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八) 压强》2024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情景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铁轨铺在枕木上 B.斧子有锋利的刀刃
C.平板车有很多车轮 D.推土机有宽大的履带
2.如图,甲、乙两人在完全相同的沙滩散步,留下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脚印。则甲( )
A.对沙滩的压强较大
B.对沙滩的压强较小
C.所受的重力较大
D.所受的重力与乙的相等
3.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或酒精(ρ水>ρ酒精)。B和C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且其中的液体深度也相同,三个容器中( )
A.A容器 B.B容器 C.C容器 D.无法比较
4.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从左至右,管口口径依序变大的盛水连通管。今在三管管口上各放置与管口口径相同的甲、乙、丙三活塞,忽略活塞与管壁间的摩擦力,当三活塞达到静止平衡时,如图所示,则关于活塞甲、乙、丙的重量大小关系(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乙>丙 D.丙>乙>甲
5.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利用大气压的是( )
A.紧固锤头 B.U形“反水弯”
C.用吸管喝饮料 D.潜水艇的浮沉
6.在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会使测得的大气压数值变小的是( )
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
B.将玻璃管稍微下压
C.用密度更小的液体替代水银
D.玻璃管内混入空气
7.如图所示是个自制气压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着它登山的过程中,玻璃管中液柱会逐渐上升
B.玻璃管中液柱静止时,瓶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C.玻璃管中液柱静止时,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D.为提高气压计测量精度,可选用更粗的玻璃管
8.看似“轻”的空气,却有很大作用。以下事例中,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A.塑料吸盘“吸”在光滑的墙上
B.我们交谈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
C.茶壶盖上开小孔便于把水倒出
D.飞机机翼设计成上表面弯曲,下表面较平
9.如图所示,往自由下垂的两张白纸中间向下吹气,两张白纸会( )
A.朝上翻卷 B.彼此远离 C.不动 D.相互靠拢
10.有些电动车安装了如图所示的特制伞来遮阳挡雨,它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这样的电动车以较快速度行驶时有“向上飘”的感觉( )
A.伞上方的气流速度大于下方,压强小于下方
B.伞上方的气流速度大于下方,压强大于下方
C.伞上方的气流速度小于下方,压强大于下方
D.伞上方的气流速度小于下方,压强小于下方
二、填空题
11.一款环保共享电动汽车满载时总重为9×103N,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300cm2,静止在水平马路上时,路面受到的压强是 Pa;若该车不慎陷入路边松软的水平草坪,受力面积变大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2.位于陕西泾阳的郑国渠,是我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如图是郑国渠跨路面两侧的截面示意图,两侧水渠和中间的涵洞可以看作是一个 ;当水不流动时,水对 的压强较大(选填“A”或“B”)。
13.将一未装满水的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则倒立时水对瓶盖的压强是 Pa;正立时水对瓶底的压力为F1,倒立时水对瓶盖的压力为F2,则F1 F2(选填“>”、“=”或“<”)。
14.中医博大精深。如图,火罐下端开口,使用时先对火罐中的气体加热,自然降温后,火罐紧紧吸附在人体皮肤上 的存在;拔罐的物理原理是利用罐内外的 使罐吸附在人体穴位上(选填“温度差”或“气压差”),治疗某些疾病。
15.如图是抗击新冠疫情使用的负压救护车,车内空间为负压舱,它能有效防护病毒再传播,将经消毒杀菌处理后的被污染空气从车内抽出,使车内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车外气压,在 作用下,清洁的空气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
16.屋顶风帽是利用自然风使风帽旋转实现室内换气的装置,如图所示。它不用电,无噪声,室内的污浊气体在 作用下被排出。
三、实验探究题
17.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铁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由 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3)对比乙、丙两图可以得出:当压力一定时, 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对比甲、丙两图,该同学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他的观点是错误的 。
18.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用手指轻压金属盒橡皮膜,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有明显变化,说明该装置 (填“漏气”或“不漏气”)。
(2)通过比较A、B、C三图可知,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3)通过比较D、E两图可知,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的 越大,压强越大。
(4)通过比较B图与 图可知三峡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原因。
(5)本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和转换法。
四、计算题
19.冰壶运动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冰壶是由不含云母的花岗岩凿磨制成。有一冰壶体积V=6×10﹣3m3,密度ρ=2×103kg/m3,取g=10N/kg。求:
(1)冰壶的质量;
(2)将冰壶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0.02m2,冰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八) 压强》2024年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解答】解:A、铁轨铺在枕木上,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B、斧子有锋利的刀刃,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C、平板车有很多车轮,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D、推土机有宽大的履带,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故选:B。
