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科
I
目 录
一、单元信息 3
二、单元分析 3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4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5
五、课时作业 6
第一节 认识电阻 6
第二节 探究欧姆定律 13
第三节 欧姆定律地应用 23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31
II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单元名称
物理 九年级 第一学期 探究欧姆定 律
单元 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O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电阻 第十四章第一节
2 滑动变阻器 第十四章第一节
3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第十四章第二节
4 欧姆定律 第十四章第二节
5 欧姆定律的应用 第十四章第三节
二、单元分析
( 一) 课标要求
本章内容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中属于“电和磁” 这一主题。这部分内容涉及较多物理概念和规律,比较抽象。教学时应注意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 重要作用,让学生经历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发展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具体内容要求如下:
1. 通过实验,理解电阻。知道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二) 教材分析
知识框架
3
本章是初中电学的知识的基础和重点,处于电学核心位置,本章在教材上起着承 上启下的作用,他将前面的电流电压电阻进行了总结,找到三者的关系;同时为 后面的电能、电功率以及家庭电路奠定了基础。
(三)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电阻这个概念是陌生的,大部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较弱的,所 以学生对于电阻概念的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更要注重实验探究帮助学生们 理解,学生们经过电压电流的学习,再进行一定的类比,加上实验探究的能力和 思维,给这章的实验探究提供了基础和可行性。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及变换式的物理意义 2.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3.能熟练地运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进一步体会用图像研究物理问题的优越性。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 一) 作业编制依据
本案例编写以《义务教育教科书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 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参考初中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心理和认知特点等, 作业目标,难易程度、预计完成时间等做了充分的考虑。
(二) 编制特色说明
作业是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化和整体性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
4
缺的一部分,初中物理的作业作业设计要结合学情设计多元化作业,将知识理解, 能力提升,物理应用于生活,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融合一体,体现物理学科的从 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社会的理念。
在研读《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确定了单元学习目标,制 定了单元作业目标,确定了目标的三个水平知道,理解和应用,整个作业编制都 是围绕这几个掌握水平进行的。在每个课时作业中,都分析了本节的作业目标, 学生可以宏观了解本节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达到什么层次,掌握到什么程度,做 到心中有数。
5
五.课时作业
第一节第一课时 电阻
(一) 课前作业
题目编号 Z10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10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导线多是用铜做的,特别重要的电器设备的导线还要用昂贵的银来 做。铁也是导体,既多又便宜,想想看,为什么不用铁来做导线呢?
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
作业评价 1、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O优秀 O良好 □合格
2、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有 初步的语言交流能力; O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设计生活中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去思考,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查阅 资料去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O引用 □改编 原创
(二) 课堂作业
题目编号 Z10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5分钟
6
具体 内容 题目 (1) 0.2MΩ=___ Ω=___ __kΩ (2) 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导体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B.导体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C.导体电阻与电流有关,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D.导体电阻与电流有关,电流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答案 (1) 2×105 ;200 (2)B
作业评价 能够进行单位换算 O优秀 O良好 □合格
有发现,了解电阻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O优秀 O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一是让学生对单位要敏感,记得并会换算单位,二是让学生对电阻的作 用有一定的了解
作业 分析 难度 O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O原创
题目编号 Z1003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8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科学探究: 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思考: 有哪些猜想 小组讨论用哪些器材?如何操作?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案 电阻的大小跟导线的材料有关; 电阻的大小跟导线的长度有关; 电阻的大小跟导线的粗细有关; 其他因素。 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 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作业评价 1、能积极参与讨论,给出合理实验方 案 O优秀 O良好 □合格
