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练习题
第二章测评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原文如下: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该发展模式的推广,将在我国大地上涌现众多特色小镇和乡村。读田园综合体功能结构图,完成1~2题。
1.推广田园综合体模式有利于( )
A.促进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
B.提高农产品产量
C.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D.促进大城市向田园型城市发展
2.以下地区最适合优先推广田园综合体模式的是( )
A.黑龙江三江平原小麦种植区
B.浙江舟山渔村
C.湖南洞庭湖平原农耕区
D.新疆天山牧区
中国的古典园林有“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之称,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两者在规模、布局、风格、色彩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我国园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
B.我国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都以黑、白为主色调
C.北方皇家园林显示了皇权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而江南私家园林追求雍容华贵
D.皇家园林讲究人与自然协调,江南私家园林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主宰
4.我国北方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在建筑风格上有很大的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
A.地理环境不同 B.风俗习惯不同
C.传统文化不同 D.欣赏角度不同
“川西林盘”主要分布于川西平原,因竹木繁茂、小巧如盘而得名,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成都市有大小林盘约12万个。下图为川西林盘景观及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川西林盘形成的背景有( )
A.地形平坦,水网密布
B.气候温和,物种丰富
C.规模经营,集约生产
D.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6.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有( )
A.拆迁合并,扩大林盘的规模
B.集中布局,建设规模化小区
C.限制开发,留存文化遗产
D.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
地处江苏省的焦溪古镇,伴水成街,因水成镇。镇内的建筑上半部分使用的材料是青砖,下半部分使用的材料是黄石,故有“黄石半墙”之称,与江南建筑典型的“白墙青瓦”特征形成了鲜明对比。2021年,焦溪古镇入选江苏省2021年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据此完成7~8题。
7.“黄石半墙”的作用是( )
A.抵御洪水,加固房屋
B.增加色彩,装饰外观
C.调节温度,冬暖夏凉
D.保护地基,避免沉降
8.焦溪古镇未来开发方向是( )
A.增开商铺,打造商贸重镇
B.改建白墙青瓦,统一水乡风格
C.修缮老宅,保留历史风貌
D.搬迁原住居民,重新升级建设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是( )
“蓝化效应”是指城市水体面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下表为某年我国一些城市市区水域面积数据(单位:平方千米)统计表。据此完成11~12题。
城市 武汉 上海 广州 北京 哈尔滨
水域面积 248 192 125 91 96
11.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往往忽视水体的“蓝化效应”,其原因可能是( )
A.城市市区用地紧张
B.城市内涝灾害严重
C.城市发展缺少规划
D.城市环境质量低下
12.与表中其他城市相比,武汉市“蓝化效应”最强,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降水丰富,蒸发较弱
B.地势低洼,水网密布
C.河道弯曲,水流缓慢
D.植被茂盛,涵养水源
(2023·山东泰安期末)城市土地出让是指城市政府土地主管部门依法将城市土地的使用权出让给用地单位,是联系城市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纽带。土地出让空间区位选择与诸多社会经济因素有关,其中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对土地出让具有重要影响。下图示意黄山市城市土地出让区位模式。据此完成13~14题。
13.甲区虽位于城市外围,但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规模大,主要原因是( )
A.位于城市外围,土地租金廉价
B.人口规模巨大,商业服务需求高
C.中心城区环境差,商业服务外迁
D.位于旅游景区,经济发展水平高
14.黄山市城市用地的分布特点是( )
A.分布均衡,集聚程度较低
B.住宅用地分布在近郊和旅游区
C.集中度高,呈多中心状态
D.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率较外围低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缓解城市内涝,合理排放雨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新模式。据此完成15~16题。
15.城镇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水位上升
C.地表径流量增加 D.降水量增加
16.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新模式的优点包括( )
①缓解城市内涝 ②补充地下水 ③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④缩短径流汇集时间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综合题(共52分)
17.(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客家先祖原本居住在北方,由于各种原因南迁,定居在闽粤赣边地区。由于当时客家人大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较多,而且还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建造了一种“抵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土楼。他们利用当地的土、卵石和杉木,用垒筑的方式建筑了高达五六层的或圆形或方形的可住几十户甚至上百户的客家土楼。楼内数百人聚族而居,不分辈分大小,一律平等,同样大小的居住单元,不论朝向,不论方位。客家土楼成为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
材料二 客家先民从西晋永嘉之乱起,开始陆续从中原向南方迁徙,福建永定是客家人的聚集地。永定境内崇山峻岭,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永定”意为永远平定。
(1)历史上,客家人修建的土楼除了有居住功能,还具有的主要功能是 。土楼采用的建筑材料是受 因素的影响,建筑的方式又与 因素有关。
(2)结合材料,说明客家人迁入永定后建筑土楼的原因。
(3)这种居住方式说明了客家人的什么特征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当地建筑传统的土楼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18.(16分)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甲图为某城市小区平面示意图,乙图为我国某中等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甲
乙
(1)甲图所示居民小区中荷花池的生态功能主要有哪些
(2)乙图①②③曲线中,③曲线表示工业区用地面积空间变化,那么①和②曲线代表的主要功能区分别是什么 请说明理由。
