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单元作业设计(含答案)2023-2024学年度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单元作业设计(含答案)2023-2024学年度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13 14:1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单元名称
物理 八年级 第一学期 我们周围的物质
单元组织 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物体的质量 第五章第一节
2 探究物质的密度 第五章第二节
3 密度知识的应用 第五章第三节
二、课时作业
5.1 第一节 物体的质量
5.1.1 第一课时 物体的质量
( 一)课堂作业
题目编号 001 作业性质 课前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
具 体 内 容 题 目 观察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 你能将它们分类吗?分成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2) 同一类的物体又有什么不同之处?看看谁找得多? (3) 几类物体有什么相同之处,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 案 (1)按照组成材料可以分成三类:铁锤和铁钉, 桌子和椅子,自行车 轮胎和汽车轮胎。 (2)同一类物体含有物质多少不同,如:铁锤还有铁多,铁钉还有铁 少。学生可能还有许多其他答案,应给予积极肯定。 (3)相同之处:大的物体所含的物质多,小的物体所含物质少。共同 说明:物体所含的物质有多少之分。
作业评价 乐于思考,具有探索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 欲;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完成分类;知道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体 所含的物质有多少之分。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 意图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认识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明确物体所含物质 多少不同,进而引入“质量”新课教学。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 改编 原创
题目 编号 002 作业性质 课堂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单位换算: 5.4t= kg , 2800mg= kg, 105 kg= mg 2. 填上合适的单位: (1)你同学的质量大约为 60 。 (2)我们所用的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200 。 (3)体育课上,我们投掷的铅球的质量约为 4000 。 (4)一桶标有“5L”字样的花生油的质量约为 4.2
答案 1.5400、2.8*10-3 、1011 2. kg 、 g 、 mg 、 kg。
作业 评价 能积极参与,并进行正确换算。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讨论,然后较准确填写合适单位。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 意图 通过对质量单位的换算和学生交流讨论给常见物体填上合适的单位来强化 对单位的认识。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作业 分析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二)课后作业(A 组)
题量 4 题 完成时间 4 分钟
题目 1.下面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是物质的大小 B.质量是物质的多少 C.质量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 D.质量是物体的大小 2.质量为 2×105mg 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物体中的( ) A、一头大象B、一个苹果C、一台电视机D、一只蚂蚁
3. 质量是( )的属性,不论是固体、( )体、还是( )体都有质量。质 量不随( )、( )、( )而改变,也不是随物体( )而改变。 4.1kg 的棉花和 1kg 的铁块相比,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棉花所含物质多 B.铁块所含物质多 C.棉花和铁块所含物质一样多 D.无法比较
答案 1.C; 2.B; 3.物体、液、气、状态、形状、位置、温度;4.C.
作业 评价 能正确理解质量的概念; 会进行质量单位的换 算。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 意图 通过 4 道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质量概念的理解,并会进行质量 单位的正确换算。 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 改编 原创
(二)课后作业(B 组)
题量 3 题 完成时间 6 分钟
题目 1.某人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补上合适的单位: (1)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 50 - (2)一个苹果的质量约 150 - (3)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 0.04 - 2.一颗尘埃微粒的质量是 6.7*10-10kg,一个氢原子的质量是 1.67*10- 24kg,那么一颗尘埃的质量相当于( )个氢原子的质量。 3.判断: (1)把一根铁棒拉成铁丝,质量变小了( ) (2) 两根电线杆间的电线在夏天伸长了,质量也就变大( )。 (3)氢气球能迅速上升,说明氢气球里氢气是没有质量( )。 (4)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把 2kg 水烧成水蒸气,质量也变大了( )。
答案 1.g、g、g; 2. 4*1014 3.错、错、错、错。
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 3 道综合提高题,考查学生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并对生活中常 见的物体的质量进行估算,会用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来判断问题。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三) 活动作业----调查各类球的标准质量,填写在表格中。
表格 乒乓球 羽毛球 网球 垒球 排球 篮球 足球
作业评价 能独立调查并完成填写; 优秀 良好 □合格
作业分析及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实践调查类作业。通过调查活动,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 趣,激发学习欲望;同时, 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质量的大小的更深 认识。
5.1.2 第二课时 学习托盘天平的使用
( 一)课堂活动作业
题目编号 0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8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每桌一套托盘天平: (1) 对照课本图示,观察托盘天平,认识各主要部件的名称并熟悉 名称, 说出其作用。 (2) 学生尝试调节天平。
作业评价 学会动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 意图 通过对托盘天平的结构名称的认识和熟悉,对后面学生使用天平测量物体 的质量打下基础,会正确使用天平是初中生的基本操作要求。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 改编 原创
题目 编号 002 作业性质 课堂实验活动 完成时长 30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实验:用托盘天平称固体液体的质量 1、称金属圆柱体的质量: 圆 柱 体铝 柱铁 柱质量 m/g
2、称一角、五角、一元硬币的质量
硬币规格 数目 总质量 M/g 一枚硬币质量 m/g
一角
五角
一元
3、称液体的质量: 克 体积 20ml体积 40ml水柴 油
