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单元作业设计
目录
一、单元信息-----------------------------------------------------2
二、单元分析-----------------------------------------------------2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3
四、 单元作业设计思路---------------------------------------------3
五、 课时作业
1、《第一课时 物体的质量》作业-------------------------------5
2、《第二课时 探究物质的密度》作业---------------------------10
3、《第三课时 密度知识的应用》作业---------------------------15
4、《第四课时 认识物质的一些属性》作业-----------------------20
5、《第五课时 点击新材料》作业-------------------------------24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1、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28
2、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分析--------------------------------------31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物理 八年级 第一学期 沪科粤教版 我们周围的 物质
单元 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物体的质量 第五章第一节
2 探究物质的密度 第五章第二节
3 密度知识的应用 第五章第三节
4 认识物质的一些属性 第五章第四节
5 点击新材料 第五章第五节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本章内容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属于“物质”这一 主题。该主题内容所涉及的科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密切相关,与科 学技术的发展前沿有重要联系。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注意多种教 学方法的运用,注意帮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
具体内容要求如下:
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用语 言、文字或图表表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 有关的物理现象。
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通过收集信息,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新材料的发展给人 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可 持续发展有所作为。
活动建议:
测量一些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种方案,测量酱油、食 用油、醋、盐、塑料制品、肥皂哦、牛奶等物品的密度。
调查生活中的一些常用品,了解它们应用了物质的哪些物理属性。
从图书馆、互联网上收集有关新材料研究和开发的信息,写一篇小论文。
参观生产某种材料(如建材)的工厂,调查生产这些材料可能造成的环境 污染,提出治理的设想。
(二)教材分析
1.内容逻辑分析
“物质”是《课标》中科学内容三大一级主题之一。“质量”和“密度” 是物理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也是常用的物理量,同时也是以后学习“压强” “浮力”等力学知识的基础;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和用天平、量筒测物体的密 度,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本章涉及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基础性 很强。
本章首先认识身边的物质及其属性,然后扩展开去, 了解当前蓬勃发展的 新材料, 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教材第一节从学生熟悉的一些物体 出发,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不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不同的, 引出质量的概念, 学习质量的单位及其测量; 然后通过实验, 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发现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为了反映物质的这一属性引入了密度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学习密度公式、单位 及其应用。在认识物质的重要属性--密度之后, 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其他一些物 理属性, 即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等多种方式, 让学生定性认识物质的磁性、导 电性、导热性等。本章最后是从应用的层面介绍了一些新材料, 让学生简单了解 他们的性能及其应用, 意识到新材料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提高着我们的生活 质量。
2.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质量、密度的概念及其建立过程; 2、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难点:密度的概念较为抽象,是本章的难点。
(三) 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章的内容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学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 通过相关活 动顺利完成本章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内容, 能激发学生探究物质各种属性 的兴趣,将所学知识应用在生活之中。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1、知道质量的含义。能对质量单位进行换算,能对常见物体的质量进行估 测。能判断当物体的形状和空间位置发生变化时,物体的质量是否改变。
2、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能对一些质量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进行分 析。
3、通过“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 性。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能根据适当的工具(如天平和量筒等)设计 合理的步骤来测量物体的密度,并能分析不合理测量方法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 的关系。
5、会用密度的公式来计算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能解决简单的密度问题。
6、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 等,用语言、文字和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 研究和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7、通过收集信息,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新材料的发展给 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一)减轻学生的作业量。
应“双减”要求, 本单元每节各安排一个课时作业, 精选习题, 提高学生作 业效果,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二)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
为满足不同学生对作业的要求,本单元作业设计为不同梯度的多层次作 业,每节课后作业分为: A 组和 B 组两个层次。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 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
(三)体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尽可能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物理问题,部分题目进行修改使其更贴近生 活且蕴含趣味性,帮助学生认识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联系。
(四)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的探究的 乐趣,本单元作业设计安排了实践活动作业,探究的问题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 实例,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通过生活中具体物理问题的解决,体验科学探 究的乐趣。
(五)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
作业内容围绕物理基本概念和方法展开,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概念和规律之 间的联系,逐渐形成分析物理问题的科学思维和方法,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常见 的物理问题,感受到物理对自己成长的帮助。
五、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 物体的质量
001 活动作业 2分钟
跟自己的同桌分享体检时的体重是多少,谁的体重大?体检时的体重在 本节内容中叫什么?
