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 (23PPT)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 (23PPT)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12 22:5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一单元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1、分析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背景;
2、识记和掌握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内容;
3、归纳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影响。
4、体会改革是时代的要求,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并带来深远影响:彼得一世的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学习目标
①建立基辅罗斯(第一个国家)
③莫斯科公国崛起
④莫斯科公国统一俄罗斯国家,伊凡四世即位后正式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专制统治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
9世纪晚期
13世纪上半叶
14世纪
16世纪初
②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俄国的历史沿革
第一部分
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改革背景(原因)
世 界 发 展 形 势
西欧国家
当时的俄国
此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强权领导下,已发展为17世纪中叶的欧陆首强。
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大国崛起》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农奴制封闭落后
17世纪末落后的表现:
军事上:只有陆军没有海军
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
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
文化上: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也只占23.6%
彼得一世,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他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造船厂当了四个月的学徒,又到英国参观了海军造船厂,在普鲁士研究了兵制;在英国拜访了牛津大学,旁听了议员的辩论。回国前,他又聘请外国专家、工匠和技师到俄国传授技术。
彼得一世改革
2.改革目的
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改革特点
向西方学习
1.背景
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内容 作用
政治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利。
军事 创建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经济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文化教育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社会习俗 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加强了中央集权和沙皇的专制统治
军事实力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经济实力增强(弊端:农奴制强化,阻碍社会发展)
有助于俄国文化习俗的近代化
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并在战争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意义:俄国成为了欧洲强国。
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
——普希金




4.改革之果
1698年某天,彼得一世从国外归来,领主们纷纷前来祝贺。不料沙皇接过侍从递给他的一把剪刀,立即亲自剪除领主们的大胡子。不久以后,彼得一世发布敕令:剪胡子是俄国人应尽的义务,除神职人员外,禁止任何人蓄须。
剪胡子
意义:学习西方先进文明(先进技术、社会风俗、生活方式),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 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输出到英国市场。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促进
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阻碍
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彼得一世改革
6.影响
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③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局限性)
5.性质
由沙皇领导的加强专制统治的封建性质改革。
第二部分
废除农奴制
俄国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在农奴制衰落过程中,资本主义工业逐步发展起来……1804年,俄国有1200家手工工场,到50年代末发展到2800家……但是,俄国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
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有很大比重,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奴。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迁徙和务工经商,农村贫困落后,农奴购买力低,生产率低下,这些影响了国内市场发展。
废除农奴制原因
材料1 英法联军与俄军在克里米亚半岛的激战。
材料2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形式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
落后的封建农奴制难以抗衡英、法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暴露了封建农奴制的落后,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也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废除农奴制
2.直接原因
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1.根本原因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时间、领导人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一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1856年4月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
材料三 “诸位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到的一切都做到了。”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
4.目的:巩固统治,缓和社会矛盾,避免革命发生
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这幅图描绘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后,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吻自己主人脚面的场面,它表现了这次改革是由农奴主实施,而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恩赐”的情况。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
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大量资本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列宁
改革的实质是对农奴的一次更的大掠夺。
俄国1861年改革内容
1861年农奴制改革
6.影响
①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③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局限)。
5.性质
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
背景 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
目的 摆脱统治危机,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时间、人物 18世纪初 彼得一世 1861年 亚历山大二世
内容 ①②③④⑤ ① ②
性质 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意义 是俄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局限 农奴制强化,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启发: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改变落后面貌,富国强兵。
成为军事强国,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
农奴制残余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