2、能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 O优秀 O良好 □合格
7
总结实验结论;
3、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 O优秀 O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自己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 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较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三) 课后作业 (A 组)
题量 5题 完成时间 5分钟
题目 Z1004.单位换算: (1) 20 Ω=______kΩ=______MΩ。 (2) 47kΩ=______ Ω=______MΩ。 (3) 人的皮肤干燥时,双手之间的电阻约为几千欧至几万欧,10kΩ= Ω; (4) 我们平常说的绝缘体,其电阻一般应在1MΩ以上, 1.5MΩ= Ω。 Z1005.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导电说明他对电流没有任何阻碍作用 B. 导体的电阻越大,说明他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C. 相同条件下铜导线比铁导线导电性能好,说明电阻与材料有关 D.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
答案 Z1004. (1) 0.02;2×10-5 (2) 47000;0.047 (3) 10000 (4) 1.5×106 Z1005.C
作业评价 1、正确的进行单位换算 O优秀 O良好 □合格
2.理解电阻的概念 O优秀 O良好 □合格
3、知道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 O优秀 O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5道基础题,让学生对电阻有一定的了解,能进行简单的单位 换算。
8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O引用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B 组)
题量 1题 完成时间 3分钟
题目 Z1006.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有关。 采用在同一电路,接入不同导体,比较电流的大小。 分析与论证: (1)把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分别与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 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你观察到接入铜丝时小灯泡较亮,接入镍铬合金 丝时较暗。说明________的电阻大。也就是电阻大小与_______有关。 (2)给电路接入两根镍镉合金丝,使它们的粗细相同、长度不同,重复实 验 (1) ,观察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你观察到接入短的时小灯泡较亮, 接入长的时较暗。说明_______的电阻大。也就是电阻大小与_______有 关。 (3) 给电路接入两根镍镉合金丝, 使它们的长度相同、粗细不同,重复 实验 (1) ,观察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你观察到接入较粗时小灯泡较亮, 接入较细时较暗。说明 的电阻大。也就是电阻大小与_______有关。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有______和_______
答案 Z1006. (1)镍铬合金丝;材料 (2) 较长;长度 (3) 较细;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 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作业评价 1、能够进行科学探究总结出电阻的影 响因素 O优秀 O良好 □合格
2、能总结出用到的实验方法 O优秀 O良好 □合格
9
设计意图 为了达成加深学生对探究实验方法的理解以及总结出电阻大小的 影响因素的教学目标
作业 分析 难度 O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O引用 改编 原创
第一节第二课时 电阻器
(一) 课前作业
题目 编号 Z1007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20分钟
具 体 内 容 题 目 观察与思考为什么台灯可以通过旋钮调节亮度,电视机、手机可以调节音量大 小,这些与电阻有没有什么关系?
答 案 答案合理即可
作业 评价 1、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O优秀 O良好 □合格
2、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有初步 的语言交流能力; O优秀 □良好 □合格
3、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 息收集能力。 O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 意图 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用物理知识解释问题,解决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
作 业 分 析 难 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 源 O引用 □改编 原创
(二) 课堂作业
题目 Z1008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5分钟
10
编号
具 体 内 容 题 目 Z1008.能够根据电路图,动手将实物图连接起来
答 案 如上图
1、善于观察,能够学会滑动变阻器连接在 实验过程中发现明显的实验现象; O优秀 O良好 □合格
设计 意图 让学生自己动手感受一下滑动变阻器,了解它的连接方式,感受调节电 阻的大小从而改变电流的大小,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理解 科学知识。
作 业 分 析 难 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 源 引用 □改编 O原创
(三) 课后作业 (A 组)
题量 4题 完成时间 6分钟
题目 Z1009.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 来改变电 阻的器件。 Z1010.将滑动变阻器金属棒上两个接线柱连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 滑 片 , 电 流 表 示 数 变 化 情 况 是 , 说 明 的 问 题 是 。将线圈上两个接线柱连入电路,移动滑动变 阻 器 滑 片 , 电 流 表 的 示 数 变 化 情 况 是 , 说 明 的 问 题 是 。 Z1011.如图所示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将滑动变阻器的两个接线柱接 到电路中,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变小,连入电路的接线 柱是 ( )
A .A和B B .B和C C .B和D D .A和D
11
Z1012.图中所示的滑动变阻器中,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的是 ( ) A. B. C. D.
