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
1.(2022四上·龙游期末)晚上8点,小科在卧室里练习拍篮球,这声音对于邻居来说是( )。
A.乐音 B.噪音 C.无法确定
【答案】B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 噪音的科学定义是噪声,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所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晚上8点,小科在卧室里练习拍篮球,这声音对于邻居来说是噪声。
2.(2022四上·龙游期末)学校里,小科在操场、卫生间、食堂、教室等各个地方都能听到上课铃声,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方向是( )。
A.从上往下 B.从前往后 C.向四面八方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在学校的不同地方都能听到铃声是因为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四面八方的。
3.(2022四上·龙游期末)渔民们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儿吸引到网里面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B.声波有能量可以电晕小鱼
C.声音在液体中的传声效果比在空气中好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渔民们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儿吸引到网里面来,是因为声音能够在液体中传播,且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
4.(2022四上·龙游期末) 2022年11月24日,一则“3岁的文文在寻找她的耳朵”的新闻牵动着衢城所有人的心。11月25日,这个“人工耳蜗”终于被送到文文面前,它可以( ),让文文回到有声的世界。
A.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B.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C.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蜗主要起到传音、感知声音的作用,刚听到特别刺激的声音后还能起到平衡的作用。耳蜗能够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5.(2022四上·龙游期末)我们到图书馆看书,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提示:“禁止大声喧哗”,“禁止大声喧哗”实际上是减少声带振动的( )。
A.幅度 B.快慢 C.频率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禁止大声喧哗”控制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2022四上·龙游期末)如图,敲击铝片琴时,小明先用力敲击最右边的铝片1,后轻轻敲击最左边的铝片2。前后声音发生的变化是( )。
A.音高变低了,音量变小了
B.音高变高了,音量变大了
C.音高变低了,音量变大了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重重敲击比轻轻敲击发出的声音强,即音量大;左边的铝片长,发出的声音低,右边的铝片短,发出的声音高。
7.(2022四上·龙游期末)小科利用自制乐器弹奏时,如图,想弹奏高一点的音,他可以( )。
A.用不同大小的力 B.弹奏粗的琴弦 C.弹奏细的琴弦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粗细、长短、松紧等决定的, 小科利用自制乐器弹奏时,想弹奏高一点的音,需要弹奏细的琴弦。
8.(2022四上·龙游期末)铁路轨道两旁经常会有如图所示的玻璃幕墙,它的作用主要是( )。
A.减少吹到附近居民区的灰尘
B.减少传播到附近居民区的噪音
C.夜间增加亮度
【答案】B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减弱噪声方法: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玻璃幕墙的作用是阻碍声音的传播。
9.(2022四上·龙游期末)兔子长着长长的耳朵,只要一遇到敌情就会竖起耳朵,主要是为了( )。
A.更好地收集声音
B.给敌人提出警告
C.给同伴传递有敌情的信号
【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 兔子可能是野生动物中最弱小的。它们不但没有能力去伤害其他动物,而且每天都生活在防备其他食肉动物攻击的恐惧之中,一个不小心,就会成为狐狸和老鹰的点心。为了逃避敌人的捕猎,兔子必须常竖起耳朵,注意四面八方的情形,以防万一。久而久之,兔子的耳朵自然就长得特别长。当声音从远处传来时,兔子的大耳朵会把声波收集起来,传给耳孔里的鼓膜,所以它的听觉灵敏度比人要高多了。一听到有可疑的声音,兔子肯定会掉头就跑。
10.(2022四上·龙游期末)在气体交换过程中,下列不属于气体交换器官的是( )。
A.肺 B.鼻腔 C.食道
【答案】C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肺的通气是指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分别是指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氧气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在气体的运输过程中没有发生气体交换。
11.(2022四上·龙游期末)为防止新冠病毒感染,专家建议小科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以下食物中比较合适的是( )。
A.蔬菜 B.水果 C.奶、蛋、鱼、肉
【答案】C
【知识点】蛋白质的检验;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蛋白质是我们长身体的材料,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奶、蛋、鱼、肉。