【点评】这是一道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物理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大或减小压强,要学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才是学习物理的真正意义。
2.【分析】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形变效果)的物理量,可用脚印在沙滩上留下的深浅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即压强的大小。
【解答】解:由于甲、乙在沙滩上留下的脚印深浅相同,即甲;根据G=F=pS,甲的脚印大,水平地面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综上所述。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大小和压力大小的比较,会根据脚印的深浅得出压强关系是关键。
3.【分析】利用p=ρ液gh比较各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
【解答】解:由图可知,A、B容器中都是水,B容器中的水的深度比A容器中水的深度更深液gh可知,B容器中底所受的压强比A容器底所受的压强更大;
B、C两容器中液体的深度相同,根据p=ρ液gh可知,B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大于C底部所受液体压强;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三个容器中,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大小的比较,题目难度不大。
4.【分析】由帕斯卡原理可知,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大小不变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据此可知三个活塞对水产生的压强大小关系,又知道活塞面积大小关系,再利用p=得出压力关系,而压力F=G,进而得出三个活塞的重力(重量大小关系)。
【解答】解:
由帕斯卡原理可知,三个活塞对水产生的压强大小:p甲=p乙=p丙,
因为p=,S甲<S乙<S丙,
所以三个活塞对水的压力:
F甲<F乙<F丙,
因为三个活塞对水的压力F=G,
所以三个活塞的重力(重量):
G甲<G乙<G丙。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帕斯卡原理和压强公式p=的应用,要知道活塞对水的压力等于活塞重力(重量)。
5.【分析】大气压的利用一般都是在某处使气压降低,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效果。
【解答】解:A、撞击中,锤柄受力静止,与锤柄结合的更结实,与大气压无关;
B、排水管U形“反水弯”是利用连通器来工作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力一吸气,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利用了大气压;
D、潜水艇依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的,与大气压无关。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大气压的应用的了解与掌握,利用大气压的生活例子是很多的,学习时,多举例、多解释,分析时不要说成“被吸上来”,而是“被外界的大气压压上来”。
6.【分析】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影响实验结果的有:管内进入气泡、实验的地点;而玻璃管的粗细、长度、水银的多少、是否倾斜等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解答】解:AB、托里拆利实验中、上提下压,故AB错误。
C、托里拆利实验中,液柱的高度变大。
D、若玻璃管内混进了少许空气水银+p空气=p大气,所以空气会产生一定的压强,从而抵消掉一部分外界大气压,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的影响因素,是比较基础的习题,掌握基础知识很重要。
7.【分析】气压计的原理是利用内外压强差使细管内液柱上升或下降来判断气压的改变;当大气压发生改变时,瓶内压强与外部压强不同,则细管内液柱将发生改变。
【解答】解:A.登山过程中,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瓶内气压不变,故A正确;
BC.由图可知,外界大气压加上玻璃管内液体的压强等于瓶内的气压,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D.为提高气压计的测量精度,即外界大气压的变化量相同时,且要求瓶内水的体积变化量相对较小,应选用更细的玻璃管。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大气压强的测量,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要求运用物理知识要灵活。注意易错点:外界大气压越小,管中水柱越高。
8.【分析】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在流速越慢的地方压强越大。分析各个实例应用的原理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
A、使用塑料吸盘时,使其内部的气体压强减小,吸盘被压在了光滑的墙面上;
B、我们交谈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
C、茶壶盖上开小孔是为了使水壶内外的气压相等,水可以更容易倒出,故C不符合题意;
D、飞机机翼设计成上表面弯曲,在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快,在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慢,形成向上的压强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的应用以及声音的传播。
9.【分析】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解答】解:往自由下垂的两张白纸中间向下吹气,两张纸中间空气流速大,纸外侧的压强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一道基础题。
10.【分析】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水和空气,流体的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
【解答】解:伞的形状是上方凸起的,当气流经过时,压强小,压强大,电动车的速度越大,以较快速度行驶时有“向上飘”的感觉,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比较伞的上下方受到的流速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1.【分析】电动汽车静止在水平马路上时,路面受到的压力等于电动汽车的总重力,根据p=计算路面受到的压强;
根据压强公式p=可知,当压力F不变时,受力面积S越大,压强p越小。
【解答】解:电动汽车静止在水平马路上时,路面受到的压力F=G=9×103N,
则路面受到的压强:p===3×104Pa;
若该车不慎陷入路边松软的水平草坪,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不变,根据压强公式p=,电动汽车对地面的压强变小。
故答案为:3×105;变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2.【分析】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仪器;根据p=ρgh分析两点压强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两侧水渠和中间的涵洞底部是相通的,上端开口;
