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1.乙醇分子结构中各化学键如下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键说法错误的是( )
A.和金属钠反应时①断裂
B.乙醇燃烧是断裂②和⑤
C.在银催化条件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③
D.和浓H2SO4、乙酸共热时断裂①,其它键不变化
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且水解产物相同
B.苯和乙烯都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C.乙酸乙酯和油脂互为同系物
D.甲烷和乙醇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3.下列物质中,含有羟基官能团的是( )
A.CH3-O-CH3 B.CH3-CHO
C.CH3-CH2-CH2-OH D.CH3COOCH2CH3
4.某有机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有关该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芳香烃 B.分子式为:C11H14O2
C.最多有11个碳原子共面 D.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只有2种
5.有机物Ⅰ和Ⅱ的结构式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Ⅰ和Ⅱ是同分异构体 B.Ⅰ和Ⅱ物理性质有所不同
C.Ⅰ和Ⅱ化学性质相同 D.Ⅰ和Ⅱ含12C的质量分数相同
6.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CH3CH2CH2CH2CH3和CH3CH(CH3)2
B.CH2=C(CH3)2和CH2=CHCH=CH2
C.O2和O3
D.CH3CH2OH和CH3﹣O﹣CH3
7.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比较S和Cl的非金属性 向H2S的水溶液里通入氯气 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非金属性Cl>S
B 探究Cu与足量浓硝酸反应后的溶液呈绿色的原因 向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适量水 溶液颜色由绿色变成蓝色,说明呈绿色的原因是有NO2溶解在其中
C 检验某无色溶液中是否含有SO 向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SO
D 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将混合气体通过溴的CCl4溶液 溴的CCl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被吸收
A.A B.B C.C D.D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7H16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
B.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 2,6﹣二甲基﹣3﹣乙基庚烷
C.乙炔分子的球棍模型:
D.卤代烃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根据生成的卤化银沉淀颜色检验卤原子
9.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
B.乙烯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乙烯与溴单质发生了取代反应
C.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作为水果的催熟剂
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与才采摘的水果放在一起以达到保鲜效果
10.关于下列三种常见高分子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顺丁橡胶、涤纶和酚醛树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B.顺丁橡胶的单体与反﹣2﹣丁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C.涤纶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通过缩聚反应得到的
D.酚醛树脂的单体是苯酚和甲醇
11.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着混合烃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混合烃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可能有C2H4
②一定有CH4
③一定有C3H8
④一定没有C2H6
⑤可能有C2H6
⑥可能有C2H2.
A.②⑤⑥ B.①②④ C.④⑥ D.②③
12.下列关于葡萄糖和果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B.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可被水解
C.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是醛糖
D.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都是由有机小分子经加聚反应合成的有机高分子
B.用稀硝酸可以清除银镜反应实验后的试管内表面的银
C.次氯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可以用作胃酸中和剂
D.由石墨烯卷制而成的“超级纤维”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材料
14.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全球人民的身体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口罩中间的熔喷布具有核心作用,其主要原料为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用来合成抑制新冠病毒的潜在药物磷酸氯喹的中间体 (喹啉)属于芳香烃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5%
15.乙酸乙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工业生产乙酸乙酯的方法很多,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④均为取代反应
B.反应②、③的原子利用率均为
C.乙醇、乙酸、乙酸乙酯三种无色液体可用溶液鉴别
D.与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酯类化合物有2种
16.根据下列叙述回答本题.立方烷(C8H8)、棱晶烷(C6H6)是近年来运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备的具有如图1所示立方体结构的环状有机物.萜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一类有机物(例如盆烯,月桂烯,柠檬烯).对上述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盆烯、月桂烯、柠檬烯都能使溴水褪色
②棱晶烷、盆烯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③月桂烯、柠檬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④立方烷、棱晶烷是环烷烃的同系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17.请同学们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①CH3CH2OH②③CH3CH2Br④⑤⑥⑦⑧⑨⑩
(1)芳香烃: ;
(2)卤代烃: ;
(3)醇: ;
(4)酚: ;
(5)醛: ;
(6)酯: .
