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练习题--3.4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练习题--3.4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5 15:2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练习题
第三章第四节 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城市之间交通联系日益便捷。下图示意某段城际快速轨道。据此完成1~2题。
1.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其他运输落后
B.科学技术进步
C.经济快速发展
D.外来人口增加
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际快速轨道多采用高架桥的形式,遵循的交通运输布局原则主要是(  )
A.少占土地 B.节约投资
C.因地制宜 D.适度超前
下图是某国环形特色公路,这条公路采用双螺旋设计,垂直高度45米,限速为30千米/时。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特色公路最可能出现在(  )
A.沙特阿拉伯 B.日本
C.荷兰 D.孟加拉国
4.该环形公路的设计遵循的原则有(  )
①节省土地资源,保护沿线植被 ②使环形公路与周边连接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③增加驾驶人员开车的趣味性和刺激性 ④减小线路坡度,保障行车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1年1月22日,京哈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其中北京—沈阳段桥隧众多。车站站名中多带“东、西、南、北”这些方向性词,表明高铁站建设在城市外围某个方向处,且多为新建车站。下图为京哈高铁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京哈高铁线路北京—沈阳段桥隧众多的原因是(  )
A.地形起伏较大
B.河流密布
C.耕地比重大
D.减小对地面生产生活的干扰
6.带有方向性词的高铁站有利于(  )
A.改善该地区大气环境质量
B.带动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区
C.缓解城市该方向的货运压力
D.使城市地域空间向该方向拓展
7.与北京—沈阳既有铁路相比,京沈高铁线路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技术因素
B.自然因素
C.社会经济因素
D.政策因素
8.下图为广东省河源市某区域地形与交通线布局示意图,图中G205是一条很早就修成的公路,铁路则是后来才修成通车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试分析图中交通线布局与地形的关系。
(2)在山区,与修建铁路相比,通常优先修建公路,为什么
(3)试分析图中的G205绕经曾田、灯塔两地的原因。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3·河南鹤壁模拟)独库公路即217国道独山子至库车段,横穿天山,连接新疆南北,又称天山公路。独库公路每年有一段时间要实行交通管制。开放通车期间,仍对7座以上载客汽车、核载质量5吨以上货车限制通行。下图示意独库公路线路。据此完成9~11题。
9.从哈希勒根达坂到玉希莫洛盖达坂仅50多千米的路程,在正常情况下自驾都需要约80分钟,主要是因为该路段(  )
A.海拔高 B.弯道多
C.坡度大 D.车辆多
10.独库公路禁止7座以上客车和核载5吨以上货车通行的主要目的是(  )
A.减轻环境污染
B.保护公路路面
C.提高通行速度
D.减少交通事故
11.规划中的独库高速公路不再季节性封路,主要得益于其线路(  )
A.更直 B.更平
C.地势低 D.少滑坡
下图为某城市主城与卫星城之间的地铁线路分布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地铁建设对城市空间扩散的影响为(  )
A.城市沿地铁向卫星城扩展
B.第二、三产业向卫星城转移
C.有利于抑制城镇化的发展
D.城市将向四周均匀扩展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四个地铁站点中,②站点附近房价最高
B.地铁促进了郊区与城区大宗物品交换
C.地铁使得城区和郊区间人口流动变少
D.影响地铁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分布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基建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建造了众多高难度的世界级桥梁,我国南方某山地中的大桥即是其中一座(如下图所示)。该桥主跨380米,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规模庞大的高墩大跨四塔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桥墩呈独特的“小蛮腰”造型,同一桥墩下的地下承重桩多达34根且长度不等,桩长度差值最大可达58米。读该桥所在经纬度位置及景观图,完成14~16题。
14.我国克服困难建造多座世界级桥梁,是为了(  )
A.彰显综合国力 B.吸引外资进入
C.改善交通条件 D.打造热门景点
15.该大桥主桥墩承重桩长度差极大,是因为(  )
A.地下基岩起伏不平
B.地表高低起伏不平
C.建造难度各不相同
D.永久冻土反复冻融
16.相对国内传统桥塔造型的H形和A形,“小蛮腰”造型可以(  )
A.降低桥墩自重 B.减小建造难度
C.适应自然环境 D.增加坚固程度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本格拉铁路是安哥拉最重要的铁路之一,西起洛比托,经本格拉,东至卢奥,如下图所示。该铁路最初为葡萄牙所建,后遭内战炸毁。21世纪初,安哥拉内战结束,政府决定在原线路上恢复本格拉铁路,承建方为中国,2015年该铁路正式修复通车。下图为安哥拉示意图。