12.(2022四上·龙游期末)为了方便研究食物,小科将食物分为牛奶、鸡蛋、牛肉和米饭、橘子、马铃薯两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
A.食物的来源 B.主食和副食 C.熟食和生食
【答案】A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食物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食物的作用可以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不同的分类方法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小科将食物分为牛奶、鸡蛋、牛肉和米饭、橘子、马铃薯两类,他的分类依据是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
13.(2022四上·龙游期末)钟南山院士提醒广大同学,出门尽量佩戴好口罩。这项措施主要是保护了我们的( )。
A.肺 B.胃 C.心脏
【答案】A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人的呼吸要靠呼吸器官来完成,所以呼吸器官非常重要。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很多,如:坚持佩戴口罩,远离二手烟,经常开窗通风,参加体育运动等。钟南山院士提醒广大同学,出门尽量佩戴好口罩。这项措施主要是保护了我们的肺。
14.(2022四上·龙游期末)凶猛的肉食动物有发达的犬齿,如老虎的牙齿;但大多草食动物的犬齿并不锋利,如马的牙齿。这主要是因为( )。
A.老虎需要用犬齿来磨碎食物
B.食肉动物要用锋利的犬齿撕开猎物的肉
C.老虎等动物需要锋利的牙齿来吓唬别的动物
【答案】B
【知识点】牙齿
【解析】【分析】牙齿可以分为门齿、犬齿、臼齿。门齿用来切割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
A、犬齿用来撕碎食物,老虎需要用犬齿来撕碎食物。A的说法错误。
B、犬齿用来撕碎食物,食肉动物要用锋利的犬齿撕开猎物的肉。B的说法正确。
C、老虎等动物需要锋利的牙齿来捕捉小动物,撕开猎物的肉。C的说法错误。
15.(2022四上·龙游期末)在一根干净柔软的透明塑料管中装上一小块馒头,通过不断地挤压使馒头蠕动前进。这个实验模拟的是食物在( )中的过程。
A.口腔 B.食道 C.胃
【答案】B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在一根干净柔软的透明塑料管中装上一小块馒头,通过不断地挤压使馒头蠕动前进。这个实验模拟的是食物在食道中的过程。
16.(2022四上·龙游期末)把力的概念推广到太阳系的行星运动中,认为行星运动和苹果落地都是由于受到了同样类型的力的作用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钱学森
【答案】B
【知识点】重力;力与运动状态
【解析】【分析】 英国科学家牛顿通过观察、研究苹果落地现象发现了地球引力,认为物体之间都存在一种相互的吸引力,人们称这种力为万有引力,并把力的概念推广到太阳系行星运动。
17.(2022四上·龙游期末) 2021年举行的东京奥运会上,年仅14岁的全红婵创造了女子十米跳台的最高分,夺得了一枚跳水金牌。跳水运动员在起跳时,利用跳板的( )。
A.重力 B.反冲力 C.弹力
【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发生了改变,在形状改变时产生的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弹力。跳板跳水运动员在起跳前用力踩跳板,主要是为了增加跳板对运动员的弹力作用,获得更好的起跳高度,故C正确,AB错误。
18.(2022四上·龙游期末)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比赛中,下列做法是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 )。
A.举重运动员往手上抹镁粉
B.羽毛球运动员在球拍把手上缠吸汗带
C.冰壶比赛项目中,运动员在冰壶赛道上擦冰
【答案】C
【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和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A、举重运动员往手上抹镁粉,镁粉让手与杠铃杆的接触面更粗糙,使得摩擦力更大,故A不符合题意;
B、羽毛球运动员在球拍把手上缠吸汗带,增大了球拍的粗糙程度,使得摩擦力变大,不会因为手出汗而打滑,故B不符合题意;
C、冰壶比赛的时候需要运动员在前面不停地擦地,这个擦地,其实就是为了让冰面融化形成水层,减少摩擦,让冰壶滑的更远,故C符合题意。
(2022四上·龙游期末)探究声音
小科将一个很小的蜂鸣器(会发声)放进注射器后,将活塞往里推,然后堵住注射器的针头,请回答:
19.蜂鸣器发出声音,可以推断蜂鸣器 (填“无”或“有”)振动产生。
20.小科听到蜂呜器发出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声音传播的顺序是( )。
A.空气→注射器→空气→耳朵
B.耳朵→空气→注射器→空气
C.空气→耳朵→空气→注射器
21.蜂鸣器正常发声,往外拉活塞,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弱,主要是因为( )。
A.注射器内空气变稀薄
B.注射器内变成真空
C.蜂鸣器振动幅度变小
22.将蜂鸣器放入透明杯,杯口覆盖气球皮密封,气球皮上撒一些食盐,如图,蜂鸣器发声时,食盐跳动直接说明( )。
A.杯子在振动 B.气球皮在振动 C.杯内空气在振动
23.若在月球上做上题的实验,则蜂鸣器、食盐会不会振动 ( )。
A.会、不会 B.会、会 C.不会、不会
24.换一个发声更强的蜂鸣器,观察到食盐( )。
A.跳得更高 B.跳得更快 C.跳得更低
25.我们人体也有像气球皮一样感受到声音后会产生振动的器官,是( )。
A.声带 B.鼓膜 C.耳郭
【答案】19.有
20.A
21.A
22.B
23.A
24.A
25.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19.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蜂鸣器发出声音,可以推断蜂鸣器肯定有振动产生。
