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单元名称
物理 九年级 第一学期 机械功与机 械能
单元组织方式 √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 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怎样才叫做功 第十一章第一节
2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第十一章第二节
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第十一章第三节
4 认识动能和势能 第十一章第四节
二、课时作业
第一节 怎样才叫做功
(一)课前作业
题目编号 0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展示课本图片 11-1 并讲解,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什 么大汗淋漓却没有做功?
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
作业评价 1、小组成 员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2、学生对 科学探索的 兴趣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3、学生语 言组织表达 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 改编 □ 原创
(二) 课堂作业
题目编号 0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手从地面竖直提起水桶,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 手竖直向上的拉力 对水桶做了功 C.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铅球做了功 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 了功
答案 A
作业评价 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做功包含两个必要的因素:一 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 段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掌握做功包含两个必要的因素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题目编号 003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160m,在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做功 8×104J,这辆车的牵引力有多大? (g=10N/kg)
答案 500N
作业评价 功的计算公式 功等于力与沿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掌握功的计算公式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题量 3 题 完成时长 5 分钟
1.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先在大小为 F 的水平推力作用 下匀速前进了一段距离,接着在方向不变大小为 2F 的推力作用下 继续前进了相同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重力对物体做了功 B.前一段距离物体所受力合力为零 C.后一段距离物体仍匀速运动 D.前、后两段距离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相等 2.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关于力对物体做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大力士表演拉汽车前行,此时人拉车的力做了功 B. 起重机吊着重物水平移动,钢丝绳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功 C.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D. 足球在水平地面上运动,足球的重力对足球做了功 3.有一个装着矿石的矿斗, 总质量是 3×103kg,把它从井底匀 速提到地面上做了 6×105J 的功, 问该矿井有多深? (g=10N/kg)
作业评价 1、小组成 员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2、学生对 科学探索的 兴趣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3、学生语 言组织表达 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 改编 □ 原创
第二节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一)课前作业
题目编号 0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请学生阅读教材 P7 页的活动 1,思考对于图中两位 同学判断,你有怎样的看法,你是怎样比较做功的 快慢的?学生在交流与讨论的基础上,展示对于两 位同学观点的思考,并展示比较做功的快慢方法的 思考。师生共同归纳:比较做功的快慢必须要同时 考虑做功的多少,以及做功的时间。学生展示自己 的思考结果,师生共同评价。
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
作业评价 1、小组成 员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2、学生对 科学探索的 兴趣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3、学生语 言组织表达 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 改编 □ 原创
(二) 课堂作业
题目编号 0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B.正在行驶的汽车,如果所受的力全部消失, 汽车将做匀速直线 运动 C.小明用力推地上的木箱,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D.起重机吊着重物匀速水平运动的过程中,拉力对重物不做功
答案 A
作业评价 (1)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功率是表示做功 快慢的物理量; (2)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 总 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再结合物体原 来的运动状态,可做出判断; (3)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 受到 的力一定是平衡力; (4) 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 的距离的乘积, 根据功的两个要素来判断有没有做功.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功率的概念 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做功的必要因素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题目编号 003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亮亮和体重较大的爸爸帮助邻居各扛一袋质量为 5kg 的大米, 从一 楼爬到三楼,爸爸用时较短,则亮亮与爸爸所做的( ) A.有用功相等 B.总功相等 C.总功率相等 D.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相等
答案 A
作业评价 由功的计算公式可得出二人做功的关系; 由功率公式 可求得二人的功率关系. 。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了解影响功率的因素。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题量 3 题 完成时长 10 分钟
1. 某人用 200N 的水平推力,在 0.5min 内,将重 1000N 的物体沿 水平面向前推进 15m,重力对物体做功为________J,人对物体做功 为________J,人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J。 2.甲、乙两台机器, 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做的功比乙做的功多; B、甲做的功比乙做的功快 C、甲做的功所用的时间比乙做的功少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一台起重机将货物匀速提高 4m,所用的时间为 15s,已知起重机 的平均功率为 3kw,则起重机对货物做的功是多少?货物有多重?
