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切开的果实》
课型:造型 表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属 “造型 表现〞学习领城,是前一课“水果大聚会”的延续。前一课是让学生欣赏和感知水果的外形、表面的整体美感,本课则是让学生发现切开的果实切面是由点、线、面、色组成的美丽的图案,感妥大自然造物的神奇与美妙。教材中“看一看” 栏目,让学生感受切开后的水果其表皮与果肉组成的花纹图案:横切的杨桃表面是平面的五角星形状,由果肉、纤维、果核形成了对称的星星图案,青柠檬的横切面呈现的是由线与三角形组成的圆形图案,而纵切面则是由月牙形成的对称图案,纵切的草莓呈现的是由点:线、面、色形成的心形图案,横切的猕猴桃呈现的是由线和多个凶组成的放射状对称的图案,还有级切的石榴呈现的是由一个个小的内置层粒重叠、无规则排列的均衡关感的图案,非常吸引人。教材中的学生作业欣赏,展示了点、线、面、色的表现方法和以拓印的方法表现的果实切面。引号学生探讨与感受大小、疏密、聚散、重复、对称等组合排列的美感。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好奇、好问、好玩,乐于探究,经过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初步学握点、线、面、色的表现手法。但观察能力及概括能力仍有欠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果实切面图案的特点,鼓励学生努力探究、大胆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感知观察和欣赏切开的果实切面形成的形状美、色彩美、纹理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对比不同切法产生的不同纹理,用点、线、面、色或拓印的方法尝试表现。观察学习果实切面,找出果实切面的特点,运用点线面色进行绘画及拓印的方法尝试变现。运用点、线、面、色装饰喜欢的果实的切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果实的切面,通过感受、体验,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大自然中的美、热爱生活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果实切面的形状和点、线、面构成的纹理。
教学难点:运用绘画或拓印的方法表现果实切面的纹理,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细节描绘出来。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启发谈话法、对比教学法。
【教学准备】课件PPT、课本、彩笔等工具。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生活中,我们对果实已经非常熟悉了,但同学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果实的美呢?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切开它们,我们能发现一个美妙的新天地。
环节二:新课讲授
瓜果含有丰富的营养,切开它们,里面还藏着美丽的秘密。联想相似元素的果实,点:莲藕、火龙果;线:甜椒、洋葱;面:土豆、萝卜。
奇异果横着切时,奇异果的点在中间围成一个圈,向外放射状。
竖着切时,点从中间对称。不同的切法产生不同的纹理。切开的果实纹理由点、线、面组成。想一想:怎样运用点、线、面表现果实切面的形状、花纹?让我们仔细观察切开的果实,一起来探讨与感受大小、疏密、聚散、重复、对称等组合排列的美感。欣赏大师的作品《玻璃艺术》(工艺)现代 戴·威利(法国)引导欣赏:由点、线、面、色组成的不同图案及其对称美感,多个不同圆形图案组合排列成的装饰画,透叠美,重叠美。运用“橙与紫”的对比色表现画面。欣赏课本作品《各种水果切面的组合》学习感受大小、疏密、聚散、重复、对称等组合排列的美感。
三:示范
播放绘画视频,播放一些轻音乐来辅助拓宽学生的抽象思维,营造轻松的创作环境。先画果实的外形和切面的纹理,涂上颜色,添加装饰。强调构图,突出主体,引导前后关系,可多种形式加以表现。
环节四:创作
说说切开果实的特点,能用点线面色画出果实切面的图案。比较不同水果切面的不同之处,用绘画、拓印的方法表现出果实切面的图片。注意色彩搭配、形状多样。
环节五:展示与评价
学生小组展示作业,简谈赏析体会,小组交流,运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作业。与同学一起欣赏,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评一评:我的作品美在那里?同学作品美在哪里?评价线条美、形式美、个性美。
环节六:小结拓展
果蔬纹理拓印画。除了绘画的方式,我们还可以采用课下的时间尝试蔬果拓印的表现方法。
【板书设计】
切开的果实
美术造型元素:点、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