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13 11:29:47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2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D
A
B
B
A
D
1.A解析:材料反映了三代中原地区礼制发展并辐射到周边地区,得到各地区的接受,体现了各地文化交
流认同,故选A项,B,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命题意图]本题从夏、商、西周三代考古学研究切入,考查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关
注对历史本质的理解能力,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查学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
2.B解析:据材料可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上的潘坤帕遗址发现了中国汉代的铜镜,可以佐证东南亚地区
和中国存在长期的贸易联系,故选B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青铜铸造技术领先世界”,排除A项;据材
料不能得出“官营手工业产品”的信息,排除C项:据材料不能得出“对东南沿海实施有效治理”的结论,排
除D项。
[命题意图]本题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上的潘坤帕遗址发现切入,考查汉朝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考查
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3.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北宋都城汴京作为北宋商业中心,商铺、饭馆、酒楼林立,一派豪华气象,
入夜则有夜市,也是热闹非凡,这反映了汴京城市经济的繁盛景象,故选C项。材料是对北宋都城夜市的
描述,并不能反映当时夜市普遍设立,排除A项;北宋社会控制与前代相比比较松弛,排除B项;材料无法
反映经济重心南移,排除D项。
[命题意图]本题从苏轼的《牛口见月》切入,考查宋代商业和城市繁荣。考查学生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等
学科核r心素养。
4.D解析:材料体现明朝中后期,虽然内阁地位很高,但在制度上仍然把内阁看作皇帝的顾问班子,实际大
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这表明内阁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故选D项。内阁并非统领百官的行政核
心,排除A项;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拥有协助皇帝批红的权力,排除B项;内阁与翰林院之间并不是制衡
关系,排除C项。
[命题意图]本题从内阁地位的变化角度切入,考查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考查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等学科核心素养。
5.C解析:材料“设理藩院”“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设立伊犁将军”“派遣驻藏大臣”等是清朝巩固统一
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故选C项。材料所述与宗藩关系无关,排除A项;B项所述并非材料主旨,排除,军机
处的设置,体现了专制集权的空前强化,排除D项。
[命题意图]本题从教材对清朝大事记的记载切入,考查清朝前中期噩域的奠定。考查学生历史解释、时
空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T則
2023一2024学年上学期期未考试
高一历史
注意事项:
班级
姓名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学研究,夏、商、西周三代中原地区政治礼制继续发展,并向周边地区传播辐射。周边各
区域在保持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上,主动接受中原的礼制文化。据此可知,中原地区礼制的传
播推动了
A.文化交流与认同
B.儒家观念的形成
C.国家机构的完善
D.中央集权的确立
2.下图是考古学者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潘坤帕遗址发现的博局纹铜镜和神兽铜镜。从形制和纹
饰看,铜镜与中国境内发现的汉镜相符,材质分析也显示,它们都是从中国输入的。材料可以
用来佐证,古代中国
博局纹铜镜
神兽铜镜
A.青铜铸造技术领先于世界
B.与周边国家的贸易交往
C.官营手工业注重质量信誉
D.对东南沿海实施有效治理
3.苏轼的《牛口见月》中有赞美汴京夜市的佳句:“龙津观夜市,灯火亦煌煌。新月皎如昼,疏星弄
寒芒。不知京国喧,谓是江湖乡。”这反映出北宋
A.夜市的普遍设立
B,社会控制的严密
C.都城的繁荣兴盛
D.经济重心的南移
省级联测考试1高一历史·期末第1页(共6页)
4.明朝中后期,内阁逐渐从翰林院独立出来并领导翰林院,嘉靖以后,内阁首辅已成为皇帝之下、
七卿之上的辅佐大臣。但在典制上,朝廷未予明确承认,《明会典》仍将内阁附于翰林院之下。
这表明,内阁
危月明,分音界出多关的关一心节
A.是统领百官的行政核心!跳,日B.有协助皇帝批红的权力
C.与翰林院形成制衡机制上言江的
D.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5.
清朝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638年
清朝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r[E一1.下心
1684年
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762年
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1793
1727-1793年
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
上表反映的主题是
(代0
A.宗藩关系的确立与发展
B.清朝边疆危机的显现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专制集权的空前强化
6.明代通俗小说插图数量众多,几乎到了无书不图的地步(如下图所示)。不同书坊都夸耀自家
插图精美,质量上乘,或称“精工绘像,灿烂之观”,或谓“回各为图,括画家之妙染”,或日“传神
阿堵,曲尽其妙”。这反映出,当时
个一:.联8桑
卡实对罗外灵
能行攻烟味容

际个年财
A灯样
《西游记》插图
《水浒传》插图
今t件月武里
A.文人绘画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B.雕版印刷技术的突破性发展
人·水要
C.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发生变化
D.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的加深
7,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广州开办译馆,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
和国际知识,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并从澳门购买西洋火炮加强战备。这体现出,林则徐
A.认识到中国落后于世界的根源
B.对朝廷愚昧与封闭的憎恶
C.致力唤醒国人救亡图存的意识
D.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
省级联测考试丨高一历史·期末第2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