(3)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该城市在距市中心15.5千米的郊区(如乙图中④所示)规划设计了一座新的卫星城,说明该卫星城的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19.(16分)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为“水弹性城市”。图1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图2为该城市计划建设的海绵城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拟在南部阴影地区新建重工业区,试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2)简述该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带来的效益。
(3)西欧对海绵城市研究较早,但推广速度较慢。从自然地理环境角度分析其原因。
第二章测评
1~2.1.A 2.C 第1题,推广田园综合体模式,可以促进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该模式不能提高农产品产量;可以推动乡村城镇化进程,该产业属于特色农业,不会促进工业化进程;不会促进大城市向田园型城市发展。故选A项。第2题,推广田园综合体模式,需要区域具有多种特色农业资源并且人口较多。黑龙江三江平原小麦种植区是商品粮基地,地广人稀;浙江舟山渔村以渔业为主,景观比较单调;湖南洞庭湖平原农耕区景观多样,人口密集,可以利用景观优势推广该模式;新疆天山牧区地广人稀。故选C项。
3~4.3.A 4.A 第3题,北方皇家园林以红、黄为主色调,追求雍容华贵;江南私家园林以黑、白为主色调,显示了追求宁静、闲适的心理需要。中国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第4题,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地理环境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因此,由于气候、地形等地理环境的不同,形成我国北方皇家园林气势宏伟、颜色艳丽,江南私家园林小巧秀丽、幽静的不同建筑风格。
5~6.5.A 6.D 第5题,由材料可知,川西林盘主要分布在川西平原,地形平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外层水渠农田占地面积广,耕地面积大,可以推断区域水源较充足,水网密布,有利于灌溉,A项正确。第6题,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一定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保留其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原型进行发展,不能盲目地进行拆迁合并、扩大规模,A项错误;集中布局会破坏其原有的分布结构,建设规模化小区也会破坏其原有的聚落特色,B项错误;可以进行保护性建设,留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不应限制开发,C项错误;农旅融合,适度发展乡村旅游业,发挥区域特色,D项正确。
7~8.7.A 8.C 第7题,根据材料信息,地处江苏省的焦溪古镇,伴水成街,因水成镇。说明该地区降水多,地处江苏,受季风影响大,多洪涝灾害,该地区的建筑上半部分使用的材料是青砖,下半部分使用的材料是黄石,黄石较青砖坚硬,可以抵御洪水,加固房屋,A项正确。第8题,根据材料信息,2021年,焦溪古镇入选江苏省2021年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古镇应该以保护为主,增开商铺,打造商贸重镇不利于古镇保护,A项错误;焦溪古镇应该保持自己的独有风格,而不是改变,B项错误;修缮老宅,保留历史风貌有利于古镇的保护及保存,C项正确;搬迁原住居民,重新升级建设易造成古镇破坏,D项错误。
9~10.9.A 10.C 第9题,住宅区一般面积最大,从图中可以看出①面积最大,所以①最有可能是住宅区。故选A项。第10题,城市有热岛效应,市区温度高;一般来说,城市中心地租较高,交通便利的地方地租较高,C项较符合。故选C项。
11~12.11.A 12.B 第11题,城市市区用地紧张,土地价格高,而水域的经济效益小,生态效益容易被忽视,导致城市建设中往往忽视水体的“蓝化效应”。第12题,武汉市“蓝化效应”强是因为市区水域面积广,其水域面积广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地势低洼,水网密布。
13~14.13.D 14.C 第13题,黄山市为旅游业发达的城市,甲区可能为旅游区,虽然与市中心距离较远,但旅游业的发展使其土地租金较高,A项错误;甲区位于城市外围,人口规模不如市中心大,B项错误;中心城区环境质量无法判断,C项错误;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D项正确。第14题,黄山市三类用地区域位置差异较大,A项错误;住宅用地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区、重要旅游区附近,B项错误;商业服务用地分布的热点区域主要集中于城市商业集聚区、大型公共设施和旅游景区周围、重要交通设施附近,因此,黄山市各类用地集中程度高,呈多中心状态,C项正确;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率较外围高,D项错误。
15~16.15.C 16.A 第15题,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道路逐渐硬化,绿地面积减少,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量增加。对蒸发量和降水量影响不大。故选C项。第16题,读图可知,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新模式,使用了渗水道路,下渗量增加,补充地下水,减少地表径流量,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①②正确;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延长径流汇集的时间,④错误;图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解决城市缺水问题,③错误。故选A项。
17.答案 (1)安全防御 自然环境 技术水平
(2)面对动荡的社会环境及恶劣的自然环境,土楼可防御外敌或者猛兽入侵;永定多山地,土楼层数多、占地少,有利于节约土地;当时建筑材料匮乏,当地有丰富的土、木材、石材等资源,可就地取材。
(3)说明了客家人家族内部的平等团结。
(4)赞同。理由:不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相较于现代建筑,土楼节能环保。
或不赞同。理由:土楼早期的防御功能在现代已经丧失;土楼大聚居特点与现代生活方式不符合。
18.答案 (1)减小温差,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局部小气候;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2)①曲线表示的主要功能区为商业区,理由是该曲线所表示的功能区在市中心附近面积最大。②曲线表示的主要功能区为住宅区,理由是该功能区在城市各主要功能区中面积最大。
(3)分散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第(1)题,荷花池的生态功能应从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具体分析。第(2)题,乙图所示的①曲线在市中心附近所占面积最大,应为商业区;②曲线在城市各主要功能区中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第(3)题,卫星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分散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等方面。
19.答案 (1)靠近煤、铁、有色金属矿产地,原料、燃料丰富;靠近铁路,交通便利;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区环境污染小;位于城区河流下游沿岸,不会污染城区水源;临河用水方便。
(2)雨水收集利用,使雨水资源化;通过吸水、蓄水、渗水,减少地表径流,有效缓解城市内涝;促进水循环;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地表径流污染。
(3)西欧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各月分配比较均匀,不易形成洪水;河网密布,城市水体面积大,蓄水能力强;植被覆盖率高,调蓄洪水的能力强。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从自然资源、交通、水源和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从增加城市水资源数量、缓解内涝、促进水循环、减轻“热岛效应”及减轻地表水污染等方面进行说明。第(3)题,结合西欧的气候、河流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