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2.理解排比句和反问句的表达作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设计思路
《白杨礼赞》是一篇采用象征手法写作的经典篇目,因而在设计中,对象征手法的理解就成了本文的学习重点。首先在导语中,就先将象征这一写法初步渗透给学生,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什么是象征。接下来在整体感知的朗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文章中白杨树象征什么。在品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采用象征这一写法,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象征手法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播放歌曲《小白杨》。)这首歌曾唱遍了大江南北,它歌颂的仅仅是一棵小小的白杨树吗?我们的文学家也曾高声礼赞过白杨树,它们在手法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今天,让我们一起研读散文《白杨礼赞》。
2.简介作者
(1)让学生起来介绍。
(2)明确:(出示课件1)
茅盾,小说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等。
二、自主学习
师:本文的题目《白杨礼赞》,“礼”是敬礼、致敬,“赞”是赞美,题目的意思是对白杨树的致敬和赞美。下面放声朗读课文,用笔标注关键词语,以此体会作者为何要赞美白杨树。并做以下题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1.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句子。
2.读完课文后,小组交流。交流句式为:我读出了一株_________的白杨树,它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赞美白杨树的?
4.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树的生存环境——西北高原?
5.为什么要刻画白杨树的具体形象?
6.为什么要用几个排比、反问句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7.为什么篇末写楠木?
8.就自己的理解,谈一下象征手法的作用。
9.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划线的字注音。
大毡子 开垦 外壳 锤炼 倦怠 潜滋暗长 旁逸斜出 婆娑
(要求:让一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不正确的,找其他同学纠正。)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恹恹欲睡(yān)
虬枝(qiú) 婆娑(suō) 秀颀(qí)
2.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3.作者是从那些方面赞美白杨树的?
明确:(景美、形美、神美。)
4.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树的生存环境——西北高原?
教师明确:(生存环境的写作目的有两个:一是烘托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二是暗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
5.为什么要刻画白杨树的具体形象?
明确:刻画白杨树的形象紧扣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为后文揭示其象征意义作铺垫。
6.为什么要用几个排比、反问句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明确: 4个排比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气势恢弘,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7.为什么篇末写楠木?
明确:与白杨树进行对比,一方面,对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表示愤慨之情;另一方面,以高昂的语调赞美白杨树。
8.就自己的理解,谈一下象征手法的作用。
明确:象征的作用,一是把作者要说而不愿直说的内容“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二是帮助作者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传达给读者。
(学生说出一点即可。)
9.研读赏析第7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3。)
①白杨的“神美”可以用本段的哪几个词来概括?
②为什么本段开头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③本段作者由树写到人,赞美了什么人?作者为什么会由树写到人?白杨树象征了什么?
④本段的四个排比句问法有什么变化?意思是怎样加深的?
⑤背诵本段。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
①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坚强不屈。
②欲扬先抑。
③北方农民、抗日军民以及敌后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白杨树身上能折射出北方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换句话说,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者赋予了白杨树以不平凡的象征意义。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也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④“只觉得——不想到——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又不更远一点想到”四个反问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
⑤指导背诵。
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收获及还没解决的问题。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做优教通《同步导学》中“预习检测”的部分。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八、板书设计
白杨礼赞
茅盾
象征、排比、反问
景美----------形美-------神美
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屏幕投放“象征”: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它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象征手法是“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
二、理清脉络
1.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做好下面的填空练习。
文章一开始就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接下来并不说明道理,而在第2自然段写景色,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第4自然段承上启下,又回到了对白杨树的赞美。第5、6自然段描绘了白杨树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突出了它的不平凡。第7自然段把白杨树象征为_________,点明了主题。最后,第9自然段以斥责_________,赞美白杨树收尾。
2.学生作业后,教师点拨:以上的练习,反映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基本思路。按照这条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五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第二段(第2—4自然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段(第5、6自然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段(第7、8自然段),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第五段(第9自然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
三、简要研读
1.教师读第一段(第1自然段)后点拨:文章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抒发对白杨树崇敬、赞美的强烈感情。那么白杨树为什么“实在是不平凡的”呢?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呢?
文章不马上回答这个问题,而接着写了黄土高原的景色。这样写的作用何在?
2.现在请同学们朗读文章的第三段(第5、6自然段),边朗读边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形象?下面还具体写了白杨树的哪几部分,各突出它们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深刻涵义?
(2)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性格?下面还用了哪些词语加以刻画,具有什么深刻涵义?
