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力与运动》 作业设计(含答案)2023-2024学年度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力与运动》 作业设计(含答案)2023-2024学年度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13 09:3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力与运动》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 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物理 八年级 第二学期 沪科版 力与运动
单元组织 方式 自然单元
课时 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牛顿第一定律 第七章第一节
2 力的合成 第七章第二节
3 力的平衡 第七章第三节
二、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一)、课前作业
题目 编号 0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5 分钟
题 目 具 体 内 容 到操场踢一次足球,足球离开脚以后会不会立即停下来?球在滚动的 过程中还受几个力的作用?足球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答 案 不会立即停下,重力、地面支持力、摩擦力或阻力 (合理即可)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合格
设计 意图 本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 通过活动, 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足球最终 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可以让学生对于“力与运动” 的了解更深。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二)课堂作业
题目 编号 002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10 分钟
题 目 具 体 内 容 观察下图,思考讨论完成下列表格 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 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粗糙 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 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2.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3.小车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 4.为什么要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一研究方法叫( )
实验次数 表面材料 阻力大小 滑行距离 速度变化快慢
1 毛巾
2 棉布
3 玻璃
答 案 1.小车最终都停止,因为小车运动过程中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2.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是因为小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不同 3.小车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越大运动的距离就越短,受到的阻力越 小运动的距离就越长
实验次数 表面材料 阻力大小 滑行距离 速度变化快慢
1 毛巾 最大 最短 最快
2 棉布 较小 较长 较快
3 玻璃 最小 最长 最慢
推理想象 理想平面 无阻力 无限长 不变
4.为了控制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控制变量法)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合格
设计 意图 本题通过实验探究的形式从较大的摩擦力到较小的摩擦力改变,并观 察小车运动的距离的变化,让学生知道小车运动的距离与摩擦力有关,从 而推理出小车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运动的小车还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结 论。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二)课堂作业
题目 编号 003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
题 目 具 体 内 容 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 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 匀速直线运动
答 案 D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该题完成正确情况; □优秀 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合格
设计 意图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获得过程和对该定律内容的理解, 知道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时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题目 编号 004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
题 目 具 体 内 容 如图所示,教室里悬挂的风扇处于静止 状态, 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突然全部消 失,它将( ) A.加速下落 B.匀速下落 C.减速下落 D.保持静止
答 案 D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该题完成正确情况; 优秀□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合格
设计 意图 本例通过生活中常见物体的状态,考查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理 解,知道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时仍保持静止状态。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A 组
题量 3 完成时长 5 分钟
题 目 具 体 内 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 D.静止的物体-定不受力的作用 2、在疫情防控期间宿州市疫情防控车正在行进中,如果不受外力的作 用,它将保持 状态;停在广场上的汽车、放在草地上的足球, 如果没有别的物体对它们施加力的作用, 它们都将保持 状态 。 3、如图所示,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突然将所有 外力全部撤去,那么物体( )
