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和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高二语文试卷
从余岩对中医的强烈批评,到恽铁樵等人提出的汇通思想,反映出当时如识学人在改进中
医方面的探索。中医界出现的汇通思想,力主中西医的原理是相通的,试图通过西医肯定中医
从整体上看,知识学人的中西医汇通思想仍存在局限性,如,对中医药理论的独特性认识不足
考生注意:
对比19世纪西医形成的科学实证方法.近代知识学人认为中医以闭州五行和五运六气理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解疾病,缺少科学性。傅斯年对中医的批判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并非个侧,梁启超、丁文江、鲁迅、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郭沫若等知识学人对中医均持否定态度、相较于早期学理上的论争民国时期中医科学化论争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中的多数人对中药科学化的容观事实给予肯定。
晚清以降,思想界甚至政界对传统中医的怀疑日益脚增。自俞樾到余岩再到傅斯年,对中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西医的争论不再仅仅局限于中西医学理上的争论,而是扩及思想文化的范畴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摘编胡冬敏近代医科学化探赜》)》
阅读下面的文了,完成15题。
材料二:
材料一: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中医是一门境界极高的科学.它对自然、人体的认识
19世纪初,西方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西方医
已经达到了“道”的高度。然而事实上现在中医药的核心理论和疗效已出现传示危机、中医药
蜘
学得以在中国迅速传播。洋务派对西方以“科学”来自我标榜的诊断治疗技术表现出极大的兴
依然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随着中医师人教和中医院数量的减少,中医医疗服务在整体医疗行
趣,将“西医”视为改革的有机整体。彼时,“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医学救国“各种
业中的比重大幅下降,中医没有学术和市场话语权。而在中药材和中式成药方面,我国的国际
思潮涌现,“医学救国”成为医学界参与社会变革的行动纲领。
市场份额从I996年开始出现连年下降,而西方现代医学在工业革命等科技进步驱动下取得发
经学大师俞樾最早反思中国传统医学。1876年,他在《春在堂全书》中撰写专篇论及“废
展。西方医学技术得益于物理学的突破、化学实验研究和对疾病实体细致的观察来建立的现代
医”。他的学生章太炎也主张废除中医五行,但与俞樾不同的是,他主张中医不应将精力浪费在
医学理论。
与西医的争辩上,而应谋求自身的发展。晚清知识学人的思想是社会变革的缩影,对科学主义
反观中医,近代以来处境艰难。清末,随着西方的科学技术及西学的不断传入·学术界出现
在中国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过分崇拜西医、极力贬低中医导致中医被误读。
“人人争言西学”的风气。从最初俞樾的《废医论》,到余岩等人的“废止中医案“再到鲁迅、陈寅
20世纪初,西方医学得到迅速发展。西医知识的传入对中国医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冲击,西
格等人,无不对中医之无科学性提出批判,他们及对中医的观点,除了所处年代正是中国新旧
医的病因、病理学说在解释疾病以及传染病的病因、病理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近代中国西
交替时代应该也与他们曾经留学日本、受“后明治维新时代”的影响有关。纵观百年中医存废
方医学和卫生观念的传播远远超出医学界的范围,成为科学启蒙和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
之争,其核心无非是对“科学边界“的模糊理解。而百年来技术进步带来的各种理论创新,证明
痴
分,是近代社会观念和制度变革的理论基础。激进的医学家认为中医是“旧医”,提出“废止中
了医学是不能用“科学”与否去定义的。任何理论都不是绝对真理,即便在西医体系里,很多生
医"的主张。其中,言行最为激烈的是余岩,他运用考据法,从批判中医的立场出发,系统地研讨
物学和化学理论也并不能保证完全正确。
中医经典,对《内经》的基本理论进行全面的批判。主张只有废止中医、中国的医药卫生事业才
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知识产权制度无法在中西医之间进行利益的平衡,1999年的《执业
能得到发展。这种主张显然是时代的产物,有局限性。
医师法》,基本按照西医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制定,在医师资格认定方面局限于中医院校,使
率先与余岩展开论战的是恽铁樵。恽铁樵早年任商务印书馆编译员,曾任《小说月报》主
得民间中医师流失。中医师的培养模式千年来采取的是“师傅带徒弟,父亲传儿子”的模式·用
编,因丧子而改学医,而后成为著名的儿科临床家和中西医汇通派的重要医学家。为批驳余岩
授徒施教来传授医术,与西医教学模式完全不同这种自古以来的传承传统不但没有使中医消
对《内经》的攻击,恽铁樵重新解释古人对生命现象的探究,而不是在医理上进行争论。
亡.反而历代均名医辈出。另外,在利用知识产权保护自身利益方面,由于传统“秘方“祖方”的
面对以近代科学为基础的西医知识体系和疾病理论的冲击,中医学界的少数医学家仍坚持