答案合理即可
学生的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本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活动,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质量”, 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质量的概念。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 改编 原创
002 练习作业 2分钟
单位换算: 0.2 吨=_______千克;0.08 千克=______克; 100mg=______g 500g= kg。
200;80;0.1;0.5
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优秀 良好 □合格
运算的正确率。 优秀 □良好 □合格
考查学生对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的掌握情况及是否能正确的进 行单位的换算。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改编 原创
003 练习作业 1分钟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 A. 0.02 kg B. 0.2 kg C. 2 kg D. 4 kg
B
乐于思考, 积极性高;并在规定的时间 内完成;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得出正确答案 优秀 □良好 □合格
让学生对质量的单位能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 质量。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 改编 原创
004 练习作业 2分钟
下列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 ) A.一块橡皮被用掉了一半 B.实心球从空中落到地面 C.一根直铁丝被弯成弧形 D.试管中固态的萘熔化成为液态
A
乐于思考, 积极性高;并在规定的时间 内完成;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根据日常生活实践得出正确答案 优秀 □良好 □合格
强调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不随形状、状态、位置等的改 变而改变。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改编 原创
4 题 8 分钟
1、小王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处, 调节平衡 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 由图甲 、 乙可知烧杯的质量为 __________g ,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g。
2.漫画中 2kg 的兔子和 2kg 的石头发生争吵,判断它们谁说的 正确,用质量的物理含义简要说明理由。
3、把一杯质量为 0.2 千克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则水的质量是 _________千克, 若把这杯水从重庆带到成都, 它的质量应为 _________克。把质量为 1 千克的金属圆棒用砂轮对它进行打 磨加工, 它的质量是_________ 的(选填“改变”或“不 变”)。 4、如图 a 是天平调节前的情形,图 b 是结束时砝码及游码的示 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将游码向右调 C.物体的质量是 2.4g B.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D.物体的质量是 46.1g
1. 32.4g 50g; 2. 石头说的是正确的。质量是表示物体所 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组成 2kg 石头和兔子物质的种类虽然不同, 但物质的多少是一样的; 3. 0.2 200 改变; 4. B
能独立思考,并在规定的时间内 完成;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验 操作; 优秀 □良好 □合格
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优秀 良好 合格
通过 4 道基础题, 巩固基础知识, 加深对质量概念的理解。知 道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不随形状、状态、位置等的改变 而改变,知道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知道天平的使用。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改编 原创
4 题 8 分钟
1、两个物体的质量不同,一定是由于它们( ) A.形状不同 B.所处地理位置不同 C.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 D.温度高低不同 2、质量为 2×105mg 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物体中的( ) A.一头大象B.一只苹果 C.一台电视机 D.一只蚂蚁 3、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圆柱体铁块的质量, 天平平衡时, 他 用了 50g,20g 和 5g 砝码各一个, 游码位置如图所示。测量完 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 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 则该圆柱体铁块的质量为( ) A.73.0g B.77.0 C.77.5g D.72.5g 4、在“使用天平测量质量”的实验中, 小奇选取的天平配备的砝 码规格为 100g、50g、20g、10g、5g。 (1) 将天平放置于水平台面上, 刻度盘指针如图 1 所示, 则应 将平衡螺母往_______调节。 (2)正确调节后,测量空烧杯的质量。估计空烧杯的质量约 30g,则依次往右托盘放入 20g 和 10g 砝码后,指针偏向右 侧,则应取下 10g 砝码, 加上_______g 砝码, 同时调节游码, 直到天平平衡。最后,测得空烧杯质量为28.0g 。 (3) 如图 2 所示, 为测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则杯中液体的 质量为_______g。 (4) 以下操作中, 天平的两次平衡, 指针均在刻度盘的中央刻 线处,则对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结果没有影响的是_______ A.放置天平的台面不水平 B.砝码集中在托盘的一侧 C.两个托盘的质量有差异 D.称量中水平台面被推动
1.C; 2.B; 3.A; 4. 右 5 34 BC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 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通过 4 道题, 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改编 原创
50 粒米、 天平
一粒米的质量是多少?你能帮小凡写出操作步骤吗 (1) 数出 50 粒米;(2) 用天平测出 50 粒米的质量 m1;(3) 计算出 一粒米的质量m=m1/50
一粒米的质量是_______g。
能独立设计实验并按步骤完成操作;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准确读数并记录; 优秀 良好 □合格
基于实验,能进行简单分析。 优秀 □良好 □合格
第二课时 探究物质的密度
001 活动作业 5分钟
将一根蜡烛分成 3 份,分别用天平、水、量筒、细针分别测量了