作业评价 1、小组成员 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2、学生对 科学探索的 兴趣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3、学生语 言组织表达 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 改编 □ 原创
第三节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一) 课前作业
题目编号 001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物体 A 和物体 B 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 与提升 B 相比, 提升 A 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 若不计绳重与摩擦的 影响,则提升 A 的过程() A. 额外功较小 B. 额外功较大 C. 总功较小 D. 总功较大
答案 D
作业评价 能注意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高度相同 时额外功是相同的。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本题考查学生对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以及机械效率的认识和理解。
作业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分析 来源 □引用 √ 改编 原创
(二) 课堂作业
题目编号 0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3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工人借助如图所示的装置,在 20s 时间内将 700N 重的货物匀速提升了 4m,已知他对绳子的拉力为500N. 该过程中,工人所用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 ,工人对绳子拉力的功率为______ W。
答案 (1). 70% (2). 200。
作业评价 能熟练运用计算公式,解决功、机械效率问 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考察同学对于功、功率及机械效率的计算知识掌握程度。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题目编号 003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 400N 的物体在 10s 内匀速上升了 1m.已 知拉绳子的力 F 为 25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A. 做的总功是 400J B. 拉力 F 的功率是 25W C.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 1m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0%
答案 D
作业评价 能掌握滑轮组的特点;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运用功的公式以及机械效率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题量 2题 完成时间 6 分钟
题目 1、如图所示, 将质量为 80kg 的木箱, 用一个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从 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斜面长 10m、高 3m,在此过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80%.则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J,拉力所做的额外功为_______J.若换一个质 量小一点的木箱,用力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此时斜面的机械效率将 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下列有关起重机提升货物时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B. 同一起重机提起的货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C. 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D. 同一起重机提起同一货物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答案: 1. (1). 3000 (2). 600 (3). 不变; 2.B。
作业评价 能从物理学角度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熟练掌握功及机械效率的计算。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 2道基础题, 巩固基础知识, 注意到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区别, 作为是两 个不同的物理量, 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功率由功和时间共同决定, 机械 效率由有用功和总功共同决定。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 用 √ 改 编 原 创
第四节 认识动能和势能
(一) 课前作业
题目编号 001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撑竿跳高是田径运动会中的精彩项目, 如图, 运动员持竿加速奔跑, 借 助撑竿提升运动员的高度, 弃竿下落, 安全着垫. 试分析这一过程中包含的 物理知识. 示例:在运动员提升高度过程中, 竿的弹性势能先增加后减少.(此 例不可再用)请考生另列两条: ①_____;②_____.
答案 ①. 运动员在跃起的过程中,受到撑杆弹力的作用,弹力改变了运动员的 运动状态。②. 运动员在奔跑的过程中,一手为支点,另一手施加动力,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
作 业评价 能独立思考,将物理学与生活中常见 运动结合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中常见现象,观察到弹性势能在实际中的应用。
作业 分析 难度 √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 改编 原创
(二) 课堂作业
题目编号 0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如图是宜宾天池公园内的“摩天轮”,一游客坐在“摩天轮”中在竖直平 面内做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 游客从最低点向最高点运动的过程中,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游客的动能保持不变 B. 游客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 游客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D. 游客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答案 A
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 来。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考察同学对机械能以及动能与重力势能知识掌握程度。