答案 Z1009.电阻线的长度;Z1010.不变,电阻不变 (为零) ,不变,电阻不 变 (为最大) ;Z1011.D ;Z1012.C
作业 评价 1、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O优秀 O良好 □合格
2、能正确的操作滑动变阻器 O优秀 O良好 □合格
设计 意图 通过4道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滑动变阻器的理解, 以及它是 怎样调节电阻,从而改变电流的
作 业 分 析 难 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 源 O引用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B 组)
题量 2题 完成时间 4分钟
题目 Z1013.如图所示,向右移动滑片时,电阻的变化效果相同的是( )
A.甲和乙 C.甲和丁 B.甲和丙 D.乙和丁
12
Z1014.如图甲所示,是收音机上用以调节音量的一种电位器,图乙为其说明 书中的结构示意图。与滑动变阻器相比虽外形不同,但原理都是通过改变接入 电路的导体的 ( ) 来改变其连入电路的电阻,为了使滑动片P顺时针转动时 音量增大 (通过该元件的电流增大) ,应该将该元件的铜片B和铜片 ( ) 接 入电路。
答案 Z1013.C;Z1014.长度,A
作业 评价 1、能将所学的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 来; O优秀 O良好 □合格
2、能从物理视角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O优秀 O良好 □合格
3、形成严谨、科学的学科思维。 O优秀 O良好 □合格
设计 意图 为了达成能够把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中来改变电路中电流及用电 器两端的电压。知道变阻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的教学目标。
作 业 分 析 难 度 O较易 中等 较难
来 源 O引用 改编 原创
第二节第一课时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一) 课前作业
题目编号 Z20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5分钟
13
具体 内容 题目
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
作业评价 1、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O优秀 O良好 □合格
2、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有 初步的语言交流能力; O优秀 □良好 □合格
3、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O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自己动手操作一下可以加深映像,理解起来更加轻松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O引用 □改编 原创
(二) 课堂作业
题目编号 2题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Z2014. 为了探究“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9年级 (1) 班的吴琳同学猜 想:①电流与电压有关;②电流与电阻有关.同时,她设计出实验的电 路图如图所示. (1)请你根据她的电路图连接图中各元件; (2)某次探究中,吴琳同学收集到下表所示的数据,请判断吴琳同学 是要探究她的猜想____________ (选填“①”或“②”).所得出的结论 是:保持______________不变时,电流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下表的数据在图中所示的坐标图上画出它们的关系图。
14
Z2015.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如图甲所示,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电路连接完整 (请勿更改 原有导线,导线不得交叉) 。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 电路中的电流变大____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 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无示数,其原 因是______; 实验过程中,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 至适当位置,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___A。将5 Ω 的电阻更换为10Ω的电阻,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选 填“左”或“右”) 端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V; 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
作业评价 1、能够完成实物图的连接独立探究电 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O优秀 O良好 □合格
2、知道控制变量法在本实验的应用, 并且能够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 O优秀 O良好 □合格
3、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处理 实验数据的能力。 O优秀 O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为了达成能够完成实物图的连接独立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知道控制变量法在本实验的应用,并且能够处理实验数据的作业目 标,进而达成通过实验培养动手实验的能力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处理的能力,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实验器材,培养思维和创造能力的 教学目标。
作业 分析 难度 O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O引用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题量 3题 完成时间 5分钟
题目 Z2016.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保持_____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_____。 (2)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保持_____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_____。 Z2017.一导体接到电路中 ,如果把它两端的电压增大到原来的三 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它的电阻是原来的三倍 B.它的电流保持不变 C.它的电流是原来的三分之一
15
D.它的电流是原来的三倍 Z2018.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电路图,实验分“保 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在“保持电阻不变” 这一步实验时应该( ) A.保持R2滑片的位置不变 B.保持R2两端的电压不变 C.保持R1不变,调节R2滑片到不同的适当位置 D.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
答案 Z2016、电阻;正比; 电压;反比 Z2017、D;Z2018、C
作业评价 1、知道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O优秀 O良好 □合格
2、能够应用电流与电阻电压的关系解 决简单练习; O优秀 O良好 □合格
3、能够进行实验探究 O优秀 O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3道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加深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并 能进行实验探究,加深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作业 分析 难度 O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O引用 改编 O原创
16
第二节第二课时 欧姆定律
(二) 课堂作业
题目编号 3题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Z2019.一导体两端电压为3V,通过它的电流是0.5A,则此导体的电阻是___ Ω;如果此导体端电压为0V,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A,它的电阻为____ Ω。 Z2020.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3A,当它两端的 电压变为3V时,它的电阻为_____ Ω Z2021.一只标有“8V 0.4A”的小灯泡,接在电源电压为12V的电路中, 为使其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______ Ω 的电阻。
答案 Z2019.6;0;6;Z2020.20;Z2021.10
作业评价 1、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O优秀 O良好 □合格
2、知道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大小无关; O优秀 O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为了达成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的 作业目标,进而达成理解、应用欧姆定律的教学目标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O引用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A 组)
题量 5题 完成时间 6分钟
题目 Z202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5 Ω ,灯L标有“3V,0.3A”字样。当灯L正 常发光时,AB两端电压U为 ( ) 。
答案 Z2023.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12V,0.2A”,乙标有“6V,0.3A”,现把它 们串联起来, 电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 ( )