20.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小明听到蜂鸣器发出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声音传播的顺序是空气——注射器——空气——耳朵。
2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蜂鸣器正常发声,往外拉活塞,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弱,主要是因为注射器内空气变稀薄。
2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将蜂鸣器放入透明杯,杯口覆盖气球皮密封,气球皮上撒一些食盐,蜂鸣器发声时,食盐跳动,因为食盐放在气球皮上,最直接地说明气球皮在振动。
23.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换一个发声更强的蜂鸣器,音量大,即空气振动幅度大,因此,观察到食盐跳得更高。
2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根据对不同动物发声器官的认识,哺乳动物一般靠声带的振动发声,我们人体也有像气球皮一样感受到声音后会产生振动的器官,是鼓膜。
25.我们人体也有像气球皮一样感受到声音后会产生振动的器官,是鼓膜,声音引起鼓膜振动,鼓膜将振动传到耳内。
(2022四上·龙游期末)运动与呼吸
为契合“世界杯”的主题,足球社团”的同学们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激烈的足球大赛。只有见他们在赛场上你踢我抢,一个进球点燃了全场的热情。
26.足球运动员小亮的肺活量是3000毫升,如果和小科比赛“一口气吹气球”(只用一口气尽可能地吹大气球),结果如右图。以下判断最有可能的是( )。
A.甲是小科吹的 B.乙是小科吹的
27.第1小题气球中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高
B.气球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
C.气球中氮气含量比空气中高
28.运动员踢球时需要合理地控制足球的运动。足球运动起来或者停下来,都是因为它 (填“受到力”或“没有受到力”)。
29.比赛时,抛向空中的球最终仍然会落向地面是因为球受到了( )的作用。
A.空气的浮力 B.地球的引力 C.足球的弹力
30.运动员将足球射向球门网后,球门网发生了形变,是因为运动的足球有着较大的 (填“质量”或“能量”)。
31.中场休息,小科吸气时,将手放在肋骨上,他感觉到胸部( )。
A.发生扩张 B.发生收缩融游 C.几乎没有变化
32.小科在场下发现足球运动员的鞋子的底部凹凸不平(如图),这样设计的好处是 。
33.小科在研究“摩擦力和运动”的关系时,进行了如图的实验,他研究的是( )。
A.摩擦力大小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B.摩擦力大小和运动方式的关系
C.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4.小科在使用测量摩擦力的工具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和1”的位置
B.读数时眼睛低于指针
C.不能超过测量工具的最大量程
35.小科用弹等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如图,弹簧测力计所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
【答案】26.A
27.B
28.受到力
29.B
30.能量
31.A
32.增加摩擦力
33.B
34.C
35.0.6
【知识点】重力;弹簧测力计;摩擦力的应用;运动物体的能量;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呼吸功能,人体呼吸时,胸腔和腹部会运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物体的运动状态与物体受到的力有关,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关,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所具有的能量越大。
26.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的气体量。观察两个气球,乙气球大,足球运动员的肺活量比小亮大,甲是小亮吹的。
27.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
28.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要使得球停下来,需要脚给球一个力, 足球运动起来或者停下来,都是因为它受到力。
29.比赛时,抛向空中的球最终仍然会落向地面是因为球受到了地球的引力的作用。
30.运动员将足球射向球门网后,球门网发生了形变,是因为运动的足球有着较大的能量,运动的速度越快,能量越大。
31.中场休息,小科吸气时,将手放在肋骨上,他感觉到胸部发生扩张。
32.球鞋的底部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使鞋与地面的接触面变得粗糙,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鞋与地面的摩擦,使人不易滑到。
33.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式和物体的大小有关,物体滑动受到的摩擦力比滚动受到的摩擦力大。研究“摩擦力和运动”的关系时,进行了如图的实验,他研究的是摩擦力大小和运动方式的关系。
34.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时,不能超过测量工具的最大量程。
35.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至1之间的第1个小格,是0.6牛。
(2022四上·龙游期末)营养与健康(每空2分,共16分)
一晃到了中午时间,美食组为同学们准备了各式各样的食物:蛋糕、面包、巧克力、糖果、牛奶、苹果、香蕉,让同学们大饱口福。
36.小科在吃巧克力的时候不小心把一小块巧克力掉在作业本上,过了一会儿,作业本上留下了痕迹,这是因为巧克力中含有( )。