作业 评价 能积极参与实验,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会正确 填写实验数据(数值和单位)。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计算出一枚硬币的质量,并正确填写。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 意图 通过对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测量,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并会正确记录实 验数据,数据应该包括数值和单位。对硬币的测量和计算出一枚硬币的质 量,帮助学生更具体地认识质量单位的大小。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二)课后作业(A 组)
题量 2 题 完成时间 4 分钟
题目 1.如图所示,甲为商店里使用的台秤,其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现用该台 秤称某物体的质量,通过在砝码盘中添加槽码,移动游码使秤杆平衡,所 加的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物体的质量为 ㎏。若把该 物体带到太空,它的质量将 (选择“变大”、“变小”或“不 变”)。这是由于 。 2.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张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 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答案 1.3.2kg、不变、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D;
作业 评价 能正确读数,并能记录单位。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 意图 通过 2 道题,巩固对于托盘天平如何进行读数,熟悉托盘天平的机构的各 个名称并且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 改编 原创
(二)课后作业(B 组)
题量 2 题 完成时间 8 分钟
题目 1.一架托盘天平,称量前无法把天平调节平衡,即使把平衡螺母旋到 最右端,指针最终也只能指着分度盘中央左边一个分度的地方。现要使 用这架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请你设计两种应急的使用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2.学习了“质量”后,小明有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 关呢? 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 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 数据于下表中: 橡皮泥 形状长 方 体圆 柱 体圆 环 形碎 块橡皮泥 质量 m/g28282828
(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 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3)表格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 仍然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 ) A.类比法 B.综合法 C.归纳法 D.等效法
答案 1.方案一:调节游码,使天平的横梁平衡,并记下游码所对应质量值, 将称量物体放在左盘,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则砝码总质量加游码 指示质量减去游码起始值即为物体的质量; 方案二:在右盘中加一小 物体,调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再称量。 2. (1) 橡皮泥便于改变形状(2)物体的质量与形状无关(3) C。
作业 评价 独立思考, 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 意图 通过 2 道综合提高题,考查学生对天平的正确使用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学会 灵活应用。 第一题灵活度较高,对于学而优的学生能独立思考,第二题考 察学生对质量使物体的属性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理解。
难度 较易 √ 中等 √ 较难
5.2 第二节 探究物质的密度
课后作业(A 组)
题量 5 题 完成时间 10 分钟
题目 1.一定量的水结成冰,它的质量________,它的体积________,它 的密度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2.体积是 0.5 dm3 的蜡块,质量是 0.45kg,这种蜡块的密度是_____ kg/m3 ,如果将蜡块切去 3/4 后,剩余蜡块的密度____、__g/cm3. 3.人的们常说“铁比棉花重”,这句话若用科学语言表述,应当是 ( ) A.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 B.棉花体体积大积比铁的 C.铁的体积比棉花的体积小 D.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铜的密度是 8.9×103kg/m3 ,表示 lm3 铜的质量为 8. 9×103kg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5.为了研究物质的密度,某同学用两种不同的物质做实验,测得四 组数据,填在了下列表中:
实验 次数 物 体 质 量 /g 体积 /cm3 质量/体积 /g ·cm-3
1 铝 块 1 5 4 20 2.7
2 铝 块 2 1 08 40 2.7
3 松 木 1 1 0 20 0.5
作业 分析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4 松 木 2 1 08 21 6 0.5
分析上表,可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A.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B.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C.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一般是不同的 D.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是不同的 选择上述结论填入以下几个空格中: ⑴比较 1、2 (或 3、4)两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 是 ; ⑵比较 1、3 两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⑶比较 2、4 两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 1.不变、变大、变小; 2. 0.9*103 、0.9; 3.D;4.C 5. (1)A、B (2) D (3) C
作业 评价 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认识密度, 能正确理解密 度的概念,。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 意图 通过 5 道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学生对实验数 据的分析,真正弄清“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从而真正理解密度的定 义、公式和单位 。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 改编 原创
课后作业(B 组)
题量 2 题 完成时间 8 分钟
题目 1.如图所示是 A、B、C 三种物质的质量 m 与体积 V 的关系图线。由图 可知, A、B、C 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 2.为研究物质的某种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大小不同的 干松木块做实验,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1)请你在图提供的方格纸上,用图像形象地把两种物质的质量随 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2)通过对以上图像的分析,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要求写出两条)根据结论,可引入什么物理量?
