文末“一缕粽香”你读出了   。
22.除了端午节,我知道的另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是   。过这个节的时候,我们会   。
【答案】19.扎zā;掰bāi;剥bāo;绕rào
20.全家包粽子;吃粽子
21.用箬竹叶包的粽子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通过回忆儿时包粽子、吃粽子,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22.中秋节;在一起团聚,吃月饼,赏月,追月,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
【知识点】状物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9.“包扎”应读zā,声母是z,平舌音;“掰着”应读bāi,声母是ai;“剥开”应读bāo,指去掉外面的皮或壳;“魂牵梦绕”应读rào,是围绕的意思;
故答案为:扎zā;掰bāi;剥bāo;绕rào
20.结合短文内容,围绕“端午记忆”主要描写了记忆中包粽子和吃粽子的趣事。结合短文描写,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全家包粽子;吃粽子
21.结合短文内容,“一缕粽香”一方面写了用箬竹叶包的粽子的香味,另一方面描写了自己对家乡和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用箬竹叶包的粽子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通过回忆儿时包粽子、吃粽子,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22.结合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根据节日的习俗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中秋节;在一起团聚,吃月饼,赏月,追月,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
三、习作与表达(30分)
(2023·呈贡)综合实践。
毕业前夕,请结合每个人的特点,为他(她)写毕业赠言。
23.写给散漫的李雷:   
24.写给亲切的恩师:   
【答案】23.示例:有目标的人生才有方向有规划的人生才更精彩,希望以后的你一改今日的散漫不羁,变得严密专注起来。
24.示例:老师,您就像我们心中的雨点,把自我埋没,让小草生长,这种无私的奉献,我们将永远感激于心。
【知识点】祝贺感谢;劝告慰勉
【解析】【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23.结合“李雷”“散漫”的特点,可以运用格言或者名句,进行鼓励作为毕业赠言。
故答案为:有目标的人生才有方向有规划的人生才更精彩,希望以后的你一改今日的散漫不羁,变得严密专注起来。
24.写给恩师,要表达出自己的感恩之情,以及对老师的美好祝福,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老师,您就像我们心中的雨点,把自我埋没,让小草生长,这种无私的奉献,我们将永远感激于心。
(2023·呈贡)班级辩论赛上的辩题是“在家里劳动换钱好不好”。正方认为“在家里劳动换钱好”,反方认为“在家里劳动换钱不好”。如果参与辩论,你认为“在家里劳动换钱 25.  ,你的理由是: 26.  。
【答案】25.示例:不好;26.在家里劳动跟在外面劳动性质不一样,同样的工作比如拖地、倒垃圾,与在社会上工作相比轻松很多,并且不用担心受人冷眼、指责等,而且容易养成怠慢、偷懒的工作习惯。
【知识点】畅谈想法
【解析】【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25.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自己的观点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不好
26.结合自己的观点,根据对在家里劳动换钱的危害以及不良影响,进行作答。理由要充分,条理要清楚。
故答案为:在家里劳动跟在外面劳动性质不一样,同样的工作比如拖地、倒垃圾,与在社会上工作相比轻松很多,并且不用担心受人冷眼、指责等,而且容易养成怠慢、偷懒的工作习惯。
27.(2023·呈贡)亲爱的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六年中朝夕相伴的同学、老师……最让你难以忘怀的人是谁?请以“,你让我难以忘怀”为题写一篇文章。注意关注外貌、神态、言行,通过具体事例体现人物品质;思想健康,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400字;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老师,你让我难以忘怀
以前,我认为老师可悠闲了,在办公室里喝喝茶,聊聊天。可那一幕,是我改变了对老师的看法。那是一个寒冷的夜晚,我在家里写作业。忽然发现我的书包里少了一本练习册,唉!没有办法,只能回学校去拿了。
月下,寒风凛冽。
我走在学校里,周围空无一人,不禁打了个寒战。我走进班里,拿到练习册,正准备离开时,忽然,我看见办公室里的灯还亮着,在好奇心的催促下,我走进一看,呀!居然是刘老师。
只见他坐在桌前,面前有一堆小山似的作业本,他拿着红笔,边跺脚边改着作业,有时眉头紧皱,有时面带笑容,过了一会儿,他把眼镜摘掉,揉了揉眼睛,靠在椅子上休息了一会儿。
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从椅子上站起来,我连忙蹲下,接着,我又小心翼翼地站起来,只见他来回踱着步,还时不时地推出两只手,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忽然,他一拍脑门,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本子,在上面写着什么。这时,我看见老师头上已经有了白发,眼睛旁都有了浓浓的黑眼圈。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画面:老师每天早上来的比谁都早;午休时,老师挤出自己休息的时间来给我们讲英语;老师连夜给我们改作业。
这时,我释然了:哪一位老师不想休息呢?可哪一位老师会休息呢?他们“抢”其他老师的课都是为了我们好,可我们还在埋怨,望着刘老师忙碌的身影,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感谢您,刘老师!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
【解析】【分析】作文要求细一些自己难以忘怀的一个人,作答时要首先把标题补充完整,抓住人物特点,结合具体事例写出难忘的原因,进行正确作答。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让我难以忘怀”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自己看到老师辛勤工作的难忘经历,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