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易错题检测卷-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一根长方体木料,长2.7米,宽和高都是2分米。把它锯成3段,表面积增加( )平方分米。
A.12 B.14 C.16 D.18
2.一个物体长22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根据这组数据,请你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一下,它可能是( )。
A.一块橡皮 B.一个微波炉 C.一只牙膏盒 D.一个书柜
3.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了米,第二根用去了,两根用去的长度相比,( )。
A.第一根长些 B.第二根长些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4.大、中、小三包盐的平均重量是45克,三包盐的重量比是1∶2∶6,其中最大的那包盐重( )克。
A.5 B.15 C.30 D.90
5.一个数的加上12除以24的商,和是,这个数是( )。
A.5 B.4 C.3 D.12
6.有酒精含量为的酒精溶液若干,加了一定数量的水后稀释成酒精含量为的溶液,如果再稀释到,那么还需要加水的数量是上次加的水量的( )倍。
A.1.5 B.2 C.3 D.2.5
二、填空题
7.测量铁球体积的过程:把5个相同铁球放入(完全浸没)盛有200毫升水的量杯中,水面刻度上升到500毫升;每个铁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8.一条千米长的路,已经修了千米,再修( )千米正好修完这条路的60%。
9.已知a和b互为倒数,那么积是( )。
10.(小数)。
11.甲数比乙数多,乙数比甲数少6,甲数是( )。
12.小明买了2支钢笔和5支铅笔,一共用去了19.5元。铅笔的单价是钢笔的。钢笔的单价是( )元,铅笔的单价是( )元。
三、判断题
13.至少用4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长方体。( )
14.把10000元存银行,定期2年,年利率3.5%,到期后共可取回700元。( )
15.甲数的等于乙数(甲、乙两数均不为0),甲数和乙数的比是2∶5。( )
16.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要使它的面积不变,宽应该减少。( )
17.圆的面积是本学期学习的新知识,所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我们把圆转化成和它面积相等的已经学习过的其他图形,然后进行推导。(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19.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5÷
24×
20.解下列方程。
4.5÷3=6 += 1+25%=10
21.求下面这个零件的体积。(单位:厘米)
五、解答题
22.某小学买了1个篮球和9个皮球,正好用去360元,皮球在单价是篮球的,皮球和篮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E∶EC=1∶2,F是DC的中点,如果三角形ABE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ADF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4.全民健身中心体育馆的游泳池,长50米,宽20米,深1.8米,在这个游泳池的四周和底部贴瓷砖,需要贴瓷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5.我国的植树节定于每年的3月12日,植树节是国家规定群众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的节日。这天参加植树活动的有140人,分成三个小组,已知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人数的比是。这三个小组各有多少人?
26.小东从家步行到学校要35分钟,如果骑车要15分钟。一天,小东从家出发,刚骑了9分钟的车,突然天降大雨,路面泥泞,只好推车步行,比平时步行慢,他还要多少分钟才能到校?
27.“水立方”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它与一墙之隔的“鸟巢”一起被称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两大标志性建筑物。你知道吗?在水立方内有一个国际标准的长方体游泳池,它的长是50米,宽是25米,深是3米。
(1)在内壁沿池底向上2米处画一条水位线。它的全长是多少米?
(2)如果用瓷砖贴水池的四周和底面,贴瓷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如果池内水深2米,这个游泳池内的水有多少吨?(1立方米水重1吨)
参考答案:
1.C
【分析】一根长方体木料,长2.7米,宽和高都是2分米,把它锯成3段,则需要锯2次,锯一次则增加两个面的面积,锯2次,共增加4个面的面积,据此计算即可。
【详解】2×2×4
=4×4
=16(平方分米)
一根长方体木料,长2.7米,宽和高都是2分米。把它锯成3段,表面积增加16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明确锯成的段数与增加的面的个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C
【分析】根据题意,这个物体是一个长方体。常用的直尺一般是20厘米长,大拇指的长度大约是5厘米。据此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分析。
【详解】A.一块橡皮的长不可能是22厘米,数据太大,不符合题意;
B.长22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对于微波炉来说,数据太小,不符合题意;
C.一只牙膏盒可能长22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符合题意;
D.长22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对于书柜来说,数据太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D
【分析】当这两根绳子长都是1米时,1米的是米,用去的长度同样长;
当这两根绳子长都小于1米时,小于1米的也小于米,第一根用去的长;
当这两根绳子长都大于1米时,大于1米的也大于米,第二个用去的长,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由于两根绳子的长度不确定,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了米,第二根用去了,两根用去的长度相比无法比较。
故答案为:D
4.D
【分析】由题可知,大、中、小三包盐的平均重量是45克,则三包盐的总重量是(45×3)克,又知三包盐的重量比是1∶2∶6,则最大的那包盐占总重量的,用三包盐的总重量乘即可解答。
【详解】(45×3)×
=135×
=90(克)
其中最大的那包盐重90克。
故答案为:D
5.D