17
A. 18V B. 16V C. 6V D. 12V
Z2023.一段导体接在电压为9V的电源上,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若将这段 导体接在3V的电源上,这段导体的电阻是 ( ) A. 9 Ω B. 6 Ω C. 3 Ω D. 由9Ω变为3 Ω Z202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10 V,定值电阻R=20 Ω ,闭合开关S,电 压表的示数是6 V,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 )
A. 0.8 A B. 0.5 A C. 0.3 A D. 0.2 A Z2025.如图所示为A、B两个导体的I-U图线,由图线可知 A.RA>RB B.RA作业评价 1、能熟练使用欧姆定律以及其变形式 进行计算 O优秀 O良好 □合格
2、能够看懂I-U图像,并判断电阻大 小 O优秀 O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为了达成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的 作业目标,进而达成理解、应用欧姆定律的教学目标。
18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O引用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B 组)
题量 5题 完成时间 15分钟
题目 Z2026.如图所示,电流表量程0至0.6A,电压表量程0至15V,电阻R1=30 Ω, 电源电压24V恒定不变,在不超过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情况下,求滑动变 阻器连入电路中变化范围 Z2027.如图所示是酒精浓度检测仪及其原理图,它实际上是由一节干电池 (电压不变) 、一个气敏电阻R2(相当于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变化的变阻器,酒 精浓度越大阻值越小)与定值电阻R1及一个电压表组成.驾驶员呼出的酒精气 体浓度越大,则( ) A . 气敏电阻R2 的阻值越小, 电压表的示数越大 B . 通过电阻R2 的电流越小, 电压表的示数越大 C . 通过电阻R1 的电流越大,R2两端电压越大 D . 气敏电阻R2 的阻值越大,通过R1 的电流越大 2.如图是自动测量油箱的油量装置图.其中R′是定值电阻,R是弧形变阻器, 它的金属滑片与是金属杠杆的一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19
A . 油量表是电压表改装而成的 B .R和R′是并联的 C . 油位越高,通过R的电流越大 D . 油位越低,R两端的电压越小 Z2028.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握力计,原理图如图所示,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 变阻器R2 的滑片P固定在一起,A、B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1为定值电阻.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闭合开关S ,压力F增大时, 电流表示数变大 B . 闭合开关S ,压力F增大时, 电压表示数变大 C . 闭合开关S ,压力F增大时,加在R1两端的电压变大 D . 闭合开关S ,压力F增大时, 电流表、 电压表示数都变小 Z2029.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压力测量仪,测量仪可以反映弹簧上方金属 片受到压力的大小.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R0是定值电阻, 电源电压恒定不 变,压力表实际上是一个电压表.当金属片受到的压力增大时,变阻器的阻 值和压力表示数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 . 变阻器的阻值增大,压力表示数增大 B . 变阻器的阻值减小,压力表示数减小
20
C . 变阻器的阻值增大,压力表示数减小 D . 变阻器的阻值减小,压力表示数增大 Z2030.如图所示电路,R2为定值电阻, 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将滑片 P从b端移动到a端的过程中, 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 电源电压为__________ V ,滑动变阻器R1 的最大阻值为________ Ω ,电阻R2 的阻值为________ Ω .
答案 Z2026.10 Ω-50 Ω ;Z2027.A;Z2028.C;Z2029.B;Z2030.4;15;5
作业评价 1、能将所学的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 系起来; O优秀 O良好 □合格
2、能从物理视角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O优秀 O良好 □合格
3、形成严谨、科学的学科思维。 O优秀 O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为了达成能够理解应用欧姆定律的内容的教学目标,理论联系实 际,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作业 分析 难度 O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O引用 改编 O原创
21
(四) 实践作业——利用身边的器材制作简易气压计
题目 Z3012. 自制简易的油量表,如下图所示。
作业评价 1、能发散思维,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 品完成制作; O优秀 O良好 □合格
2、通过制作,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O优秀 O良好 □合格
作业分析 与设计意 图 经历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器材,学生在独立设计并完成实验的过程 中,可能由于取得的成果,唤起学习的兴趣,也可能由于克服其中 的困难,从成功中品尝到学习的欢乐。
22
第三节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一) 课前作业
题目编号 Z30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5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那么,用什么方 法测量电阻呢?
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
作业评价 1、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O优秀 O良好 □合格
2、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有 初步的语言交流能力; O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参与,通过自己的动手实验测量出电 阻大小。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O引用 □改编 原创
(二) 课堂作业
题目编号 Z30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1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小英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R 的 阻值。闭 合开关 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后,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 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电 阻R的阻值为 Ω。
答案 Z3002. 0.4;5
作业评价 学会伏安法测电阻 O优秀 O良好 □合格
能用欧姆定律算出电阻 O优秀 O良好 □合格
23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己联系前面讲过的知识,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切实感受 到欧姆定律的应用。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O中等 □较难
来源 O引用 □改编 原创
题目编号 Z3003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5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实验探究 (分组合作) : 小东同学做测量灯泡电阻实验,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不亮, 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则故障原因可能有几种? 请写出三种灯泡不亮的原因。
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
作业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O优秀 O良好 □合格
2、能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实验结论; O优秀 O良好 □合格
3、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 O优秀 O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 而较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作业 分析 难度 O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O原创
(三) 课后作业 (A 组)
题量 3题 完成时间 5分钟
24
题目 Z3004.下面是一个测未知电阻R的阻值的实验,完成以下要求: ( 1)请你用笔画线把图中的器材正确地连接成实验电路. (2)做第一次实验时,电流表、电压表的指数如图所示,请把读数记在下表中. (3)处理表中所记录的各次实验数据,得出待测电阻R的阻值. Z3005.小李同学在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 1)请按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在开关闭合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选填“最左端”、“中间” 或“最右端”). (3)若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分别如图丙a 、b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是 ________A ,电压表的读数是______V ,电阻R的阻值是________ Ω .