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将测量的数据记录下表中: 物 质实验次数体积 V/cm3质量 m/g 蜡123
分析数据,可归纳出结论: 。
答案合理即可
题目的完成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结论的合理性。 优秀 □良好 □合格
本题创设真实的探究活动,引发学生发现“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 关系”,为理解密度概念奠定基础。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 改编 原创
002 练习作业 2分钟
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粗铜丝控伸后变成了细铜丝,密度变大 B.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乒乓球不慎被挤瘤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冰后密度变大的缘故
C
能独立思考, 对相关现象提出自己的 判断; 优秀 良好 □合格
通过对现象分析, 总结密度的的特 点。 优秀 □良好 □合格
正确理解密度的概念。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改编 原创
003 练习作业 2分钟
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 分析图象可 知( ) A.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4:1 B.B.若甲、乙的质量相等, 则甲的体积较 大 C.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D.乙物质的密度为 0.5kg/m3
A
能分析图像,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口头表述自己的分析过程。 优秀 □良好 □合格
会分析 m-v 图像,会利用密度公式来解题。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 改编 原创
004 练习作业 2分钟
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 在 0℃~10℃范围内随 温度变化的曲线,根据 图像可知,温度从 4℃ 升高到 10℃时,水的质 量 (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 变”),水分子间的平均 距离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水的温度在 0℃~4℃的范围内时,水具有 (选填“热胀冷缩”、“热缩冷 胀”) 的性质。
不变;变大;热缩冷胀。
能分析图像,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口头表述自己的分析过程。 优秀 □良好 □合格
了解物质密度大小的影响因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改编 原创
4 题 6 分钟
1、在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选用 __________ (填“相同体积”或“不同体积”)的铁块完成探究 时,要使用________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中,还需要选用 __________ (填“相同物质”或“不同物质”)继续进行实验,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像法是有效表述物理量的重要手段之 一, 如下图所示, 分析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 像可以得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ρ甲_______ (选填“>”“=”或“<”)ρ 乙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比是_________. 3、如图所示是三个相同的容器甲、乙、丙, 当分别倒入质量相同的水、酒精、盐水后, 已知乙容器中酒精的 液面,请在图中画出甲容器中水和丙容器中盐水液面的大致位 置。(已知ρ盐水>ρ 水>ρ 酒精 )
4、用 75%的酒精消毒液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 一瓶酒精 消毒液的质量为 85g、体积为 100cm3 ,则消毒液的密度 是_________g/cm3。在使用过程中, 瓶内消毒液的密度 将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不同体积 天平 不同物质 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
2.> 4:1; 3. 4. 0.85 不变.
能 将 所 学 物 理 知 识 与 实 际 情 境 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 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通过 4 道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密度的理解。知道密度 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会分析“物体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图像。 熟练密度基本公式和变形公式的使用。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改编 原创
2 题 6 分钟
1、广州动物园丹顶鹤立立跟同伴打架,上喙断裂,诺大的伤口 不久便感染细菌发炎,上喙坏死,且无法独立进食。华南理工 大学技术队利用 3D 打印做出塑料上喙的大致模样,接着手工 打磨得到形状完美的塑料上喙,打磨过程中塑料上喙的质量为 22g,又根据塑料上喙铸造得到同形状的金属钛上喙,已知 ρ塑料 =1.1×103 kg/m3 , ρ钛=4.5×103 kg/m3 ,立立金属钛上喙的质量为 _________。手术也非常顺利得完成,立立康复后也以全新面貌 过著新生活,网友看了都笑称:“这下打架绝对不会输了,因 为变成金刚鹤了”。
2、新冠病毒肆虐, ICU 重症监护室内配有体 积为 0.5m3 ,充满氧气的钢瓶, 供急救病人时 使用, 其密度为 6kg/m3,若某次抢救病人用去 瓶内氧气的三分之一,则瓶内氧气的质量将 __________ (变大、变小或不变) ,其密度为 g/cm3。
1.1.90g; 2.变小 2
能 将 所 学 物 理 知 识 与 实 际 情 境联系起 来;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 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通过 2 道题,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改编 原创
小石块、水、天平和量筒
周末郊游,选择一块中意的石头,结合学过固体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方 法,结合密度公式来测量一下这块石头的密度。
这块石头的密度为__________。
能独立设计实验并按步骤完成操作;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准确读数,能利用公式得出结果;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对实验进行评估。 优秀 □良好 □合格
巩固了固体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方法。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 学习欲望。
第三课时 密度知识的应用
001 活动作业 3分钟
王昕有一块奖牌,不知道是什么金属做的,你能帮他设计方案鉴别一下是 什么金属做的吗?