18.回答下列问题:
(1)①胆矾的化学式是 ;②乙醛的结构简式是 。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向新制的悬浊液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 。
19.将下列物质命名或写出相应的结构简式
(1)2﹣丁烯
(2)2,2,3,3﹣四甲基戊烷
(3)
(4)间甲基苯甲醛
(5)CH2=CHCH2CH3
(6)
20.如图所示,U型管的左端被水和胶塞封闭有甲烷和氯气(体积比为1:4)的混合气体,假定氯气在水中不溶解。将封闭有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的装置放置在有光亮的地方,让混合气体缓慢的反应一段时间。
(1)下列关于甲烷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甲烷的分子式是CH4,5个原子共面
B.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属于正四面体结构
C.甲烷中的任意三个原子都不共面
(2)假设甲烷与氯气反应充分,且只产生一种有机物,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
(3)下列事实能证明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的是 。
a.CH3Cl只代表一种物质b.CH2Cl2只代表一种物质
c.CHCl3只代表一种物质d.CCl4只代表一种物质
(4)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与氢原子结合的方式是 。
a.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b.通过1个共价键
c.通过2个共价键d.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
(5)若CH4、C2H6、C3H8、C4H10四种烃各为1g,在足量O2中燃烧,消耗O2最多的是 。
21. 1,2一二氯乙烯有如图两种结构.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B分子中所含化学键类型 (填“相同”或“不同”,下同),分子极性 ;
(2)A、B两种分子在CCl4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
(3)将A、B加入Br2的CCl4溶液中,可得物质C,则C的结构简式为 ,C物质 (填“有”或“无”)手性异构体.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2C2H5OH + 2Na 2C2H5ONa + H2↑;断键①,故A不符合题意;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断裂①②③④⑤,故B符合题意
在银催化条件下与O2反应 断键①③,故C不符合题意;
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断开的羟基上的氢氧键,即①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分析】该题考查乙醇发生的化学反应,有机化学中乙醇可发生的反应有:与金属钠的反应、氧化反应(包括燃烧和催化氧化)、酯化反应;重点考查发生反应时的断键情况:①与金属钠反应,①断裂 ;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键全部断裂;③催化氧化反应断裂①和③;④酯化反应(酸脱羟基醇脱氢)所以断裂①。
2.【答案】D
【解析】【解答】A.纤维素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水解产物是氨基酸,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故A不符合题意;
B.苯和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前者是发生萃取,后者是发生加成反应,B不符合题意;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与乙酸乙酯所含官能团个数不同,不是同系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甲烷可以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乙醇能与乙酸等发生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纤维素水解得到葡糖糖,而蛋白质水解得到氨基酸
B、苯使溴水褪色,是由于萃取
C、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式相差若干个-CH2-
3.【答案】C
【解析】【解答】A. CH3-O-CH3含有官能团是醚键,故A不符题意;
B. CH3-CHO含有官能团是醛基-CHO,故B不符题意;
C. CH3-CH2-CH2-OH含有官能团是羟基-OH,故C符合题意;
D. CH3COOCH2CH3含有官能团是酯基,故D不符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羟基是-OH,找出含有-OH的官能团物质即可
4.【答案】C
【解析】【解答】A.该物质分子中含有-COOH,因此不是芳香烃,A不符合题意;
B.根据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分子式是C11H12O2,B不符合题意;
C.苯分子是平面分子,甲基C原子和羧基C原子取代苯分子中H原子的位置在苯分子平面上;乙烯分子是平面分子,甲基C取代乙烯分子中H原子位置在乙烯分子的平面上,乙烯平面与苯分子的平面共直线,可以在同一个平面上,所以最多有11个碳原子共面,C符合题意;
D.该分子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含有羧基,能够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因此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不只有2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 M的结构简式含有氧元素为烃的衍生物;
B、根据碳原子的4价结构来写分子式;
C、苯环和碳碳双键都为平面型结构;
D、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
5.【答案】C
【解析】【解答】 Ⅰ和Ⅱ分子式相同、分子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不仅物理性质有差异,化学性质也有差异。Ⅰ和Ⅱ含C的质量分数相同,12C是C的稳定同位素,所以Ⅰ和Ⅱ含12C的质量分数相同。
故答案为:C
【分析】A.乙醇与二甲醚的分子式均为C2H6O,所以Ⅰ和Ⅱ分子式相同、分子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B.Ⅰ和Ⅱ分子式相同、分子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物理性质有差异
C.Ⅰ和Ⅱ分子式相同、分子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官能团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Ⅰ和Ⅱ分子式相同、12C的质量分数相同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A.CH3CH2CH2CH2CH3和CH3CH(CH3)2是碳原子不同的烷烃,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
B.CH2=C(CH3)2和CH2=CHCH=CH2的分子式不同,结构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O2和O3是由氧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
D.CH3CH2OH和CH3﹣O﹣CH3的分子式都为C2H6O,二者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同分异构体包含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位置异构等,以此来解答.
