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乙醇与乙酸 (含解析)课时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3 乙醇与乙酸 (含解析)课时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13 09:5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3 乙醇与乙酸 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1.水杨酸的结构简式为 ,其分子中含的官能团是( )
A.碳碳双键和羧基 B.碳碳双键和羟基
C.羟基和醛基 D.羟基和羧基
2.在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化学品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B.生产医用防护口罩的原料聚丙烯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84消毒液、二氧化氯泡腾片可作为环境消毒剂
D.硝酸铵制成的医用速冷冰袋利用了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的性质
3.下列关于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能发生酯化反应 B.一定能发生消去反应
C.一定能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醛 D.一定能溶于水
4.有机物M(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该分子结构中所含官能团的种类有(  )
A.8种 B.7种 C.6种 D.5种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煤的气化和液化均属于物理变化
C.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汽油
D.用含糖类、淀粉比较多的农作物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经水解和细菌发酵制乙醇的过程属于生物质能的利用
6.全氟丙烷(C3F8)是一种高效的温室气体.下列有关全氟丙烷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
B.相同压强下沸点:C3F8>C3H8
C.C3F8分子中三个碳原子不在同一直线上
D.全氟丙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烷、三氯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均可与Cl2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聚乙烯、乙醇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氨基酸、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有3种同分异构体(不含立体异构)
8.下列各选项中两种粒子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
A.羟甲基(﹣CH2OH)和甲氧基(CH3O﹣)
B.亚硝酸(HNO2)和亚硝酸根(NO2﹣)
C.硝基(﹣NO2)和二氧化氮(NO2)
D.羟基(﹣OH)和氢氧根离子(OH﹣)
9.不属于乙醇化学性质的是 (  )
A.可与金属钠反应 B.能发生加成反应
C.可被氧化成乙醛 D.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10.在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的平衡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C2H518OH,当重新达到平衡时,18O原子应存在于(  )
A.乙酸乙酯中 B.乙酸中
C.水中 D.乙酸、乙酸乙酯和水中
11.以高粱、玉米等植物的种子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得到一种可以缓解石油危机的物质,这种物质是(  )
A.酒精 B.氢气 C.木炭 D.一氧化碳
1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指的是靛蓝,是人类使用历史悠久的染料之一,下列为传统制备靛蓝的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靛蓝的分子式为C16H10N2O2
B.浸泡发酵过程发生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C.1mol 吲哚酚与H2加成时可消耗4mol H2
D.吲哚酚的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4种
13.下列有机物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
A.碳酸、甲酸、乙酸、苯酚 B.乙酸、甲酸、碳酸、苯酚
C.甲酸、碳酸、乙酸、苯酚 D.甲酸、乙酸、碳酸、苯酚
14.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色的是(  )
A.石炭酸 B.甲酸
C.乙醇 D.乙酸乙酯
15.戴口罩、消毒是切断新冠肺炎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夏天气温升高一定能杀死新冠病毒
B.医学上杀菌消毒一般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
C.“84”消毒液可按说明进行稀释后再用
D.制作N95口罩用的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16.工业上,为使95.6%的乙醇变为100%的绝对乙醇,常常加入一种物质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蒸馏,得到99.5%的无水乙醇,这种物质是(  )
A.无水硫酸 B.无水氯化钙 C.生石灰 D.浓硫酸
二、综合题
17.按官能团的不同,可以对有机物进行分类,现有以下有机物:
A.CH3CH2CH2COOH B.
C. D.
E. F. G.
(1)其中,可看做酚类的是   (填写字母,下同);可看做醇类的是   ;可看做酯类的是   ;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
(2)分别写出物质E和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   .
18.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能源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科学家预言,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绿色植物,即将植物的秸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用适当的催化剂可以水解成葡萄糖,再将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用做燃料.
(1)写出绿色植物的秸秆转化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2)乙醇除用做燃料外,还可以用它合成其他有机物,以乙醇为起始原料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多步氧化R﹣CH2OH→R﹣CHO→RCOOH)请在方框中填上相应物质的结构简式.   
(3)写出上面转化关系图中由CH2OHCH2OH﹣→C4H4O4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19.按要求填空.