A.立即停止 B.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C.继续向右运动,但速度逐渐减小直至停止 D.先向右运动,然后向左运动
答 案 1、B 2、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状态 3、B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该题完成正确情况; □优秀 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良好□合格
设计 意图 通过 3 道基础题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 切物体不受外力时,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仍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B 组
题量 2 完成时长 5 分钟
题 目 具 体 内 容 1、如图所示,将小球竖直向上拋出时,小球在 A、B、C 三处的速度
分别为 vA=4 m/s, vB=2 m/s, vC=0 m/s。若小球在经过 B 处时, 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 其速度大小为 若小球在 C 处时, 重力突然消失, 则小球将处于 (不考虑 空气阻力)。 2、利用图甲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在水平面板上铺上不同材料是为了改变 。 (2) 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时, 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 滑下的目的是 。 (3)实验现象:水平面粗糙程度越小,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滑行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 。 (4) 根据实验现象可推理得出: 运动的小车如果所受的阻力为零, 小 车将做 。
答 案 1、做匀速直线运动、 2m/s 静止状态 2、(1)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 控制小车运动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 相等、(3)小、慢(4)匀速直线运动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该题完成正确情况; □优秀 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合格
设计 意图 第一题是在 A 组习题基础上增加一点难度,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更进一 步的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第二题是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牛顿第 一定律的知识获得过程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第二课时 惯性
(一)、课前作业
题目 编号 0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5 分钟
题 目 具 体 内 容 将五个棋子叠放在一起,而后用一把硬的直尺快速击打最下面的棋子, 观察上面的棋子会有什么变化?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答 案 上面的棋子不会飞出去,仍会落到原处(回答原因合理即可)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合格
设计 意图 本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 通过活动, 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上面的棋子为什 么不会飞出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二)课堂作业
题目 编号 002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5 分钟
题 目 具 体 内 容 容 观察下图,思考讨论完成 1、原来的鸡蛋和木板都处于什么状态? 2、后来木板被弹走,鸡蛋的状态变了吗? 3、这说明原来 的小球, 在水平方向 上不受外力作用时,水平方向上仍保持 状态,鸡蛋因为受重力作用且失去了木板的支持力 所以会落入杯子里的水中。
答 案 1、静止状态 2、没有改变 3、静止 、静止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良好□合格
设计 意图 本题通过实验探究的形式即复习上节课的牛顿第一定律,又为本节课惯 性知识埋下伏笔, 让学生知道静止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的性质, 及静止的物体 具有惯性。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题目 编号 003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
题 目 具 体 内 容 (
v

) 1、原来的小车和小球都处于 状态? 2、后来小车遇到障碍物受力停下来, 小球由于惯性仍保持 状态。 3、这说明原来 的小球, 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时, 水平方 向上仍保持 状态。
答 案 1、运动 2、运动 3、运动、运动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该题完成正确情况; □优秀 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合格
设计 意图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运动物体也具有惯性的认识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题目 编号 004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
题 目 具 体 内 容 九年级的王干同学在去物理实验室的途中 不小心被台阶绊倒了, 脚被绊住, 为什么会向前 倒?
答 案 运动中的人开始向前运动, 脚被绊停止, 而上半身由于惯性, 还要保持 原来的向前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会向前摔倒。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该题完成正确情况; 优秀□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良好 合格
