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光的干涉——薄膜干涉 课件(共24张PPT)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3 光的干涉——薄膜干涉 课件(共24张PPT)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15 14:4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物理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4.3 光的干涉
肥皂膜看起来常常是彩色的,雨后公路积水上面漂浮的油膜,也经常显现出彩色条纹。这些彩色条纹或图样是怎样形成的?
两列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的水波相遇时,会发生干涉,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
光是一种电磁波,光也能发生干涉现象,怎样才能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呢?难点:
怎样获取两束相干光源?!
一、杨式双缝干涉实验
天才的试验——巧妙地解决了相干光问题(同出一源,一分为二)
2.单缝作用:
3.双缝作用:
1.相干光的两种获得方法:日光先通过单缝再通过双缝或单色光直接通过双缝.
获得线光源,使光源有唯一的频率和振动情况.
获得两个频率、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光源即相干光源.
用氦氖激光器演示光的双缝干涉
4.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
①明暗相间的条纹;
②条纹间距相等;
③同样条件下,红光条纹间距大
5.双缝干涉图样特点:明暗相间、等间距、中央为亮条纹
6.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
机械波的干涉:若两个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振动步调相反(反相,起振方向相反)
①若P点与两个波源的距离差,则为加强点:
△X=X2-X1=(2k+1)λ/2
(k=0,±1,±2,±3……)
②若P点与两个波源的距离差,则为减弱点:
△X=X2-X1=kλ
(k=0,±1,±2,±3……)
亮条纹干涉加强
P
ΔS
S1
S2
波程差:
ΔS= PS2-PS1
P0 中央亮纹:ΔS=0
P1 第一亮纹:ΔS=λ
λ
P1 第一亮纹:ΔS=λ

P2 第二亮纹: ΔS=2λ
P2 第二亮纹: ΔS=2λ
则????点的振动加强(明条纹)
?
若????????????=????????????????=??????????????(????=????,????,????,…)
?
←第一暗纹:ΔS=λ/2
←第一暗纹:ΔS=λ/2
←第二暗纹:ΔS=3λ/2
←第二暗纹:ΔS=3λ/2
←第三暗纹:ΔS=5λ/2
←第三暗纹:ΔS=5λ/2
暗条纹干涉减弱
S1
S2
若????????????=????????????????=??????????????(????=????,????,????,…)
?
则????点的振动加强(明条纹)
?
则????点的振动减弱(暗条纹)
?
若????????????=(????????+????)??????????????(????=????,????,????,…)
?
波程差:
ΔS= PS2-PS1
5.规律总结
每当光屏上的点到两波源光程差等于λ,2λ,3λ,… 时,也就是每当光程差ΔS等于????????λ, ????????λ,????????λ,…时,两列光波得到加强,屏上出现亮条纹;
?
每当光程ΔS差等于 ????????λ,????????λ,????????λ,… 时,相互削弱,屏上出现暗条纹。
?
即: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或半波长的偶数倍时,为亮纹
ΔS=2n·???????? 或Δr=n·λ亮纹(n=0,1,2,3…… )
?
即: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为暗纹ΔS=(2n+1)·???????? 暗纹(n=0,1,2,3……)
?
二、干涉条纹和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
1.两相邻亮(暗)纹中心间距Δx的推导
2.对Δx=???????????? 的理解

?
①d :双缝间距, ????:双缝到屏的距离,????:单色光的波长 ②同一装置????、d为定值,七色光从红到紫????逐渐减小,
由上式知Δx逐渐减小
③Δx指两相邻明纹或暗纹中心间距,不是条纹宽度

?
Δx
????
?
????
?
????
?
????1
?
????2
?
????2
?
????1
?
????1
?
????0
?
????
?
????
?
激光束
挡板

????
?
如图随着屏往右移即????增大,明显可看到Δx增大
?
3.白光的干涉图样特点
①中央白色亮条纹,两边彩色条纹
②效果就是七种单色光各自的干涉条纹叠加在一起。
③0级亮纹最边缘为红光,其他各级彩色亮纹紫最内红最外。
注:白光为复色光,发生干涉时,是同色(同f)光进行干涉,然后叠加。
【例题】在做双缝干涉实验中,用普通的白光做光源,在屏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 )
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
B.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
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
D.屏上无任何光亮
c
三、薄膜干涉
1.定义:薄膜前后两表面的反射光叠加产生的干涉,称为薄膜干涉.
观察薄膜干涉时观察者与光源应在薄膜同侧
2.薄膜干涉成因
①由于重力的作用,肥皂薄膜将形成上薄下厚的楔形.
②光在薄膜的前后两个表面发生反射,相遇时产生干涉.
③薄膜干涉的光程差Δr=2d,若2d=n·λ则为亮纹;2d=(2n+1)·????????则为暗纹.
?
3.薄膜干涉的应用
(1)检查工件表面的平整程度
②原理:某处有凹凸时,该处两反射光相遇时的路程差减小或增大,使干涉条纹发生弯曲。根据条纹弯曲的方向和程度,可判定该处的凹几况及深度。
①装置示意图如图:表面平整干涉条纹平行等间距
③分析不平整性
a.条纹靠近棱为凹,远离棱为凸(将图绕棱旋转转为V字型,凹则凹,凸则凸)
b.棱处为0级亮纹,条纹向棱弯曲提前出现,远离棱延后出现.提前出现说明厚度增加发生凹陷,反之厚度减小发生凸起.
(2)增透膜、增反膜
①增透膜:在透镜表面涂上一层薄膜,当薄膜的厚度等于入射光的在薄膜中的波长的1/4时,从薄膜前后两表面反射回来的光的路程差恰好等于半个波长,它们干涉相消,减小了反射光的能量,增强了透射光的能量,称为增透膜.
因为人的视觉最敏感的色光为绿光,所以增透膜的厚度为绿光在增透膜中波长的1/4。以增大绿光的透射强度。
因为红光与紫光反射强度大,所以照相机的镜头常呈淡紫色或蓝色.
②增反膜:在透镜表面涂上一层薄膜,当薄膜的厚度等于入射光的在薄膜中的波长的1/2时,从薄膜前后两表面反射回来的光的路程差恰好等于半个波长,它们干涉相消,减小了透射光的能量,增强了反射光的能量,称为增反膜。

应用:白天屋内人能看到外面的景物,屋外人只能看到反射的白云蓝天.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