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2 22:2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锦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 0月8日在杭州市(30°N,1 20°E)举办,9月23日20:00召开开幕式。迪拜(25°N,55°E)的国际友人决定前往杭州观看开幕式。下表为迪拜国际友人前往杭州的航班信息袁,据此完威卜3起
1.北京时间9月22日20:00迪拜国际友人乘坐的飞机抵达了杭州萧山机场,他乘坐的航班最有可能是
A.① B.② C. D.
2.开幕式当天,杭州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可能是
3.杭州亚运会举办期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杭州的白昼时间逐渐变长 B.迪拜自转线速度小于杭州
C.地球公转角速度逐渐变快 D.杭州的正午日影逐渐变短
张掖丹霞地貌地处祁连山中段北麓,主要由距兮约6500万年形成的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以交错分层、四壁陡峭、色彩斑斓而称奇,被粕:为“世界十大地理奇观”。图1为张掖丹霞地貌区地质剖面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组成张掖丹霞陆地地层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图2中的
A a B.b C .c D .d
5.该地彩色丘陵医
A.属于良好的储水地质构造 B.地表受外力侵蚀作用微弱
C.中间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D.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
6.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内彩色丘陵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A.水平挤压一固结成岩一风化侵蚀一断裂抬升
B.固结成岩一水平挤压一断裂抬升一风化侵蚀
C.断裂抬升风化侵蚀水平挤压固结成岩
D.固结成岩风化侵蚀水平挤压断裂抬升
我国长江石首——城陵矶河段河曲发育,河道变迁频繁,下图示意1756-1960年该河段河道变化。读图,完成7~9题。
7.图示河流一般发育在
A.平原 B.山地 C.丘陵 D.高原
8.该河道的演化过程顺序是
A.甲一乙一丙一丁 B.甲一丁一丙一乙 C.丁一丙一乙一甲 D.丁一甲一丙一乙
9 20世纪60年代后,该河段多采用人工裁弯取直的治理措施,主要目的是增强
①地下水补给量②河床泥沙淤积③上游洪水下泄④河道通航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年11月12日,强玲空气迫近云南,在云南和贵州之间出现了刀切一般的昆明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并非“静止”,而是常在某一位置附近摆动,还具有日间北退夜间南进的现象。读“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据图分析昆明准静止锋的成困主要是
A.暖气团势力强 B.地形影响 C.冷气团势力强 D.海陆位置影响
11.昆明准静止锋“日间北退夜间南进”的原因有
①夜间东南暖湿气团增强 ②夜间降温增强冷气团势力
③白天副热带高压带北移 ④白天暖气团势力得到增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12.据图推断
A.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B.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
C.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D.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
13.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A.小满 B.夏至 C.立秋 D.冬至
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据此完成14-16题。
14.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量 C.蒸发量 D.地表径流量
15.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
A.1961-1979年 B. 1970-1989年 C.1980-1999年 D.2000-2020年
1 6.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
A.沙尘天气增多 B.灌溉面积扩大 C.湖岸线较稳定 D.绿洲面积增加
南极洲沿岸受到西风漂流与沿岸环流相互作用形成的大涟涡影响,形成南极磷虾聚合带,为其他大型海洋生物和鸟类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南极磷虾数量巨大且营养丰富,被称为“海上粮仓”。多年来,世界渔业大国一直在进行南极磷虾的商业捕捞活动。下图为南极周边磷虾分布图。据此完成17-1题。
1 7.南极沿岸环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
A.极地东风 B.盛行西风 c.海陆风 D.冰川风
18.南极洲沿岸聚合带生物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寒暖流交汇处,营养盐上泛 B.浅海大陆架附近,光照和水温适宜
C.海水漩涡搅动,营养盐上泛 D.入海河流众多,带来丰富的营养盐
2023年11月3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预计即将形成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并持续到冬季。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的信风减弱,使赶平洋中东部的水温异常增温的现象。据此完成19~21题。
19.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海 气”相互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上升气流增强,大气降水减少 B.水温升高,向大气输送热量多
C.水分交换减弱,蒸发总量减小 D.风力增强,海水运动逐渐加快
20.因厄尔尼诺现象而导致干旱和森林火火的地区,最可能出现在