设计 意图 本题通过校园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考查学生对惯性现象的解释,让学生知 道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能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A 组
题量 5 完成时长 8 分钟
题 目 具 体 内 容 1.下列哪些现象不是利用惯性的( ) A.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 B.司机和前排的乘客要系上安全带 C.洗完手后,用力甩掉手上的水滴 D.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尽力助跑 2.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惯性是指物体原来静止的总有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总有保持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B.要使物体开始运动必须有力的作用,而保持物体运动是不需要力的, 故静止的物体有惯性,而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刹车时,乘客向前倾,说明乘客上半身有惯性,而下半身无惯性 D.某人推不动原来静止的小车, 而另外一人能推动, 说明惯性与外界条 件有关 3.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前进, 在密闭没有空气流动的车厢内点燃一支 香,则车里乘客看到香所冒出的烟的运动情况是( ) A.一边上升一边向前飘 B.一边上升一边向后飘 C.只是上升, 不向任何一边飘 D.无法确定 4. 2022 年 2 月 14 日,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 冰上舞蹈自由舞比赛在首都体育馆举行,刘鑫宇将 王诗玥竖直向上高高抛起,王诗玥将落在( ) A.刘鑫宇的后方 B.刘鑫宇的前方 C.刘鑫宇的手中 D.无法确定 5、2022 年 3 月,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宿州 市政府使用无人机为我市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在无 人机加速上升的过程中, 它的惯性 (变大、 不变、变小) ,无人机在喷洒药液消毒的过程中其惯性 (变大、 不变、变小)
答 案 1、B 2、A 3、C 4、C 5、不变、变小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该题完成正确情况; □优秀 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合格
设计 意图 第一题让学生知道惯性两面性在生活中既有有利的惯性,也有不利的惯性; 第二题让学生知道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性质; 第三四两题是让学生知道生 活中惯性的现象; 第五题让学生知道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质量越 大惯性越大而与速度无关。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B 组
题量 4 完成时长 10 分钟
题 目 具 体 内 容 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 1.急刹车时车上乘客会向前倾; 车突然起步时,车上乘客会向后仰; 2. 喝茶时, 如果茶杯中靠近嘴边的水面上飘着一片茶叶, 为了避免喝到 茶叶,把茶杯转一转,茶叶会不会也随杯子转到对面去? ; 3. 纸飞机离开手以后,会继续飞行; 4. 用棍子敲打悬挂的被子,除掉一些被子上的灰尘。
答 案 1、乘客随车一起向前运动,汽车突然刹车,乘客的脚随车一起停下来, 而身体的上部由于惯性保持原来向前运动的状态, 所以乘客就会向前倾; 反 之, 汽车突然起步, 乘客的脚随车向前运动, 而身体的上部由于惯性保持静 止状态,所以乘客就会向后仰。 2、不会,当杯子发生转动时,茶叶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所以 不会随杯子转动。 3、纸飞机离开手后,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继续飞 行一段距离。 4、用棍子敲打被子时,被子偏离原来的位置, 附在被子上的灰尘由于惯 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可以除掉一些被子上的灰尘。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该题完成正确情况; 优秀□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合格
设计 意图 通过生活中最普通的物理现象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 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培养学生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第三课时 力的合成
(一)、课前作业
题目 编号 0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5 分钟
题 目 具 体 内 容 1、两个七年级女同学抬一桶水为我校劳动实践基地——“开心农场”中 的孔雀菜烧水时,这桶水受几个向上的力的作用? 2、一个九年级男同学提着同样的一桶水,这桶水受几个向上力的作用? 3、这两个七年级女同学所施加的力与这一个九年级男同学施加的力的作 用效果相同吗?这两个七年级女同学所施加的这两个力叫做这一个九年级男 同学所施加的这一个力的 力, 这一个九年级男同学所施加的这一个力 叫做这两个七年级女同学所施加的这两个力的 力。
答 案 1、两个; 2、一个; 3、效果相同、分、合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合格
设计 意图 本题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劳动场景再现, 感受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 初步 了解合力与分力概念。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二)课堂作业
题目 编号 002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8 分钟
题 目 具 体 内 容 根据以下两个实验完成下列表格 1、方向相同的同一条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2、方向相反的同一条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实验 F1 / N F2 / N F / N
F1 与 F2 同向 大小: 大小: 大小: 方向:
方向: 方向:
F1 与 F2 反 向 大小: 大小: 大小: 方向:
方向: 方向:
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同时,合力的大小如何?方向怎样? 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反时,合力的大小如何?方向怎样?
