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练习题
第六章第一节 第2课时 台风灾害和寒潮灾害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秋台风指发生于9—11月的台风,秋台风更易生成超强台风。下表为1949—2018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台风个数(单位:个)统计表。据此完成1~2题。
统计项目 夏季 秋季
生成台风个数 815 792
超强台风个数 148 222
超强台风百分比 18.2% 28.0%
1.我国秋台风更易生成超强台风的主要原因是此时 ( )
A.热带海区水温较高
B.副热带高压增强
C.下垫面摩擦力减小
D.地转偏向力更大
2.影响我国的台风( )
A.中心风力在12级以下
B.垂直气流辐合下沉
C.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D.气流呈逆时针旋转
上海中心气象台2020年1月7日12时5分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气温将明显下降,气温将在半天内骤降7—8 ℃。结合影响我国的寒潮路径和台风登陆路径图,完成3~4题。
3.图中表示寒潮路径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台风和寒潮共同的天气特征是( )
A.沙暴 B.大风
C.干旱 D.强烈降温
某年2月20—2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下图是我国四个城市在此次寒潮过程中降温、降水的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
5.此次寒潮( )
A.源地位于新疆的山地冰川
B.西北地区降温的幅度大于南方
C.移动路径总体自西北向东南
D.冷空气饱含水汽
6.寒潮过境后( )
A.新疆北部山区融雪侵蚀严重
B.重庆市统计冻害造成的农业损失
C.内蒙古高原上河流出现春汛
D.广州市清理结冰路面,保证交通畅通
7.下图为我国寒潮路径及年等次数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示区域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
(2)比较西安与成都遭受寒潮影响程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由于倒春寒影响,2018年年初我国某地茶园遭受重创。结合该地此次倒春寒前后时段逐日平均气温示意图,完成8~9题。
8.该地受这次倒春寒影响的时间是图中的( )
A.①时段 B.②时段
C.③时段 D.④时段
9.关于寒潮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温会造成农作物冻伤、冻死
B.农田病虫害减少
C.可以使电力通信设施毁坏
D.阻断交通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这种气象灾害最有可能是( )
A.台风 B.寒潮
C.洪涝 D.干旱
11.甲地受该种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 )
A.地形为盆地 B.受盛行风影响小
C.距离海洋较远 D.纬度较低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阿勒泰地区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每年春秋季节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多发。下表示意某年2月10—12日强寒潮期间阿勒泰地区天气现象及气象要素与最低温度情况。
地点 10日20:00至11日8:00 11日8:00—20:00 11日20:00至12日8:00
天气 现象 极大风速/ (m·s-1) 最低温 度/℃ 天气 现象 极大风速/ (m·s-1) 最低温 度/℃ 天气 现象 极大风速/ (m·s-1) 最低温 度/℃
阿勒泰 阴有 降水 4.2 -19.1 多云 转晴 3.2 -32.8 晴 2.9 -34.5
(1)简述此次强寒潮期间阿勒泰地区天气现象的变化过程。
(2)阐述此次寒潮过境对阿勒泰地区农业生产可能产生的危害。
参考答案
第2课时 台风灾害和寒潮灾害
1.A 2.D 解析 第1题,海水升温较陆地慢,秋季热带海区水温较高,A正确。第2题,台风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A错误;台风属于热带气旋,气流辐合上升,B错误;多形成短时间强降水,C错误;影响我国的台风气流呈逆时针旋转,D正确。故选D。
3.A 4.B 解析 第3题,寒潮是来自北方的强冷空气迅速南下导致明显降温的天气过程,图中甲表示寒潮路径。第4题,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等现象,寒潮会带来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所以两者共同的天气特征是大风。
5.C 6.B 解析 第5题,影响我国的寒潮多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新疆山地冰川不可能成为我国寒潮源地;从图中可知,降温幅度较大的是重庆和广州;从图中可知,此次寒潮影响我国的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重庆和广州,其移动路径大致自西北向东南;冷空气来源于内陆,不会饱含水汽。第6题,新疆北部山区的融雪侵蚀程度随气温升高而加剧,寒潮过后,气温降低,山区融雪侵蚀不严重;寒潮过境后,气温降低,重庆市农作物会受到冻害影响;从图中可知,此次寒潮给内蒙古高原带来的降水较少,不足以形成春汛;广州市降水较少,且冬季气温在0 ℃以上,不存在道路结冰的现象。
7.答案 (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自乌兰巴托至南昌一线向左右(东北与西南)两侧递减。
(2)成都小于西安。西安位于寒潮路径上,受其影响大,降温剧烈;成都北侧山地阻挡冬季风侵入,受寒潮影响小,降温幅度较小。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年等次数线数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出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第(2)题,西安与成都纬度位置相差不大,但遭受寒潮影响差别很大,成都明显小于西安。原因要结合寒潮的入侵路径以及地形(山地)对寒潮的影响角度分析。
8.C 9.B 解析 第8题,据材料可知,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据图可知,③时段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故C正确。第9题,寒潮是一种气象灾害,寒潮入侵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等天气,对工农业生产、人类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农田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品质,有利于农业生产,不属于寒潮的危害。
10.B 11.A 解析 第10题,从等值线看,此气象灾害出现次数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增多,源地位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因此可判断此灾害为寒潮。第11题,通过经纬网可知,图中的甲地是四川盆地,受寒潮影响较小,主要是因为该地位于盆地中,北部有秦岭、大巴山地阻挡了冬季风的南下。
12.答案 (1)寒潮侵入初期,风力增大,气温较低,并出现降雪天气;中后期,风力减弱,气温继续下降,天气转晴。
(2)该地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以放牧为主。寒潮侵入,导致该地区出现大风、降温、降雪等恶劣天气;大风和降温,可导致牲畜患病;降雪会覆盖牧场,造成牲畜食物不足。
解析 第(1)题,主要从风力、气温、天气状况方面对比分析。第(2)题,主要从大风、降温、暴雪天气对农牧业的影响方面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