(1)乙烯的产量常作为   的标志,写出乙烯的一种用途   .
(2)写出高分子 的名称   ,其单体的结构简式   .
(3)壬烷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不能由烯烃加成得到,写出这种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
(4)有机物C8H8的一种同分异构体1H﹣﹣NMR谱中只有一个信号,且能使溴水褪色,写出其结构简式   .
(5)有机物C7H15Br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可得到三种烯烃,写出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20.为了测定乙醇的结构式,利用乙醇和钠的反应,设计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在烧瓶中放入足量的钠,从分液漏斗中缓缓滴入一定量的乙醇,通过测量量筒中水的体积,就可知反应生成的氢气的体积。
(1)实验前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的实验操作是   。
(2)有人认为装置中有空气,所测的气体体积应扣除装置中空气的体积,才是氢气的体积,你认为   (填“正确”或“不正确”)。
(3)若实验中所用乙醇含有少量水则实验结果将   (填“偏大”或“偏小”),若实验开始前b导管内未充满水则实验结果将   (填“偏大”或“偏小”)。
(4)若测得有1.15gC2H6O参加反应,把量筒c中的水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为280mL,试结合计算和讨论,判断图2中(Ⅰ)和(Ⅱ)两式中,哪个正确   。
21.有机物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有机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合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结构式是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氯乙烯(CH2=CHCl)中六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b.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是两条相同的碳碳单键
c.长途运输水果时,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以保持水果新鲜
d.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可以选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实验室制取的乙烯中混有SO2等气体杂质.下列试剂中,可用于检验乙烯中混有的SO2的是   (填序号)
a.溴水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品红溶液.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从水杨酸的结构简式 中可以看出,其含有三个原子团:苯基、羟基和羧基,但苯基不属于官能团,且苯环中不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其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和羧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决定有机物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的官能团有:-OH、-Cl、-COOH、-CHO、碳碳双键、碳碳三键、氨基、硝基、酯基等。
2.【答案】A
【解析】【解答】A.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这个浓度的酒精使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病毒,故A符合题意;
B.PP纤维也称聚丙烯纤维,由聚丙烯及多种有机、无机材料,经特殊的复合技术精制而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
C.84消毒液、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可作为环境消毒剂,故C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铵溶于水是吸热的,可以用于医用速冷冰袋,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
B.聚丙烯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84消毒液、二氧化氯是常用的消毒剂;
D.铵盐溶于水一般是吸热过程,可作速冷冰袋。
3.【答案】A
【解析】【解答】A.醇分子中存在羟基,一定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A项符合题意;
B.甲醇及邻位碳原子上不含氢原子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
C.仲醇发生催化氧化成为酮,C项不符合题意;
D.含有多个碳的一元醇不溶于水,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醇一定能发生酯化反应;
B.羟基的邻位碳不含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C.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含有2个氢原子才能氧化成醛;
D.碳原子数目达到一定条件的醇不溶于水。
4.【答案】D
【解析】【解答】该分子结构中所含官能团有碳碳双键、(酚)羟基、酯基、羧基、酰胺基,共5种,
故答案为:D。
【分析】该分子所含官能团有碳碳双键、(酚)羟基、酯基、羧基、酰胺基。
5.【答案】D
【解析】【解答】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属于非再生能源,沼气属于可再生能源,A项不符合题意;
B.煤的气化的主要反应为C+H2O(g) CO+H2,煤的液化是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煤的气化和液化均属于化学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
C.石油裂解的目的是获得乙烯、丙烯等重要化工基本原料,C项不符合题意;
D.乙醇可以直接作为燃料,也可和汽油混合后作发动机燃料,用含糖类、淀粉比较多的农作物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经水解和细菌发酵制乙醇的过程属于生物质能的利用,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与生活。根据乙醇的性质及其生物质能的过程及应用分析解答。
6.【答案】A
【解析】【解答】解:A.电子式中F原子最外层应有8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而不是2个,故A错误;
B.C3F8与C3H8都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故B正确;
C.C3F8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呈锯齿形排列,不在同一直线上,故C正确;
D.分子中含有C﹣C和C﹣F键,分别为非极性键和极性键,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A.电子式中F原子最外层应有8个电子;
B.从比较相对分子质量的角度比较沸点高低;
C.与丙烷的结构相比较分析;
D.根据分子中含有C﹣C和C﹣F键判断.
