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第5课 阿Q正传(节选)
1.了解故事背景,理解阿Q精神的内涵
2.鉴赏小说人物形象,通过分析阿Q的精神世界,深入理解精神胜利法
3.分析鲁迅的创作意图,理解阿Q所代表的人物群体
4.品鉴小说诙谐、幽默、尖锐的语言
1.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2.写作背景
辛亥革命之后,广大农民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下,承受着政治上的压迫、经济上的剥削和精神上的奴役。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用“精神胜利法”对人民进行封建麻醉教育,这正是造成劳动人民不觉醒的精神状态的麻醉剂。这种麻醉剂只能使劳动人民忘却压迫和屈辱,无反抗,无斗志,永远处在被压迫、被剥削、受毒害的状态中,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鲁迅以思想家的冷静和深邃思考,以文学家的敏感和专注,观察、分析着所经历所思考的一切,感受着时代的脉搏,逐步认识自己所经历的革命、所处的社会和所接触的人们的精神状态。这便是《阿Q正传》基本的写作背景。
3.题目解说
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
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 。这原是应该极注意的。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自传,内传,外传,别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列传”么,这一篇并非和许多阔人排在“正史”里;“自传”么,我又并非就是阿Q。说是“外传”,“内传”在那里呢?倘用“内传”,阿Q又决不是神仙。“别传”呢?阿Q实在未曾有大总统上谕宣付国史馆立“本传”——虽说英国正史上并无“博徒列传”,而文豪迭更司也做过《博徒别传》这一部书,但文豪则可,在我辈却不可。其次是“家传”,则我既不知与阿Q是否同宗,也未曾受他子孙的拜托;或“小传”,则阿Q又更无别的“大传”了。
序(节选)
总而言之,这一篇也便是“本传”,但从我的文章着想,因为文体卑下,是“引车卖浆者流”所用的话,所以不敢僭称,便从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闲话休题言归正传”这一句套话里,取出“正传”两个字来,作为名目,即使与古人所撰《书法正传》的“正传”字面上很相混,也顾不得了。
1921年12月起,用“巴人”笔名陆续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巴人即“下里巴人”,意即“不入流、难登大雅之堂”。
因为文体卑下,是“引车卖浆者流”所用的话,所以不敢僭称,便从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闲话休题言归正传”这一句套话里,取出“正传”两个字来,作为名目。
“引车卖浆者流”暗藏反讽:
这句话取自林纾的文章“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据此则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
有谣言称蔡元培的父亲是街边买豆浆的,这是林纾引用谣言讽刺北大校长蔡元培,讽刺胡适、钱玄同、陈独秀、蔡元培等人支持街边“卖豆浆之徒”才说的白话,意在抨击新文化运动,支持古语。
林纾是以古语翻译外国小说著称,一个翻译小说的学者认为小说卑下,是鲁迅的反讽。
有传,意味着“名正言顺”,是有名有姓有来历的历史人物,而阿Q是没有资格入传的。
作者下里巴人一个,也是没有资格作传的,但是作者这样的微不足道下里巴人要给微不足道的阿Q作传,还堂而皇之的登在报纸上,这意味着为阿Q写正传是一个将“无”召唤成“有”的革命行动,作者要为那些被压抑的许多看不见人物作传。
那些“被压抑的看不见的人物”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第二,立传的通例,开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
阿Q并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只用手摸着左颊,和地保退出去了;外面又被地保训斥了一番,谢了地保二百文酒钱。知道的人都说阿Q太荒唐,自己去招打;他大约未必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的。此后便再没有人提起他的氏族来,所以我终于不知道阿Q究竟什么姓。
第三,我又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么写的。他活着的时候,人都叫他阿Quei,死了以后,便没有一个人再叫阿Quei了,那里还会有“著之竹帛”的事。若论“著之竹帛”,这篇文章要算第一次,所以先遇着了这第一个难关。我曾仔细想:阿Quei,
阿桂还是阿贵呢?倘使他号月亭,或者在八月间做过生日,那一定是阿桂了;而他
既没有号——也许有号,只是没有人知道他,——又未尝散过生日征文的帖子:写作阿桂,是武断的。又倘使他有一位老兄或令弟叫阿富,那一定是阿贵了;而他又只是一个人:写作阿贵,也没有佐证的。其余音Quei的偏僻字样,更加凑不上了。先前,我也曾问过赵太爷的儿子茂才先生,谁料博雅如此公,竟也茫然,但据结论说,是因为陈独秀办了《新青年》提倡洋字,所以国粹沦亡,无可查考了。我的最后的手段,只有托一个同乡去查阿Q犯事的案卷,八个月之后才有回信,说案卷里并无与阿Quei的声音相近的人。我虽不知道是真没有,还是没有查,然而也再没有别的方法了。生怕注音字母还未通行,只好用了“洋字”,照英国流行的拼法写他为阿Quei,略作阿Q。这近于盲从《新青年》,自己也很抱歉,但茂才公尚且不知,我还有什么好办法呢。
第四,是阿Q的籍贯了。倘他姓赵,则据现在好称郡望的老例,可以照《郡名百家姓》上的注解,说是“陇西天水人也”,但可惜这姓是不甚可靠的,因此籍贯也就有些决不定。他虽然多住未庄,然而也常常宿在别处,不能说是未庄人,即使说是“未庄人也”,也仍然有乖史法的。
我敢武断地说,鲁迅压根就没想给“阿Q”好好地取一个“像样的”中文姓名,为此,这个惜墨如金的作家不惜写了那么长的一段序。
就小说的结构而言,这个序的长度是不合适的,但是,很必要。只有有了这个序,阿Q的“三无”身份才能够合理。——鲁迅根本就不想让阿Q有“姓”,根本就不想让阿Q有“名”,根本就不想让阿Q有“籍贯”。由是,鲁迅保证了阿Q的抽象性。
阿Q是“大多数”,甚至是“全部”,他是无所不在的。鲁迅需要这个。
毕飞宇对“阿Q”的观点:
鲁迅的观点:
鲁迅曾经在俄文译本的《阿Q正传》里写了一篇序,说自己要写出国民的魂灵来。试问,国民的魂灵怎么可能有具体的名字呢?