A.糖类 B.脂肪 C.维生素
37.食物进行初步消化的场所是( )。
A.小肠 B.口腔 C.胃
38.老师告诉同学们,吃东西时要“细嚼慢咽”,其中“嚼”主要是由( )完成的工作。
A.门齿 B.犬齿 C.臼齿
39.食物进入人体后,会进入一条长长的通道,在这里,食物会发生巨大的变化,食物的营养可以在这里被充分吸收。这是( )。
A.小肠 B.胃 C.大肠
40.小科最近出现口腔溃疡、手指脱皮的现象,可能缺乏的营养成分是( )。
A.无机盐 B.维生素 C.糖类
41.小科想要探究一下蛋糕中是否含有淀粉,比较科学的做法是( )。
A.用棉签蘸取一点蛋糕涂在白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
B.在一小块蛋糕上滴几滴白酒观察颜色的变化
C.在一小块蛋糕上滴几滴碘酒观察颜色的变化
42.小科经过调查发现(如表),身边很多同学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情况令人担忧。学习了均衡膳食后,你建议同学们要养成什么样的饮食习惯 (写出两条)
; 。
衢州市某小学学生营养检测评价表
学生状况 占比
生长迟缓率 0.46%
视力不良率 48%
消瘦率 6%
肥胖率 22%
营养不良率 6%
【答案】36.B
37.B
38.C
39.A
40.B
41.C
42.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合理即可)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食物中的营养;平衡膳食;牙齿;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 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牙齿的作用是切磨,舌头的作用是搅拌,唾液的作用是润湿、杀菌。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36.能够在纸上留下油渍痕迹的是脂肪, 小科在吃巧克力的时候不小心把一小块巧克力掉在作业本上,过了一会儿,作业本上留下了痕迹,这是因为巧克力中含有脂肪。
37.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的作用是切磨,舌头的作用是搅拌,唾液的作用是润湿、杀菌。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38.我们的口腔中有3种不同形状的牙齿。分别是门齿、犬齿、臼齿三类、门齿主要是切断食物,臼齿主要是咀嚼磨碎食物,犬齿主要是撕裂食物。
39.食物进入人体后,会进入一条长长的通道,在这里,食物会发生巨大的变化,食物的营养可以在这里被充分吸收。这是小肠。
40.口腔溃疡,手指脱皮常因为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有关。小科最近出现口腔溃疡、手指脱皮的现象,可能缺乏的营养成分是维生素。B选项符合题意。
41.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来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如果滴入碘酒变蓝,说明含有淀粉,否则就是不含淀粉。
42.有关数据表明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无机盐,维生素等摄入量不足。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注意 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
(2022四上·龙游期末)让小车运动起来
今年学校科技节设置的项目是“动力小车挑战赛”,参赛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提供的材料自行设计组装小车,并调试小车在规定的赛道(见下图)上获取挑战分。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43.利用以下材料,在方框中设计一辆动力小车。(要求图文并茂)
44.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的第一步是( )。
A.组装 B.调试 C.确定组装步骤
45.第一小组制作的小车车身重心很低是为了( )。
A.节省材料 B.美观漂亮 C.行驶稳定
46.第二小组组装的气球动力小车在行驶中总是偏离赛道,原因可能是( )。(多选)
A.气球安装不正 B.车轴不正
C.动力不足 D.赛道不平
47.在测试气球动力小车时.发现轮子打滑,以下改进方法不合理的是( )。
A.在小车上放重物
B.在小车轮胎上绑几根橡皮筋
C.尽可能的往与球里面吹更多的气
48.第三小组制作的橡皮筋动力小车多次测量的结果都是6分,要想到达高分区,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
A.增加橡皮筋绕圈数
B.改变橡皮筋的缠绕方向
C.在小车上放木块
【答案】43.略
44.C
45.C
46.A;B
47.C
48.A
【知识点】设计小车;小车的制作与评估;小车的特征
【解析】【分析】我们要设计制作一辆小赛车,既需要考虑怎样提升赛车的速度,还需要考虑赛车运动时是否稳定。制作小车要求各部件连接合理,车架扎实,轮轴稳定,保证小车的稳定性。
43.先观察有哪些材料,再根据材料进行设计小车即可。
44.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的第一步是选择材料,然后才是加工材料、确定组装步骤等。
45.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不会翻车。所以第一小组制作的小车车身重心很低是为了行驶稳定。
46.第二小组组装的气球小车在行驶中偏离赛道应该让车轴偏左,或者气球安装不正,这样小车行驶时就会偏离赛道。
47.橡皮筋小车是通过橡皮筋缠绕产生的弹力驱动的,部分橡皮筋小车多次测试的结果都是6分,要想到达高分区,应该增加橡皮筋的缠绕圈数、或者选择弹性更好的橡皮筋,通过增大弹力来实现。在小车上放木块增加了小车重量,会让小车行驶得更近。
48.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自制的小车在实验过程中易出现因摩擦力太小而打滑的现象,可以通过更换更粗糙的轮子,让接触面更粗糙,增大摩擦力来解决。
1 / 1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
