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练习题--2.1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练习题--2.1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5 14:1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练习题
第二章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行进在大峡谷,满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实的躯体,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吟的浪涛。险恶的地理环境中,傈僳族同胞在这里生息劳作,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田,傈僳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飘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具有坚韧不拔性格的傈僳族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式的建筑,该建筑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据此完成1~2题。
1.千只脚落地式房屋主要与当地何种自然条件相适应 (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2.根据当地环境推测,此聚落形态与规模多为(  )
A.密集型 较大 B.分散型 较小
C.半集聚型 较大 D.密集型 较小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的付租能力与该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按照地租水平变化情况划分,c、b1、a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A.工业区、住宅区和商业区
B.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C.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
D.工业区、商业区和住宅区
4.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在b2地区发展该功能区的原因是(  )
A.位于城市工业区附近,工人上下班较方便
B.位于农耕区附近,乳肉蛋食品丰富
C.靠近景点和林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D.位于背风坡地区,空气湿度小,日照多
相对于修筑堤防、改迁河道等耗资巨大的主动防洪工程,在人力、资金相对不足的古代,珠江三角洲西部高要区有30多个村落利用当地的有利自然条件进行防洪,形成独特有趣的八卦形态。图1示意某“八卦村”的道路和排水系统遥感影像,图2示意高要区“八卦村”分布区。据此完成5~6题。
5.与西江北岸相比,南岸的村落多呈八卦形态主要是因为这里(  )
A.水源丰富 B.水灾多发
C.水运便利 D.耕地充足
6.关于“八卦村”空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村落中心为山丘
B.村落道路网为环形
C.村落选择在小盆地
D.村落围绕集市布局
下图示意南亚沿海某中等城市功能分区,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功能区分别为(  )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8.下列选项中,M地最适宜建(  )
A.幼儿园 B.疗养院
C.科研所 D.物流园
9.下图示意某城市地域形态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M功能区是      ;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有     、     等。
(2)该城市拟建设一大型钢铁厂,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合适的是   ,判断理由是什么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3·四川成都期中)下图为我国浙江省兰溪市诸葛村平面简图,该村落布局类似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中的同心圆模式。村中鳞次栉比的古建筑群大量采用木质结构,白墙上苏式青砖的雕花门楼,与披檐木门相映成趣,让人得到极佳的审美享受。此外,古建筑群中还分布多个水塘。据此完成10~11题。
10.推测该乡村所处地形为(  )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11.该乡村中央的钟池和四周的水塘主要功能为(  )
A.防火 B.灌溉 C.养殖 D.旅游
“绿心环形城市”的概念于20世纪50年代由荷兰政府提出,以不过分集中、在城镇间保留缓冲地带等为规划原则,疏散大城市的人口,保留中间的农业区作为“绿心”,将城市布局成由多个中心集结而成的环形。我国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率先构建了乐山“绿心—城市环—江河环—山林环”的城市形态结构(见下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绿心环形城市”的特点是(  )
A.城市人口不断减少,城市用地规模不断缩小
B.人与自然有机结合,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C.产业结构逐渐由第二、三产业转为第一产业
D.城市功能趋于分散,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降低
13.乐山“绿心―城市环—江河环-山林环”城市形态结构的构建,主要依托于该地的(  )
A.山水组合的自然条件 B.交通便捷程度
C.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 D.承租能力
14.推测甲功能区为(  )
A.工业区 B.商业区
C.行政区 D.文化区
(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期中)读某城镇平面略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16.按产业活动区位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程度由密到疏排列的是(  )
A.农业→工业→商业 B.商业→工业→农业
C.工业→农业→商业 D.农业→商业→工业
重庆市是著名的“山城”,下图示意重庆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读图,完成17~18题。
17.重庆市渝中组团(两江的交汇处,图中黑色区域)人口跨组团出行的首要目的是(  )
A.上班 B.回家
C.购物 D.探亲
18.北碚组团内部出行比例超过90%,这是因为北碚组团(  )
①配套设施完善 ②对外交通便利 ③远离中部组团
④职住基本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约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周边的卫星城。城市土地利用与地铁交通系统有紧密联系,50%以上的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1)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区和卫星城共同组成斯德哥尔摩市。据图描述该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
