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练习题--第四章测评(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练习题--第四章测评(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1.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5 15:2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练习题
第四章测评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纳米材料,能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近年来,京津冀地区成立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如下图所示),统筹三地资源,推动产学研协调发展。我国将石墨烯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据此完成1~3题。
1.京津冀地区发展成为我国石墨烯产业智力核心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①销售市场广阔 ②加工成本低 ③科技水平发达
④国家政策倾斜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京津冀地区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的成立,可以大力促进该产业的(  )
A.市场拓展 B.产量提高
C.技术创新 D.空间集聚
3.作为传统工业大省的河北,与京津加强石墨烯产业合作的主要目的是(  )
A.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B.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C.拓展劳动力就业途径
D.加强区域内外联系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珠江三角洲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为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据此完成4~6题。
4.粤港澳大湾区内合作基础良好,主要是因为它们(  )
A.“一国两制” B.经济发达
C.开放前沿 D.文化同源
5.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强化内部竞争
B.促进区域创新
C.提高消费水平
D.统一产业结构
6.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
A.淡水资源紧张加剧
B.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C.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D.交通物流设施落后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下图为海洋牧场选址条件结构图和我国东海海区四地的选址条件对比表(数值为某一条件的影响系数,数值越大表明该条件越优)。据此完成7~8题。
地点 A B C
P1 0.08 0.14 0.07
P2 0.04 0.11 0.05
P3 0.06 0.14 0.07
P4 0.06 0.11 0.05
7.综合考虑上述条件,东海建设海洋牧场最优的海区是(  )
A.P1 B.P2
C.P3 D.P4
8.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主要是(  )
A.有利于拓展海洋运输空间
B.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C.加大海洋渔业的捕捞力度
D.减少工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下图为我国南海诸岛图。读图,完成9~10题。
9.上图中①岛对我国最重要的战略意义是(  )
A.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B.气候温暖湿润
C.东出太平洋的重要支点
D.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10.夏季,南海表层水温大部分在28 ℃以上,但在中南半岛东部沿岸海域,水温较低,其原因可能是(  )
A.纬度较高
B.海水较深
C.有大量河流水汇入
D.受沿岸上升流影响
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长江经济带”再次被“点名”。“长江经济带”近五年已经连续被政府工作报告“点名”七次。下图为长三角和川渝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川渝地区钢铁工业发达,与长三角地区相比,该地发展钢铁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
A.科技力量雄厚 B.产业基础雄厚
C.矿产资源丰富 D.发展历史悠久
12.在长江经济带的分工合作中,长三角地区应侧重发展(  )
A.国际金融、钢铁工业 B.精密仪表、文化创意
C.化学工业、服装制造 D.机械制造、跨境电商
近年来,国内各大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活跃,出现了许多专业的电子商务村。下图示意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城市进行规划研究。读图,完成13~14题。
13.该城市中心区位于图示区域的(  )
A.东北部 B.西南部
C.西北部 D.东南部
14.若在该区域新建电子商务村(从甲、乙、丙、丁四地中选址),最宜选择在(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美国农民驾驶拖拉机在田里工作,拖拉机上的电脑屏幕显示玉米和大豆田的地图,并显示哪个地方需要施肥、施多少肥,这一系列工作程序体现了精准农业。据此完成15~16题。
15.计算机告诉农民哪个地方需要施肥、施多少肥,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
A.GIS、RS
B.GNSS、RS
C.RS、GPRS
D.GNSS、GIS
16.美国实施精准农业,最大的好处是(  )
A.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
B.减少农业投入,增加农业产出
C.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
D.提高农产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收入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综合题(共52分)
17.(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下图示意京津冀发展战略图。
(1)简述我国实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
(2)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会给京津冀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18.(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我们必须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图。
(1)简述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哪些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
(2)为了成为“生态更优美”的经济带,分析修复长江生态环境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3)为了成为“经济更协调”的经济带,分析长江上游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如何实现优势互补。
(4)评价长江“黄金水道”在实现“交通更顺畅”中的重要价值。
19.(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南海为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位于中国最南端,东接太平洋,西南通印度洋。面积约350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1 212米,最大深度约5 559米。入海的主要河流有中国的珠江、越南的红河、湄公河和泰国的湄南河等,主要海湾有中、越两国接壤的北部湾、泰国南部的泰国湾等。
中国的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这些群岛分别由数量不等的岛屿、沙洲、礁盘、暗沙和浅滩组成。这四个群岛都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其中南沙群岛岛礁最多,分布范围最大,太平岛是其中最大岛屿,面积约0.5平方千米,植被茂盛,拥有淡水。
南海诸岛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里,我国设立了一个以管辖海域为主的地级市——三沙市。
(1)南海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海上生命线”,简要分析其原因。
(2)试分析南海诸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3)三沙市海域广阔,但陆地面积小,该市以永兴岛为“试验田”填海造陆,你是否支持 请说明理由。
第四章测评