A.印度尼西亚 B.秘鲁 c.美国 D.埃及
21.推测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的影响可能是
A.造成南涝北早 B.西北季风增强 c.出现冷冬现象 D.梅雨天气消失
下图为阿尔卑斯山主峰勃朗峰(7° E,46°N)和天山主峰博格达峰(88° E,44°N)的垂
直自然带分布。读图,完成22~24题。
22.推测甲、乙两自然带最可能为
①甲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②甲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③乙温带荒漠带 ④乙温带草原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3.与勃朗峰相比,博格达峰雪线更高,主要是由于
A.高差较大,自然带丰富 B.位置偏东,气温较高
C.纬度较高,太阳辐射强 D.深居内陆,降水较少
24.勃朗峰针叶林带分布南高北低,主要原因是
A.北坡纬度低,温度较高 B.北坡坡度大,土壤较贫瘠
C.南坡为阳坡,热量充足 D.南坡为背风坡,降水偏少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共3小题,共计52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拒马河(如图”发源于太行山深处河北省涞源县境内,在张坊镇附近的铁锁崖下分为南
北拒马河进入平原。拒马河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为600毫米,降水集中于6~9月。在拒马河河岸的悬崖壁上,一层一层的石灰岩以同心状叠置呈半圆形隆起,从河对岸望去好像刚刚升起的太阳,故称这一景观为“太阳升”(如图2)。拒马)可山清水秀,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夏季竹筏戏水项目深受欢迎(如图3)。
(1)说出图2中地貌景观的地质构造名称,并说明该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8分)
(2)图1中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凹岸还是凸岸?试分析其原因。(6分)
(3)结合该河段的水文特征,说出开展竹筏戏水项目的条件。(4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快行玲锋是指移动速度较快的冷锋,锋后冷气团移动速度远远大于暖气团移动速度,使暖气团强烈上升,形成的锋面坡度较大。下图示意亚洲某区域某年1 2月6日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受气流叠加影响,我国北万多地经历了快行冷锋过境。下表示意北京某年12月6日0:00~10:00气象要素变化,其中露点是空气固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
(1)简述我国北方此次快行冷锋的形成过程。(6分)
(2)推测北京市冷锋过境时间,并说明理由。(6分)
(3)分析北京市12月6日2:00~6:00气温变化的原因。(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马达加斯加为非洲岛国,该国森林资源丰富,东北部为热带雨林典型分布区。马达加斯加岛气候的区域差异显著,只有少量小型食内动物。环尾狐猴属于原始种类的珍稀濒危动物,栖息于较干旱的疏林岩石地带,以树叶、花、果实以及昆虫等为食。图1为环尾狐猴,图2为马达加斯加岛降水和水系分布示意图。
马达加斯加岛地处低纬地区,易受热带气旋侵袭,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1)画出流经图2中甲地的洋流。(2分)
(2)说明马达加斯加岛东北部地区雨林植被分布典型的原因。(6分)
(3)应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马达加斯加岛西部和西南部成为环尾狐猴主要栖息地的自然原因。(6分)
(4)说明热带气旋形成过程中海 气之间水热交换的主要表现。(4分)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25一一27题评分建议:考生答出关键词,或与关键词意思接近,描述合理即可得分,部分评分要求参考括号内标注。
25.(1)背斜(2分)
形成过程:沉积物固结形成石灰岩(2分);地壳运动使岩层受到挤压,形成背斜(2分);
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在风化、侵蚀作用下形成的(或在外力作用下形成)。 (2分)
(2)凸岸。 (2分)河流凸岸流速慢,沉积作用强;地势平坦,易于建设;土壤肥沃,适
合农耕;靠近河流,取水方便。 (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3)夏季径流量较大;宽谷流速较慢;河流含沙量小。(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26. (1)6日亚洲高压强盛,冷空气势力强,移动速度快(2分);区域东北部出现低压中心,并在低压槽处形成冷锋(2分);高压驱动冷空气向东南方向移动,与低压槽处冷锋叠加,形成快行冷锋。 (2分)
(2)过境时间:6日6:00~10: 00。(2分,若考生回答6日6: 00开始也可得分,其他答
案不得分)
理由:该时段内,气温、露点迅速下降,说明受北方干冷空气过境影响(2分);气压上升,
说明有冷高压入侵。 (2分)
(3)该时段是快行冷锋过境前(1分);由于快行冷锋冷空气移动速度快(1分),锋面坡度较大(1分),使锋前的暖气团被迅速挤压到狭窄区域,导致冷锋过境前温度上升。(1分)
(2)东北部纬度更低,热量条件更好(2分);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地形的抬升作用更明显,多地形雨(2分);沿岸暖流增温增湿,形成了典型的雨林气候。 (2分)
(3)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被海洋阻隔,缺少大型食肉动物,环尾狐猴的天敌少;纬度较低,植物生长快,食物供应量大;西部和西南部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较干旱少雨,以稀树高草为主,适合栖息;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4)热带洋面蒸发较为强烈,向大气提供水汽;在气流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并以降水形式返回海洋; (每点2分,任答1点得2分)
蒸发从海洋吸收热量,热量随水汽进入大气;水汽凝结时,热量释放出来等。 (每点2分,任答1点得2分)
27. (1)(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