(2)图中卫星城③是以高新技术著称,科学园区有700余家公司,就业人口中移民约占50%,主要来自欧盟、美国和以色列,通信、交通设施完善。请说明该卫星城高科技产业的布局条件。
第二章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1~2.1.A 2.B 第1题,根据材料描述的傈僳族人的居住环境,可推断其居住在横断山区的江边,千只脚落地式房屋主要是“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发明的,即因当地地势起伏大而建造。故A项正确。第2题,傈僳族人主要居住在横断山区的江边,人口少,以散居为主,聚落形态多为分散型;当地地势起伏大,平原面积狭小,因此聚落规模较小。故B项正确。
3~4.3.A 4.C 第3题,结合地租水平距市中心的距离远近的变化情况可知,a功能区距市中心近,地租水平高,因为商业用地付租能力最高,所以a为商业区;c距市中心远,地租水平低,为工业区;b1位于二者之间,既方便上下班,又方便购物,为住宅区。故选A项。第4题,结合上题可知,b1为住宅区,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即b2也是住宅区,但b2远离市区,且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地租较周边地区高,故判断b1为普通住宅区,b2为高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靠近景点和林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C项正确。
5~6.5.B 6.A 第5题,西江北岸多高地,南岸多低洼地,南岸更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所以南岸村落多呈八卦形态,以防御洪涝灾害。第6题,为减轻洪涝危害,村落应选择在地势相对较高的小山丘上,围绕山丘布局;读图可知,村落道路网呈放射状。
7~8.7.D 8.D 第7题,由图可知,甲位于市中心,应为商业区,乙位于城市外缘,应为工业区,丙面积最大,为住宅区。第8题,从图中看,M地位于城市郊区,地价较低,且靠近铁路,交通便利,适宜建设物流园。
9.答案 (1)商业区 市场 交通
(2)丁 丁地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城区大气污染小;丁地位于城区河流的下游附近,在这里布局钢铁厂会减少对城区水源污染;丁地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便于原料和产品运输;丁地远离市区,地价低廉。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图中M功能区主要分布于市中心区域,且分布区域较小,可以推断其为商业区,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市场、交通等。第(2)题,钢铁厂区位选择主要考虑交通、污染以及地价。交通条件:丁地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便于原材料以及产品的运输。污染:钢铁厂有大气污染,丁地位于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污染物对城市污染较小;钢铁厂还有水污染,丁地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附近,对城市的水源污染较小。地价:丁地远离市区,地价低廉。综上分析,钢铁厂应该布局在丁地。
10~11.10.B 11.A 第10题,由题干知,诸葛村采用类似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中的同心圆模式布局,同心圆模式是分布比较集中的布局方式,一般分布在平原地区,B项正确。第11题,村中鳞次栉比的古建筑群大量采用木质结构,易失火,故村中央的钟池和四周的水塘主要功能为防火,A项正确。
12~14.12.B 13.A 14.A 第12题,根据“绿心环形城市”的概念可以看出,绿心环形城市保留中间的农业区作为“绿心”,在城镇间保留缓冲地带,这些做法能够体现人与自然有机结合,也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因此B项正确;依据“绿心环形城市”的“不过分集中、在城镇间保留缓冲地带”规划原则,可以得出城市用地规模不会缩小,A项错误;城市的产业结构也不会由第二、三产业转为第一产业,C项错误;“绿心环形城市”是将城市布局成由多个中心集结而成的环形,因此功能区仍然是集中布局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不会降低,D项错误。第13题,读图可以看出,乐山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处在岷江干流和支流的交汇处,地形平坦,适合布局城市绿心和城市环;东面和南面有风景区、田园风光区、度假旅游区。因此可以判断,乐山“绿心—城市环—江河环—山林环”城市形态结构的构建,主要依托于该地的山水组合的自然条件,A项正确。第14题,读图可以看出,乐山城市布局结构由里向外排列为“绿心—城市环—江河环—山林环”。甲功能区分布特点是远离城市中心区和城市环等人口相对密集地区,位于城市布局结构的最外围,因此排除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B、C、D三项错误;位于流过主城区的岷江的下游位置,几乎不会对主城区带来水污染,而且远离主城区,土地面积较大,可能是工业区,A项正确。
15~16.15.D 16.A 第15题,根据图中风频图可知,该地的主导风向为北风。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图中河流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②区位于城市中心,多条放射状公路在此交会,交通最为便捷,为商业区;①区占地面积最大,位于城市中心外围,为住宅区;③区位于城市外围,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河流的下游河段,公路、铁路经过,交通便利,为工业区,D项正确。第16题,农业的布局要因地制宜,深受区域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因素的影响,与自然环境关系最为密切;部分工业布局需要考虑自然资源分布、地形、水源等,与自然环境关系相对密切;商业布局受交通、人流量等因素的影响明显,与自然环境关系相对不密切。所以产业活动区位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程度由密到疏排列为农业→工业→商业,A项正确。
17~18.17.B 18.D 第17题,重庆市的城市空间形态是组团式,大部分居民的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并不在同一组团内。重庆市渝中组团位于市中心,这里应以商业区为主,因此该组团人口跨组团出行的首要目的是回家,B项正确。第18题,北碚组团内部出行比例超过90%,这是因为北碚组团配套设施完善,①正确;对外交通便利与主要在组团内部出行无关,②错误;远离中部组团,导致组团内部出行比例大,③正确;职住基本平衡,减少了跨组团出行,④正确。故选D项。
19.答案 (1)围绕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区沿轨道交通线,形成放射状多中心(核心)的城市空间形态。
(2)条件:靠近大学城,科技人才多;靠近国际机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舒适;等等。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卫星城均分布在斯德哥尔摩市的主要交通线沿线,城市空间形态呈多核心模式,围绕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区呈放射状分布。第(2)题,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条件主要从交通、科技人才、环境等方面考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