7.【答案】A
【解析】【解答】A.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三氯甲烷均可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故A符合题意;
B.乙烯和乙醇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聚乙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B不符合题意;
C.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但氨基酸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有4种同分异构体,包括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和乙苯,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含有氢原子,均可以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含有双键,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但聚乙烯不具双键或者是还原性不能是其褪色
C.淀粉和纤维素的相对分子量很大,且可以发生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而氨基酸是蛋白质水解后的产物是有机小分子
D.根据给出的条件确定含有苯环,然后对剩余的烷烃基进行拆分找出同分异构体即可
8.【答案】D
【解析】【解答】A、羟甲基(﹣CH2OH)的电子数=6+2+8+1=17;甲氧基(CH3O﹣)电子数=6+3+8=17;两种粒子所含电子数相同,故A不符合;
B、亚硝酸(HNO2)电子数=1+7+2×8=24;亚硝酸根(NO2﹣)电子数=7+2×8+1=24;两种粒子所含电子数相同,故B不符合;
C、硝基(﹣NO2)电子数=7+2×8=23;二氧化氮(NO2)电子数=7+2×8=23;两种粒子所含电子数相同,故C不符合;
D、羟基(﹣OH)电子数=8+1=9;氢氧根离子(OH﹣)电子数=8+1+1=10;两种粒子所含电子数不相同,故D符合;
故选D.
【分析】依据分子式、取代基、离子的结构特征计算电子数分析判断;取代基、分子式电子数是原子电子数之和,阴离子电子数是原子电子数加所带电荷数.
9.【答案】B
【解析】【解答】A、乙醇官能团为羟基,羟基上氢活泼,可与钠发生取代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乙醇分子中无双键等不饱和键,故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符合题意;
C、醇的羟基可被催化氧化为醛基,故C不符合题意;
D.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反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乙醇的化学性质:(1)根据乙醇与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断开的羟基上的氢氧键,该反应为取代反应;烃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2)①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乙醇可作燃料、饮料等;
②乙醇在铜催化下与O2反应生成乙醛和水;铜和空气中的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所以在酒精灯外焰灼烧铜丝观察到铜丝表面变黑,乙醇有还原性,氧化铜有氧化性,氧化铜和乙醇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铜和乙醛、水,铜丝变红,有刺激性气味的乙醛产生;Cu参加化学反应,只是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后又生成了红色的Cu,所以铜是催化剂;
(3)乙醇与氢卤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水;
(4)乙醇和浓H2SO4共热至170℃时,发生消去反应,即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
乙醇和浓H2SO4共热至140℃时,发生取代反应,即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
10.【答案】A
【解析】【解答】解: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跟醇分子的羟基中的氢原子结合成水,其余部分互相结合成酯,所以18O存在于乙酸乙酯中,故选A.
【分析】根据酯化反应的原理,酸脱羟基醇脱氢,反应中乙醇只是失去氢原子,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反应后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原子,据此进行分析即可.
11.【答案】C
【解析】【解答】高粱、玉米等绿色植物的种子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多糖,经发酵、蒸馏就可以得到酒精,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代替汽油使用,
故选C.
【分析】高粱、玉米等绿色植物的种子主要成分是淀粉,发酵、蒸馏就可以得到酒精,作为能源使用.