答案合理即可
学生的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学生对探究的兴趣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本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活动, 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来鉴别物质 的种类”,可以加深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从而引入密度知识的应用。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 改编 原创
002 练习作业 2分钟
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实心球, 其体积之比为 3:4,质量之 比为 2:3,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比是( )
A .2 :3 B .4 :3 C .8 :9 D .9 :8
C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熟练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优秀 □良好 □合格
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情况及运用比值进行计算的能力。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改编 原创
003 练习作业 2分钟
把一个金属块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酒精 10 克, 若将该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 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ρ 金> ρ水> ρ酒=0.8g/cm3 )( ) A.15 克 B.10 克 C.12.5 克 D.8 克
C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描述自己的解答过程。 优秀 □良好 □合格
考查学生对密度变形公式的掌握情况,同时培养学生从题目信 息中发现隐含条件的能力。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 改编 原创
004 练习作业 2分钟
小王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 有如下一些实验步骤: ①向 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测出水的体积 V1 ;②根据密度公式, 求矿 石的密度ρ; ③将矿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 测出矿石和水的总 体积 V2 ;④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 m。他应采取的实验 步骤的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②④ D.③②④①
B
乐于思考, 积极性高;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熟练掌握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及 步骤。 优秀 □良好 □合格
考查学生对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的理解。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改编 原创
4 题 8 分钟
1、有三个质量相等, 外半径也相等的空心的铜球、铁球和铝球, 已知 ρ 铜 > ρ 铁 > ρ 铝如果在三个球的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灌水 后,三个球的质量为 m 铜 、m 铁 、m 铝 的的关系应该是( ) A.m 铜>m 铁>m 铝 B.m 铜<m 铁<m 铝 C.m 铜 =m 铁 =m 铝 D.m 铁<m 铜<m 铝 2.如图所示, 这是小强同学设计的测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及他 的操作示意图:
A.测出空杯子的质量为 m1 (如图甲); B.将一袋牛奶倒一部分在空杯中, 测得总质量为 m2 (如图乙) C.将杯中的牛奶再倒入量筒中,测得其体积为 V (如图丙); D.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1)小强测得牛奶的质量m=______g; (2)请你帮小强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______kg/m3; (3)其实小强设计的实验步骤有明显的瑕疵, 由于往量筒中倒牛 奶时不可能倒尽, 因此按他设计的步骤测出的牛奶密度值将 ______ ( “偏大”或“偏小”); (4)细心而聪明的你一定已经发现, 只要调整一下操作顺序就可 以避免这一瑕疵, 说说你调整后的操作顺序______ (请重新排列 ABCD 的顺序) 3、体积为 20 厘米 3 的空心铜球的质量为 89 克, 往它的空心部 分注满某种液体后, 总质量为 225 克, 试通过计算求出注入液体 的密度?(ρ铜=8.9×103kg/m3 )。 4、将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种液体混合, 已知甲液体的密度 为 1.55×103 千克/米 3 ,乙液体的密度为 1.75×103 千克/米 3, 混合后液体的密度是 1.6×103 千克/米 3 ,则丙液体的密度为 千克/米 3.
1.A; 2. 122.4 1.224×103 偏大 BCAD; 3. 13.6g/cm3 ; 4. 1.5×103
能独立思考,并在规定的时间内 完成;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进行熟练的 运用; 优秀 □良好 □合格
初步掌握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 法。 优秀 良好 合格
通过 4 道练习题,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 式的理解。知道测量密度的方法, 会运用密度知识判断物体是否 空心。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改编 原创
4 题 9 分钟
