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第12课 石钟山记
1.了解苏轼的生平及文章写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和文言字词
2.梳理文章脉络,领会作者的质疑和求实精神
3.分析作者由事说理,叙议结合的写法特征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1.作者介绍
一贬再贬的人生——苏东坡
苏轼一生屡遭贬谪,大致经历如下:
第一次被贬:元丰二年(1079)他因所谓乌台诗案(以诗文诽谤朝廷),被贬黄州。
第二次被贬:元佑四年(1089),苏轼又因与守旧派发生分歧,被贬惠州。苏轼在这如游鱼得水,大饱口福。
第三次被贬:绍圣元年,宋哲宗亲政,新党得势, 苏轼被一贬再贬,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州)。
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
苏轼曾自己概括自己的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2.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时,游览了石钟山后,写了这篇文章。
3.文体知识
游记,古代游记作为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中。它是模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一般是作者先描写自然景色,然后再生发感慨,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有的则采用“议—叙—议”的方式,如苏轼的《石钟山记》。
观看朗诵视频,再自由朗读。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兼词“于彼”
击、拍
把
放置
即使
振动
鄱阳湖别称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传播
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鼓槌
高扬
同“含糊”
更加
韵:指声音。徐:慢
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铿锵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
就任、赴任
六月初九
敲打
硿硿:拟声词。焉,相当于“然”
当然
得以,能够
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晚上
捉人,打人
宿巢的隼
鸟鸣声
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
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
涵淡: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
船夫
裂缝
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中间是空的
句末语气词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知道
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于是
《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古乐器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浅陋的人
敲击
指事情的真相
因此
表原因、目的
用眼睛看,用耳朵听
大概
划分文章层次结构
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第一自然段:
(记叙、议论)
记游石钟山, 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缘由。
第二自然段:
(记叙、描写)
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第三自然段:
(议论)
1.结合第一段内容,概括石钟山名字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作者的态度,完成下表。
得名由来 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郦道元
李渤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人常疑之
余尤疑之
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苏轼的实地考察分为几个阶段?
暮夜:夜泊绝壁
两个阶段
白天:寺僧演示
――“笑”(自得)
――“笑”(嘲讽)
3.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有什么作用?
大石――比喻绘形
栖鹘――直接绘声
鹳鹤――比喻拟声
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暗含石钟山得名的奥秘,长期未能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如不亲历险境,就难得奇绝。
4.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是什么?
水石相搏说
声源
声音
微波——山下石穴罅
噌吰如钟鼓不绝
风水——中流之大石
有窾坎镗鞳之声
5.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名字由来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的态度又是什么?
主要原因:
人物 原因
郦道元、渔夫水师
李渤、士大夫、陋者
具体原因:
态度:
人物 态度
郦道元、渔夫水师
李渤、士大夫、陋者
讲述太简略、不会表达
主观臆测、没有实地考察
叹惜
讥笑
没有耳闻目见就主观臆断
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或曰此鹳鹤也。”
表现了作者凡事要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的观点。
7.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吸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这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
观点一:不轻信前人的说法。
苏轼的说法也许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
观点二:实践出真知。
作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调查研究的态度。我们强调实践出真知,就应该像苏轼一样勇于实践。
8.你觉得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叙议结合
文章在登临山水的兴致中,始终围绕着求真辨伪的旨趣,由小事入,由深理出。《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那样先记游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而且议论、记叙层层深入,全文首尾呼应,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因事说理
本文与一般游记的区别
本文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而是通过记游来说明事理。
写作目的:借游释疑,探索石钟山的得名原因。
贯穿线索:以“疑”为线索,而不是游踪。
写作方法:以议论为主,理为主,游为宾。“夜探石壁”,既释了开头之疑,又为文章结尾的结论提供了证据。
石钟山记
游因——质疑
郦说——人常疑之
李说——余尤疑之
游历——解疑
夜游见闻
大石侧立
栖鹘惊飞
鹳鹤怪叫
水声轰鸣
肯定命名
游感——总评:不可臆断有无
议论为主
提出问题
叙议结合
解决问题
集中议论
抒发感想
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