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二)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二)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2 22:28:54

文档简介

南开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二)
高三年级 地理学科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本卷共 15题, 每题3分, 共4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8年9月16-17日,受台风“山竹”影响,常熟、 海门、 深圳三地出现特大暴雨。 图1为当年9月16日23时我国部分地区气象要素分布图。 读图, 回答1-2题。
1. 常熟、海门出现暴雨的主要原因是
A. 临近长江入海口,水汽充足 B. 受江淮准静止锋的长时间控制
C. 副热带高压强盛,夏季风强 D. 受低压槽影响,冷暖气流交汇
2. 此次台风
A. 缓解江苏伏旱旱情 B. 增大广东地质灾害风险
C. 引发四川暴雨洪涝 D. 加剧山东土壤盐碱程度
在沉积过程中如果没有干扰因素,原始的沉积地层一定是不间断的。 图2为某区域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沉积地层在地表出露情况示意图。 读图, 回答3-4题。
3. 图中四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图中沉积间断发生时期,甲区域
A. 地势先抬升后沉降 B. 出现数次冷暖交替
C. 物种发生大量灭绝 D. 蕨类植物高度繁盛
2019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 百余年来对于大熊猫的保护与研究, 见证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 图3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5题。
5. 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地处岷江上游,在保护大熊猫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应聚焦在
A. 退耕还草, 防风固沙 B.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 垃圾分类, 资源优化 D. 清淤治污,提升水质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 图4为我国某县级市不同时期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示意图。读图,回答6-7 题。
6. 影响该城镇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环境保护 B. 开发成本
C. 地形地貌 D. 防灾安全
7. 据图推测,2015年以后, 该城镇的建设用地
A. 沿交通线蔓延式快速发展 B. 以城镇更新改造利用为主
C. 以周边卫星城镇用地为主 D. 以城镇中心工业用地为主
总部位于丹麦的L公司是一家从事拼插玩具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世界知名企业, 其产品畅销全球。 时至今日,L公司在全球已有多家大型主题乐园,均融合了当地的文化元素。读该公司发展历程示意图 (图5) ,回答8-9题。
生产木制玩具 注册专利 塑料玩具成为核心产品 涉足电子产品和教育 打造产业生态圈 在深圳开建 全球最大主题乐园
8. 该公司由生产木制玩具到生产塑料玩具并成为核心产品,主要得益于
①优惠政策扶持 ②市场需求扩大 ( ③石化产业发展 ④ 生产成本降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9. L公司在我国多地建设主题乐园的主要目的是
A. 树立产品形象,开拓当地市场 B. 迎合当地理念,减少前期宣传
C. 扩大公司规模,拉动当地就业 D. 融入当地景观,开发旅游市场
图6为甲、 乙两土壤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 与甲相比, 乙剖面土壤腐殖质层较厚,主要是由于
A. 地表的植被以高大乔木为主 B. 生物量大,促进岩石风化
C. 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弱 D. 降水量大,淋溶作用较强
11. 若近年来乙土壤有机质层变薄,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B. 降水季节变化减小
C. 地表径流堆积加强 D. 区域气候类型改变
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是指一个直辖市或地级市所辖的区内和区与区之间, 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我国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较2010年增加约7600万人。 图7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图。 读图, 回答12-13 题。
12. 与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较快现象, 密切相关的是
A. 城镇化政策差异显著 B. 市区基础设施完善
C. 市区环境污染较严重 D. 区际产业分工差异
13. 2010-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 农业发展水平降低 B. 乡村老龄化问题加剧
C. 城镇产业结构失衡 D. 城镇劳动力数量过剩
王教授从甲地出发到乙、 丙、 丁三地考察, 图8中标注的是考察目的地经纬度位置和抵达时的北京时间。读图,回答14-15题。
14. 王教授抵达各目的地时, 符合当地真实情况的是
A. 乙地——太阳刚冉冉升起 B. 丙地——当地恰逢正午时分
C. 丁地——当地日期为 19日 D. 丁地——白夜现象较为明显
15.王教授在丁地观察旗杆,当地时间与旗杆影子朝向匹配正确的是
A. 03: 00 西南方 B. 08: 00 东北方
C. 15: 00 东南方 D. 19: 00 西北方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 3题, 共55 分。
16. (18分) 阅读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
汕头市南澳岛(图9)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岛屿总面积约115平方千米,2022年常住人口约6.46万。
(1) 据图9,描述南澳岛上城镇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6分)
与南澳岛北坡相比, 南坡多裸露的花岗岩,形成了形似“石蛋”的地貌景观。 图10 为“石蛋”地貌景观及其形成过程示意图。
(2)结合图文资料, 说明花岗岩“石蛋”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并指出其多出现在岛屿南坡的原因。 (8分)
