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练习题--第一章素养综合训练(A)(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练习题--第一章素养综合训练(A)(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5 14:2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练习题
第一章素养综合训练(A)
一、选择题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但又有一定的规律。读世界不同海拔人口分布图(图1)和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图(图2),完成1~2题。
图1
图2
1.根据人口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分布推断,世界上分布人口最多的地形类型是(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2.根据人口分布在不同纬度地区的情况推断,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是(  )
A.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完成3~5题。
3.导致甲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植被 B.水源
C.地形 D.矿产
4.黑河—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其形成的基础是(  )
A.气候和地形 B.地形和经济
C.气候和科技 D.地形和科技
5.乙、丙两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矿产资源 ②对外开放程度 ③消费水平 ④经济发展水平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下图为某地图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中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评估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指标)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示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排名靠前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水平高 B.生态环境好
C.交通状况好 D.人口素质高
7.图示城市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后,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人口素质下降,管理难度加大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剧
C.加剧交通拥堵,增加住房压力
D.就业岗位减少,失业率上升
(2022·河南豫北名校联考)斯里兰卡岛中南部是高原,北部和沿海地区为平原,人口数量约为2 095万(2022年),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十个岛屿之一。下图示意斯里兰卡人口密度分布,图中甲地地处中南部约1 000米的高原。据此完成8~9题。
8.斯里兰卡人口最密集区主要分布在(  )
A.西南部湿润区 B.西南部干燥区
C.中部高原区 D.沿海低地区
9.甲地成为人口密集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位置优越 D.气候凉爽
(2023·安徽天长段考)水环境人口容量是在某水域水环境不受破坏的条件下,在保证该区域长期稳定的正常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前提下的最大人口数量。2008年,三峡库区户籍总人口2 068.02万人。根据三峡库区所能容纳的废水中关键限制性污染物COD与NH3-N的大值,可推算出2008年三峡库区175米蓄水位时的水环境人口容量如下表所示。据此完成10~12题。
不同指标条件下水环境人口容量/万人
指标 城市人口容量 总人口容量
COD 252.1 590.4
NH3-N 282.1 660.6
10.2008年三峡库区的水环境人口容量为(  )
A.252.1万人 B.282.1万人
C.590.4万人 D.660.6万人
11.引起三峡库区水环境人口容量严重超载的根本原因是(  )
A.库区人口数量庞大
B.库区人口文化素质偏低
C.库区污染物排放量大
D.库区纳污能力严重降低
12.为提高三峡库区的水环境人口容量,库区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大力移民,减少库区人口
B.发展科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C.推广清洁能源,消除污染源
D.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
下图是非洲某地区人口分布情况与海拔相关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所示地区人口分布所占百分比最大的海拔为(  )
A.0~500米 B.500米左右
C.500~1 000米 D.2 000~2 500米
14.上题海拔范围人口比重大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矿产丰富
B.交通便利
C.宗教圣地
D.气候适宜
下图为四种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测算柱状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
A.社会经济 B.地形
C.生产技术 D.生物资源
16.按图中测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沙漠气候
调查报告显示,某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分别比上年下降2.4%和7.6%,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用工荒”。下图为该年我国农民工流向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关于该年我国农民工流向变化及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向西部地区的农民工数量多于流向东部地区
B.流向东部地区的农民工占流动农民工的比例最低
C.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东部地区
D.东部地区的生活成本上升
18.为缓解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用工荒”,以下措施合理的是(  )
A.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吸引海外移民,鼓励生育
C.减小投资规模,改善工业布局
D.降低生活水平,减少生活成本
二、综合题