1.(2022四上·龙游期末)晚上8点,小科在卧室里练习拍篮球,这声音对于邻居来说是( )。
A.乐音 B.噪音 C.无法确定
2.(2022四上·龙游期末)学校里,小科在操场、卫生间、食堂、教室等各个地方都能听到上课铃声,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方向是( )。
A.从上往下 B.从前往后 C.向四面八方
3.(2022四上·龙游期末)渔民们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儿吸引到网里面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B.声波有能量可以电晕小鱼
C.声音在液体中的传声效果比在空气中好
4.(2022四上·龙游期末) 2022年11月24日,一则“3岁的文文在寻找她的耳朵”的新闻牵动着衢城所有人的心。11月25日,这个“人工耳蜗”终于被送到文文面前,它可以( ),让文文回到有声的世界。
A.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B.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C.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5.(2022四上·龙游期末)我们到图书馆看书,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提示:“禁止大声喧哗”,“禁止大声喧哗”实际上是减少声带振动的( )。
A.幅度 B.快慢 C.频率
6.(2022四上·龙游期末)如图,敲击铝片琴时,小明先用力敲击最右边的铝片1,后轻轻敲击最左边的铝片2。前后声音发生的变化是( )。
A.音高变低了,音量变小了
B.音高变高了,音量变大了
C.音高变低了,音量变大了
7.(2022四上·龙游期末)小科利用自制乐器弹奏时,如图,想弹奏高一点的音,他可以( )。
A.用不同大小的力 B.弹奏粗的琴弦 C.弹奏细的琴弦
8.(2022四上·龙游期末)铁路轨道两旁经常会有如图所示的玻璃幕墙,它的作用主要是( )。
A.减少吹到附近居民区的灰尘
B.减少传播到附近居民区的噪音
C.夜间增加亮度
9.(2022四上·龙游期末)兔子长着长长的耳朵,只要一遇到敌情就会竖起耳朵,主要是为了( )。
A.更好地收集声音
B.给敌人提出警告
C.给同伴传递有敌情的信号
10.(2022四上·龙游期末)在气体交换过程中,下列不属于气体交换器官的是( )。
A.肺 B.鼻腔 C.食道
11.(2022四上·龙游期末)为防止新冠病毒感染,专家建议小科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以下食物中比较合适的是( )。
A.蔬菜 B.水果 C.奶、蛋、鱼、肉
12.(2022四上·龙游期末)为了方便研究食物,小科将食物分为牛奶、鸡蛋、牛肉和米饭、橘子、马铃薯两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
A.食物的来源 B.主食和副食 C.熟食和生食
13.(2022四上·龙游期末)钟南山院士提醒广大同学,出门尽量佩戴好口罩。这项措施主要是保护了我们的( )。
A.肺 B.胃 C.心脏
14.(2022四上·龙游期末)凶猛的肉食动物有发达的犬齿,如老虎的牙齿;但大多草食动物的犬齿并不锋利,如马的牙齿。这主要是因为( )。
A.老虎需要用犬齿来磨碎食物
B.食肉动物要用锋利的犬齿撕开猎物的肉
C.老虎等动物需要锋利的牙齿来吓唬别的动物
15.(2022四上·龙游期末)在一根干净柔软的透明塑料管中装上一小块馒头,通过不断地挤压使馒头蠕动前进。这个实验模拟的是食物在( )中的过程。
A.口腔 B.食道 C.胃
16.(2022四上·龙游期末)把力的概念推广到太阳系的行星运动中,认为行星运动和苹果落地都是由于受到了同样类型的力的作用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钱学森
17.(2022四上·龙游期末) 2021年举行的东京奥运会上,年仅14岁的全红婵创造了女子十米跳台的最高分,夺得了一枚跳水金牌。跳水运动员在起跳时,利用跳板的( )。
A.重力 B.反冲力 C.弹力
18.(2022四上·龙游期末)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比赛中,下列做法是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 )。
A.举重运动员往手上抹镁粉
B.羽毛球运动员在球拍把手上缠吸汗带
C.冰壶比赛项目中,运动员在冰壶赛道上擦冰
(2022四上·龙游期末)探究声音
小科将一个很小的蜂鸣器(会发声)放进注射器后,将活塞往里推,然后堵住注射器的针头,请回答:
19.蜂鸣器发出声音,可以推断蜂鸣器 (填“无”或“有”)振动产生。
20.小科听到蜂呜器发出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声音传播的顺序是( )。
A.空气→注射器→空气→耳朵
B.耳朵→空气→注射器→空气
C.空气→耳朵→空气→注射器
21.蜂鸣器正常发声,往外拉活塞,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弱,主要是因为( )。
A.注射器内空气变稀薄
B.注射器内变成真空
C.蜂鸣器振动幅度变小
22.将蜂鸣器放入透明杯,杯口覆盖气球皮密封,气球皮上撒一些食盐,如图,蜂鸣器发声时,食盐跳动直接说明( )。
A.杯子在振动 B.气球皮在振动 C.杯内空气在振动
23.若在月球上做上题的实验,则蜂鸣器、食盐会不会振动 ( )。
A.会、不会 B.会、会 C.不会、不会
24.换一个发声更强的蜂鸣器,观察到食盐( )。
A.跳得更高 B.跳得更快 C.跳得更低
25.我们人体也有像气球皮一样感受到声音后会产生振动的器官,是( )。
A.声带 B.鼓膜 C.耳郭
(2022四上·龙游期末)运动与呼吸
为契合“世界杯”的主题,足球社团”的同学们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激烈的足球大赛。只有见他们在赛场上你踢我抢,一个进球点燃了全场的热情。
26.足球运动员小亮的肺活量是3000毫升,如果和小科比赛“一口气吹气球”(只用一口气尽可能地吹大气球),结果如右图。以下判断最有可能的是( )。
A.甲是小科吹的 B.乙是小科吹的
27.第1小题气球中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高
B.气球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