【分析】根据题意,用和减去12除以24的商,求出这个数的值,再除以,即可求出这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12÷24)÷
=(-)÷
=3÷
=3×4
=12
一个数的加上12除以24的商,和是,这个数是12。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关键是明确题意,根据题意进行逆推解答,也可以用方程解答。
6.A
【分析】假设36%的酒精溶液100克,那么含酒精100×36%=36克,是不变的;30%的浓度的酒精溶液是36÷30%=120克,比100克多了20克水;24%的浓度的酒精溶液是36÷24%=150克,比100克多了50克水;第1次加了20克,第2次又加了50-20=30克,第2次加水质量÷第1次加水质量即可。
【详解】假设36%的酒精溶液100克。
含酒精100×36%=36(克)
36÷30%-100
=36÷0.3-100
=120-100
=20(克)
(36÷24%-100-20)÷20
=(36÷0.24-100-20)÷20
=(150-100-20)÷20
=30÷20
=1.5
还需要加水的数量是上次加的水量的1.5倍。
故答案为:A
【点睛】关键是理解百分率的意义,掌握百分率的求法,明确稀释前后酒精的质量不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60
【分析】由题可知,5个相同铁球放入后水面刻度从200毫升上升到500毫升,即上升了(500-200)毫升,再用5个铁球的体积除以铁球的数量,即可求出每个铁球的体积。
【详解】500-200=300(毫升)
300毫升=300立方厘米
300÷5=60(立方厘米)
每个铁球的体积是60立方厘米。
8.
【分析】由于这条路的60%,这条路是单位“1”,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60%=(千米),由于已经修了千米,用减即可求解。
【详解】×60%=(千米)
-=(千米)
再修千米正好修完这条路的6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百分数的应用,单位“1”已知,用乘法。
9.
【分析】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为1,则ab=1,再结合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子乘分子作为新分子,分母乘分母作为新分母,据此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因为a和b互为倒数,所以ab=1
则的积是。
10.9;16;18;0.75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4就是3∶4=12∶16;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3∶4=,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3就是=;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3∶4=3÷4,再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6就是3÷4=18÷24;用的分子除以分母即可化为小数,即=0.75。据此填空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11.14
【分析】乙数比甲少6,即甲数比乙数多6,又因为甲数比乙数多,把乙数看作单位“1”,那么6对应的分率是,然后用6除以即可求出乙数,乙数加6即可求得甲数。
【详解】6÷+6
=8+6
=14
所以甲数是14。
12. 6.5 1.3
【分析】把钢笔的单价看作单位“1”,那么铅笔的单价就是,2支钢笔和5支铅笔的价格是一支钢笔单价的(2×1+×5)倍,对应的是19.5元,用除法即可先求出钢笔的单价,进而求出铅笔的单价。
【详解】19.5÷(2×1+×5)
=19.5÷3
=6.5(元)
6.5×=1.3(元)
钢笔的单价是6.5元,铅笔的单价是1.3元。
【点睛】此题考查了等量代换问题,找准单位“1”以及19.5元对应的率是解题关键。
13.×
【分析】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可知,用2个小正方体就可以拼成一个大长方体。据此解答。
【详解】至少用2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长方体。如图: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小正方体拼组长方体的方法。
14.×
【分析】本题中,本金是10000元,利率是3.5%,存期是2年,要求到期后共能取回多少元,求的是本金和利息的和,根据关系式:本息=本金+本金×利率×存期,解决问题。
【详解】10000+10000×2×3.5%
=10000+700
=10700(元)
把10000元存银行,定期2年,年利率3.5%,到期后共可取回10700元。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属于利息问题,熟练掌握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
【分析】假设甲数为1,则乙数为1×=,然后用甲数比上乙数,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即可。
【详解】假设甲数为1
1×=
1∶
=(1×5)∶(×5)
=5∶2
则甲数和乙数的比是5∶2。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假设长方形原来的长为a,宽为b,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先计算长方形的长增加后此时长方形的面积,再和原来的面积对比,即可判断宽的变化情况。
【详解】假设原来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原来的面积:a×b=ab;
现在的面积:(1+)×a×现在的宽=a×现在的宽;
要使面积不变,现在的宽应为原来宽的,
1-=,所以宽应该减少,因此原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面积不变,结合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求解。
17.√
【分析】转化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如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我们可以将圆转化成为近似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详解】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我们把圆转化成和它面积相等的近似长方形,然后进行推导,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转化”策略的应用。
18.8;72;;
2;;;
【详解】略
19.;;
21;
【分析】(1)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再利用乘法结合律简算。
