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台
阶
了解作者
1
生于1956年,浙江衢州人。
2
当代作家,现任浙江省嘉兴市作协主席。
3
浙江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4
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
李森祥
2000年后发表小说颇多
主要有《十八里营房》《金奎银奎》《小学老师》《塌鼻大娘》。1987年开始文字创作,代表作有小说《小学老师》、《抒情年代》《情世诗文》《传世之鼓》 等,《台阶》是作者亲历农村生活的深刻感受。
了解背景
《台阶》是作者亲历农村生活的深刻感受。李森祥远离故乡,从戎军营,时空的距离,使他对故乡产生了一种极其亲切、真实的回忆。作者根据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极低,许多农民以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改变现状这一现实写下了这篇小说。
“台阶”是文章命题立意的核心,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本文关联知识
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1)人物是小说的第一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2)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时前面还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这几个部分组织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用以展现人物性格,表达中心思想。
(3)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
生字词
词语解释
01
低着眉头,眼睛向下看。形容顺从的样子。
低眉顺眼
02
人很多的公开场所。
大庭广众
03
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
若有所失
04
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微不足道
课文分层
高潮(17—25):
父亲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
结局(26—32):
有九级台阶的新屋建成,父亲也老了。
结构分层
开端(1—9):
父亲盼着造有高台阶的新屋。
发展(10—16):父亲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艰辛准备。
走进文章
01
回忆旧台阶
02
父亲觉得台阶低
03
父亲为造新台阶做准备
04
造新台阶
05
新台阶造成后父亲觉得不对劲,父亲老了。
总结全文围绕“台阶”写了哪些事?
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第1段)
台阶不仅是物质形态,更是地位象征。父亲总觉得自家台阶低,表明父亲是一个要强、不甘落后、渴望受敬重的人。
从细节分析人物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是小说、记叙文常用的写作方法。成功的细节描写会让读者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父亲就坐在台阶上很耐心地洗。因为沙子多的缘故,父亲要了个板刷刷拉刷拉地刷。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颜色。我为他倒水,倒出的是一盆泥浆,木盆底上还积了一层沙。
盆里的“泥”“沙”是父亲辛勤劳作的见证。父亲洗脚的细节描写细腻生动,表现了父亲不辞辛劳。
比喻
夸张
“专注的目光”表现了父亲的执着——对高台阶的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速度,争取早日建成有高台阶的新屋,像别人一样气派。反映了父亲的好强和执着。
环境细节描写
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既是细节描写,也是侧面描写。
正面写破草鞋之多,侧面写父亲的艰辛,勤奋肯做。
反映了父亲为建有高台阶的新屋,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父亲)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01
作者对父亲额头上的露珠细致描绘,体现父亲踏黄泥的专注,高台阶即将筑成的喜悦。
02
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灰白的头发比作“刚收割过的庄稼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真的老了,写出了父亲的倔强和可怜,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心疼和关心。
动作描写,外貌描写
体魄健壮、吃苦耐劳、渴望得到别人尊重的父亲。
老实厚道、低眉顺眼、含辛茹苦一辈子的父亲。
俭朴谦卑、沉默寡言、不怕千辛万苦的父亲。
在漫长的准备之中积铢累寸,终于如愿以偿的父亲。
不甘低人一等、在坚韧不拔的奋斗中老去的父亲。
有着长远生活目标,有着愚公移山的精神的父亲。
非常要强、有理想、任劳任怨,用一生的时光去努力,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的农民父亲。
……
父亲形象总结
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结果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
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前后形成对比,表现父亲当年的强壮和造屋后的老迈。
那石板没经石匠光面,就铺在家门口。多年来,风吹雨淋,人踩马踏,终于光滑了些,但磨不平那一颗颗硬币大的小凹凼。
石板粗糙,暗示当年经济条件差,造屋艰难。
母亲坐在门槛上干活,我就被安置在青石板上。母亲说我那时好乖……再大些……后来……
表现那时年幼,年幼的“我”能在台阶上跳上跳下,可知台阶确实很低。新屋造好时“我”已是大人了,可见准备盖房前后时间之长。而新屋造好,我长大了,父亲却老了。
写父亲在青石台阶上的坐姿,可见台阶之低。
父亲个子高,他觉得坐在台阶上很舒服。父亲把屁股坐在最高的一级上,两只脚板就搁在最低的一级。
文章较详细写了父亲的脚板以及洗脚一节,这似乎与“台阶”无关,可以删去吗?
不能,这部分看似与主要内容“台阶”无关,但这是父亲一生艰苦、淳朴和劳作的明证,是丰富父亲形象不可或缺的内容。
材料的详细安排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
台阶在当时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本文通过写父亲对高台阶的渴望与追求,表现其追求社会地位,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也是通过写父亲建造高台阶新屋的过程展示他吃苦耐劳、淳朴坚韧的性格。
“台阶”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文章的文眼。所以,写造台阶写得很详细。
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单,造台阶写得很详细?
父亲为了建高台阶的新屋做了哪些事情?
种田
砍柴
捡卵石
编草鞋
踏黄泥
抬石板
新屋
教师总结
01
父亲的一生是典型的中国农民奋斗不止的一生,他的一生虽然让我们感觉到有些可悲,但也是伟大的,父亲的伟大之处,就在与他跟许许多多的农民一样,虽然一无所有,但是他们艰苦创业,这座九级台阶高的屋就成了父亲的人生坐标,就是父亲生命的终点。
02
父亲正是我们民族文化中最厚重的那级台阶!父亲就是我们人生的一级台阶。
03
生命之美,美在创造,用自己艰辛的劳动创造新生活。改变自己的地位,过有尊严的生活。
04
劳动之美,美在充实,用那一片淋漓的大汗托起明天,父亲的生活是劳碌而目标坚定的。
05
读完,又有生命之叹,当愿望似乎已经实现了的时候,却突然发觉自己无能为力前所未有的虚弱。只有艰苦奋斗的人生却没有享受奋斗的果实的失落。
06
生命之苦,人生的艰难,人生的困境,生命对于这人生困境的不屈超越以及随之而来的停滞与幻灭。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