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枣核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16 18:5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枣 核
萧 乾 学习目标:
一、理解美籍华人的思乡之 情,增强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 二、了解作者怎样选用细小的生活材料,曲折地表达一个有深刻意义的中心思想。
萧乾(1910-1999),出生在一个汉化了的蒙族贫民家庭,当代著名作家、翻译家、记者。 北海公园唐人街蹊跷 山坳 胡同 掀起 潜艇 镶嵌 衣兜 种籽 枣核 嫣红 玛瑙 国籍 词语积累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 友人托我带几颗生枣核,想在花园里试种一下。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围绕枣核,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纲举目张
叙述的线索:
是作者在叙述人物经历或事件发展的过程中的贯穿思想和脉络。叙述的线索有多种多样的:有时以时间发展为线索;有时以空间转换为线索;有时以问题的划分排列为线索;有时以 某一具体的“物” 为线索;有的以作者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有的线索还不止一条。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围绕枣核,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纲举目张“枣核” 第一部分: (1) 枣核
第二部分:(2-4) 枣核
第三部分:(6-10) 枣核
第四部分: (11) 主题索


点 1、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他想做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体悟情感 这位友人想在自家园中种下一颗枣树——因为他思念家乡。2、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思念故乡呢? (读7-10小节) 思乡的心理活动
思乡的行动 思乡的心理活动:
1、心里总像是缺点什么2、体会出游子的心境3、想厂甸,想隆福寺 4、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5、近来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 思乡的行动:
1、栽杨柳树,种睡莲。 2、亲手建造“北海”。 3、追忆在北海泛舟的日子。 4、试种家乡的枣树。(未做)
选材特点:以小见大 3、老人的花园里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还即将种下枣树,老人何以这样不辞辛苦,不嫌麻烦?而且她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有种枣树的必要吗? 有必要,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真是满园景色,满园乡情——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的方式。 咬文嚼字1、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若改为“这里过圣诞,我想旧历年”,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一……就……”的句型,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急切。咬文嚼字2、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
(若删去“劈头” ,句意有什么变化?)
如果请你为文章换个题目,你会怎么拟?比较:你认为哪一个文题最好?说说理由。
深 入 理 解题目的作用:1、“枣核”是本文的线索,用它设置悬念,推进悬念,揭开悬念。
2、 “枣核”是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载体,将海外游子与祖国紧紧连在一起。以小见大 1、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 2、从结构上看,枣核又是本文叙事线索。 3、从写法上看,以小(枣核)写大(思乡之情)。(感受生活,要由表及里,做深入的思考;反映生活,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加以表现,有时不妨就用一个小小的物件,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 爱国主义是个大主题,有些作家通过气势磅礴的重大事件来表现。本文作者却另辟蹊径,通过几颗小小的枣核来表现。对几颗枣核的盼望与爱惜,表现出海外游子的拳拳爱国之情。所以本文不是小题大作,而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拓展延伸 思乡爱国一直是人类众多美好情感之一。在这个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优美的诗篇。我们在课内外一定还读到过其它表现思乡爱国这一主题的作品…… 乡愁试一试
1、运用下列词语组成一段话,要求句意衔接,中心明确,词语顺序不拘,字数在60字以内.
风烛残年 故弄玄虚 感慨良深
2、中秋节将至,你一人孤身在外,请对远在家乡的亲人说几句话,表达思乡之情。
“爸爸 妈妈,我想对您说……”作业布置1、抄写《常用词表》中本课的生词3遍
2、《同步探究》中,甲组同学完成“课内阅读”部分;乙组同学完成“基础知识”。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