(2)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再逆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3)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4)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详解】15÷
=15×
=15×()
=15×
=
=
=
=1×
=
24×
=
=15+14-8
=29-8
=21
=
=
=
=
20.=4;=;=36
【分析】4.5÷3=6,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3,再同时÷4.5即可;
+=,先将左边合并成,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即可;
1+25%=10,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两边同时-1,再同时÷0.25即可。
【详解】4.5÷3=6
解:4.5÷3×3=6×3
4.5=18
4.5÷4.5=18÷4.5
=4
+=
解:=
×=×
=
1+25%=10
解:1+0.25-1=10-1
0.25=9
0.25÷0.25=9÷0.25
=36
21.160立方厘米
【分析】这个零件由两个长方体组成,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据此求出两个长方体的体积,相加即可。
【详解】10×5×2+(8-2)×5×2
=100+60
=160(立方厘米)
22.30元;90元
【分析】设篮球的单价是x元,则皮球的单价是x元,篮球的单价×购买的数量+皮球的单价×购买的数量=一共用去的钱数,据此列方程解答。
【详解】解:设篮球的单价是x元,则皮球的单价是x元。
x×1+9×x=360
4x=360
4x÷4=360÷4
x=90
90×=30(元)
答:皮球的单价是30元,篮球的单价是90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列方程解决问题,要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23.15平方厘米
【分析】如图:
连接AC,因为BE∶EC=1∶2,则BE有1份,EC有2份,BC有(1+2)份,所以BC是BE的3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和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三角形ABC的面积是三角形ABE的3倍;则用10×3即可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也就是三角形ACD的面积;F是DC的中点,也就是CF=DF,所以三角形ADF和三角形ACF等底等高,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则用三角形ACD的面积除以2,即可求出三角形ADF的面积。据此解答。
【详解】连接AC;
因为BE∶EC=1∶2
1+2=3
所以BC=3BE
三角形ABC的面积是三角形ABE的3倍;
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10×3=30(平方厘米)
则三角形ACD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
因为F是CD的中点,
CF=DF
三角形ADF和三角形ACF等底等高,它们的面积相等,
所以三角形ADF的面积为:30÷2=15(平方厘米)
答:三角形ADF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的应用,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1252平方米
【分析】求需要粘瓷砖的面积,就是求这个长方体游泳池的5个面的面积和,根据长方体表面积公式: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代入数据解答。
【详解】50×20+(50×1.8+20×1.8)×2
=1000+(90+36)×2
=1000+126×2
=100+252
=1252(平方米)
答:需要粘瓷砖的面积是1250平方米。
【点睛】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长方体表面积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第一小组有32人,第二小组有48人,第三小组有60人
【分析】先把两两小组的人数之比转化为三个小组人数的连比,已知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2∶3=8∶12,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人数的比是4∶5=12∶15,可得第一、二、三小组人数之比为8∶12∶15,即第一小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第二小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第三小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然后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2∶3=8∶12
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人数的比是4∶5=12∶15
第一、二、三小组人数之比为8∶12∶15
140×
=140×
=32(人)
140×
=140×
=48(人)
140×
=140×
=60(人)
答:第一小组有32人,第二小组有48人,第三小组有60人。
26.16分钟
【分析】把从家到学校的路程看成单位“1”,骑车的速度是,步行的速度是,先求出骑车的9分钟行驶了总路程的几分之几,进而求出剩下了总路程的几分之几;然后把原来步行的速度看成单位“1”,现在步行的是原来的(1-),用乘法求出现在步行的速度,然后用剩下的路程除以这个速度就是还需要的时间。
【详解】1-×9
=1-
=
×(1-)
=×
=
÷=16(分钟)
答:他还要16分钟才能到校。
【点睛】此题要知道把路程看作单位“1”,再利用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式求出剩下的路程和速度,进而求解。
27.(1)150米
(2)1700平方米
(3)2500吨
【分析】(1)水位线的全长就是长方体底面周长,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列式解答即可;
(2)贴瓷砖的面积=长×宽+长×高×2+宽×高×2,据此列式解答;
(3)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求出水的体积,水的体积×1立方米水的吨数=游泳池内水的吨数,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1)
(米)
答:它的全长是150米。
(2)
(平方米)
答:贴瓷砖的面积是1700平方米。
(3)(吨)
答:这个游泳池内的水有2500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