答案 1.C; 2. (1)略 (2)由图可知,图像过原点的直线,即同种物质,质 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不同;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性质,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
作业 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 意图 通过 2 道综合提高题, 图像法是处理实验数据的一种方法,让我们更直观 地明确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对习题的处理,让学生会由图像得出一定的结 论。 这两题还考察了学生对实验结论的准确描述。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5.3 第三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
5.3.1 第一课时 实验:测密度的实验方案设计
( 一)课堂作业
题目编号 001 作业性质 课堂作业 完成时长 6 分钟
具体内容 题目 观察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3)从表格中,你还有哪些新的收获?
作业评价 学生积极参与回答,学习兴趣浓厚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学习查阅密度表,从密度表中会获得一定的信息,学会归纳和 正确描述信息。
作业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 改编 原创
题目编号 002 作业性质 课堂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30 分钟
具体内容 题目 ( 一)测量物质的密度 活动 2 测硬币的密度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思考: (1)根据密度公式 ,要测量硬币密度,需要测出哪些物 理量? (2)硬币的质量怎样测量?硬币的体积怎样测量? (3)你还有其他设计方案吗? (4)你在实验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减小误差? (二)课题讨论 1.如何测液体(水)的密度 仿照上面的做法,写出测液体密度的方案,并思考怎 样做误差小。 (1)原理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密度公式,确定要测的物理量有: 、 。 _______ _______ (3)根据要测的物理量选择的实验器材有: 、 , _______ _______ 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要测的物理量确定实验步骤。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要测的物理量和计算的物理量(密度)设计 记录数据的表格。
答案 教师指导完成。
作业评价 能积极参与,并能写出实验方案。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对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的试验方案的设计,让学生明白 测量原理,并能选择实验所需器材,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 辑组织能力,该项能力对学生要求很高,教师可先设计一定方 案,学生参照实验。
作业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 改编 原创
5.3.2 第二课时 有关密度的分析与计算
课后作业(A 组)
题量 4 题 完成时间 8 分钟
题目 (
A


B


C


D.棉花
4.某施工工
地购入横截面积为 1cm
2
的钢筋 7.9t,求这些钢筋的长
度。
)1.一杯水喝去 2/3 后,它的 ( ) A.密度不变,质量变小 B.密度变大,质量不变 C.密度变小,质量不变 D.密度变小,质量变大 2.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铝球、 铁球球和铜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铝球可能是实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铝球可能是空心的,而铁球和铜球是实心的 C.铜球可能是实心的, 铁球和铝球也是实心的 D.铜球可能是空心的, 铁球和铝球是实心的 3.一边长为 2cm 的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 21.6g,。该金属块是由 下表中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是 ( ) 常温下一些金属的密度(× 103kg/m3 )金 19.3铝 2.7银 10.5铁 7.9
答案 1.A; 2. A; 3.C;4. 104m
作业 评价 正确理解密度的概念,会用密度公式进 行计算。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 意图 通过 4 道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会应用密度的 公式进行计算,会查阅密度表,对照密度表鉴别物质,应用密度知识解决 生活中一些问题。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 改编 原创
课后作业(B 组)
题量 3 题 完成时间 15 分钟
题目 1.用天平和量筒可以测定矿石的密度。把矿石放在调节好的托盘天 平的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 如图所示。 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g;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 如图所示。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cm3,密度是________g/cm3。 2、现有一只 空瓶、水、 待测液体、 天平和砝 码。欲测出 这种液体的 密度,请你写出: ⑴主要实验步骤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⑵待测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 。 3.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 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g。 ⑵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 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 ⑶矿石的密度是______kg/m3,从图 A 到图 B 的操作会引起密度 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其原 因 。
答案 1.53.4g、40、60、2.67; 2.略 3. (1) 175.6、(2) 70、 (3) 2.51*103、 偏小、矿石取出时,黏附有一部分水,所补充的 水的体积大于矿石的实际体积,故求出矿石的密度偏小。
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 3 道综合提高题, 会对托盘天平正确的读数,会进行密度的计 算,第二题要求会写出测量密度的实验方案,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 和逻辑表达能力。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5.4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一)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检测内容 我们周围的物质 题量 15 题 完成时间 45 分钟
