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练习题
第五章素养综合训练(A)
一、选择题
读环境保护主题漫画,完成1~3题。
1.图1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水污染 B.臭氧空洞
C.酸雨 D.全球变暖
2.图2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危害描述,正确的是( )
A.排放氟氯烃物质 旱涝频率增加
B.排放温室气体 海平面上升
C.排放二氧化硫气体 土壤酸化
D.冰川融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3.同图3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同类型的是( )
A.荒漠化 B.臭氧层破坏
C.全球变暖 D.火山喷发
江西省鹰潭市把农村垃圾处理视为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经过两年多的强势推动,约95%的自然村有效治理了垃圾污染问题。其中一条成功的经验是用垃圾作原料养蚯蚓,用这些蚯蚓养殖青蛙,实现了垃圾的生态处理。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用垃圾作原料养蚯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符合生物循环原理
B.能处理所有现代工业垃圾
C.垃圾处理过程中投入资金较少
D.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
5.用垃圾作原料养蚯蚓,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保护环境
B.产生有机肥,促进物质和能量的再利用
C.会产生更大范围的污染
D.降低处理垃圾的费用
(2023·山东泰安期末)下图为山东某企业的“磷铵、硫酸、水泥联产”生态产业链条图,多条结构紧密、共享共生的产业链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工业模式。读图,完成6~7题。
6.该企业生态工业模式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7.该企业的生态工业模式( )
①重视对废弃物的有效利用 ②没有废弃物排入自然界 ③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④增强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联系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江苏扬州模拟)河北省是种植业与畜禽养殖业的重要产区。其种植业以小农经营为主,养殖场因不能占用耕地,大多分布在偏远地区,畜禽粪污利用率低。近年来承德市采用种养结合方式,实现粪污就近消纳,构建从种植到养殖全封闭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下图)。据此完成8~9题。
8.该生态循环农业体系中,生产商品有机肥的原料为( )
A.秸秆、粪污 B.秸秆、沼气
C.粪污、沼气 D.粪污、玉米籽
9.以往限制承德市畜禽粪污利用率提高的原因有( )
①种养业空间分布不均 ②畜禽养殖比重较低 ③农业生产技术不成熟 ④生态环保意识不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广东联考)光化学烟雾产生的原因之一——臭氧(O3)污染,多由生产生活排放形成,浓度易受不同气候条件影响,常随大气环流在区域间传输。位于南岭南侧、广东北部的韶关市,近年来O3污染增加。其来源除本地排放外,也与周边地区外源性输入有关。下图示意韶关市不同地区O3浓度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
10.为韶关市输入外源性O3污染的大气环流主要为( )
A.夏季风 B.冬季风 C.极地东风 D.盛行西风
11.韶关市O3污染的最主要源地为( )
A.江西赣州 B.湖南郴州
C.珠三角地区 D.韶关本地
废油排入海洋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同时又减少了海面潜热通量的转移,导致海水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增大,使海洋调节气温的作用减弱,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据此完成12~13题。
12.以下最不可能是造成“海洋沙漠化效应”的污染物主要来源的是( )
A.人类生活污染 B.海洋石油开采
C.近海石油加工 D.海洋石油运输
13.下列有关“海洋沙漠化效应”产生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生物因为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
B.使沿岸地区干旱程度加剧
C.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
D.更易诱发当地沿海的赤潮现象
二、综合题
14.读某年全球环境基金融资项目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全球环境基金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2)图示环境问题中,与森林破坏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有 和 。除森林破坏外,产生A所示环境问题的人类活动还有哪些
(3)全球环境基金高度关注A、B、C、D四类环境问题,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五章素养综合训练(A)
1~3.1.C 2.B 3.A 第1题,酸雨会腐蚀地表物体。第2题,北极极冰融化导致北极熊生存环境受威胁,反映的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根本原因是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全球变暖的直接危害是海平面上升。第3题,图3漫画反映的是生态破坏问题。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同属全球性环境污染,都是由环境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属于大面积生态破坏;火山喷发属于自然灾害。
4.B 5.A
6~7.6.C 7.A 第6题,生产环节产生的废弃物都得到了有效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C项正确。第7题,该生态工业模式,重视对废弃物的有效利用,①正确;废弃物排放量少,并不是没有废弃物,②错误;对废弃物进行了资源化利用,可以降低成本,③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第一、第二产业的联系,④错误。综上所述,A项正确。
8~9.8.A 9.C 第8题,生态循环农业以玉米种植区的农业废弃秸秆(经沼气池后形成的沼渣)和养鸡场的粪污(鸡粪经沼气池后形成的沼渣)作为生产商品有机肥的原料,A项正确。第9题,养殖场因不能占用耕地,大多数分布在偏远地区,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空间布局上分离,养殖场周边没有足够的农田作为粪污消纳地,直接限制畜禽粪污利用率的提高,①正确;畜禽养殖业比重较低不是影响畜禽粪污利用率的主要因素,②错误;由“小农经营”可知当地农业生产技术不成熟,导致畜禽粪污利用率较低,③正确;生态环保意识不强,将畜禽粪污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导致利用率较低,④正确。综上所述,C项正确。
10~11.10.A 11.C 第10题,韶关市O3浓度在9月份达到峰值,总体上夏半年浓度较高,冬半年浓度较低,再结合韶关市地理位置,可知将外源性O3污染带入韶关市的大气环流为夏季风,A项正确。第11题,冬季韶关O3浓度较低,说明冬季风对韶关影响有限,且受北侧南岭阻挡,O3污染的传播受到阻碍,故位于韶关北部的江西赣州与湖南郴州不是其主要污染源地,A、B两项错误;根据韶关O3浓度的季节变化特点,即韶关夏季O3浓度较高,应是夏季风将位于韶关南侧的珠三角O3污染向北侧传输导致,C项正确;城市中O3污染源地主要为工业区,图中显示韶关市工业区浓度并非韶关市内最高,说明韶关本地排放的O3不如外源性输入的强度大,D项错误。
12~13.12.A 13.D 第12题,由材料可知,“海洋沙漠化效应”是海面油膜覆盖造成的,人类生活污染排放的油污较少,故A项正确。第13题,油膜浮在海面会使海洋生物缺氧而大量死亡,A项正确;由“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可知,油膜抑制了海水蒸发,使沿岸地区干旱程度加剧,B项正确;同时加剧了海洋污染的程度,C项正确;赤潮是人类大量排放含氮、磷等的营养废弃物造成的,油污不会导致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进而引发赤潮,故D项错误。
14.答案 (1)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变暖);国际水域污染,渔业衰竭;臭氧层破坏。
(2)生物多样性减少 气候变化(变暖) 破坏湿地(围湖造田),过度放牧,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捕猎及非法贸易,生产、生活废弃物的排放,喷洒农药等。
(3)这些环境问题是区域性环境问题或全球性环境问题,区域性环境问题对较大区域甚至全球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全球性环境问题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影响广泛而深刻;这些环境问题影响巨大,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来解决,因而全球环境基金重点关注这四类环境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