C.气球中氮气含量比空气中高
28.运动员踢球时需要合理地控制足球的运动。足球运动起来或者停下来,都是因为它 (填“受到力”或“没有受到力”)。
29.比赛时,抛向空中的球最终仍然会落向地面是因为球受到了( )的作用。
A.空气的浮力 B.地球的引力 C.足球的弹力
30.运动员将足球射向球门网后,球门网发生了形变,是因为运动的足球有着较大的 (填“质量”或“能量”)。
31.中场休息,小科吸气时,将手放在肋骨上,他感觉到胸部( )。
A.发生扩张 B.发生收缩融游 C.几乎没有变化
32.小科在场下发现足球运动员的鞋子的底部凹凸不平(如图),这样设计的好处是 。
33.小科在研究“摩擦力和运动”的关系时,进行了如图的实验,他研究的是( )。
A.摩擦力大小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B.摩擦力大小和运动方式的关系
C.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4.小科在使用测量摩擦力的工具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和1”的位置
B.读数时眼睛低于指针
C.不能超过测量工具的最大量程
35.小科用弹等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如图,弹簧测力计所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
(2022四上·龙游期末)营养与健康(每空2分,共16分)
一晃到了中午时间,美食组为同学们准备了各式各样的食物:蛋糕、面包、巧克力、糖果、牛奶、苹果、香蕉,让同学们大饱口福。
36.小科在吃巧克力的时候不小心把一小块巧克力掉在作业本上,过了一会儿,作业本上留下了痕迹,这是因为巧克力中含有( )。
A.糖类 B.脂肪 C.维生素
37.食物进行初步消化的场所是( )。
A.小肠 B.口腔 C.胃
38.老师告诉同学们,吃东西时要“细嚼慢咽”,其中“嚼”主要是由( )完成的工作。
A.门齿 B.犬齿 C.臼齿
39.食物进入人体后,会进入一条长长的通道,在这里,食物会发生巨大的变化,食物的营养可以在这里被充分吸收。这是( )。
A.小肠 B.胃 C.大肠
40.小科最近出现口腔溃疡、手指脱皮的现象,可能缺乏的营养成分是( )。
A.无机盐 B.维生素 C.糖类
41.小科想要探究一下蛋糕中是否含有淀粉,比较科学的做法是( )。
A.用棉签蘸取一点蛋糕涂在白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
B.在一小块蛋糕上滴几滴白酒观察颜色的变化
C.在一小块蛋糕上滴几滴碘酒观察颜色的变化
42.小科经过调查发现(如表),身边很多同学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情况令人担忧。学习了均衡膳食后,你建议同学们要养成什么样的饮食习惯 (写出两条)
; 。
衢州市某小学学生营养检测评价表
学生状况 占比
生长迟缓率 0.46%
视力不良率 48%
消瘦率 6%
肥胖率 22%
营养不良率 6%
(2022四上·龙游期末)让小车运动起来
今年学校科技节设置的项目是“动力小车挑战赛”,参赛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提供的材料自行设计组装小车,并调试小车在规定的赛道(见下图)上获取挑战分。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43.利用以下材料,在方框中设计一辆动力小车。(要求图文并茂)
44.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的第一步是( )。
A.组装 B.调试 C.确定组装步骤
45.第一小组制作的小车车身重心很低是为了( )。
A.节省材料 B.美观漂亮 C.行驶稳定
46.第二小组组装的气球动力小车在行驶中总是偏离赛道,原因可能是( )。(多选)
A.气球安装不正 B.车轴不正
C.动力不足 D.赛道不平
47.在测试气球动力小车时.发现轮子打滑,以下改进方法不合理的是( )。
A.在小车上放重物
B.在小车轮胎上绑几根橡皮筋
C.尽可能的往与球里面吹更多的气
48.第三小组制作的橡皮筋动力小车多次测量的结果都是6分,要想到达高分区,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
A.增加橡皮筋绕圈数
B.改变橡皮筋的缠绕方向
C.在小车上放木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 噪音的科学定义是噪声,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所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晚上8点,小科在卧室里练习拍篮球,这声音对于邻居来说是噪声。
2.【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在学校的不同地方都能听到铃声是因为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四面八方的。
3.【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渔民们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儿吸引到网里面来,是因为声音能够在液体中传播,且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
4.【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蜗主要起到传音、感知声音的作用,刚听到特别刺激的声音后还能起到平衡的作用。耳蜗能够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5.【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禁止大声喧哗”控制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重重敲击比轻轻敲击发出的声音强,即音量大;左边的铝片长,发出的声音低,右边的铝片短,发出的声音高。
7.【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粗细、长短、松紧等决定的, 小科利用自制乐器弹奏时,想弹奏高一点的音,需要弹奏细的琴弦。