保守意识,中国的中药专利中请在国际市场上仅占).3%,因此、只有从源头重新梳理中医药
经典,愈来愈多的医学家则开始接受西医的生理学观点,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西医汇通派
的知识理论体系·与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相关法规相结合,从法律层面出台保护措施,才能
中西医汇通思想对医学家唐宗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唐宗海认为西医与中医互有代劣,主张
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
“损益古今,参酌乎中外,以求尽善尽美之医学”。然而,唐宗海的基本思想是厚古薄今、重中轻
我国是最大的药材生产国,如果与在中药开发、生产方面拥有技术的日本共同携手,并和韩
西,因此他很难客观评价中西医的不足。
国及我国台湾共同提出一个“振兴东亚中医药文化”的愿茶,可以大大扩大世界中药市场,共赢
恽铁樵对两种医学本质的理解较唐宗海更为深刻。他指出,“西医之生理以解剖,《内经》之
的可能性很大。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还应尽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利用得天独厚的地
生理以气化”,因此“今日中西皆立于同等地位”。另一位著名的中西医汇通派医学家张锡纯在
理环境条件,发展药用植物种植基地和精深加工产业链,此外,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
《医学表中参西录》中列举“衷中参西”的医学思想,即以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为本,参考西医知
承,必须从娃蛙抓起。望闻问切诊断法,相生相克·君臣佐使,这些蕴含肴中国古老智慧哲理的
【仓高语文第1页(共8页)】
【言高语文第2处(共8页容】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A项,“关系不大”不合文意,原文是“…各种思潮涌现,‘医学救国’成为医学界参与社会
变革的行为纲领”。B项,“而其学生章太炎否认了老师的主张”理解错误,原文是“他的学生
章太炎也主张废除中医五行,但与俞樾不同的是,他主张中医不应将精力浪费在与西医的争
辩上,而应谋求自身的发展”。C项,“恽铁樵避开自己不擅长的医学理论”分析不当,根据原
文“(恽铁樵)而后成为著名的儿科临床家和中西医汇通派的重要医学家”可知,说恽铁樵不擅
长医学理论是站不住脚的。从文中来看,之所以他选择从生命现象探究的层面对余岩的言论
进行批驳,是因为这是中医的特点所在]
2.C(“由于受到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影响…”分析不当,根据原文,中西医汇通思想确实对唐宗
海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使得他认为西医与中医互有优劣:但并不能得出他的“重中轻西”思想
是受到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影响)
3.D(不合文意,根据原文,影响当代中医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不完善的中医药人才管理制度和知
识产权制度)
4.①随着19世纪西方医学大规模传入中国,以唐宗海、恽铁樵、张锡纯等为代表的知识学人主
张中西医原理相通,试图通过西医肯定中医。②这一思想反映了当时知识学人对改进中医进
行的探索,但存在局限性,如对中医药理论的独特性认识不足。(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5.①建设中医药人才队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素质:修订《执业医师法》,
制定民间中医师的认定标准。②完善法规制度,出台相关保护措施,促进创新发展。③建设
统一大市场,严控中药材品质。因地制宜发展药用植物种植基地和精深加工产业链,加强中
药材生产过程管理。④振兴中医药文化。加强中药开发、生产技术的国际合作,开拓世界中
药市场,加强中医药传承和传播。(每点2分,任意三点即可,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
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6.B(江上并未频频出现红光:“但主要是对未来的希望”中的“主要是”错误,原文中的“红光”主
要是作者对战火的记忆和留存的阴影)》
7.B(“意在表明…明友却没有”理解错误,朋友也在受着煎熬;形成对比的目的也不在此)
8.①寒夜中在江上梦到的火光。②四年前作者在上海亲眼看见的火海。③这些年作者记忆中
一直折磨他的心灵的战火。④打败敌人,重建家园的希望之火。(每点1分,其他答案言之有
理的酌情给分)
9.①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憎恶。四年前的战火烧毁了同胞的生命,使整个民族备受煎熬,作者心
如刀割,想要复仇,想要恢复和平。②鼓励同胞重建家园。文中“昂着头回到这个地方来”“在
火场上辟出美丽的花园”“火中新生的凤凰”等句子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结束战争、重建家园的
希望,这正是对整个民族的鼓舞。(每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10.CEF[(原文标点)韩令使者求救于秦,冠盖相望也,秦师不下,韩又令尚靳使秦]
11.D(“窃为公患之”中的“患”是“担忧”的意思;“人满为患”中的“患”是“灾难”的意思)
【⑧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