7.【答案】A
【解析】【解答】A. 向H2S的水溶液里通入氯气产生淡黄色沉淀,非金属性Cl>S,A符合题意 ;
B. 向反应后混合液中加适量水,溶液颜色由绿色变成蓝色,是混合铜离子的蓝色,B不符合题意 ;
C. 向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含有SO32-,C不符合题意 ;
D. 将混合气体通过溴的CCl4溶液 ,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乙烷,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A 。
【分析】A. 非金属性Cl>S ;
B. 混合铜离子的蓝色 ;
C. 稀硝酸会氧化SO32- ;
D. 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乙烷;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A.C7H16为庚烷,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有:2,3﹣二甲基戊烷,2,4﹣二甲基戊烷,2,2﹣二甲基戊烷,3,3﹣二甲基戊烷,3﹣乙基戊烷,共5种,故A正确;
B. 最长的碳链有7个碳原子,该有机物名称为:2,6﹣二甲基﹣3﹣乙基庚烷,故B正确;
C.乙炔中存在碳碳三键,分子的球棍模型: ,故C正确;
D.卤代烃为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卤素离子,应先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A.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只存在碳链异构,根据定位法确定分子式为C7H16,主链上为五个碳原子的有机物的种数即可;
B.烷烃命名时,要选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离支链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
C.球棍模型表示原子间的连接与空间结构;
D.卤代烃不能电离出卤素离子.
9.【答案】B
【解析】【解答】A.烯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 A项不符合题意;
B.乙烯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乙烯与溴单质发生了加成反应,B项符合题意;
C.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催熟作用,可作为水果的催熟剂,C项不符合题意;
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可以将水果释放出的乙烯反应掉,所以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与才采摘的水果放在一起以达到保鲜效果,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烯烃的通式是CnH2n,当n=2时是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乙烯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乙烯具有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乙烯与可被氧化性的高锰酸钾氧化失去催熟果实的作用
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A.顺丁橡胶、涤纶和酚醛树脂是人工合成的,不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故A错误;
B.顺丁橡胶的单体为1,3﹣丁二烯,与反﹣2﹣丁烯分子式不同,故B错误;
C.涤纶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通过缩聚反应得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故C正确;
D.酚醛树脂的单体是苯酚和甲醛,不是甲醇,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顺丁橡胶、涤纶和酚醛树脂是人工合成的;
B.顺丁橡胶的单体为1,3﹣丁二烯;
C.涤纶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D.酚醛树脂的单体是苯酚和甲醛.
11.【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两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1.6H4,根据碳原子平均数可知,混合气体一定含有CH4,由氢原子平均数可知,另一气态烃中氢原子数目为4,碳原子数目大于1.6,不超过4.①两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1.6H4,根据碳原子平均数可知,混合气体一定含有CH4,由氢原子平均数可知,另一气态烃中氢原子数目为4,可能含有C2H4,或含有C3H4等,若含有C2H4,满足CH4与C2H4为2:3,故①正确;②两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1.6H4,根据碳原子平均数可知,混合气体一定含有CH4,故②正确;③C3H8中氢原子数目为8,氢原子数目大于4,不可能含有C3H8,故③错误;④C2H6中氢原子数目为6,氢原子数目大于4,不可能含有C2H6,故④正确;⑤C2H6中氢原子数目为6,氢原子数目大于4,不可能含有C2H6,故⑤错误;⑥C2H2中氢原子数目为2,氢原子数目小于4,不可能含有C2H2,故⑥错误;
故选B.
【分析】由图可知两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1.6H4,根据碳原子平均数可知,混合气体一定含有CH4,由氢原子平均数可知,另一气态烃中氢原子数目为4,碳原子数目大于1.6,不超过4.据此判断.