近年来, 当地依托自身环境条件,尝试推广生态海水养殖,并促进海岛旅游业的发展。该经济发展模式对南澳岛及其周边海洋生态起到了正反馈作用。
(3)解释上述经济发展模式对南澳岛及其周边海洋生态起到的正反馈作用。 (4分)
17. (19分)阅读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
(1)据图归纳甲、乙两城降水共同特征,对比两城市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6分)
潘塔纳尔沼泽是全球最大的湿地, 它犹如一个巨型“浴缸”,孕育着 3000多种植物。 图11中K地降水量峰值出现在12月, 而其下游河段的汛期出现在转年3-4月。
(2)说明K地降水量峰值与其下游河段汛期时间不一致的原因。 (4分)
图11所示区域南、北部人口合理容量不同,这与两地区自然资源的差异密切相关。(3)为证明两地区耕地、淡水资源存在差异,应重点阅读图中哪些方面信息 (3分)
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桔生产国, 所产柑橘大部用于加工橙汁。 目前巴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橙汁出口国,全球约 72%的浓缩橙汁来自巴西的圣保罗。
(4)从节省生产成本的角度,分析圣保罗发展橙汁加工业的优势条件。 (6分)
18. (18分) 阅读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
小龙虾适宜生长在水温为 16-32℃、微碱性的水域环境,喜温避光,属杂食性动物。图13 所示的长江干流附近及江汉平原地区是目前我国小龙虾规模化养殖集中区域。
(1)说明上述区域能够大规模养殖小龙虾的有利自然条件。 (4分)
图13 所示长江干流河段航运价值较高,近年来沿线区域还在不断规划建设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
(2)从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运输需求的角度,解释在航运价值较高的河段沿线区域建设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原因。 (6分)
在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 洞庭湖曾一度不断淤积, 面积萎缩。 洞庭湖的生态治理与修复, 要站在“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高度来实施。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洞庭湖面积萎缩对周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
某校学生赴图13 中L山开展野外实践活动,下表为该山东南坡植被分布随海拔高度变化统计记录。
海拔(米) 地带性植被 非地带性植被
1100 以上 山地落叶阔叶林 人工栽种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800-1100 山地常绿、落叶混交林 人工栽种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800 以下 山地常绿阔叶林 水稻田、人工栽种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4) 根据表格信息,归纳L 山东南坡的植被分布特点。 (4分)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二)
高三年级 地理学科 参考答案
I 卷共 15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A B C B D A C A D B D C
Ⅱ卷共 3 题,共 55 分。
16.(18分)
(1)分布特点:岛上的城镇数量少,较分散,主要分布在沿海海湾地区(2分)。
形成条件:岛屿面积小,对外依赖性强,城镇发展依托港口(2分);沿海地形平坦,海湾较为封闭,
抗风浪能力强,便于建设港口、城镇(2分)。
(2)形成过程:岩浆侵入岩石圈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2 分);经地壳抬升,出露地表(2 分);岩石棱
角处更易受多方向风化、侵蚀,形成“石蛋”地貌景观(2分)。
原因: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风化、流水侵蚀更严重(2分)。
(3)发展生态海水养殖业和海岛旅游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少;高品质海产品和特色旅游业带来的丰厚经
济利润,可部分用于对维护海洋生态环境方面的投入;该经济发展模式对海洋生态环境提出更高要求,能
促进当地居民对海岛及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每项 2分,任意两项)
17.(19分)
(1)共同特征:年降水量较大,主要集中在夏半年(2分)。
差异及原因:甲城市年均温低于乙城市(2分),原因是甲城市海拔高于乙城市(2分)。
(2)河流流经湿地,湿地对河流流量具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汛期滞后于降水量最大值(2分);地形平坦,
植被茂盛,地表径流流速慢,汇入河流的速度慢(2分)。
(3)地形类型分布(山地、高原、平原的比重);地势(海拔高度);河流密度;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
(每项 1分,任意三项)
(4)临近产地,柑橘充足且损耗较少,节省原材料及损耗成本(2分);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且地价较便
宜,节省劳动力、地价成本(2分);地处沿海,临近港口便于出口,节省交通运输成本(2分)。
18.(18分)
(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气温适宜;河湖众多,可养殖区域大;物种丰富,食物来源多。(每项
2分,任意两项)
(2)河运速度较慢,且受河道及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大(2分);相对河运,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运速
快的特点,高速公路具有速度更快、灵活性强的优势,更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现代交通运输的作用(2分);
沿线区域对交通运输需求日益增大,需要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络(2分)。
(3)湖面缩小,调洪蓄洪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多发;调节当地气候的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每项
2分,任意两项)
(4)以森林植被为主;地带性植被呈现垂直地域分异;受人类活动影响,形成非地带性植被。植被种类多
样,有天然植被,也有人工植被。(每项 2分,任意两项)
{#{QQABCYYEggggABBAABhCAQH4CAEQkBCCAIoGwFAAMAIAgQFABC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