由图可知,A点的深度要小于B点的深度,水对A点的压强小于水对B点的压强。
故答案为:连通器;B。
【点评】本题考查了连通器的应用、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3.【分析】(1)根据p=ρgh求出倒立时水对瓶盖的压强;
(2)水对瓶盖和瓶底的压力,可以根据水产生的压力和水重力的关系来入手(上下粗细一样的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上面粗、下面细的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上面细、下面粗的容器中水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
【解答】解:(1)由图可知,倒立时水的深度为h=12cm=0.12m,
则倒立时水对瓶盖的压强:p=ρ水gh=1.3×103kg/m3×10N/kg×7.12m=1.2×105Pa;
(2)正放时,瓶子中的水柱是粗细相同的;倒放时,下面细;瓶中水的重力是一定的,即F1>F2。
故答案为:8.2×103;>。
【点评】本题考查液体压强的计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可以根据F=pS分析,也可以根据承装液体容器的形状进行分析得出。知道对于圆柱形容器,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重;对于上口粗下口细的容器,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液体重是本题的关键。
14.【分析】根据大气压的存在分析;影响气压大小的因素有温度、体积。
【解答】解:援火罐“吸”在皮肤上,是利用了大气压,温度降低,小于大气压。
故答案为:大气压;气压差。
【点评】本题考查大气压的实例,难度不大。
15.【分析】负压救护车是利用负压技术是使救护车内的大气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据此分析即可解答。
【解答】解:负压救护车的原理:车内空间为负压舱,小于外界大气压、杀菌处理后从车内抽出,在大气压作用下。
故答案为:低于;大气压。
【点评】此题考查大气压的综合应用,理解负压救护车的工作原理是关键。
16.【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
【解答】解:风帽转动时其内部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故答案为:大气压。
【点评】本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难度不大。
三、实验探究题
17.【分析】(1)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
(2)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需要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时,控制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的大小;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时,控制压力大小不变,改变受力面积;
(3)根据控制变量法,找出不变的量和变化的量,确定压力作用效果与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4)根据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根据转换法可知,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图甲、乙中,乙图的压力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3)对比乙、丙两图可知,乙的受力面积小,故可得出结论:当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根据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对比甲,实验中在改变压力的同时,故不能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的结论。
故答案为:(1)凹陷程度;(2)甲、乙;(4)比较时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重点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难度不大。
18.【分析】(1)实验前,用手指轻压金属盒橡皮膜,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是否有明显变化,这是为了检查压强计气密性;
(2)(3)(4)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时,保持液体的密度和方向相同;探究液体压强跟密度的关系时,保持液体的深度和方向相同;探究液体压强跟方向的关系时,保持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相同,应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5)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解答】解:(1)用手指轻压金属盒橡皮膜,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有明显变化;
(2)A、B、C三图中液体的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不同,可得出结论:同一深度;
(3)D、E两个图中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盐水中U形管的高度差大,故可得到结论:在深度相同时,压强越大;
(4)B、D两个图为同种液体,深度不同,U形管的高度差越大,可得出结论:同一液体,是三峡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原因;
(5)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分别加以研究。
故答案为:(1)不漏气;(2)相等;(4)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液体压强计的了解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注意物理实验中研究方法﹣﹣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液体压强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需要掌握。
四、计算题
19.【分析】(1)根据m=ρV可得冰壶的质量;
(2)根据p=可得冰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解答】解:(1)冰壶的质量m=ρV=2×103kg/m8×6×10﹣3m5=12kg;
(2)冰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12kg×10N/kg=120N;
冰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6000Pa。
答:(1)冰壶的质量是12kg;
(2)冰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6000Pa。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和压强公式的计算。属于中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