19.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选择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养家。一些省级行政区由于人口外流多,成为“打工大省”。2020年四川省有超过1 000多万的民工遍布全国。四川虽是我国人口大省,但人口分布不均,以平武—盐源线为界,东西人口差异悬殊。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试推测川东地区和川西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
(2)四川省每年都有大量民工流出,主要流往何地 为什么
(3)很多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家乡,你觉得政府应如何安置这些劳动力
第一章素养综合训练(A)
1~2.1.D 2.B 第1题,从地形类型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第2题,读图2可知,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基本位于北半球的中低纬度。
3~5.3.C 4.A 5.B 第3题,读图可知,甲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高寒,不适宜人类居住,故C项正确。第4题,黑河—腾冲线以西地区主要是青藏地区和西北内陆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人口稀少;黑河—腾冲线以东地区主要是我国季风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条件优越,人口稠密。故A项正确。第5题,读图可知,乙为山西省,丙为广东省。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大;与广东省相比,山西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低,资源环境承载力小。
6~7.6.A 7.C 第6题,读图可知,我国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A项正确。第7题,图示城市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后,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加剧交通拥堵,增加住房压力,C项正确;人口增加,不会导致人口素质下降,A项错误;劳动力人口迁入,人口老龄化减轻,B项错误;劳动力迁入,就业岗位不会减少,会增加就业压力,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D项错误。
8~9.8.A 9.D 第8题,斯里兰卡人口最密集区主要分布在西南沿海,该区域降水丰富,属于湿润区,A项正确。第9题,斯里兰卡属于热带气候,多数时间气候湿热,高原上气候较凉爽,人口分布较密集。甲地海拔较高,气候凉爽,人口稠密,D项正确。
10~12.10.C 11.A 12.B 第10题,2008年三峡库区的水环境容量由三峡库区所能容纳的废水中关键限制性污染物COD与NH3-N的大值对应的水环境人口容量决定,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两个指标对应的水环境人口容量中,COD对应的总人口容量为590.4万人,小于NH3-N对应的总人口容量660.6万人,故以COD对应的总人口容量为三峡库区的水环境人口容量,C项正确。第11题,2008年三峡库区户籍总人口为2 068.02万,人口数量庞大,远超过同期三峡库区的水环境人口容量,A项正确。库区人口文化素质偏低、污染物排放量大、纳污能力严重降低都会减小库区的水环境人口容量,但不是严重超载的根本原因。第12题,在三峡库区水量一定的情况下,提高三峡库区水环境人口容量,可以通过发展科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来实现,B项正确。向外移民只能减少库区人口数量,不影响库区水环境人口容量;推广清洁能源只能减少水污染,但不能消除污染;大力发展旅游业会导致大量人口向三峡库区流动,增加库区水环境压力,减小水环境人口容量。
13~14.13.C 14.D 第13题,图中所示地区人口分布所占百分比最大值约为40%,对照纵轴可知对应的海拔为500~1 000米。第14题,图示地区在低海拔处人口分布少可能是因为该地区位于热带,热带地区终年气温高,不适宜人类居住。海拔高处气候相对凉爽,因此人口比重大。
15~16.15.D 16.C 第15题,读图可知,在图中所示的四种气候区中,热带雨林气候区的生物资源是最丰富的,其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值也是最高的,因此可知图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生物资源,D项正确。第16题,读图可知,热带雨林气候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远大于图中其他气候区,但实际热带雨林气候区人口稀少,所以热带雨林气候区是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地区,C项正确。
17~18.17.D 18.A 第17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与上年相比,流向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增多,流向东部地区的减少,但流入人数和占比仍然是东部地区多于西部地区,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比东部地区慢。流向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比上年增多,一方面是中、西部地区接纳产业转移,就业机会增多;另一方面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生活成本上升。故选D项。第18题,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丧失。在新的形势下,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不能支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进一步发展,因此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故选A项。
19.答案 (1)川东地区人口稠密,主要分布在盆地;川西地区人口稀疏,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谷地。
(2)四川民工主要流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
原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有较多的就业机会,有较好的工资待遇,有更好的发展条件,对民工有较强的吸引力。
(3)制定优惠政策,激励返乡民工自主创业;发展当地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收返乡的民工;政府组织培训,提高民工素质。
解析 第(1)题,当地人口分布与地形密切相关,川东地区主要为盆地地形,人口稠密;川西地区地势较高,人口稀疏,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谷地。第(2)题,民工流动主要由于经济原因,现阶段,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经济发达,有较多的就业机会,有较好的工资待遇,有更好的发展条件,成为四川民工的主要流向地。第(3)题,返乡民工拥有一定的经验、技术等,政府应从政策、就业、教育等多方面给予帮助,挖掘其潜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