作业 分析 难度 √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题目编号 003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用细线将小球系好后, 固定在天花板上, 做成一个摆. 如图所示, 小球 从 A 点摆动到 B 点的过程中( ) A. 速度变小,动能变大 B. 速度变小,动能变小 C. 速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小 D. 速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答案 C
作业评价 能掌握动能与重力势能的特点;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运用功的公式以及机械效率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 分析 难度 √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题量 2题 完成时间 6 分钟
题目 1 、暴雨天,在山体滑坡的地方,极易发生泥石流. 原因之一是,在雨水的 作用下,滑坡处的泥石与地面(泥石)之间的________减小了.泥石流在向下 游流动的过程中,__________ (填主要的能量转化).与水流相比,由于相同体 积泥石流的质量较大,故具有的_______能较大,其造成的破坏和损失更 大.因此,暴雨天,尤其在山体滑坡的地方,要加强防范泥石流灾害. 2、如图所示, 是正在加速下降的足球, 在此过程中, 对其机械能的变化 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D.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答案: 1 、①. 摩擦力 ②.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③. 机械 2 、A
作业评价 能通过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动能、重力势 能的含义;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2道基础题, 巩固基础知识, 使同学们进一步理解动能、重力势能、弹 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会分析机械能转化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情况。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 用 √ 改 编 原 创
七、单元质量检测
检测内容 机械功与机械能 题量 23 题 完成时间 70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小明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捡回桌面,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0.02 J B.0.2 J C.2 J D.20J 2.如图所示,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A.提着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B.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C.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 D.推着小车前进 3.下列各种运动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 A.拧紧的钟表发条带动指针走动 B.雪橇从山坡上加速滑下 C.跳高运动员离地腾空向上 D.跳伞运动员从空中匀速下降 4.甲、乙两台机械,甲的机械效率为 80% ,乙的机械效率为 6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一定比乙省力 B. 乙一定比甲省力 C. 甲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做的有用功多 D.有用功相同时,乙所做的总功多 5.拖拉机深耕时的行驶速度一般比在公路上慢,这主要是为了( ) A.提高机械传动效率 B.增大牵引力 C.节省燃料 D.提高发动机的功率 6.关于机器的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器的功率越小,做功越慢 B.机器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C.机器的功率越小,机械效率越低 D.机器的功率越大,做的有用功越多 7.如图所示, 胡柚树上有甲、乙、丙三个质量相等的胡柚, 它们 分别在不同的位置上, 则具有最大重力势能的胡柚是( ) A 甲 B. 乙 C.丙 D.无法判断 8. 一辆洒水车在平直的街道上边洒水边匀速行驶, 则洒水车的 ( ) A.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大 C.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D.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9.如图所示,体育运动中的链球、铅球、铁饼和标枪都是把物体斜向上抛出的运动,不计空气阻 力,这些物体从被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 ) A.物体的动能一直增大,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B.物体的动能一直减小,重力势能一直增大 C.物体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 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10.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把一个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B.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C.拉起物体的速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D.物体被拉起得越高,机械效率越高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2 分) 11.说明下列各种物体各具有什么形式的能: (1)飞行着的炮弹具有 ; (2)玩具汽车里卷紧的发条具有 ; (3)被拦河坝挡住的河水具有 ; 12.马拉着质量为 2000 kg 的车在水平路上匀速前进了 400 m,做了 3.2X105 J 的功,则马的水平拉 力为 N,车受到的阻力为 N,车的重力所做的功为 J. 13.甲、乙两台机器,它们的功率分别为 50W 和 10W,在相同的时间里, 甲做的功 乙做的功。 完成相同的功,甲用的时间 乙用的时间。 (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水力发电站修筑拦河坝,使上游水位 , 能增大。水流下来时, 能转化成 能。流动的水对水轮机 ,使水的 能转化为水轮机的 能,水轮机带动发电机 转动而发电。 15.唐诗中有“黄河远上白云间”和“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前 一句生动形象地表明黄河水存储着大量的 能,后一句表明长江水具有大量的 能。 16.运动员射箭时用力将弓拉开, 在放开箭的瞬间, 弓的 能转化为箭的 能。箭在空中向上 飞行的过程中,箭的 能增大。 17.小明用 100 N 的力沿竖直方向将杠杆的一端拉下 2 m 时,杠杆的另一端把 320N 的重物提高了 0.5m,他做的有用功是 J,总功是 J,杠杆的机械效率是 。 18.工人用定滑轮将重 240 N 的物体匀速向上提升,所用的拉力为 250 N ,5s 内重物上升了 4 m 。 此过程中,有用功为 J,总功为 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W,定滑轮的机械效率 为 。写出一条拉力不等于物重的原因 19.如图所示, 在滚摆的运动过程中, 滚摆上升的高度一次比一次 (填“低”或“高"),,这是因 为 。若把悬挂滚摆的细线换成有弹性的钢丝, 同样 做 实 验 , 滚 摆 上 升 的 高 度 会 比 原 来 高 还 是 低 呢 。 其 理 由: 。 三、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26 分)