1~3.1.D 2.C 3.A 第1题,京津冀地区发展成为我国石墨烯产业智力核心,智力核心应是科技人才集中的区域,优势区位条件有科技水平发达,③正确;我国将石墨烯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说明有国家政策倾斜,④正确;销售市场广阔不是成为智力核心的优势,①错误;高科技产品的加工成本较高,②错误。第2题,京津冀地区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的成立,便于科技人才的集聚,可以大力促进该产业的技术创新,C项正确。第3题,作为传统工业大省的河北,与京津加强石墨烯产业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A项正确。
4~6.4.D 5.B 6.C 第4题,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有着不可分割的地缘、文化血脉,三地文化同源是粤港澳三地紧密联系、交流合作的基础,D项正确。第5题,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应当促进区域创新,协调发展,分工协作,找准各自定位,不能统一产业结构、强化内部竞争;提高消费水平不是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应采取的措施。第6题,粤港澳大湾区降水丰富,淡水资源充足,A项错误;该地区经济发达,高等院校众多,技术人才充足,B项错误;随着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压力增大,C项正确;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便利,物流发达,D项错误。
7.A 8.B
9~10.9.C 10.D 第9题,图中①岛是台湾岛,题干要求回答的是“战略意义”,故C项正确。第10题,中南半岛纬度低,A项错误;中南半岛东部位于大陆架,海水较浅,B项错误;中南半岛东部河流很少,C项错误;中南半岛受西南季风影响,东部受离岸风的影响,形成上升补偿流,D项正确。
11~12.11.C 12.B 第11题,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C项正确;川渝地区的科技力量、产业基础均不如长三角地区,A、B两项错误;发展历史悠久不是该地发展传统工业的优势,D项错误。第12题,在长江经济带的分工合作中,长三角地区应起到龙头作用,产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国际金融、精密仪表、文化创意、跨境电商等产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制造等应分工给矿产资源等丰富的长江中上游地区,B项正确。
13~14.13.B 14.D 第13题,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市中心区位于图示区域的西南部。第14题,电子商务村占地面积较大,要求地价相对较低,且交通便利。图中甲、乙两地地价较高;丙地地价较低但位于支路附近,交通不便;丁地地价适中,且交通便利,最宜新建电子商务村。
15~16.15.D 16.A 第15题,计算机告诉农民哪个地方需要施肥、施多少肥,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GIS,对农田状况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还要应用GNSS技术进行精准定位,D项正确。第16题,美国实施精准农业,最大好处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A项正确;需要的农业科技投入多,B项错误;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C项错误;增加外汇收入不是主要好处,D项错误。
17.答案 (1)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规划与管理;依托附近区域,整合优势资源;明确功能,合理分工,突出特色。
(3)分散北京的城市职能,控制北京的人口数量和规模;实现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推进区域城镇化发展;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区域产业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等。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第(2)题,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注意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一系列工作,做好诸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管理、整合优势资源、突出地方特色等工作。第(3)题,这一战略可以分散北京的城市职能;实现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推进区域城镇化发展;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区域产业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等。
18.答案 (1)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社会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水陆交通便捷;国家政策扶持;市场广阔。
(2)实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整治长江航道,处理好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控制和治理沿江水污染。
(3)长江三角洲地区为长江上游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长江上游地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能源、原料;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长江上游地区转移,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4)长江水运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的优点;长江流域资源丰富,农业发达,长江沿岸有众多的工业城市,运输需求量大;众多支流也能通航,长江干支流航线能沟通内陆和沿海。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和图例可知,长江经济带面积广阔,地跨多个省级行政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社会经济发达;沿线资源丰富,能源充足,产业基础雄厚;水陆交通便捷;国家政策扶持;市场广阔。第(2)题,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可以实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整治长江航道,处理好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控制和治理沿江水污染。第(3)题,长江三角洲地区具备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而长江上游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水能等能源蕴藏量大,能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能源和原料;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长江上游地区转移,实现优势互补。第(4)题,长江由于流域面积广、通航条件好,被称为“黄金水道”。与铁路运输相比,水运具有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的优点;长江流域资源丰富,农业发达,长江沿岸有众多的工业城市,运输需求量大;众多支流也能通航,长江干支流航线能沟通内陆和沿海。
19.答案 (1)南海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我国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南海进口大量原料;南海是我国出口产品的重要通道。
(2)海岛交通便利;海岛及其所属的专属经济区,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油气资源、旅游资源等;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3)支持。近岸海域较浅,工程量相对较小;填海造陆可以增加城市建设和工业用地,缓解三沙市用地紧张状况;为我国南海资源的开发提供条件。
(或不支持。填海造陆所需费用巨大;岛上淡水资源缺乏;废弃物排放增多,加剧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导致近海海洋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改变原始岸滩地貌,加剧海洋环境破坏程度。)
解析 第(1)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南海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海上生命线”,其原因主要从地理位置、交通要道等方面分析。第(2)题,南海诸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等方面分析。第(3)题,为开放性试题,支持、不支持均可。选择支持,主要说明填海造陆的优势和意义;选择不支持,主要说明填海造陆的劣势和负面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