(1)说明安哥拉铁路线的特点。
(2)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征,简析铁路工人在筑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健康、生命威胁。
(3)专家建议向北延长本格拉铁路至罗安达,你是否赞成 试说明理由。
第四节 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2.1.C 2.A 第1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间经济交流和人员流动更加频繁,运输需求更加旺盛,所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快速轨道交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迅速发展,C项正确。第2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高架桥可少占土地,A项正确。
3~4.3.B 4.D 第3题,读图可知,采用双螺旋设计,主要目的是降低坡度,说明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沙特阿拉伯、荷兰和孟加拉国地势起伏小,且沙特阿拉伯境内沙漠广布。第4题,该环形公路采用双螺旋设计,可降低线路坡度,增加通车的安全性;采用架高的设计,可节约土地资源,保护沿线植被。
5~7.5.A 6.D 7.C 第5题,京哈高铁线路北京—沈阳段穿越燕山山脉,为避免起伏过大,减少自然条件的干扰,保持车速平稳,所以桥隧众多,A项正确。第6题,高铁可以使城市地域空间向该方向拓展,D项正确。第7题,与既有铁路相比,高铁连接了更多的城市,会带动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京沈高铁线路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C项正确。
8.答案 (1)交通线主要沿河谷平原地带和山谷分布。
(2)山区修路难度大、成本高,人们通常优先建造受地形坡度影响较小、建设难度较小、成本较低的公路。
(3)山区地形复杂,居民点分散,为了尽可能多地照顾人口集中地,提高交通线路的利用率;东江河谷地带易发生洪水,淹没公路。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交通线路主要沿地势比较平缓的河谷平原地带和山谷分布。第(2)题,与铁路相比,公路受地形坡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建设难度较小,成本也较低,因此,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首选的是公路。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G205绕经曾田、灯塔后线路长度增加,但是经过的居民点增多,既方便了沿线居民出行,又提高了交通线路的利用率。东江河谷地带地势低平,易发生洪水,淹没公路。
9~11.9.B 10.D 11.C 第9题,哈希勒根达坂和玉希莫洛盖达坂两地之间道路起伏大,为了降低坡度,弯道更多,车速较低,B项正确;海拔高、坡度大不是通行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A、C两项错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数量较少,车辆较少,D项错误。第10题,独库公路弯道多、路面窄、坡道陡、车身长,重的车辆频繁制动,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禁止7座以上客车和核载5吨以上货车通行,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D项正确。第11题,独库公路在寒冷的冬季封路,因为路面海拔高,冬季积雪覆盖,不能通行。为了得到更平、更直的高速线路,在穿越高山时开凿隧道,使路面整体海拔更低,冬季不再被积雪覆盖,不再需要季节性封路,C项正确。
12~13.12.A 13.D 第12题,地铁建设有利于城市沿地铁向卫星城扩展,A项正确。第13题,①②③④四个地铁站点中,①站点附近房价最高,A项错误。地铁主要是运输乘客,不是运输货物,B项错误。地铁使得城区和郊区间人口流动增加,C项错误。地铁一般经过人流量大的地区,影响地铁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分布,D项正确。
14~16.14.C 15.A 16.D 第14题,我国克服困难建造多座世界级桥梁,是为了改善交通条件,C项正确;彰显综合国力、吸引外资进入、打造热门景点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不是建设的主要目的。第15题,该大桥在施工过程中,因桥处于强岩溶发育带和断层破碎带,基岩起伏不平,同一承台下34根桩最大桩长差达58米,A项正确;桥墩需要打在基岩上,与地表起伏关系不大,B项错误;大桥主桥墩在同一区域建设,建造难度相差不大,C项错误;该桥位于亚热带地区,地表没有永久冻土,D项错误。第16题,“小蛮腰”是力与美的结合,不但线形美观,而且刚度增加,D项正确;不能降低桥墩自重,A项错误;增加了建造难度,B错误;是为了克服自然环境的不利因素,C项错误。
17.答案 (1)以东西向铁路为主(缺少南北向铁路),未交织成网;线路较少(短或密度较低);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
(2)地处热带,易晒伤、中暑;穿越热带原始森林,易受毒虫叮咬、动物侵袭等威胁;局部地形复杂,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铁路曾遭战争破坏,施工沿线易残留未爆地雷、炸弹等,威胁生命安全。
(3)赞成。连接了北部与中部铁路(或连接洛比托和罗安达港口),激活了交通网;利于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安哥拉国内就业;沿海多平原,利于铁路施工。
(或不赞成。该国近海,海上航运便利,沿海地区建设铁路的必要性不大;线路经过河流、沼泽等自然障碍,建设成本高;穿越浅海、沼泽等湿地,对生态破坏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