25
Z3006.某同学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实验中,按如图(a)所示 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 值最大.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几 组示数并记录,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如图(b)所示的U-I图线.则被测电阻 R1 的电阻值为______ Ω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指针位置 如图(c)所示(电压表所接的量程为0~3 V) ,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
答案 Z3004.( 1)如图: (2) (3)5.21 Ω . Z3005.( 1) (2)最右端 (3)0.48 A 11 V 22.92 Ω
26
Z3006. 断开 A 电流
作业评价 1、能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进行测量 O优秀 O良好 □合格
2.知道测电阻的原理,可以通过欧姆定 律进行计算 O优秀 O良好 □合格
3、能从物理视角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O优秀 O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为了达成学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作业目标;以及知道伏安 法测电阻的原理的作业目标,进而完成通过实验培养动手实验的能 力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实验器 材,培养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教学目标。
作业 分析 难度 O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O引用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B 组)
题量 3题 完成时间 10分钟
题目 Z3007.小明欲测量一个阻值标识模糊的定值电阻,图甲所示是他设计的测 量电路,图乙是未完成连接的实验电路. ( 1)请你按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助小明把滑动变阻器和电压表正 确连入图乙所示的实验电路.
27
丙 (2)小明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按照正确的操作 测得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第5次测量的电阻值R5 =________ Ω (3) 图丙中已经把前4次测得的电压U和电流I的值对应点描出,请你在图丙中 补描出第5次测量的电压U和电流I值对应的点A,并依据所描的点在图丙中作 出该定值电阻的U-I图象. Z3008..利用图甲进行“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
28
( 1)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________. (2)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始终 无示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只填序号) A .Rx断路 B .Rx短路 C .电流表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改变电阻Rx两端的电压,进行了三次测量,第三 次实验中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读数为________ V. (4)将实验数据填入上表并进行处理,三次所测电阻Rx的平均值为________ Ω . (5)将电阻Rx换成小灯泡,重复上述实验,发现几次实验测得小灯泡的电阻相 差比较大,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Z3009..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关系” 的实验.他使用的器材有:两节干电池,阻值为5 Ω(R1) 、10 Ω(R2) 、20 Ω(R3) 的定值电阻、“15 Ω 1 A”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和开关各一只, 导线若干.正确连接好电路后,小明首先将R1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 片使R1两端的电压为1.5 V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①小明将用R2替换R1接入电路,接下来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②小明用R3替换R2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R3两 端的电压始终无法达到1.5 V.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各元件均完好.请你 帮他找出一种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在不改变电路和器材的前提下,针对②中的问题,怎样改进该实验,请写 出你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Z3007.( 1)
29
(2) 10 (3)如图 Z3008.( 1)断开 (2)A (3)2.5 (4)4.9 (5)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Z3009.①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R2两端的电压为1.5 V ②滑动变阻器最大 阻值过小(或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过小; 电源电压过大) ③保持定值电阻两 端的电压为2 V不变
作业评价 1.能够熟练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利用伏 安法测电阻 O优秀 O良好 □合格
2.能够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处理 O优秀 O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为了达成学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作业目标;以及知道伏安 法测电阻的原理的作业目标,进而完成通过实验培养动手实验的能 力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实验器 材,培养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教学目标。
作业 分析 难度 O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O引用 改编 O原创
30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 一)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检测内容 探究欧姆定律 题量 15 题 完成时间 60 分钟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考点1 电阻、变阻器 1. 科学方法在物理问题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两个定值电阻,一个5 Ω,一个10 Ω ,粗细均匀。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 A.若这两个电阻的材料相同,则5 Ω的长度一定大于10 Ω的长度 B.若这两个电阻的材料不同,则5 Ω的长度一定小于10 Ω的长度 C.若这两个电阻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则5 Ω的长度一定小于10 Ω的长度 D.若这两个电阻的材料、长度相同,则5 Ω的横截面积一定小于10 Ω的横截面积 2. 如图1所示的钨丝是将一个白炽灯去除玻璃罩制成的, 闭合开关S,小灯泡L发光,钨丝不发 光, 向钨丝吹气时,小灯泡L变亮,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小灯泡L逐渐变暗直至熄灭, 由实验可 知 ( ) 图1 A.钨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 向钨丝吹气时,钨丝电阻变小 C.给钨丝加热时, 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D.小灯泡L发光而钨丝不发光是因为通过钨丝的电流小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 3 如图2所示,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能使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的接法是 ( )