12.【答案】A
【解析】【解答】A.葡萄糖为多羟基醛糖、果糖为多羟基的酮糖,均有还原性,A符合题意;
B.葡萄糖和果糖均属于单糖,不能发生水解,B不符合题意;
C.葡萄糖为多羟基的醛糖,果糖为多羟基的酮糖,C不符合题意;
D.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式均为C6H12O6,分子量180,均是小分子化合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A.葡萄糖和果糖中含有醛基和酮基,所有能被还原成羟基。
B.根据单糖的定义,不能再水解。而果糖和葡糖糖都是单糖。
C.果糖中含有的是酮基。
D.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上万,根据其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判断。
13.【答案】B
【解析】【解答】A.人造纤维是用某些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做原料,经溶解后制成纺织溶液,然后纺制成纤维,天然纤维属于有机物,合成纤维是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制得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
B.银可以溶于稀硝酸,所以可以用稀硝酸来除去试管上的银,故B符合题意;
C.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次氯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或者次氯酸(取决于溶液酸性程度),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中和胃酸,故C不符合题意;
D.石墨烯是碳单质,只含有碳元素,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要注意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区别,合成纤维符合选项描述,注意人造纤维不符合选项描述;
B. 稀硝酸常温下就可以和银反应;
C. 次氯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物质对人体有害;
D. 石墨烯是碳单质。
14.【答案】B
【解析】【解答】A.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 ,故组成元素有C、H、O、N、S等,故A不符合题意
B.熔喷布的材料为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符合题意
C.除了C、H外还有N元素,故不属于烃,故C不符合题意
D.医用酒精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烃:只含碳、氢两种元素;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浓度过高,容易挥发,容易附着,反而不利于消毒
15.【答案】B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反应④为催化氧化反应,不是取代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反应②、③的产物都只有乙酸乙酯,反应中产物唯一,原子利用率均为,故B符合题意;
C.乙醇溶于水,乙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则用氢氧化钠溶液不能鉴别乙醇和乙酸,故C不符合题意;
D.与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酯类有HCOOCH2CH2CH3,HCOOCH(CH3)2、CH3CH2COOCH3共3中,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反应④为氧化反应;
B、根据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进行分析;
C、乙醇、乙酸与NaOH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D、根据酯类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分析;
16.【答案】A
【解析】【解答】解:①盆烯、月桂烯、柠檬烯都有碳碳双键,所以都能使溴水褪色,①对;②棱晶烷,盆烯、苯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②对;③月桂烯、柠檬烯分子式同,而结构不同,③对;④立方烷,棱晶烷与烷烃的通式不同,结构也不相似,④错.故选A.
【分析】根据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解题,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同系物.
17.【答案】(1)⑨
(2)③⑥
(3)①
(4)⑤
(5)⑦
(6)④
【解析】【解答】解:①CH3CH2OH含﹣OH,属于醇;② 含羰基,属于酮;③CH3CH2Br含﹣Br,属于卤代烃;④ 含﹣COOC﹣,属于酯;⑤ 中﹣OH与苯环直接相连,属于酚;⑥ 在含﹣Br,属于卤代烃;⑦ 含﹣CHO,属于醛;⑧ 含﹣COOH,属于羧酸;⑨ 只含C、H、含苯环,为芳香烃;⑩ 含﹣COOH,属于羧酸,则(1)芳香烃为⑨,故答案为:⑨;(2)卤代烃为③⑥,故答案为:③⑥;(3)醇为①,故答案为:①;(4)酚为⑤,故答案为:⑤;(5)醛为⑦,故答案为:⑦;(6)酯为④,故答案为:④.
【分析】(1)芳香烃含苯环,且只有C、H元素;(2)卤代烃的官能团为﹣X,含C、H、卤素原子;(3)醇的官能团为﹣OH,且含C、H、O元素,﹣OH不能直接连接苯环;(4)酚的官能团为﹣OH,且﹣OH与苯环直接相连;(5)醛的官能团为﹣CHO,只含C、H、O元素;(6)酯的官能团为﹣COOC﹣,含C、H、O元素,以此来解答.