题 目 答 案 (


)
F1 / N F2 / N F / N
大小: 3N 大小: 2N 大小: 5N 方向: 向右
F1 与 F2 同向
方向: 向右 方向: 向右
大小: 3N 大小: 2N 大小: 1N 方向: 向右
F1 与 F2 反向
方向: 向右 方向: 向左
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同时, 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分力的和(F=F1+F2 ) 合力 方向与分力方向 一致。 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反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分力的差(F=F1-F2 )合力 的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一致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 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合格
设计 意图 本题通过实验探究的形式让学生知道同一条直线上的二力合成,会计算 合力大小并能辨别合力方向。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题目 编号 003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
题 目 具 体 内 容 甲乙两人水平向右移动大木箱,甲在前面用 200N 的力拉木箱,乙在后 面用 100N 的力推木箱, 木箱受到的合力大小是 。方向 ,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力分别为 8N 和 3N,那么他们的合力最 小 ,最大是 。
答 案 300N、水平向右、 5N、11N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该题完成正确情况; □优秀 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合格
设计 意图 本题是在课堂作业第一题的基础上,考察学生对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 力计算与应用,能够解决类似的简单问题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题目 编号 004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
题 目 具 体 内 容 关于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较大的一个力 B.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其中较小的一个力 C.两个力的合力一定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 D.两个力的合力不能为零
答 案 B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该题完成正确情况; 优秀□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合格
设计 意图 本题通过对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情况的分析, 考察学生对同一条直 线上二力合成的理解.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A 组
题量 3 完成时长 8 分钟
题 目 具 体 内 容 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大 小分别为 F1=8N,F2=15N,则它们合力 的大小为 跟 的 方向相同。 2、力 F1 和 F2 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大小为 30N, 方向水平向左, 已知 F1 的大小为 40N,关于 F2 的大小和方向, 下列说 正确的是 ( ) A.F2 的大小一定是 70N B.F2 的大小一定是 10N C.F2 的方向一定水平向右 D.F2 的方向可能水平向左也可能水平向右 3、重 2N 的墨水瓶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 它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的大 小是 ,它受到的合力是 。
答 案 1、7N、F2 ;2、D 3、2N、0N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该题完成正确情况; 优秀□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良好□合格
设计 意图 第一题考查学生对同一条直线上的二力合成的应用,第二题在上 一题基础上提高了难度,依然是二力合成的应用,第三题既是巩固所学知识 也为下一节课打下基础。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B 组
题量 2 完成时长 10 分钟
题 目 具 体 内 容 1、起重机用 6000N 的力向上吊起质量为 500kg 的铜件, 这个铜件受到 的合力大小为 方向 (取 10N/kg) 2、一个人用 300N 的拉力竖直向上拉放水平地面上的一个重为 500N 的 物体, 地面对该物体的支持力为多少?方向向哪? 求该物体受到的合力是多 少?
答 案 1、解: G=mg=500kg×10N/kg=5000N (竖直向下) F 拉=6000N (竖直向上) F 合= F 拉-G=6000N-5000N=1000N (竖直向上) 答:铜件受到合力 1000N,方向竖直向上。 2、解: F=300N (竖直向上) G=500N (竖直向下) F 支持=G –F =500N – 300N =200N (竖直向上) F 合= (F +F 支持 ) - G=0N 答: 地面对该物体的支持力为 200N 方向竖直向上,该物体受到的合力 为 0N。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该题完成正确情况; □优秀 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合格
设计 意图 通过这两道题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同一条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应用与理解, 同时也给学有余力的同学一个挑战机会。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第四课时作业 力的平衡
(一)、课前作业
题目 编号 001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
题 目 具 体 内 容 图中口杯处于什么状态?它受到力的作用 吗?若受到,它又受到那些力的作用?这些力可 能存在什么关系?
答 案 静止, 受到, 重力与支持力的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答案合理即 可)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合格
设计 意图 本题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静止物体,加深学生对静止的状态是平衡状态认 识,知道静止的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题目 编号 002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83 分钟
题 目 具 体 内 容 右图是被竖直向上匀速吊起的货物, 它受到力的 作用吗?若受到, 又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呢?这些力也 可能存在什么关系呢?
