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经典题型检测卷-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笑笑用1、2、3、4四个数写成三位数乘一位数,要使积最大,应选( )。
A.4×321 B.3×421 C.4×231
2.淘气用一根30厘米的线正好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不可能是( )。
A.10厘米,5厘米 B.11厘米,3厘米 C.8厘米,7厘米
3.张叔叔买了5箱同样价格的水果,付给营业员300元,他买了下面( )。
①西瓜每箱68元 ②新疆葡萄每箱58元 ③哈密瓜每箱48元
A.①或②
B.①或③
C.②或③
4.一袋饼干重250克,8袋饼干重( )千克。
A.2000 B.2 C.200
5.公鸡25只,母鸡275只,鸡的只数是鹅只数的3倍,鹅有( )只。
A.900 B.100 C.75
6.李老师读一本书,每天读115页,第5天应该从第( )页读起。
A.576 B.460 C.461
二、填空题
7.250×6的积的末尾有( )个0;886÷4的商是( )百多。
8.运动会上,小力拍球86下,小华拍的下数比小力的2倍多一些,3倍少一些,小华最多拍球( )下。
9.一部电话机的价格是298元,买5部电话大约要( )元;带1500元( )(填“够”或“不够”)。
10.在括号里填上“>”“<”或“=”。
898×5( )502×9 800千克( )8000克 270×0( )270+0
84×4×2( )848 45×5( )450÷5 5千克( )5000千克
11.用4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可能是( )厘米;也可能是( )厘米。
12.下图中涂色部分表示150,那么空白部分表示( );整个图形表示( )。
三、判断题
13.8□7÷4,□里填0~4时,商的中间一定有0。( )
14.丁丁做4道口算题用了32秒,芳芳做6道口算题用了42秒,因为32<42,所以丁丁的速度快一些。( )
15.一个正方形能剪成2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也能拼成一个正方形。( )
16.一个长方形邻边的长度之和是28厘米,它的周长就是56厘米。( )
17.小明从第2棵树走到第8棵树,共走了21米,那么平均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2×15= 280÷4= 0÷90= = 47+63= 42÷3=
= = 45×2= 630÷9= 160×5= 201×4=
19.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的要验算)。
(1)502×4= (2)8×150=
(3)405÷5= (4)★645÷6=
20.计算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
五、解答题
21.小熊用长5米的彩带包扎蛋糕盒。
(1)包扎一个蛋糕盒要用115厘米长的彩带,包扎3个蛋糕盒要用多少厘米的彩带?
(2)包扎好3个蛋糕盒,这卷彩带还剩多少厘米?
22.一瓶果汁正好重1千克,喝掉一半后,连瓶重590克,请问这瓶果汁的净含量是多少?瓶子重多少克?
23.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小明和爸爸的年龄和是48岁,爸爸和小明各是多少岁?
24.用两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它们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先画一画,再计算。)
(1)拼成长方形。
(2)拼成正方形。
25.冬季运动会即将开始,学校决定给每个班准备8根跳绳和3个足球,一共分发了351个足球。
(1)全校一共有多少个班?
(2)一共需要分发多少根跳绳?