1、为了测量醋的密度, 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 空量筒的质量 m0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 V: 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 m 总 .对小明的实验设计, 下 列评价中最合理的是( ) A.实验步骤科学且合理 B.对醋的体积测量错误 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小 D.量筒不够稳定易摔碎 2、小强和小伙伴们玩物理游戏, 他们用同种材料做成了一个空心 球和一个实心球, A 球质量为 126g、体积为 14cm3 ,B 球质量 为 72g、体积为 12cm3 ,聪明的小强计算出该材料的密度 是 g/cm3 ,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 cm3。 3、小梅测量苹果的密度其步骤如下,则苹果的密度为( ) ①一个苹果放入一只装满水的烧杯中, 用量筒取适量的水体积 记为 V1 ,如图所示。 ②轻取出苹果, 将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 当烧杯中的水 被填满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 V2。 ③接下来用针把苹果完全压入盛满 水的烧杯中,水从烧杯中溢出后, 再慢慢取出苹果, 并继续将量筒中 的水倒入烧杯中, 当烧杯中的水再 次被填满时, 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 为 V3。 4、小丽和妈妈在商店买了一件用金铜合金制成的实心工艺品, 如 图所示。商店的售货员告诉她们: 这件工艺品是由体积相等的 金、铜两种金属混合制成的。小丽回家后进行验证: 她测出工 艺品的质量为 240g,体积为 20cm3 ,并从课本中查出了金、铜 的密度分别是 19.3g/cm3 和 8.9g/cm3。 (1)请根据小丽的实验结果计算工艺品的 密度是多少? (2) 请根据售货员的说法, 计算出工艺品 的质量, 并说明售货员的话是否真实?若 不真实, 实际含金的体积是多少?(计算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D; 2. 9 4; 3.B; 4. (1) 12g/cm3,(2) 售货员的话不 真实,实际含金的体积是 6.0cm3。
答题过程规范,思路清晰;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通过 4道题,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物 理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改编 原创
一盒牛奶、天平和量筒(或一盒牛奶、天平)
方法一: (1)用天平测出一盒牛奶的总质量; (2) 将牛奶倒一部分到量筒中,读出量筒内牛奶的体积; (3) 用天平测出牛奶盒与剩余牛奶的总质量; 根据公式计算出牛奶的密度。 实验记录:
一 盒 牛 奶 的 总质量 盒与剩余牛奶的 总质量 量筒中牛奶的 体积 牛 奶 的 密 度
方法二: (1)用天平测出一盒牛奶的总质量; (2)喝完牛奶后再测空盒质量; (3)读出盒子上牛奶的体积; (4)根据公式计算出牛奶的密度。 实验记录:
一盒牛奶的总 质量 空盒质量 盒子上牛奶的体 积 牛奶的密度
实验结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独立设计实验并按步骤完成操作;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准确读数并记录;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对实验数据和步骤简单分析。 优秀 良好 □合格
这是一个探究类作业。通过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激 发学习欲望;同时,通过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更加深入的物理与生活 的联系。
第四课时 认识物质的一些属性
001 活动作业 2分钟
有听说过“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吗?鸡蛋碰石头的最终结果怎样?
答案合理即可
学生的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本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思考“物质的一些属性种类”,激 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 改编 原创
002 练习作业 2分钟
成语“百折不挠”一般是指物质的 物理属性,成语“坚 如磐石”一般指物质的 物理属性。(均填“韧性”“硬 度” 或“弹性”)
韧性;硬度。
乐于思考, 积极性高;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理解成语意思并根据所学知识 作答; 优秀 □良好 □合格
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情况及运用比值进行计算的能力。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改编 原创
003 练习作业 2分钟
下列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都是导体 B.铜、石墨、盐水都是导体 C.非金属都是绝缘体 D.橡胶、玻璃、陶瓷都属于导体
B
乐于思考, 积极性高;在规定的时间内 完成;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根据日常生活实践得出正确答案 优秀 □良好 □合格
考查学生对“将物质的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 改编 原创
004 练习作业 2分钟
物体的性质是多方面的, 指南针可以指示方向是因为小磁针具有 ______;电线内芯用铜材料,这是因为铜是______。
磁性;导体。
乐于思考, 积极性高;并在规定的时间 内完成;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将所学的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当 中。 优秀 □良好 □合格
考查学生对磁性和导电性的理解。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改编 原创
4 题 6 分钟
1、人们穿保暖内衣抵御寒冷,穿保暖内衣比较暖和主要是由于 它的制作材料(物理属性)的( ) A.观赏性好 B.弹性好 C.密度小 D.导热性能差 2.小明将六种不同物品分成 a、b 两组,其中 a 组有陶瓷片、玻 璃砖、塑料棒,b 组有铜块、铅笔芯、盐水。这样分组依据的 物理属性是( ) A.硬度 B.导电性 C.密度 D.磁性 3、2021 年 2 月 4 日,北京 2022 年冬奥会火 炬外观设计正式对外发布,火炬的名称叫 做“飞扬”。该火炬外壳由碳纤维复合材 料制造而成,不仅具有“轻、固、美”的 特点,而且在 1 000 ℃的温度下不会起 泡、开裂。下列特性与该材料无关的是( ) A.密度小 B.硬度大
C.耐高温 D.导电性好 4、现在做的房子都是框架结构, 在做框架的时 候要用到钢筋和混泥土,你能说说这其中 涉及到了物质的几种属性吗?