答 案 受到重力和拉力作用,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 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良好 合格
设计 意图 本题通过吊车起运货物,让学生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平衡状态, 做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二)课堂作业
题目 编号 003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
题 目 具 体 内 容 1.物体如果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 状态,我们 就说该物体处于 ,这两个力就互称为 。 2.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将会保持 状态。
答 案 1、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平衡力 2、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该题完成正确情况; 优秀□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合格
设计 意图 本作业通过两道基础题, 使学生认识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都叫 平衡状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物体所受到的力都是平衡力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题目 编号 004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
题 目 具 体 内 容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受到的合力为 ,它的运动状 态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___ __、方向 、作用在 上。
答 案 0、不会, 相等、相反、同一条直线上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该题完成正确情况; 优秀□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良好□合格
设计 意图 本作业通过两道基础题, 使学生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并知道物体受平衡 力和不受力(理想状态)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题目 编号 005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4 分钟
题 目 具 体 内 容 2022 年 4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 亚平、叶光富完成六个月的飞行任务后(如图) ,搭 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平安回家, 当返回舱在 降落伞的作用下匀速下降时(不计空气对返回舱的阻 力),则下列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A.返回舱受到的重力和降落伞对返回舱的拉力。 B.返回舱受到的重力和返回舱对降落伞的拉力 C.返回舱对降落伞的拉力和降落伞对返回舱的拉 力 D. 返回舱对降落伞的拉力和降落伞受到的重力
答 案 A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该题完成正确情况; □优秀 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良好 合格
设计 意图 本题利用平衡力的条件判断物体受到的平衡力, 并能辨别相互作用力与 平衡力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培养。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A 组
题量 5 完成时长 12 分钟
题 目 具 体 内 容 1、(易错题)下列四图反映了二力平衡的是( ) 2、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个要素完全相同,那么 这两个力( )A.一定不是平衡力B.一定是平衡力C.可能是平衡力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外力,它一定保持静止 B.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它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4、一个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 某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推物体未推动, 这是因为人对物体的推力 ( ) A.小于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B.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C.等于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D.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5、起重机的钢丝绳上系着一个重 G 的物体,绳子的拉力为 F,则 ( ) A.物体静止时, F=G B.物体的 0.1 米/秒匀速上升时, F>G C.物体以 0.2 米/秒匀速上升时, F>G D.物体匀速下降时, F答 案 1 、C 2 、A 3 、D 4 、C 5 、A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该题完成正确情况; 优秀□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合格
设计 意图 1、2 两题考察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的掌握; 第 3 题考察学生对物体受平衡 力时或者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的变化; 第 4、5 两题难度稍微有点增 加在第 1、2 两题基础上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B 组
题量 5 完成时长 15 分钟
题 目 具 体 内 容 1、电灯通过电线挂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灯 的拉力是一对 力,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 力。 2、一个人用 300N 的拉力竖直向上提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重为 500N 的物 体, 但该物体纹丝未动,该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N。 3、一个箱子重为 100N,放在水平地面上,受 6N 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 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 10N 时,箱子恰好做匀速 直线运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N;当推力增大到 20N 时,箱子受 到的摩擦力 N,这时箱子的运动状态将会 (选填“改变、不
改变)。 4、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说明 一对平衡力的 ;但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若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 不等重的砝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是 。 (2)现保持 F1 与 F2 相等,将木块换成小车,然后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 小车将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二力平衡时的两个力一定 。 (3)若将木块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人重 5N 的砝码,则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为( ) A.10 N B.5N C.0 N
答 案 1、相互作用力、平衡 ; 2、0N ; 3、6N 10N 10N 改变; 4 (1) 大小相 等,物块与桌面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力(2)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作用在同 一条直线上(3) B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该题完成正确情况; □优秀 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合格
设计 意图 这 5 小题相对 A 组难度较大, 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让一 般的学生更具有挑战性。第 1 题考查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概念与区分; 第二题 合力与平衡力的应用(难度大) 第三题 让学生知道静止的物体或者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的应用;第四题 考查学生对二 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过程,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检测 内容 力与运动 题量 共 20 小 题 完成时间 60 分钟
一、填空题(共 27 空) 1.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________,伽 利略根据实验推理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_____, 速度不会 ,将 。