12.【答案】D
【解析】【解答】A.根据题干中的结构简式,每个节点为碳原子,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不足的键由氢原子补齐,靛蓝的分子式为C16H10N2O2,故A不符合题意;
B.浸泡发酵过程发生的反应可以看作是 O R被羟基取代,故B不符合题意;
C.吲哚酚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及一个碳碳双键,所以1mol吲哚酚与H2加成时可消耗4molH2,故C不符合题意,
D.因为该结构不对称,二氯代物如图所示: ,一共有①②、①③、①④、②③、②④、③④6种,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题干中的结构再根据碳的四价规律;
B、R基团被氢原子取代;
C、有一个苯环和一个双键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
D、由结构可得,该二氯代物有6种。
13.【答案】D
【解析】【解答】有机物酸性的强弱取决于O﹣H键的极性强弱,CH3﹣、HO﹣、C6H5﹣作为给电子基,其推电子能力依次增强,受其影响乙酸、碳酸、苯酚中O﹣H键的极性依次减弱,故酸性依次减弱,与甲酸相比乙酸O﹣H键受甲基推电子的作用,极性弱于甲酸中的O﹣H键,故甲酸的酸性强于乙酸;
故选D.
【分析】有机物酸性的强弱取决于O﹣H键的极性,极性越强越容易断裂酸性越强,而O﹣H键的极性受其他原子或者原子团的影响据此解答.
14.【答案】B
【解析】【解答】A.石炭酸即苯酚,酸性非常弱不能使紫色的石蕊变色,故A错误;
B.甲酸属于弱酸,能电离出氢离子,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B正确;
C.乙醇电解质,不能电离,故C错误;
D.乙酸乙酯是非电解质,不能电离,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能使紫色石蕊变色说明溶液中含有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而使溶液呈酸性,据此解答.
15.【答案】A
【解析】【解答】A.夏天气温升高可能会对病毒在自然条件下存活有一定影响,但温度不是很高,不足以杀死新冠病毒,故A符合题意;
B.乙醇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称为医用酒精,医用酒精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医疗上常用酒精杀菌消毒,故B符合题意;
C.“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外用消毒剂,须稀释后使用,故C不符合题意;
D.聚丙烯是有机高分子材料,属于高聚物,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杀死病毒的温度一般超过100℃,而夏天的温度不足要求
B.乙醇可以将蛋白质进行变性
C.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故需要稀释到一定浓度后再使用
D.聚丙烯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16.【答案】C
【解析】【解答】蒸馏时,可加入少量生石灰吸收水,可得到纯净乙醇.
故选C.
【分析】乙醇和水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法分离,蒸馏时,可加入少量生石灰吸收水,以此解答.
17.【答案】(1)G;B;D;C
(2)羧基;碳碳碳双键
【解析】【解答】解:A.CH3CH2CH2COOH的官能团为羧基,属于羧酸;
B. 的官能团为羧基和羟基,属于羧酸、醇;
C. 属于苯的同系物;
D. 的官能团为酯基,属于酯类;
E. 的官能团为羧基,属于羧酸;
F. ,苯环连接碳碳碳双键,不是苯的同系物;
G. 苯环直接与羟基相连属于酚类,含有醛基属于醛类;(1)其中,可看做酚类的是G;可看做醇类的是B;可看做酯类的是D;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C;
故答案为:G;B;D;C;(2)物质E含有的官能团为羧基;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碳双键;
故答案为:羧基;碳碳碳双键.
【分析】含有羧基的有机物为羧酸、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有机物为酚、含有酯基的有机物为酯、分子中有且含有1个苯环,与苯分子间相差1个或n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属于苯的同系物,据此进行解答.
18.【答案】(1)(C6H10O5)n (纤维素)+nH2OnC6H12O6(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2C2H5OH+2CO2↑
(2)CH2=CH2;HOCCOH;HOOCCOOH
(3)
【解析】【解答】(1)纤维素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能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催化剂条件下能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C6H10O5)n (纤维素)+nH2OnC6H12O6(葡萄糖); C6H12O6(葡萄糖)2C2H5OH+2CO2↑;
(2)乙醇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水;乙二醇在催化剂条件下能被氧化成乙二醛,乙二醛在催化剂条件下能被氧化成乙二酸.
故答案为:CH2=CH2;HOCCOH;HOOCCOOH.