3.学生朗读、议论后,教师归纳:
在描绘白杨树的形象方面,作者用“力争上游”一词概括了白杨树形象总的特点,采用的是拟人手法,给白杨树以人格化。下面分别从干、枝、叶、皮四方面写它们的特点。干,突出它的直;枝,强调它的直而紧靠;叶,写它的向上;皮,则主要写它“微微泛出淡青色”。通过这些特点的描写,给人以正直、团结、进取、质朴、力争上游的印象,涵义十分深刻。
在刻画白杨树的性格方面,作者用“倔强挺立”总写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险恶的环境中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总的性格:倔强挺立
这一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文章的第6自然段,再次抒发了这种感情,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4.由学生朗读第5、6自然段,要求读出感情。
5.指名学生朗读第四段(第7、8自然段),并思考:
(1)作者写了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后,又进一层以树比人。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词语)?
(2)下面作者一连用了四个排比反问句,进一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四句的含义是怎样逐句加深的?
6.学生朗读、议论后,教师归纳:
作者先运用比喻、对比的方法,并一连用了“伟岸”、“正直”“朴质”“严肃”等七个词语(与第5自然段呼应),有力地赞美了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7.理解四个排比反问句。
下面又一连用了四句排比反问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含意隽永,发人深思。
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用词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涵义)。
第二个“难道”,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
第三个“难道”,进一层由白杨树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
第四个“难道”,由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第8自然段,作者再直接地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是“极普遍,不被人重视”,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两个“象征”,写出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点明了主题。
8.指导学生朗读第7、8自然段。为了帮助学生朗读好四个反问句,可先要求学生把四个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并加以比较,以体会运用反问句的作用。
反问句 陈述句
难道你就只觉得…… 你不应该只觉得……
难道你就不想到…… 你应该想到……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 你也应该联想到……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 你还应该更远一点想到……
如果按照陈述句的语句来读,语气就要软弱得多了。反问句寓答于问,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就更加肯定有力。因此,要求学生在朗读时,一定要读出反问的语气,同时,还要注意重读和停顿。(教师作示范,学生反复朗读。)
四、质疑探究
1.要求学生朗读第二段(第2—4自然段)和第五段(第9自然段),并思考:文章如果只写第一、三、四段,也是一篇完整的散文。那么为什么要写第二和第五段呢?在表达上具有什么作用?
2.教师归纳:
第二段,写黄土高原的景色,起两方面的衬托作用:一是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作者抓住了黄土高原的特点——“黄绿错综”的色彩和“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的地势,点出了它的“雄壮”、“伟大”,对描写白杨树起了正面衬托的作用;二是作者又用了“单调”、“恹恹欲睡”与白杨树的“傲然地耸立”相对照,又起了反衬作用。意思是黄土高原虽然伟大、雄壮,但离开了白杨树,还是有单调之感,所以白杨树更值得赞美。
第五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斥责国民党反动派,再次赞美白杨树,其作用是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最后,全文以“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作结,爱憎分明,感情强烈,回应开头,十分有力。
3.个别质疑
(1)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树的生存环境--西北高原?
(2)为什么要刻画白杨树的具体形象?
(3)为什么要用几个排比、反问句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4)为什么篇末写楠木?
(5)象征手法的作用。
师生探究:
(1)生存环境的写作目的有两个:一是烘托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二是暗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
(2)刻画白杨树的形象紧扣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为后文揭示其象征义作铺垫。
(3)4个排比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气势恢弘,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4)与白杨树进行对比,一方面,对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表示愤慨之情;另一方面,以高昂的语调赞美白杨树。
(5)象征的作用,一是把作者要说而不愿直说的内容“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二是帮助作者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传达给读者。(在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直说的方式改写本文,以便更好地理解象征的写法。)
五、引导归纳
引导学生归纳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