31
图2 考点2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4. 图3是某导体中的电流I跟它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像,该导体的阻值为 ( ) 图3 A.40 Ω B.30 Ω C.20 Ω D. 10 Ω 5. 如图4所示,开关闭合后, 电压表V1 的示数为2 V, 电压表V2 的示数为5 V,则R1 ∶R2等于 ( ) 图4 A.2 ∶5 B.5 ∶2 C.3 ∶2 D.2 ∶3 6.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5 A. 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电压表V1 的示数变大 B. 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电压表V2 的示数变大 C. 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电压表V1 的示数变小 D. 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电压表V2 的示数变小 7.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测得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 V时,导体中的电流为0.2 A,该导体 的电阻是 Ω;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4 V,导体的电 阻是 Ω。
32
8如图6甲所示是某酒精浓度检测仪的原理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酒精 气体敏感电阻,它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驾驶员呼出的 气体中酒精浓度增大时,R2 的阻值 , 电压表示数 , 当电压表示数达到一定值 时,检测仪发出报警信号。 图6 9 如图7所示, 电源电压恒为6 V,定值电阻R1 =20 Ω 。闭合开关S, 电流表A2 的示数为0.9 A,则 电流表A1 的示数为 A,定值电阻R2 的阻值为 Ω。 图7 10. 如图8所示, 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1 = 10 Ω,滑动变阻器R2标有“50 Ω 1 A”字样, 电压表量程为0~3 V, 电流表量程为0~0.6 A 。当闭合开关S,P位于R2 的某一位置时, 电压表示数为3 V, 电流表示数为0.4 A,则流过滑动变阻器R2 的电流为 A;为确保电 路的安全,R2 的取值范围是 。 图8 11 如图9所示是灯泡和定值电阻的I- U图像,根据图像所给信息计算: ( 1)如果将灯泡和定值电阻并联,接在恒定电压为6 V的电源两端,求此时灯泡的电阻和定值 电阻的阻值。 (2)如果将灯泡和定值电阻串联,接在恒定电压为6 V的电源两端,求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及 此时灯泡的电阻。
33
图9 考点3 重点实验 12如图10所示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分别把a、b、c、d四根导 线接入电路,其中导线a 、b 、d长度相同,a 、b 、c粗细相同,b 、d粗细不同。 图10 ( 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间接比较导线电阻的大小,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是 法。 (2)选用 两根导线分别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 系。 (3)选用a、b两根导线分别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 的关系。 (4)选用 两根导线分别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 面积的关系。 13. 在探究“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关系”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 有: 电流表、电压表、10 Ω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 1.5 V的干电池两节,导线 若干。
34
图11 (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11甲中的电路补充完整。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 (选填“a”或“b”)端。 (3)用开关“试触”时, 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这说明电路中存在故障。若故障是某一个元 件发生了断路,则发生断路的元件可能是 (填字母)。 A.开关或定值电阻B.定值电阻或电流表C.开关、滑动变阻器或电流表D.滑动变阻器、电压表或电流表
(4)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请在图乙中画出电流I与电压U的 关系图像。 实验次 数 1 2 3 4 5 6电阻R/Ω10电压U/V0.40.81.21.62.02.4 电流I/A0.0 40.0 80. 1 20. 1 60.2 00.2 4
(5)根据图像,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 14.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时,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电压为6 V的电源, 电流表(0~0.6 A), 电压表(0~3 V),开关, 阻值分别为5 Ω 、10 Ω 、15 Ω和20 Ω的定值电阻各1个,最大阻值分 别为10 Ω和50 Ω的滑动变阻器各1个,导线若干。 图12 ( 1)图12实验电路中正确的是 ,应选用最大阻值为 Ω的滑动变阻器。
35
(2)若按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 闭合开关,可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 (选 填“向右”“反向”或“几乎不”)偏转。 (3)按正确电路图连接电路, 闭合开关, 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但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时,两表的示数均保持不变,经判断是接线有误,错误可能是 。 (4)纠正错误后,依次更换定值电阻,并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2.5 V进行实验。请将记录实 验数据的表格补充完整。 ①U= V。 实验序号1234② 2015105③
15.小亮做“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时,所用器材有电压为6 V的电源,正常工作电压为2.5 V的 小灯泡, 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和导线。 图13 ( 1)请你在图13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小亮连接电路时,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就发现小灯泡发光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是 。 (3)在改正(2)的错误后,在实验开始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先调到最 (选填“左” 或“右”)端。 (4)小亮滑动滑片P,分别记下了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 U-I图像,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 Ω。 (5)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进一步思考,只用一只电表结合已知最大阻值为R滑 的滑动变阻器,
