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这首诗描绘了夏季清晨,从净慈寺出来送别林子方,所见到的西湖美景。诗中用“碧”、“红”等色彩鲜明的词语形容莲叶和荷花,使人感到莲叶的碧绿,荷花的红艳,表现出莲叶的清新、荷花的娇艳。同时,诗人用“无穷碧”、“别样红”赞美莲叶和荷花的美丽,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的不舍之情。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并背诵诗文。
难点: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四、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有关荷花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教师出示荷花图片,让学生欣赏并描述看到的画面。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丽,激发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杨万里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通过介绍背景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作者简介
杨万里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官员,他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的诗歌多以自然风光、农村景物、民间生活为题材,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自然。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在朗读过程中,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字音和停顿问题。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诗文的内容和情感基调。教师巡视指导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问题,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2.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字音和停顿。教师范读时要注意突出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一些字音和停顿,例如“晓”、“慈”、“莲”、“无穷”、“别样”等字的发音和停顿。通过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听读,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和语言特点。
(四)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1. 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分析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毕竟西湖六月中”,这句用“毕竟”强调了六月西湖的独特之美。“风光不与四时同”这句通过一个“同”字表达了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独特风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通过“无穷碧”、“别样红”两个色彩鲜明的词语形容莲叶和荷花,表现了莲叶的碧绿、荷花的娇艳。同时,“接天莲叶无穷碧”描绘出莲叶的茂盛,“映日荷花别样红”则突出了荷花的艳丽。整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不舍之情。通过逐句分析诗句的意思和意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和艺术特色。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通过想象来理解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和意境。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果你置身于诗中的场景,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或者“想象一下莲叶茂盛、荷花娇艳的画面,那是怎样的美妙场景?”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展示相关图片或动画,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诗句所描写的场景和意境。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共同探讨并解答问题。“诗人为什么说‘毕竟西湖六月中’?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风光不与四时同’中的‘四时’指的是什么?”“‘接天莲叶无穷碧’和‘映日荷花别样红’分别从什么角度描绘了莲叶和荷花?”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同时,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活动,让学生尝试自己写一首描绘夏天美景的诗歌。通过创作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对诗歌的理解和感知,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优秀的诗歌作品。
(五)教学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通过逐句分析、想象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法,我们深入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感受到了西湖的美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还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继续保持对文学的热爱和好奇心,积极探索和学习文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并默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和配套练习册。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夏天的短文或诗歌创作。
4. 预习下一篇课文《绝句》。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体良好,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并基本掌握了知识点和重点内容。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的朗读水平还需提高、分析诗句时思路不够清晰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音语调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指导,同时也会注意对课堂节奏和学生反馈的把握,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完整有序,方法多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