参考答案:
1.A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在1、2、3、4四个数字中,最大的数字4要放在三位上的最高位上,或者是一位数,那么在剩下的数字中,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下来,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把4放在三位数的最高位上,那么一位数最大是3,三位数最大是421,它们的积是421×3=1263;
把4放在一位数上,那么一位数是4,三位数最大是321,它们的乘积是4×321=1284;
1284>1263
所以,所得的积最大是4×321=1284。
故答案为:A
【点睛】关键是把最大数字放在两个数中最高位上,其它数字以此类推,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2.B
【分析】当线正好围成长方形时,线的长度即为长方形的周长。接着用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乘2算出长方形的周长,最后用长方形的周长与30比较即可。
【详解】A.10+5=15(厘米)
15×2=30(厘米)
30=30
B.11+3=14(厘米)
14×2=28(厘米)
28≠30
C.8+7=15(厘米)
15×2=30(厘米)
30=30
因此,这个长方形的长不可能是11厘米,宽不可能是3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当线正好围成长方形时,线的长度即为长方形的周长。
3.C
【分析】用各个选项中水果的单价乘5算出5箱同样价格水果的总价与300比较即可,总价低于或等于300的便是张叔叔买的水果。
【详解】①68×5=340(元),340>300
②58×5=290(元),290<300
③48×5=240(元),240<300
因此,他买了5箱新疆葡萄或者5箱哈密瓜。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要算出5箱相同价格水果的总价,然后与300比较。
4.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袋饼干的重量×8=8袋饼干的重量,依此列式并计算,最后根据“1千克=1000克”将单位化成千克即可。
【详解】250×8=2000(克)
2000克=2千克
8袋饼干重2千克。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以及应掌握千克、克之间的换算。
5.B
【分析】先根据公鸡和母鸡只数,求出鸡的总只数,再根据鸡的只数是鹅的3倍,用鸡的只数÷3可得鹅的只数,据此计算解答即可。
【详解】25+275=300(只)
300÷3=100(只)
鸡的只数是鹅只数的3倍,鹅有100只。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即可。
6.C
【分析】李老师每天读的页数乘读的天数,可以算出李老师4天读了(115×4)页,则第5天应该从第(115×4+1)页读起。
【详解】115×4+1
=460+1
=461(页)
李老师读一本书,每天读115页,第5天应该从第461页读起。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实际应用,理解页码的编排方法是解题关键。
7. 2 二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直接计算出250×6的积;根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直接计算出886÷4的商;然后再根据计算结果填空即可。
【详解】250×6=1500,即250×6的积的末尾有2个0;
886÷4=221……2,即886÷4的商是二百多。
8.257
【分析】小力拍球86下,小华拍的下数比小力的2倍多一些,3倍少一些,也就是小华拍球的数量在86的2倍与3倍之间,要求小华最多拍球多少下,比86的3倍少1下,即86×3-1,依此解答即可。
【详解】86×3-1
=258-1
=257(下)
运动会上,小力拍球86下,小华拍的下数比小力的2倍多一些,3倍少一些,小华最多拍球257下。
9. 1500 够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因为298近似于300,300×5=1500(元),所以买5部电话大约1500元,又因为298<300,所以带1500元是够的。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98×5
≈300×5
=1500(元)
298<300
所以,买5部电话大约要1500元;带1500元够。
10. < > < < > <
【分析】分别计算出两边算式的结果,再进行比较;1千克=1000克,根据进率转换单位再进行比较;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①898×5=4490,502×9=4518,所以898×5<502×9;
②8000克中有8个1000克,也就是8千克,所以800千克>8000克;
③270×0=0,270+0=270,所以270×0<270+0;
④84×4×2
=336×2
=672
所以84×4×2<848;
⑤45×5=225,450÷5=90,所以45×5>450÷5;
⑥5千克中有5个1千克,也就是5个1000克为5000克,所以5千克<5000千克。
11. 20 16
【分析】根据题意:把这4个边长2厘米小正方形排成一排,可以拼成一个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带入即可;也可以把这4个边长2厘米小正方形两排两列放在一起,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带入即可解答。
【详解】拼成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4×2+2)×2
=(8+2)×2
=10×2
=20(厘米)
拼成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2+2)×4
=4×4
=16(厘米)
用4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可能是20厘米;也可能是16厘米。
12. 1050 1200
【分析】根据对图形的观察,整个图形平均分成8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一份,要求空白部分,空白部分是7份,列式为:150×7=1050,整个图形表示8份,列式为:8×150=1200。据此计算。
【详解】150×7=1050
8×150=1200
所以下图中涂色部分表示150,那么空白部分表示1050,整个图形表示120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计算过程一定要细心认真。
13.×
【分析】8□7÷4,被除数的首位数字能被4整除,要使商中间有0,则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小于4。
