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课程同步辅导)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全真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骖乘(cān) 纪昀(jún) 枹鼓不鸣(fú)
B.遗之(yí) 札札(zhá) 臣不需箠(chuí)
C.岑参(cén) 锦衾(qīn) 臧王匿死(nì)
D.斫之(zhuó) 郢(yǐng)人 石性坚重(chóng)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列子》,相传战国郑国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
B.庄子,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为道学之祖。
C.《续资治通鉴·宋纪》,作者毕沅,清代史学家。它的体例和《资治通鉴》一样,属于编年体史书,即以时间为纲,编排史实。
D.《春望》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他著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杜工部集》。他被人称为“诗圣”。他和李白合称为“李杜”。他的诗歌豪放奔逸、洒脱不羁,有“诗史”之称。
3.下列句子中一词多义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3分)
A.被 唯见布被覆尸(名词,被子)
流血被面(动词,盖住)
B.以 以奴骖乗(用)
宣悉以班诸吏(拿)
C.为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
众服为确论(动词,认为)
D.之 饰名姝遗之(代词,代岳飞)
皆重铠以习之(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
4.下列选项中作家与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白居易——《渡荆门送别》
B.杜甫——《春望》
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辛弃疾——《西江月》
5.对《渡荆门送别》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交代了作者出游出发的地点是荆门,到达的地点是楚国。
B.颔联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后长江两岸特有的景色和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
C.颈联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江面平静时的夜景和白天云彩兴起变幻的无穷奇景。
D.尾联点题,面对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作者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6.名著阅读。(3分)
“孩子们所期盼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 ( http: / / www.21cnjy.com )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了。于是,完了。”
这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整篇文章的内容。 。
7.诗词填空。(5分)
(1) _ ,雪上空留马行处。
(2)《迢迢牵女星》中形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表现了有情人隔河相望,难以相会的痛苦的句子是: , 。
(3)《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写长江出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峡、渡荆门、天开地阔、逼真如画的名句是:_ , 。
8. 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首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充溢离乱伤痛之情。
B.诗中“烽火”是指因战乱而引发的长安城中的大火,这让作者很难得到家信。
C.诗的尾联意思是诗人的白发越抓越少,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D.全诗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沉着蕴藉,真挚自然,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阅读理解(共36分)
(一)阅读《强项令》(选段),完成9~12 题。(12分)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驻车叩马: 使宣叩头谢主
1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4分)
(1)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2)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11.从文中画线句子中可看出董宣具有什么精神 (2分)
12.董宣是如何执法的?请用一个成语回答。(2分)
(二)阅读《包拯》(选段),完成13~17题。(13分)
①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②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③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莽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才 (2)苟
14.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4分)
(1)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2)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15.断句。(断两处)(2分)
拯 立 朝 刚 毅 贵 戚 宦 官 为 之 敛 手 闻 者 皆 惮 之
16.选文每段重点写了包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个特点。第①段突他 ;第②段突出他 ;第③段突他 。(3分)
17.请找出选文中穿插的侧面描写的句子,并说出其作用。(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8~20题。(11分)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
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8.解释下面句中画线的词语。(4分)
(1)子墨子解带为城。
(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 http: / / www.21cnjy.com )
(3)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4)公输盘诎。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吾知所以距子矣。
(2)虽杀臣,不能绝也。
20.本段文字用“九攻”“九距”点明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斗之激烈,用 、 交代激战之结果,用 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用原文回答)(3分)
三、作文(40分)
21.自然界的风雨声、校园朗朗的读书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年的爆竹声、市井的吆喝、梦中的短笛、记忆中的歌谣、军训中的口号、艺术节的大合唱 ……总有一种声音牵动你的心,是喜欢?是陶醉?还是……
请以“我 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补全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书写规范;600字左右。
1.C(A:昀yún B:遗wèi ( http: / / www.21cnjy.com ) D:重zhòng)2.D(杜甫诗歌的特点是沉郁顿挫,李白诗歌的特点是豪放奔逸、洒脱不羁。) 3.B (“宣悉以班诸吏”中的“以”是“把”的意思。)4.A(《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李白,而不是白居易。) 5.A(诗人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6.《五猖会》 作者儿时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 7.略。8.B 9.拉住,勒住;认错;用鞭子打;按,撑 10.略。 11.这段描写表现了董宣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精神。 12.先斩后奏 13.(1)仅仅 (2)随便 14.略。 15.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16.为官廉洁;为官刚正、执法严明;克己奉公。 17.如: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更好地突出了包拯为官刚正、执法严明。 18.(1)子:夫子,先生,老师。 (2)圉:通“御”,抵抗。 (3)寇:入侵。 (4)屈服。19.(1)我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对付你了。 (2)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的守御者)。20.攻械尽 守圉有余 诎(公输盘诎)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