那么,为什么是阿Q,而不是阿A、阿P呢?
周作人在《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中说,鲁迅取名阿Q是认为Q像人的头后面留了一个小辫子,代表的是那些“被压抑的看不见的人物”。
“我愿意用我全部的作品换鲁迅的一个短篇小说,换他一个《阿Q正传》,如果我能写出一部类似于《阿Q正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那我愿意把我所有的小说都不要了。”
——莫言
“阿Q精神”是一种自我安慰的精神,学者概括为:就是阿Q的自嘲、自解,自我陶醉等种种表现。简言之,是使用精神胜利法进行自我安慰,或者即刻忘却。出自《阿Q正传》。
它的主要特点: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是阿Q精神的基本的东西,也是特有的东西。自然阿Q性格还是如一般实际存在的人物一样相当复杂的;然而阿Q之所以成为典型,则是精神胜利法通过种种条件的突出而具体的表现。自尊自负与自轻固然是精神胜利法的主要的表现条件,他的排斥异端与“投降”革命也是精神胜利法的一个相关因素,至于怒目而视的怒目主义和“在肚子里暗暗咒骂”的腹诽政策,更是精神胜利法的最主要的现象了。
4.阿Q精神的内涵
1.梳理概括第二章、第三章的主要事件。
第二章 第三章
①穷得无老婆却吹其儿子阔
②进过几回城却讥笑未庄人“不见世面”
③头长癞疮疤被欺,由打人到怒目到自轻自贱
④赌场赢钱被打而自打耳光
①被赵太爷打而得意许多年
②被王胡打遭遇平生屈辱
③被“假洋鬼子”打转而发泄给小尼姑
/
1.课文中写阿Q动手打人或被人打共有五次。请把这五次找出来,填写下面的表格。
事件 心理、语言、动作 胜利方法
第一次 自欺欺人
腹诽战术
第二次 自轻自贱
第三次 自我摧残
第四次 畏强凌弱
第五次 忘却屈辱
闲人嘲讽癞疮疤
争论“畜生”“虫豸”被打
参与赌钱被打
和王胡较量被打
辱骂“假洋鬼子”被打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
打虫豸,心满意足,天下第一
自己打自己嘴巴
“他肯坐下去,简直还是抬举他”“这毛虫!”“君子动口不动手!”
骂,等待挨打
2.阿Q被赵太爷打了嘴巴后,为什么反而“觉得赵太爷高人一等了”?
他对来自统治者的欺压麻木健忘,以自欺来自慰。他在现实中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可在精神上却一次又一次地“胜利”。他被赵太爷叫去打了嘴巴,可挨打之后,他想的是:“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他想到赵太爷这么一个威风八面的人物现在竟成了他的儿子,便得意起来。一方面,他在现实中处处碰壁,饱尝辛酸;另一方面,他又在幻想中自欺自
慰,自傲自足,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他自认挨打是一种荣耀,挨打不但不能怨恨,反倒应该感激。再者,赵太爷越高人一等,他自然就越荣耀了。
3.阿Q生平遭受了哪两件屈辱事?阿Q认为它们是生平两件屈辱事的原因是什么?
(1)第一件屈辱事:藐视王胡被抓住碰头。
第二件屈辱事:辱骂“假洋鬼子”挨打。
(2)原因:①这两次挨打都是发生在阿Q被赵太爷打了嘴巴、出了名以后,他感到大家仿佛格外尊敬他,一般人不敢惹他;②打他的两个人在阿Q看来最没资格——一个是自己藐视的人,一个是自己最厌恶的人。
4.小说中写阿Q调戏小尼姑有什么用意?