1. D; 2. B; 3. D; 4. 钢筋的韧性好;混凝土的硬度大
能独立思考,并在规定的时间内 完成;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将 所 学 物 理 知 识 进行熟练 的运用; 优秀 □良好 □合格
初步了解物质的一些属性。 优秀 良好 合格
通过 4 道练习题,巩固基础知识,加深了学生对物质属性的理 解,并联系生活实际加以运用。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改编 原创
4 题 6 分钟
1、有一种新型材料透明铝, 可抵挡穿甲弹, 可做防静电包装膜、 轻质透明的饮料罐等。以下哪种特性是它不具备的( ) A.绝缘性好 B.透光性好 C.硬度大 D.密度小 2、一种世界上“最轻”的固体金属材料——全碳气凝。如图所示 为 10cm3 的“全碳气凝胶”压在花蕊上。这 里说的“最轻”用确切的物理语言来说是指 这种材料的 很小。全碳气凝胶被 压缩 80%后, 仍可恢复原状, 说明这种材料 具有很强的 (选填“延展性”、“弹 性”或“磁性”) 3、如图所示, 陶瓷刀是用纳米材料“氧化锆”加 工而成的新型刀具,可轻易切割很多较坚硬 物品, 却不能摔打、跌落, 否则将会破损、断 裂。这些特点表明陶瓷刀的硬度 , 延展性 (选填“较大”或“较小”)。 “氧化锆”纳米材料适合制造 (选 填“玻璃刀”“保险柜”或“保龄球”)。 4、某品牌国产手机发布了其首款折叠屏+5G 手 机,使用柔性 LED 显示屏可让手机折叠, 搭配了双金属保护外 壳的设计, 同时为了满足散热以及控制机身厚度的要求, 使用 了升级版的石墨散热技术。以上技术中运用了物质多种物理属
性: 金属外壳的 大、石墨的 好、柔性 LED 显示
屏的 好、透光性强。
1.A;2.密度 弹性; 3.较大 较小 玻璃刀; 4.硬度 导热性 韧性;
答题过程规范, 思路清晰;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通过 4 道题, 考查学生对物质属性的掌握情况,以及将物理知识运 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改编 原创
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制成的“双金属片”。
将“双金属片”进行加热,观察“双金属片” 形状变化。
双金属片向铁片一侧弯曲。因为加热条件下,铜的热膨胀系数 比铁的大,虽然升高的温度相同,但铜片的伸长量大,故向上 弯曲。
能独立完成操作; 优秀 良好 □合格
观察到实验现象; 优秀 良好 □合格
基于实验现象,能进行简单分析。 优秀 □良好 □合格
第五课时 点击新材料
001 活动作业 2分钟
华为智能手机所搭载的 7 纳米制造工艺麒麟 980 芯片,“在指甲 盖大小的尺寸上塞进 69 亿个晶体管”,实现了性能与能效提升的 新突破,这都得益于一种新型材料的研发。这种新型材料是 。
纳米材料
学生对生活中物品探究的兴趣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从题干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本题从生活中取材,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中新材料的应用的兴趣。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改编 原创
002 练习作业 1分钟
2022 年冬奥会的许多奥运场馆采用LED 发光二极管照明,二极
管的主要材料是 ( ) A、纳米材料 C、导体 B、超导体 D、半导体
D
根据基础知识得出准确答案。 优秀 良好 □合格
考查二极管的构成。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改编 原创
003 练习作业 2分钟
科研人员借助短波红外激光脉冲的帮助,首次成功的制成了室温下的超 导体,尽管维持的时间只有数百万分之几微秒,这一研究成果成熟后可 应用于( ) A.输电导线 B.家用保险丝 C.电炉电热丝 D.白炽灯灯丝
A
能分析、处理信息,根据知识得出准 确答案 优秀 良好 □合格
考查超导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 改编 原创
4 题 6 分钟
1、小杰的哥哥买了一条领带, 此领带有很强的自洁性能, 不沾水 也不沾油,由此可见,领带是利用 材料制成的。 2、如图是在交通信号灯上增设的 LED 辅助灯 带, 辅助灯带安装在信号灯的横、竖灯杆 上,随红绿灯一起变换,堪称“Plus版” 的信号灯, 大大增强了警示作用。制成 LED 灯带中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 ) A.绝缘材料 B.纳米材料 C.半导体材料 D、超导材料 3、1911 年,荷兰莱顿大学的卡茂林 · 昂尼斯意外地发现,将汞 冷却到-268.98°C 时,汞的电阻 接近 ;后来他又发现许 多金属和合金都具有与上述汞相 类似的的特性。由于它的特殊导 电性能, 卡茂林-昂尼斯称之为超 导态。卡茂林由于他的这一发现 获得了 1913 年诺贝尔奖。 4、下列关于材料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半导体可制成具有单向导电性的电子元件 B.涂有隐性材料的飞机能将雷达发射来的电磁波大部分反射 回去 C.黄金的纳米颗粒的性能与普通黄金的性能一样 D.当温度降到 0 摄氏度附近时, 汞的电阻变为零, 表现出超导 性
1.纳米; 2.C; 3.零; 4.A.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 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正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通过 4 道基础题, 巩固基础知识, 同时让学生更多了解物理上 发现对世界的变革,感受物理对对世界的影响。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改编 原创