36
在不超过2.5 V恒定的电源电压下,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能否测出小灯泡的阻值呢 于 是他设计了如图丙、丁所示的两种电路。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图丙中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a端,记下电压表示数Ua,再滑到b端记下电压表示数Ub。 ②小亮通过这两个数据和R滑可计算出灯泡的电阻R灯1,其表达式为R灯1= 。 ③在图丁中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a端,记下电流表示数Ia,再滑到b端记下电流表示数Ib。 ④小亮通过这两个数据和R滑也可计算出灯泡的电阻R灯2,其表达式为R灯2= 。
37
答案 答案 1.C [解析] 两个电阻粗细均匀、材料相同, 电阻越大,长度越长,所以10 Ω的电 阻较长,故A错误、C正确;两个电阻粗细均匀,若材料不同,无法判断两个电阻的 长度大小,故B错误;两个电阻的材料、长度相同,横截面积越大, 电阻越小,所以10 Ω的电阻横截面积较小,故D错误。 2.B [解析] 闭合开关S,小灯泡L发光,钨丝不发光, 向钨丝吹气时,小灯泡L变亮, 说明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变大,则钨丝的电阻减小;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钨丝的 温度升高,观察到小灯泡L的亮度明显变暗,说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变小,钨丝 的电阻增大;由于钨丝和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中,所以通过它们的电流是相同 的。 3.D [解析]A图: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接C和D,无电阻丝连入电路,不符合题 意;B图: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接B和D,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是PB部分, 当滑片P 向左滑动时,PB电阻丝的长度变大, 电阻变大,不符合题意;C图:滑动变阻器的接 线柱接B和A,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是AB部分,无论怎样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接 入电路的电阻不变,不符合题意;D图: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接A和D,连入电路中 的电阻丝是AP部分, 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AP电阻丝的长度变小, 电阻变小,符合 题意。 4.D [解析] 由图像可知,通过导体的电流I跟它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则导体为 定值电阻,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U=4 V时,通过它的电流I=0.4 A, 由I=可得,导体的 电阻: R=== 10 Ω。 5.D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 串联, 电压表V1测R1两端电压, 电压表V2测电 源电压,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 ===,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 由I=可得,两电阻的阻值之 比:===。 6.B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 串联, 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 电压表V2测R2两
38
端的电压, 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 电压 表V1 的示数不变;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 大, 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由I=可知, 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 以,R2两端的电压变大, 即电压表V2 的示数变大。 7. 10 10 [解析] 由I=可得,该导体的电阻:R=== 10 Ω, 因电阻是导体本 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所以,改变滑动变阻 器滑片的位置,使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4 V,导体的电阻仍为10 Ω。 8.减小 增大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1与酒精气体敏感电阻R2 串联, 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由图乙可知, 当酒精浓度增加时,R2 的阻值减小, 因串联 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 图甲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 由欧姆定律 可知, 电路中的电流I增大,再由U=IR可知,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增大, 即电压表 的示数增大。 9.0.3 10 [解析] 由题图可知, 电阻R1 与R2并联,则两端电压均为6 V,通过R1 的 电流:I1 ===0.3 A,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通过R2 的电流:I2 =I-I1 =0.9 A—0.3 A=0.6 A,则定值电阻:R2 的阻值R2 === 10 Ω。 10.0. 1 10~50 Ω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 并联, 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电流 表测干路电流。 ( 1)由电压表的示数可知, 电源的电压U=3 V,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 等,所以,流过R1 的电流:I1 ===0.3 A, (
I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流过滑动变阻器R2 的电流: 2 =I-I1 =0.4 A-0.3 A=0. 1 A; (2)因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 A,且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 所以,干路电流为0.6 A时,滑动变阻器通过的电流最大,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 (
I
)小,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此时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 2 '=I大-I1 =0.6 A-0.3 A=0.3 A, 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
39
