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括号
教学内容 去括号 年级学科 七年级数学
教学课时 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例题及实际练习,使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形成技能。过程与方法: 理解去括号法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去括号的法则
教学难点 括号前是“一”号时,去括号的法则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创设情境:1.什么叫做同类项? 2.怎样合并同类项?3.下列计算对不对?若不对怎样改正?(口答)(1)2a3-a3=2; (2)2(a-b)-(a-b)=2;(3)2a2+3a2=5a4; (4)-a4-a4=0;(5)3(x-y)-(y-x)=2(x-y);(6)a2·a3=a5.4.用字母表示:(1)加法结合律; (2)分配律.引言: 在化简代数式的过程中,遇到括号,为了便于合并同类项,常常需要先将括号去掉,如8a+2b+(5a-b)中,2b与-b是同类项,8a和5a是同类项,要先去掉括号,才能合并同类项,今天就学习去括号的法则. 让学生发现在有些题目里,按照以往的运算法则:有括号先做括号中运算,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得另想办法,这就是本节要学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叫“去括号”(板书课题)。探究归纳:1.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出去括号法则怎样才能去括号呢?我们不妨观察前提测评题2各题的结果,看它们有何联系,学生很容易发现: 13+(7-5)=13+7-5 (1) 9a+(6a-a) =9a+6a-a (2) 13-(7-5)=13-7+5 (3) 9a-(6a-a) =9a-6a+a (4) 引导学生比较(1)、(2)及(3)、(4)式,可以看到,等号左边有括号,等号右边没有括号,从等号左边到右边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去括号。 启发学生归纳出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都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号。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都去掉,括号里各项都变号。2.运用去括号法则例1. 把下列各题去括号 (1)1-(1-2005) (2) a+(-b+c-d) (3)a-(-b+c-d)例2: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3a+2b+(a-2b) (2) (2) 2x2+3(2x-x2)例3 化简 (5a-3b)-3(a2-2b) 解:原式=5a-3b-(3a2-6b) =5a-3b-3a2+6b =5a+3b-3a2 实践应用 P85习题T1、2四﹑提炼总结:(1)去括号法则的依据实际上就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2)去括号时应注意括号前面是“+”号还是“—”号。(3)在去掉括号后,如有同类项,则要把同类项合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备课组长审核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