8.【答案】B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减弱噪声方法: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玻璃幕墙的作用是阻碍声音的传播。
9.【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 兔子可能是野生动物中最弱小的。它们不但没有能力去伤害其他动物,而且每天都生活在防备其他食肉动物攻击的恐惧之中,一个不小心,就会成为狐狸和老鹰的点心。为了逃避敌人的捕猎,兔子必须常竖起耳朵,注意四面八方的情形,以防万一。久而久之,兔子的耳朵自然就长得特别长。当声音从远处传来时,兔子的大耳朵会把声波收集起来,传给耳孔里的鼓膜,所以它的听觉灵敏度比人要高多了。一听到有可疑的声音,兔子肯定会掉头就跑。
10.【答案】C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肺的通气是指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分别是指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氧气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在气体的运输过程中没有发生气体交换。
11.【答案】C
【知识点】蛋白质的检验;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蛋白质是我们长身体的材料,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奶、蛋、鱼、肉。
12.【答案】A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食物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食物的作用可以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不同的分类方法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小科将食物分为牛奶、鸡蛋、牛肉和米饭、橘子、马铃薯两类,他的分类依据是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
13.【答案】A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人的呼吸要靠呼吸器官来完成,所以呼吸器官非常重要。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很多,如:坚持佩戴口罩,远离二手烟,经常开窗通风,参加体育运动等。钟南山院士提醒广大同学,出门尽量佩戴好口罩。这项措施主要是保护了我们的肺。
14.【答案】B
【知识点】牙齿
【解析】【分析】牙齿可以分为门齿、犬齿、臼齿。门齿用来切割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
A、犬齿用来撕碎食物,老虎需要用犬齿来撕碎食物。A的说法错误。
B、犬齿用来撕碎食物,食肉动物要用锋利的犬齿撕开猎物的肉。B的说法正确。
C、老虎等动物需要锋利的牙齿来捕捉小动物,撕开猎物的肉。C的说法错误。
15.【答案】B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在一根干净柔软的透明塑料管中装上一小块馒头,通过不断地挤压使馒头蠕动前进。这个实验模拟的是食物在食道中的过程。
16.【答案】B
【知识点】重力;力与运动状态
【解析】【分析】 英国科学家牛顿通过观察、研究苹果落地现象发现了地球引力,认为物体之间都存在一种相互的吸引力,人们称这种力为万有引力,并把力的概念推广到太阳系行星运动。
17.【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发生了改变,在形状改变时产生的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弹力。跳板跳水运动员在起跳前用力踩跳板,主要是为了增加跳板对运动员的弹力作用,获得更好的起跳高度,故C正确,AB错误。
18.【答案】C
【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和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A、举重运动员往手上抹镁粉,镁粉让手与杠铃杆的接触面更粗糙,使得摩擦力更大,故A不符合题意;
B、羽毛球运动员在球拍把手上缠吸汗带,增大了球拍的粗糙程度,使得摩擦力变大,不会因为手出汗而打滑,故B不符合题意;
C、冰壶比赛的时候需要运动员在前面不停地擦地,这个擦地,其实就是为了让冰面融化形成水层,减少摩擦,让冰壶滑的更远,故C符合题意。
【答案】19.有
20.A
21.A
22.B
23.A
24.A
25.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19.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蜂鸣器发出声音,可以推断蜂鸣器肯定有振动产生。
20.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小明听到蜂鸣器发出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声音传播的顺序是空气——注射器——空气——耳朵。
2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蜂鸣器正常发声,往外拉活塞,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弱,主要是因为注射器内空气变稀薄。
2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将蜂鸣器放入透明杯,杯口覆盖气球皮密封,气球皮上撒一些食盐,蜂鸣器发声时,食盐跳动,因为食盐放在气球皮上,最直接地说明气球皮在振动。
23.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换一个发声更强的蜂鸣器,音量大,即空气振动幅度大,因此,观察到食盐跳得更高。
2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根据对不同动物发声器官的认识,哺乳动物一般靠声带的振动发声,我们人体也有像气球皮一样感受到声音后会产生振动的器官,是鼓膜。