2 题 5 分钟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 年, 22 岁的中国青年科学家——曹 原,因为石墨烯正式成为了“2018 年度世界 十大科学家之首”.22 岁的青年曾提出问题, 却被很多的科学家无视,他的坚持最后得到了 结果—— “两层石墨烯旋转到特定的 1.1°叠 加之后,零阻力的材料得出来了,可以在常温 下实现”.世界为之震惊,世界在此领域的最 大突破. 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纯的无缺陷的单层石墨烯的 导热系数高达 5 300 W/m ·K,是目前为止导热系数最高的碳材 料。石墨烯具有非常良好的光学特性,看上去几乎是透明的。 石墨烯是已知强度最高的材料之一,同时还具有很好的韧性, 可以弯曲,石墨烯的结构非常稳定,石墨烯内部的碳原子之间 的连接很柔韧,当施加外力于石墨烯时,碳原子面会弯曲变 形。 (1)石墨烯是一种导体,零阻力是指_______为零,这种现 象叫做_______现象. (2)若这种阻力得以实现,它可运用于生活中的很多方面, 下列哪个不是这种零阻力的运用____。 A.输电线路 B.电热毯 C.电动机 D.电池 (3)关于石墨烯材料的应用不合适的是____。 A.电脑 CPU 散热片 B.镜子的反射膜 C.折叠手机屏 D.切割机刀片 2、当今超导材料为什么不能大规模使用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超 导材料广泛应用于实际,我们现在的生活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1.(1)电阻、超导; (2)B; (3)B;
2.用超导材料制成输电线,导线不会因为发热而损耗电能,不必 再用高压输电。(其他合理即可)
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答题过程规范, 思路清晰; 优秀 □良好 □合格
通过 2道题,提高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 感受物理学的发展, 从物理走向社会。
较易 中等 较难
引用 改编 原创
请同学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了解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新材料发展 及其应用。
通过相关资料总结新材料的性能,查找在生活、社会中的应用 领域,分析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选择一种新材料去了解的兴趣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较全面总结新材料的性能;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从各个方面了解新材料的相关应 用; 优秀 □良好 □合格
六、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我们周围的物质 13题 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28 分) 1、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即将首飞的 C919 大型喷气 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 种材料的优点是 A.密度小 B.弹性小 C.体积小 D.硬度小 2、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 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石头裂开是由于 水结冰后( ) A.质量不变,体积增大 B.密度不变,体积增大 C.密度增大,体积增大 D.质量增大,体积增大 3、欲称出约 39g 物品的质量,应顺次往天平的右盘中添加的砝码是( ) A.30g、9g B.30g、5g C.20g、10g、5g、4g D.20g、10g、5g 4、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的,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没有物理学就不会有今天 的科技发展,下列技术及其应用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新型电热毯的电阻丝是用超导体材料制成的 B.LED 灯中的发光二极管主要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C.人们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制成的声呐来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D.用纳米陶瓷粉制成的陶瓷耐高温,可惜太脆,一撞就碎 5、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 m 及液体的体积 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 m-V 图 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液体密度为 2g/cm3 B.该液体密度为 1.25g/cm3 C.量杯质量为 40g D.60cm3 的该液体质量为 60g 6、在用托盘天平测固体质量时, 某同学发现他的同 桌当天平的指针还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时就用它来称物体的质量了, 这样测得的 固体的质量比它的实际质量(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7、三个体积、质量均相同的空心铜球、空心铁球和空心铝球,已知ρ 铜>ρ 铁> ρ铝 ,则空心部分体积最小的是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 共 16 分) 8、已知木模的质量 5.6kg,体积为 10dm3 ,则此木模的密度为 为“g/cm3 ”。 9.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实心球,其体积之比为 3:4,质量之比为 2:3,