调戏小尼姑表明了阿Q欺软怕硬的性格,他把所受的屈辱都怪在小尼姑身上,通过调戏她达到心理上的满足,炫耀自己强大的一面。
5.阿Q的主要性格是“精神胜利法”。试概括“精神胜利法”的实质,并探究其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
(1)“精神胜利法”是对于事实上的屈辱和失败,用一种自譬自解的方法,在想象中取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
(2)原因:①产生于愚弱国民所处的恶劣环境和屈辱地位,来源于被压迫、被凌辱的下层人民当中,是专制主义制度所造成的国民的心理变态和人性奴化,并非来自统治阶级自身。②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不敢正视自己的落后不幸状态的精神的瞒与骗,因此不仅东方落后的民族中会产生阿Q的“精神胜利法”,处在一定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中的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只要还有个人和集团处于落后地位,就有产生粉饰落后的“精神胜利法”的可能。
6.鲁迅一生都在思考国民性问题,他一生以笔为刀,解剖中国人的灵魂,对民族精神的消极方面给予了彻底的暴露与批判。他创作《阿Q正传》意在“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请探讨他塑造阿Q的真正意图。
鲁迅通过塑造阿Q这个典型,深刻地揭示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以及它的严重危害,写出了中国人特别是底层百姓苦难、悲惨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沉睡的民众。
7.这篇小说处处使用幽默、尖锐、诙谐的语言,进行讽刺、挖苦、调侃。请仔细品读下列句子中的加颜色词,体会其中的意蕴。
(1)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一场打斗,双方皆胜。“闲人”的“得胜”表明这帮人在欺凌弱小上心满意足,在打斗中充分达到了侮辱的目的;而阿Q也“得胜”了,虽然实际上被欺侮,但精神上毕竟也胜利了,因为他认为是老子被儿子打了,他也占了上风。一个词语,两种讽刺,真是十分巧妙。
(2)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
表面上看,“不幸”与“赢”自相矛盾,但实际上表明,阿Q赢钱是幸运的,赢了反而成了不幸的根源,可见那是怎样的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倒几乎失败”,阿Q这一次面临失败的真正考验,但实际上他的精神胜利法又一次神奇地发生了作用。作者用这样的话意在表明,连这样的失败都没有使阿Q的精神胜利法失败,可见阿Q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
8.作者在《〈阿Q正传〉的成因》中说,他创作这部小说,经历了由“开心”到“不很开心”到“认真”的过程。读者阅读这部小说,也会经历一个由乐到悲的过程。反复阅读作品,参考下面摘录的王冶秋的“读书随笔”,选择片段文字,说说你对这部小说笑中含泪的艺术特色的体会。
这篇民族的杰作,绝不是看一遍所能消化的:
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
第二遍,才咂一点不是笑的成分;
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
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
第五遍,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
第六遍,阿Q还是阿Q;
第七遍,阿Q向自己身上扑来,要和你“困觉”;
第八遍,合而为一;
第九遍,化为你的亲戚故旧;
第十遍,扩大到你的左邻右舍;
十一遍,扩大到全国;
十二遍,甚至扩大到洋人的国土;
十三遍,你觉得它是一面镜子;
十四遍,也许是报警器;
……
《阿Q正传》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用喜剧的外套,包装一个悲剧性的故事。读《阿Q正传》时,人们往往被阿Q可笑的言行逗得忍俊不禁,可是掩卷沉思,又不免悲从中来,为阿Q的不幸遭遇而唏嘘叹息,也对残暴的统治者切齿痛骂。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在小说里相互交织、融合,构成这篇小说最大的艺术特色。例如下面这段文字:
阿Q想在心里的,后来每每说出口来,所以凡有和阿Q玩笑的人们,几乎全知道他有这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此后每逢揪住他黄辫子的时候,人就先一着对他说:
“阿Q,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自己说:人打畜生!”
阿Q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
“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但虽然是虫豸,闲人也并不放,仍旧在就近什么地方给他碰了五六个响头,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以为阿Q这回可遭了瘟。然而不到十秒钟,阿Q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这个挨打场面,阿Q的表现十分可笑,你看他的形态: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再听听他的语言多聪明,不说“畜生”,巧妙地换成了“虫豸”。但当读到他“就近什么地方给他碰了五六个响头”文字,又笑不起来,这个地位低下的人时时处处受欺负、被侮辱,有来自闲人的,更有来自赵太爷、假洋鬼子的,多么令人同情、生悲。
阿Q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落后而愚昧的国民的代表,他无名无姓、无家无业、生活困窘、地位低下、深受剥削和压迫,他又自欺欺人、妄自尊大,自轻自贱,盲目排外,愚昧麻木,卑怯狡猾,欺软怕硬……
小说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和喜剧的夸张笔墨,刻画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深刻揭示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及严重危害,向人们展示了辛亥革命前后畸形的中国社会,特别是畸形的国民精神面貌。鲁迅以思想家的冷静、深刻和文学家的敏锐,感受着时代的脉搏,以笔为刀,刻画出了“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