这篇课文通过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通过象征,来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情,歌颂党和人民群众。(组织学生阅读知识短文《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第4自然段。)在运用象征手法时,必须注意象征的事物和被象征的事物之间,在特征的表现上具有共同之处。如白杨树力争上游的形象,直的干,靠紧向上的枝枝叶叶,朴质的皮,以及倔强挺立的斗争性格,正和党领导下的北方农民的正直、朴质、团结、进取的性格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坚强精神相一致,所以用来象征,就非常贴切自然。
六、布置练习
做优教通《同步导学》中的部分习题。
课件23张PPT。17《白杨礼赞》学 习 目 标整 体 感 知研 读 课 文课 文 小 结布 置 作 业情 境 导 入情境导入“一棵呀小白杨 长在哨所旁
根儿深 干儿壮 守望着北疆
微风吹 吹得绿叶沙沙响罗喂
太阳照得 绿叶闪银光……”
这首《小白杨》大家都听过吧?今天老师将领着同学们学习一篇主角也是白杨的散文《白杨礼赞》。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品味本文准确、凝练的语言;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3、感悟作者对广大抗日军民的崇敬与赞美之情,发扬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返回作者简介整体感知茅盾 (1896.7.4 - 1981.3.27),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 在他逝世后遵其遗嘱将其捐献的25万元设立了中国长篇小说创作奖——茅盾文学奖。
从1982年开始,每四年评选一次,是我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
参评作品需为长篇小说,字数在13万以上的作品。获奖代表作品有《东方》(魏巍)《黄河东流去》(上下集)(李准)《平凡的世界》(路遥),《尘埃落定》(阿来)《秦腔》(贾平凹)等。 1940年前后,延安抗日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顽强战斗,多次粉碎敌伪的“扫荡”。这一年,茅盾应朱德同志之邀来到延安。他耳闻目睹延安抗日军民的生活和革命精神,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远大的前途。写作背景 当他在西北高原上看到 “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地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时,他似乎找到了一种感情的寄托,对白杨产生了特殊的情感。他把对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深挚感情全部倾注在白杨树身上了,《白杨礼赞》应运而生。晕 圈 虬 枝 楠 木
秀 颀 坦荡如砥 潜滋暗长
恹恹欲睡 旁逸斜出 婆娑(yùn)(qiú)(nán)(qí) (dǐ)(qián)(yān) (yì)(pó suō)魁梧,高直。
文中是反复推敲加以提炼的意思。
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
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伟岸:锤炼:妙手偶得:坦荡如砥:潜滋暗长:恹恹欲睡:困倦的样子,精神不好。坚强不屈:坚固有力,不动摇,不屈服。浏览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第一部分:(第1段)
第二部分:(第2—4段)
第三部分:(第5、6段)
第四部分:(第7、8段)
第五部分:(第9段)第一部分(1):直抒胸臆,点明主旨:
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二部分(2—4):展示背景,突出主体:
描写西北高原上的景色,从直观感觉写出白杨树出现在这里的不平凡。
第三部分(5、6):深入主体,具体描绘:
具体写白杨树的形象及气质,进一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第四部分(7、8):揭示中心,点明意义:
进一步赞美白杨树的内在气质,从礼赞白杨树进而直接点明其象征意义。
第五部分(9):照应开头,深化中心:
斥责贱视民众的反动派,再次以高度的热情赞美白杨树。 返回 1.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说出它好在哪里。
2.总结概括白杨的生长环境、外形特征和内在气质。
生长环境外形特征内在气质——————雄壮 伟大干——笔直枝——靠拢叶——向上皮——光滑力争上游不屈不挠倔强挺立(景美)(形美)(神美)研读课文 1.作者在铺陈赞美白杨树前为什么要描写高原的雄伟景象?而在赞美高原的雄伟时为什么又说它“单调”? 作者在铺陈赞颂白杨树前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象,勾勒了一幅雄浑、辽阔、苍茫的画面。
既介绍了白杨树不平凡的生长环境,表现了“景美”,又渲染了一种不平凡的气氛,烘托出白杨树傲然耸立、坚强挺拔的英姿。
暗示这个特定的环境是在我党领导下的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埋下了伏笔。 赞美高原后又说它“单调”,紧接着骤然把白杨树一下子推送到读者面前,使之在雄伟的高原这一背景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清晰、鲜明、高大。
文章在此处宕开一笔是为了给下文写白杨树作铺垫。 2.试从写作手法,结构和语言方面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成功运用象征手法。
本文中的白杨树,是作者寄托感情、表现感情内涵的象征物。它既是黄土高原上傲然挺立的白杨树,又是民族精神的化身。作者先充分描绘白杨树不平凡的外形及不平凡的内在气质、精神风貌,再通过联想,由树及人,歌颂了与白杨树及其相似的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北方农民。(2)线索分明,结构精巧。
文章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并围绕这个线索展开。首先,起笔便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接着,描写白杨树来一生存的环境,再具体描写白杨树的外形与气质;然后,进一步写白杨树的“神”美,并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赞美白杨树的原因。最后,作者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并再次“高声赞美白杨树”,结束全文,呼应开头。 (3)语言准确、凝练,变化多姿。
本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形象,又准确凝练。“扑入你事业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这一暗喻形象地写出了黄土高原的颜色特点及其广阔与平坦的特征。
本文的句式活泼多姿,富于变化。如第7段揭示白杨树象征意义的四个反问句,形成排比,句子由短到长,内涵渐次丰富,境界逐渐开阔,层层深入,酣畅淋漓。课文小结 本文运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返回布置作业 1.登录优教通平台做《白杨礼赞》基础练习。
2.学习了白杨树的崇高品质,你有什么感想呢?把它记录下来吧!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