(3)乙二醇和乙二酸反应生成乙二酸乙二酯和水.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纤维素的水解、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反应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2)根据醇的消去反应写出生成物的结构简式;根据环状酯结合提示写出醇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
(3)根据酸和醇的酯化反应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19.【答案】(1)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生产聚乙烯塑料
(2)聚2﹣甲基﹣1,3﹣丁二烯;CH2═C(CH3)CH═CH2
(3)
(4)
(5)
【解析】【解答】解:(1)乙烯的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乙烯塑料 ,
故答案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生产聚乙烯塑料;(2) 链节中主碳链为4个碳原子,含有碳碳双键结构,单体为一种,从主链中间断开后,再分别将两个半键闭合即得单体为:2﹣甲基﹣1,3﹣丁二烯,所以该高分子名称为聚2﹣甲基﹣1,3﹣丁二烯,其单体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H═CH2,
故答案为:聚2﹣甲基﹣1,3﹣丁二烯;CH2═C(CH3)CH═CH2;(3)乙烷中,六个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得到的物质为 ,不能由烯烃加成得到,
故答案为: ;(4)有机物C8H8的一种同分异构体1H﹣﹣NMR谱中只有一个信号,只有1种氢,能使溴水褪色,说明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因结构对称,所以其结构为: ,
故答案为: ;(5)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可得到三种烯烃,说明该卤代烃分子中与溴原子连接的碳上含有三种不同的烃基,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消去可生成:CH3C(CH2CH3)=CH2CH2CH3,CH2=C(CH2CH3)CH2CH2CH3、CH3C(CH2CH2CH3)=CHCH3,
故答案为: .
【分析】(1)石油通过裂化和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乙烯可生产聚乙烯塑料;(2)首先要根据高聚物的结构简式判断高聚物是加聚产物还是缩聚产物,然后根据推断单体的方法作出判断;(3)2,2,3,3﹣四甲基丁烷不能由烯烃加成得到;(4)有机物C8H8的一种同分异构体1H﹣﹣NMR谱中只有一个信号,只有1种氢,能使溴水褪色,说明含有碳碳不饱和键,据此分析;(5)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可得到三种烯烃,说明该卤代烃分子中与溴原子连接的碳上含有三种不同的烃基.
20.【答案】(1)连接好装置,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右侧导管插入水槽,微热烧瓶,右侧导管若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形成一段水柱,且一段时间内水柱不变化,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不正确
(3)偏大;偏小
(4)Ⅰ
【解析】【解答】(1)利用压强差的原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形成密闭体系,即可得到 连接好装置,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右侧导管插入水槽,微热烧瓶,右侧导管若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形成一段水柱,且一段时间内水柱不变化,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
(2)氢气难溶于水,通过氢气将水压出,测出进入水的体积即是氢气的体积,故不正确;
(3)根据水与钠反应得到氢气,故导致结构偏大,b管中未充满水导致气体导致水出来减少,结果偏低;
(4)根据计算出产生氢气的量为n(H2)=0.28L/22.4/mol=0.0125mol,乙醇的物质的量为n=1.15g/46g/mol=0.025mol。结合与钠反应方程式即可得出含有羟基,故结构式为
【分析】(1)根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进行检验即可;
(2)结合氢气的溶解性即可判断;
(3)考虑水和钠反应以及b导管占有体积;
(4)根据给出的数据结合反应即可计算出是否含有羟基。
21.【答案】(1)
(2)bd
(3)c
【解析】【解答】解:(1)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碳原子之间形成C=C双键,聚乙烯结构式为: ,故答案为: ;(2)a.一氯乙烯(CH2=CHCl)为平面结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故a正确;b.乙烯中碳碳双键的键能是615kJ/mol,乙烷中碳碳单键的键能是348kJ/mol,故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不是两条相同的碳碳单键,故b错误;c.乙烯可以催熟水果,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乙烯,以保持水果新鲜,故c正确;d.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得到二氧化碳,会引入新杂质,故d错误,故答案为:bd;(3)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均能与乙烯、二氧化硫反应,不能检验混有的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进行检验二氧化硫,故答案为:c.
【分析】(1)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碳原子之间形成C=C双键;(2)a.一氯乙烯(CH2=CHCl)为平面结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b.根据碳碳双键与碳碳单键的键能分析解答;c.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乙烯;d.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得到二氧化碳,会引入新杂质;(3)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均能与乙烯、二氧化硫反应,用品红溶液进行检验二氧化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