18.【答案】(1);
(2)
(3)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解析】【解答】(1)①胆矾为五水硫酸铜,其化学式为:;
②乙醛中含醛基,其结构简式为:;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醛类物质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葡萄糖中含醛基,向新制的悬浊液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并加热,可观察到产生砖红色沉淀。
【分析】(1)①胆矾为五水硫酸铜;
②乙醛中含醛基;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3)醛类物质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19.【答案】(1)CH3﹣CH=CH﹣CH3
(2)(CH3)3CC(CH3)2CH2CH3
(3)对二甲苯
(4)
(5)1﹣丁烯
(6)2,4﹣二甲基﹣3﹣乙基己烷
【解析】【解答】解:(1)2﹣丁烯结构简式中主碳链是4个碳,2号、3号碳上有一个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3﹣CH=CH﹣CH3,
故答案为:CH3﹣CH=CH﹣CH3;(2)根据名称2,2,3,3﹣四甲基戊烷可知,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在2号和3号碳原子上均各有两个甲基,故结构简式为:(CH3)3CC(CH3)2CH2CH3,故答案为:(CH3)3CC(CH3)2CH2CH3.(3) 为苯的同系物,名称为对二甲苯,故答案为:对二甲苯;(4)间甲基苯甲醛 是苯环上间位上分别连接一个甲基和醛基,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5)CH2=CHCH2CH3 为烯烃,离碳碳双键近的一端编号得到名称为:1﹣丁烯,故答案为:1﹣丁烯;(6) 为烷烃,选取6个碳原子最长碳链,离取代基近的一端编号确定取代基名称,得到名称为:2,4﹣二甲基﹣3﹣乙基己烷,故答案为:2,4﹣二甲基﹣3﹣乙基己烷.
【分析】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1)烷烃命名原则: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2)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3)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官能团的位次最小;(4)间甲基苯甲醛 是苯环上间位上分别连接一个甲基和醛基;(5)CH2=CHCH2CH3 为烯烃,离碳碳双键近的一端编号得到名称中标注碳碳双键的位置;(6)为烷烃,选取6个碳原子最长碳链,离取代基近的一端编号确定取代基名称,得到名称.
20.【答案】(1)B
(2)CH4+4Cl2→CCl4+4HCl
(3)b
(4)b
(5)CH4
【解析】【解答】(1)A. 甲烷的分子式是CH4,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有3个原子共面,故A不正确;
B. 甲烷分子中碳原子含有4个共价键,其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结构,故B正确;
C. 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所以甲烷中的任意三个原子都共面,故C不正确;
故答案为:B;(2)甲烷与氯气反应充分,且只产生一种有机物是CCl4,该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4Cl2→CCl4+4HCl;(3)CH4分子中有四个等同的C-H键,可能有两种对称的结构:正四面体结构和平面正方形结构,甲烷无论是正四面体结构还是正方形结构,一氯代物均不存在同分异构体,而平面正方形中,四个氢原子的位置虽然也相同,但是相互间存在相邻和相间的关系,其二氯代物有两种异构体:两个氯原子在邻位和两个氯原子在对位,若是正四面体,则只有一种,因为正四面体的两个顶点总是相邻关系,由此,由CH2Cl2只代表一种物质,可以判断甲烷分子是空间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故答案为:b;(4)烃中碳原子与氢原子以共价键结合,且C与H之间只能形成1个共价键,
故答案为:b;(5)等质量时H的质量分数越大,消耗氧气越多,由最简式分别为CH4、CH3、CH2.6、CH2.5,据此可知消耗O2最多的是CH4。
【分析】(1)A.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据此判断共面的原子;
B.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其空间构型;
C.根据甲烷的空间构型判断;
(2)根据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实质来回答判断;
(3)甲烷若是正四面体,则只有一种结构,因为正四面体的两个顶点总是相邻关系;
(4)烃中碳原子与氢原子以共价键结合;
(5)质量相同时,分子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完全燃烧时消耗 O2 越多。
21.【答案】(1)相同;不同
(2)B
(3)CHClBrCHClBr;有
【解析】【解答】解:(1)A、B分子中所含化学键为碳氢共价键、碳氯共价键和碳碳双键,化学键类型相同;B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合,是非极性分子,A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故答案为:相同;不同;(2)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CCl4是非极性分子,所以B分子在CCl4中溶解度较大;故答案为:B;(3)CHCl=CHCl能与单质溴发生加成反应,方程式为:CHCl=CHCl+Br2→CHClBrCHClBr;CHClBrCHClBr中的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不一样,属于手性分子,存在手性异构体;故答案为:CHClBrCHClBr;有.
【分析】(1)A、B分子中所含化学键为碳氢共价键、碳氯共价键和碳碳双键;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是极性分子;(2)根据相似相溶原理;(3)碳碳双键能与单质溴发生加成反应;先根据手性碳原子指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手性碳原子判断注意:①手性碳原子一定是饱和碳原子;②手性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要是不同的,然后根据手性分子存在手性异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