一.选择题(共 5 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铜的密度是 8.9×103kg/m3 ,表示 1m3 铜的质量为 8.9×103kg B.铁比铝“重”,“重”指的是铁的体积比铝的体积大 C.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D.一块砖敲碎后,碎砖块的密度将变小 2.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物质,它的密度跟其质量成正比,跟其体积成反比 B.把铁块压成铁片,它的密度减小了 C.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时体积也相等,则它们的 密度也相等 D.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密度大的体积也大 3.密封在钢瓶中的氧气,使用一段时间后,关于瓶内氧气的质量、体积、密度 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变小,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变 大 C.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D.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 小 4.小明要用天平称取 10.5 克食盐,在称量过程中发现分度盘指针向左偏转,要 使天平平衡,小明的操作是( ) A.移动游码B.调节平衡螺母C.向右盘中加砝码D.减少左盘中的食盐
5.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5 :3,体积之比是 10 :3,则两种物质的密度 之比是( ) A .1 :2 B .2 :1 C .9 :5 D .50 :9 二.填空题(共 4 小题) 6.物体所含 的多少叫质量,实验室常用 来测量,其国际单位 是 。宇航员将质量为 50g 的矿石从月球带到地球,其质量将 (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
7.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 上,使用前,将 移至称量标尺左端 的“0”刻度线上;取砝码时,必须用 夹取。 8.纯水的密度是 1.0×10 kg/m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一杯水结成 冰后,它的质量 ,它的体积 (选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已知冰的密度为 0.9×10 kg/m ) 9.小强和小伙伴们玩物理游戏,他们用同种材料做成了一个空心球和一个实心 球, A 球质量为 126g、体积为 14cm3 ,B 球质量为 72g、体积为 12cm3 ,聪明 的小强计算出该材料的密度是 g/cm3 ,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 cm3。 三.实验探究题(共 3 小题) 10.小明同学在练习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将天平放在 台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在分度标牌上的位置如 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 (2)天平调平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 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① ; ② 。 (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改正错误后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 中,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又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况,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 是 。 11 .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指示的位置如图甲所 示,该同学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选填“左”或“右”),才能使天平水 平平衡。
(2)天平调好后,他将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当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 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再次水平平衡,矿石的质量是 g. (3)该同学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矿石的体积是 cm3。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矿石的密度 ρ = kg/m3。 12.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步骤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 (1)取一只烧杯,向其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托盘天平测出此时烧杯 (包括其中的液体)的质量为 76.2g; (2)另取一只 100mL 的量筒,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缓慢倒入量筒中,如图甲 所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 mL; (3)再用托盘天平测量此时烧杯(包括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乙所示,托 盘天平的读数为 g;则该液体的密度 kg/m3。 四.计算题(共 3 小题) 13.一空瓶子的质量是 600g,装满水的总质量是 1600g,用该瓶装满某液体时的 总质量是 1400g,求:(1)水的质量;(2)水的体积;(3)液体的密度。 14.一块碑石的体积是 30 米 3 ,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碑石,测出其质量 是 140 克;用量筒量出体积的过程中,在量筒内装了 100 毫升水,放入石块浸
没在水中,水面上升到量筒的 180 毫升处,求(1)该石块的体积是多少? (2)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3)石碑的质量是多少吨? 15.小辰同学从课本上查到了几种物质的密度如表所示(表中密度的单位都是 kg/m3 ),求: 水1.0×103冰0.9×103水银13.6×103干松木0.4×103酒精0.8×103铜8.9×103煤油0.8×103铝2.7×103
(1)一桶酒精的体积是 0.5m3 ,它的质量是多少? (2)一个铝块的质量是 8. 1kg,它的体积是多少? (3)爸爸给小辰买了一个铜制的纪念品,质量是 168g,体积是 20cm3 ,这个 纪念品是纯铜做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