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比是 。 10、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室中常用天平。生活中有时也用如图甲所示的案 秤,它们的工作原理相同。使用案秤时,应先将游码移至秤杆左端 刻 度线处,此时若秤杆右端上翘,应将调零螺母向 (填“左”或“右”) 调,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某次测量,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 测物体的质量是 Kg。 11、某瓶氧气的密度是 5kg/m3 ,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 氧气的密度是 kg/m3 .伊利牌盒装牛奶的体积是 2.5×10-4m3 ,若测得 该盒牛奶的质量是 0.3kg,则该牛奶的密度为 kg/m3 .喝掉一半后,牛 奶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每空 3 分, 共 21 分) 12、以下为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测合金块密度的实验。 (1)张英同学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 将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 (2)张英同学用已经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当右盘中砝码的质量 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 天平横梁再次水平平衡, 合金块的质量为 g; (3)张英同学用量筒测出合金块的体积,测量前,需要首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 的水,这里“适量”的含义是指① , ② ;用细线拴好合金块,把 它放入盛有 50mL 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根据以上实验数据 计算出合金块的密度为 g/cm3。 (4)宋强同学也设计了一个测量合金块密度的实验方案,如图丁所示,请你帮 他完成以下实验内容(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A.先用天平测出合金块质量为 m B.把合金块放入烧杯,将水加到标记处 C.将合金块取出,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为 m1 D.向烧杯内加水,使水再次到达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质量为 m2 按以上方法测得的合金块密度的表达式是ρ= 用字母表示),这 种方法测出的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四、计算题(15 分) 13、网络上流行的“秋天第一杯奶茶”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个梗。如图 所示,这款纸杯能装质量为 0.5 kg 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 1.0×103 kg/m3 )求: (1)纸杯的容积; (4 分) (2)这个纸杯最多可装密度为 1.8×103 kg/m3 的蜂蜜多少 kg?(4 分) (3)这个瓶子若装满奶茶时,奶茶和纸杯的总质量是 0.9 kg。 若所装奶茶的质量为装满时奶茶的质量的一半时, 奶茶和纸杯的总质 量为 0.6 kg,则奶茶的密度是多少 kg/m3 ? (7 分)
自制一个简易天平 一周
14.利用身边的物体,自制一个简易天平。( 20 分) (1)材料: (2)量程: 感量:
一、选择题 1、A; 2、A;3、D;4、B;5、D;6、B;7、C; 二、填空题 8、0.56g/cm3; 9、8:9; 10、零;右; 3.2; 11、2.5kg/m3; 1.2×103kg/m3 ;不变 三、 实验探究题 12. (1) 右;(2) 47.4;(3) ①水不能太少, 要能浸没合金块; ②水不 能太多, 合金块浸没后, 水面不能超过量程; 4.74;(4) ρ水 ;偏 小。 四、计算题 13. (1)由 ρ= 可得瓶子的容积: V=V 水 = p (m)水 (水) = =5×
10 4 m3; (2) 蜂蜜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 V蜂蜜=V=5×10 4 m3 ,由 ρ= 可得瓶 子所盛的蜂蜜的质量为: m蜂蜜 = ρ蜂蜜 V=1.8×103 kg/m3 ×5×10 4 m3=0.9 kg; (
(3)
由题意,根据
ρ
=
可得
,
V
)m ρV+m瓶=m总 1①, ρ× V+m瓶 =m总2 ②,① ②得: ρ× V=m 总 1 m总2 , ρ× ×5×10 4 m3=0.9 kg 0.6 kg,解得: 奶茶的密度ρ=1.2×103 kg/m3。 【答案】 (1) 5×10 –4 m3 (2) 0.9 kg (3) 1.2×103 kg/m3
(二)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分析
序号 类型 对应单元 作业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
了解 理解 应用
1 选择题 3 √ 较易 选编 45分钟
2 选择题 1、3 √ 较易 选编
3 选择题 2 √ 较易 改编
4 选择题 6、7 √ 中等 改编
5 选择题 4、5 √ 中等 改编
6 选择题 2 √ 中等 选编
7 选择题 5 √ 中等 改编
8 填空题 5 √ 较易 改编
9 填空题 5 √ 中等 选编
10 填空题 2 √ 中等 选编
11 填空题 5 √ 中等 改编
12 实验探究题 2、4 √ 较难 改编
13 计算题 5 √ 中等 改编
14 实践题 2 √ 较难 原创 一周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等级评价标准:
1、得分 90-100 分,评为——A;
3、得分 70-79 分,评为——C;
5、得分 0-59 分,评为——E;
2、得分 80-89 分,评为——B;
4、得分 60-69 分,评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