R2小=== 10 Ω ,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干路电流最小, 电路安全,所以,R2 的取 值范围是10~50 Ω 。 11.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其电阻是变化的,其电流与电压不成 正比,其图像不是直线,而定值电阻的阻值为一定值,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其图 像是直线。 ( 1)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所以如果将灯泡和定值电阻 并联在6 V的电源两端,则UR = UL =6 V, 由图像可知,当灯泡两端电压UL =6 V时,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IL =0.5 A, 由I=可得,灯泡的阻值:RL === 12 Ω; 由图像可知, 当定值电阻两端电压UR =6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IR =0.25 A, 由I= 可得,定值电阻的阻值:R===24 Ω。 (2)如果将灯泡和定值电阻串联,接在恒定电压为6 V的电源两端,根据串联电路 电压和电流的规律知, 当电流为0.2 A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与定值电阻两端的电 压之和为6 V, 由图像知,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UL '= 1.2 V,此时灯泡的电 阻:RL '===6 Ω。 12.( 1)转换 (2)b 、c (3)材料 (4)b 、d [解析] (1)该实验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间接比较导线的阻值大小,应用了转换 法。 (2)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所以需 要将b 、c两根导线分别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 (3)由图可知,导线a、b的粗细、长度均相同,材料不同, 因此选用导线a、b分别接 入电路中,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的关系。 (4)要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需要控制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 横截面积不同;由图可知,导线b、d的长度、材料均相同,粗细不同, 因此选用导线 b 、d分别接入电路中。 13.( 1)如图所示
40
(2)a (3)C (4)如图所示 (5)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解析] (1)电源电压为3 V,故电压表选用小量程与电阻并联,如图所示。 (2)为了保护电路,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即a端。 (3)因为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如果电压表断路, 电路中应该有电流, 电流表有示 数,所以电压表没有断路, 电路中其他电路元件都是串联的,任何一个元件断路, 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选项C正确。 (4)分析数据可知,在电阻一定时, 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为原来的几倍,通过电阻 的电流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得出的结论是:在电阻一定的,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14.( 1)甲 50 (2)几乎不 (3)将滑动变阻器下面的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合理即可) (4)①2.5 ②电阻R/Ω ③电流I/A [解析] (1)甲电路中, 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 电流表与定值电阻串联, 电流从电 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故甲正确;乙电路中, 电流表与定值电阻并联, 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且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乙错误;丙电路中, 电压 表与定值电阻并联, 电流表与定值电阻串联,但两电表的正、负接线柱均接反了, 故丙错误。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 电 路中的电流I== R ,则R滑 =·R, 由电压表的量程0~3 V可知,定值电阻两端 的最大电压UR =3 V,
41
当R=20 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滑 =·R=×20 Ω =20 Ω > 10 Ω ,所以,应选用最大阻值为50 Ω的滑动变阻器。 (2)若按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 闭合开关, 由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 电路中相当于断路可知, 电路中几乎无电流,所以,可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几乎 不偏转。 (3)闭合开关, 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但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两表的示 数均保持不变,说明滑动变阻器接线错误,错误可能是将滑动变阻器下面的两个 接线柱接入电路。 (4)由题意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5 V,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记录 的应是“电阻R/Ω”和“电流I/A”。 15.( 1)如图所示 (2)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 (3)左 (4) 12.5 (5)②·R滑 ④·R滑 [解析] (1)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故电压表选用小量程与灯泡并联,如图所示。 (2)小亮连接电路时,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就发现小灯泡发光了,产生这一现象 的原因是: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 (3)在改正(2)的错误后,在实验开始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先调到阻值最大 处, 即最左端。 (4)根据U-I图像可知,灯泡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为0.2 A, 由欧姆定律可得,小灯泡 正常工作时的电阻:R灯 === 12.5 Ω。 (5)①在图丙中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a端,记下电压表示数Ua,再滑到b端记 下电压表示数Ub。 ②在图丙中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a端, 电路为灯泡的简单电路, 电压表测电
42
源电压,则电源电压为Ua ;再滑到b端,灯泡与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 电压表测灯 泡两端的电压, 即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b, 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变阻 器两端的电压为U滑 = Ua- Ub, 由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和欧姆定律可得, R1 =Ub ,所以R灯1=·R滑。 ③在图丁中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a端,记下电流表示数Ia,再滑到b端记下电 流表示数Ib 。 ④滑片滑到a端时,为灯泡的简单电路, 由欧姆定律可得, 电源电压:U=Ia ×R灯2, 再滑到b端时,灯泡与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 由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规律, 电 源电压: U=Ib ×(R滑 +R灯2), 解得R灯2=·R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