【详解】小于4的数有0、1、2、3,所以□里填0~3时,商的中间一定有0。
故答案为:×
【点睛】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哪一位不够除时(即此时的数字小于除数),商的这一位用0来占位。
14.×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丁丁每题用多少秒,芳芳每题用多少秒,再比较那个数小,用时少则快,据此解答。
【详解】丁丁每题用时:32÷4=8(秒)
芳芳每题用时:42÷6=7(秒)
7<8,芳芳用时少,速度快一点;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先求出丁丁和芳芳每题用时多少秒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15.×
【分析】如下图可知,一个正方形能剪成2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不一定能拼成一个正方形。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个正方形能剪成2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不一定能拼成一个正方形,所以判断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概念、特征的掌握。
16.√
【分析】邻边长度之和乘2即等于长方形的周长。
【详解】28×2=56(厘米),所以判断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长方形邻边的长度之和等于长加宽的和,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
【分析】先算出从第2棵树走到第8棵树共有几棵树,再用棵数减1求出这几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段,再用总长度21除以间隔段,即可求出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
【详解】8-1=7(棵)
7-1=6(段)
21÷6=3(米)……3(米)
故答案为:×
【点睛】段数=棵数-1,间隔长=总长度÷段数。
18.30;70;0;;110;14
0;;90;70;800;804
【解析】略
19.(1)2008;(2)1200
(3)81;(4)107……3
【分析】(1)(2)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从多位数的个位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4)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除的过程中每一步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详解】(1)502×4=2008 (2)8×150=1200
(3)405÷5=81 (4)★645÷6=107……3
验算:
20.长方形的周长是38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36分米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12+7)×2
=19×2
=38(厘米)
9×4=36(分米)
长方形的周长是38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36分米。
21.(1)345厘米
(2)155厘米
【分析】(1)求包扎3个蛋糕盒要用多少厘米的彩带,用115乘3即可。
(2)先把米化成厘米,再用总长度减去包扎3个蛋糕盒用去的长度即可。
【详解】(1)115×3=345(厘米)
答:包扎3个蛋糕盒要用345厘米的彩带。
(2)5米=500厘米
500-345=155(厘米)
答:这卷彩带还剩155厘米。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明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注意:米与厘米的进率是100。
22.820克;180克
【分析】1千克=1000克,先将千克转换为克的单位,再用1000减去590计算出果汁的一半是多少克,然后将结果乘2计算出果汁的净含量;用1000减去果汁的净含量得到瓶子的克数;据此解答。
【详解】1千克克
(克)
(克)
答:这瓶果汁净含量820克,瓶子180克。
【点睛】掌握千克和克的进率,以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36岁;12岁
【分析】先把小明的年龄看作1份,则爸爸的年龄为3份,小明和爸爸的年龄和就是四份,为48岁,这样可以求出1份代表多少岁,便能求出爸爸和小明的年龄分别是多少。
【详解】由分析得,一份为:
(岁)
爸爸的年龄:12×3=36(岁)
小明的年龄:12×1=12(岁)
答:爸爸36岁,小明12岁。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解题关键在于要准确找出题目中谁的量为一份,并依此求出其他量之间的关系。
24.(1)图见详解过程;30厘米
(2)图见详解过程;24厘米
【分析】(1)用两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就是把两个宽边拼在一起,这个大长方形的长是(6+6)厘米,宽是3厘米,然后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2)用两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就是把两个长边拼在一起,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长,是3+3=6(厘米),然后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1)拼成长方形。如图:
(6+6+3)×2
=(12+3)×2
=15×2
=30(厘米)
答:拼成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
(2)拼成正方形。如图:
(3+3)×4
=6×4
=24(厘米)
答:拼成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拼组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
25.(1)117个;(2)936根
【分析】(1)因为一共分发了351个足球,每个班分发3个足球,所以用351÷3就可以算出有多少个班。
(2)用每个班准备的跳绳根数乘班级数,就可以求出一共需要分发多少根跳绳。
【详解】(1)351÷3=117(个)
答:全校一共有117个班。
(2)117×8=936(根)
答:一共需要分发936根跳绳。
【点睛】此题需要熟练掌握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