25.我们人体也有像气球皮一样感受到声音后会产生振动的器官,是鼓膜,声音引起鼓膜振动,鼓膜将振动传到耳内。
【答案】26.A
27.B
28.受到力
29.B
30.能量
31.A
32.增加摩擦力
33.B
34.C
35.0.6
【知识点】重力;弹簧测力计;摩擦力的应用;运动物体的能量;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呼吸功能,人体呼吸时,胸腔和腹部会运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物体的运动状态与物体受到的力有关,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关,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所具有的能量越大。
26.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的气体量。观察两个气球,乙气球大,足球运动员的肺活量比小亮大,甲是小亮吹的。
27.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
28.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要使得球停下来,需要脚给球一个力, 足球运动起来或者停下来,都是因为它受到力。
29.比赛时,抛向空中的球最终仍然会落向地面是因为球受到了地球的引力的作用。
30.运动员将足球射向球门网后,球门网发生了形变,是因为运动的足球有着较大的能量,运动的速度越快,能量越大。
31.中场休息,小科吸气时,将手放在肋骨上,他感觉到胸部发生扩张。
32.球鞋的底部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使鞋与地面的接触面变得粗糙,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鞋与地面的摩擦,使人不易滑到。
33.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式和物体的大小有关,物体滑动受到的摩擦力比滚动受到的摩擦力大。研究“摩擦力和运动”的关系时,进行了如图的实验,他研究的是摩擦力大小和运动方式的关系。
34.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时,不能超过测量工具的最大量程。
35.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至1之间的第1个小格,是0.6牛。
【答案】36.B
37.B
38.C
39.A
40.B
41.C
42.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合理即可)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食物中的营养;平衡膳食;牙齿;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 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牙齿的作用是切磨,舌头的作用是搅拌,唾液的作用是润湿、杀菌。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36.能够在纸上留下油渍痕迹的是脂肪, 小科在吃巧克力的时候不小心把一小块巧克力掉在作业本上,过了一会儿,作业本上留下了痕迹,这是因为巧克力中含有脂肪。
37.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的作用是切磨,舌头的作用是搅拌,唾液的作用是润湿、杀菌。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38.我们的口腔中有3种不同形状的牙齿。分别是门齿、犬齿、臼齿三类、门齿主要是切断食物,臼齿主要是咀嚼磨碎食物,犬齿主要是撕裂食物。
39.食物进入人体后,会进入一条长长的通道,在这里,食物会发生巨大的变化,食物的营养可以在这里被充分吸收。这是小肠。
40.口腔溃疡,手指脱皮常因为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有关。小科最近出现口腔溃疡、手指脱皮的现象,可能缺乏的营养成分是维生素。B选项符合题意。
41.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来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如果滴入碘酒变蓝,说明含有淀粉,否则就是不含淀粉。
42.有关数据表明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无机盐,维生素等摄入量不足。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注意 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
【答案】43.略
44.C
45.C
46.A;B
47.C
48.A
【知识点】设计小车;小车的制作与评估;小车的特征
【解析】【分析】我们要设计制作一辆小赛车,既需要考虑怎样提升赛车的速度,还需要考虑赛车运动时是否稳定。制作小车要求各部件连接合理,车架扎实,轮轴稳定,保证小车的稳定性。
43.先观察有哪些材料,再根据材料进行设计小车即可。
44.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的第一步是选择材料,然后才是加工材料、确定组装步骤等。
45.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不会翻车。所以第一小组制作的小车车身重心很低是为了行驶稳定。
46.第二小组组装的气球小车在行驶中偏离赛道应该让车轴偏左,或者气球安装不正,这样小车行驶时就会偏离赛道。
47.橡皮筋小车是通过橡皮筋缠绕产生的弹力驱动的,部分橡皮筋小车多次测试的结果都是6分,要想到达高分区,应该增加橡皮筋的缠绕圈数、或者选择弹性更好的橡皮筋,通过增大弹力来实现。在小车上放木块增加了小车重量,会让小车行驶得更近。
48.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自制的小车在实验过程中易出现因摩擦力太小而打滑的现象,可以通过更换更粗糙的轮子,让接触面更粗糙,增大摩擦力来解决。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