20.九年级二班的男同学要举行爬楼比赛,看看谁的功率大。要测出某同学爬楼的功率: (1)已经测出了这个同学的质量m,还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 。 (2)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3)由测得的物理量,计算爬楼功率的表达式为: 。 21.如图所示的是“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观察 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实验中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撞击时的速度不变,具体的控制方 法是 。 (3)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呢 小明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得 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 表一(钢球撞击时的速度为 v=8 cm/s) 序号钢球质量 m/g木块滑行距离 s/cm110010220020330030
分析表一的数据,可得的结论为 。 表二(钢球的质量为 m=100g) 序号钢球撞击速度 v/( cm/s)木块滑行距离 s/cm18102164032490
分析表二的数据,可得的结论为 。 分析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 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 22.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 提出了一些猜想, 小组对猜想进行了 验证。 (1)如果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多个, 要研究机械效率与某个因素的关系, 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 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 。 (2)下面是同学们提出的两个猜想: 猜想 A: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有关; 猜想 B: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有关。 (3)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 同学们准备分别用图甲、乙、丙、丁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实验。
①按图 所示的滑轮组做的两个实验是用来验证猜想 A 的,若实验测得两清轮组的机械效率 大小 (填“相等”或“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 A 是错误的; ②按图 所示的滑轮组做的两个实验是用来验证猜想 B 的, 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大小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 B 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四、计算题(12 分)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 10s 内把 450N 的重物竖直匀速提高 2 m。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5%,不计绳重,在上述过程中克服各种摩擦阻力做的功为 180J 。 问: (1)人拉绳子共做了多少功? (2)人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多大? (3)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4)动滑轮的重力是多大?
作业分析及设 计意图 1.章节检测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这是根据教材的基本要求设计 的, 面向中等学生, 差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一是拔尖提高题, 即是根据优生学 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 二是巩固练习题, 即是根 据中等生设计的, 一般指教材后的习题; 三是放缓坡度题, 也就是根据差生的学 和教材内容, 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这 样, 既缓和了差生学物理难的状况, 切实减轻了差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克服了学 生“我怎么也学不好物理”的顾虑,增强他们学好物理,提高成绩的积极性。 2.过关考查是根据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实 行分类考查。每份物理试卷都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三大类。基本题是面 向全体学生设计的; 提高题是供差生选做, 中等生和优生必做的; 深化题是供中 等生选做,优生必做的。三类题的比例是基本题占 70%,提高题占 15%,深化 题占 15%。分类考查后,根据物理考查的不同结果, 采用不同的矫正措施。对没 有过关的学生, 通过补课、个别辅导、建立帮学小组等方法进行帮助, 对在检测 中达标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 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确保各类学生都能 达标。
评价设计 1.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师评。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回答问题, 采 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 要多给予表扬评价, 寻找 其闪光点, 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使他们看到希望, 逐渐消除自卑; 对成绩 一般的学生, 采用激励评价, 既指出不足, 又指明努力方向, 促使他们不甘落后, 积极向上; 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 采用竞争评价,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促 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
2.在考查、评价的基础上, 对每个学生进行必要的层次调整。对进步明显的 学生提高一个层次,对有退步的学生则提醒、鼓励、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 树立信心。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 而且有 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