2.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 ______或_____________,这就是牛 顿第一定律,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__________________而得出的。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性叫做惯性, ____________都有惯性。 4.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保持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二力平衡的条件是这 两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于 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到的力的合力为______。 5.节日放飞的气球下吊着一个物体,在空中竖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气球突然破裂的 瞬间,物体将向____运动(填“上”或“下”),这是由于_______,物体向上运动一段 距离后,又向_____ (填“上”或“下”)运动,这又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用 50N 的压力 F 把重 4N 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上保 持静止,则墙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________N;若压力 F 增大为 100N,则墙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7. 投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沿曲线运动,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 _________发生改变,铅球落地时将地面砸出了一个小坑,说明力可 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如果飞行中的铅球受到的所有外 力突然消失,那么铅球将做________运动。 8.运动会上,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腾空而起,由于人具有_______,还要继续向前运 动,若离开地面时运动员水平方向的速度为 8m/s,在空中运动 0.7s,则他的跳远成 绩为 m 二、选择题(共 10 题) 1、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乘客没有发生倾倒现象;当汽车突然刹 车时,乘客向前倾,在这两种情况中( ) A.前者有惯性,后者没有惯性 B.前者没有惯性,后者有惯性 C.前者惯性小,后者惯性大 D.前者有惯性,后者也有惯性 2.文具盒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 B.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 C.文具盒受到的合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 D.文具盒受到的压力和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 3.我校航模兴趣小组同学在无人机训练比赛中, 无人机正在加速飞行过程中(如下图), 若它所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立即停止运动 B.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止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速度越来越大 4.汽车在高速路上行驶,下列交通规则与惯性无关的是( ) A.右侧行驶 B.系好安全带 C.不得超载行驶 D.保持车距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C.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彼此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6.惯性有利有弊,下列实例中属于惯性对人们有利的是( ) A.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容易摔倒 B.大雾天在高速路上,由于一辆车突然停止造成几十辆车追尾 C.汽车上的司机和前排乘客都必须系上安全带后,才能驶上高速公路
23
D.体育课上推铅球时,铅球出手后不再受推力,却仍然可以向前运动 7.一个小孩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车,但小车仍保持静止,则( ) A.小孩对车的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 B.小孩对车的推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 C.小孩对车的推力小于车受到的阻力 D.小孩对车的推力与车受到的阻力关系不能确定 8.雅文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头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过了一会不小心脚 踩到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二者都是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B.二者都是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C.前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后者脚的运动状态改 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D.前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后者上身的运动状态 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9.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足球在空气 中飞行时的受力情况的是( )(G 表示重力,F 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A B C D 10、如图所示是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车内悬挂的小球和杯中水面在某一瞬间的情 况,其中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 A B C D 三、实验探究题 1.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刚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 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________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________ (选填“甲”或“乙”)更科学。 (3)在装置乙中, 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 松手后, 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 这说明 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________ (选填“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
24
四、简答计算题(共 2 小题 ) 1.一个质量是 10kg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 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车重的0.05 倍,则拉力 F 是多少 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为 200N,受到竖直向上的 150N 的拉力,物体对地面的压 力是多少 物体受到的合力是多少 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答案 一、 填空 1、 阻力、 0、改变、一直运动下去 2、 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推理 3、 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任何物体 4、 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0N 5、 上、物体具有惯性、 下、物体受重力作用 6、 4N、4N 7、 运动状态、形变、匀速直线 8、 惯性、 5.6 米 二、 选择题 1、D 2、A 3、C 4、A 5、B 6、D 7、B 8、A 9、A 10、D 三、 实验探究题 答 (1)匀速直线运动 (2)乙(3)直线 四、 简答计算题 1、已知: m=10Kg f=0.05G 求: F= 解: G=mg=10Kg×10N/Kg=100N 因为该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 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 F=f=0.05G =0.05×100N =5N 答: 该物体受到的拉力是 5N。 2、已知: G=200N F 拉=150N 求: F 压= 解: 因为该物体这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G、竖直向上的拉力 F 拉 地面对物 体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F 支三个力的作用, 该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与支持 力的合力与该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平衡力所以该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0N。 G=F 拉+ F 支 F 支=G-F 拉=200N – 150N =50N 又因为该物体受到的支持力 F 支与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力 F 压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所以 F 支=F 压=50N
25
答: 该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 50N 物体受到的合力是 0N 该物体处于静止状 态。
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良好□合格
2、学生对该题完成正确情况; □优秀 良好□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合格
设计 意图 本单元检测作业共 20 小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合力与 分力、平衡力等基本概念的理解,能运用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力的合成、 平衡力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并能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掌握力与运动 的关系。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