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七章 素养综合测试卷
1. 【新课标】【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3河北威县期末,26,★☆☆)新中国成
立后,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 )
A. 人们的生活改善,营养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B.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
C. 出生率较高,死亡率大幅下降
D. 以上三项都是
D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生活改善,营养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事业
发展迅速,这些都会促进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2. (2023江苏仪征期中,2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负面
影响的是 ( )
A. 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
B. 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
C. 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
D. 环境污染加剧
C
解析: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可以缓解人口增长过快带来
的粮食压力,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
3. 【新课标】【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3湖北老河口期末,1,★☆☆)人类不合理的开发自然生态系统,如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其共同的特点是
( )
A. 促进了生物的繁殖,丰富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B. 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C. 保持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D. 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D
解析: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破坏
了生态平衡。
4. 【新课标】【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3广东深圳期末,30,★☆☆)深圳市争
创第七届文明城市。同学们作为城市的一员,应当用心维护城市环境,共同打造
美好家园,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
A. 北站公园露营时使用一次性餐具
B. 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C. 在观澜河中随意放生鱼苗
D. 羊台山徒步时随手丢弃垃圾
B
解析:北站公园露营时使用一次性餐具,不仅会浪费能源,还会污染环境。生活垃
圾进行分类处理,能够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在观澜河中随意放生鱼苗,鱼
苗如果不适应环境就会大量死亡;如果鱼苗适应环境又没有天敌,就会破坏观澜
河中原本的生态平衡。羊台山徒步时随手丢弃垃圾会污染环境。
5. (2023湖南通道期末,25,★☆☆)我国是土地沙漠化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沙
漠化造成的城市沙尘暴日益严重。下列行为不会造成沙尘暴的是 ( )
A. 大量砍伐树木,破坏森林,使森林面积大量减少
B. 草原过度垦殖、放牧,植被遭到破坏
C. 毁林开荒,围湖造田
D. 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
D
解析: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沙尘暴频发的主要
原因。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不会造成沙尘暴。
6. 【新课标】【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2山东济南二模,4,★☆☆)济南市雪野湖旅游区已经成为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的永久举办地。为保护雪野湖旅游区
的生态环境,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
A. 商店提供环保购物袋
B. 家庭使用无磷洗衣粉
C. 农田地膜用后埋入土壤中
D. 尽量不乘坐私家车旅游
C
解析:埋入土壤中的废旧地膜不易被分解,农田会被地膜严重污染,导致农作物减
产。
7. (2022福建云霄期末,40,★☆☆)废旧电池影响生物的生存,根本原因是 ( )
A. 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铅、镉等重金属
B. 废旧电池占据了生物生存的土壤
C. 废旧电池浪费了大量的生物材料
D. 废旧电池的浸出液能伤害人的皮肤
A
解析:废旧电池里含有大量汞、镉、铅等重金属,影响生物的生存。
8. 【新课标】【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2湖南永州期末,30,★☆☆)某校为做
好“六城同创”宣传工作,举行了相关宣传标语的征集活动。以下标语不宜被
采用的是 ( )
A.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B. 提高环保意识,保护美好家园
C. 毁林去建房,经济响当当
D. 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绿色家园
C
解析: “毁林去建房,经济响当当”中“毁林”的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该标语不
宜被采用。
9. 【新课标】【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3广东佛山期末,28,★☆☆)2022年南
太平洋岛国汤加火山喷发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
主要气体。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可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 可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
C. 可以引起水源酸化,影响饮用,威胁人们的健康
D. 酸雨的形成与机动车排放尾气以及燃烧煤炭等无关
D
解析:酸雨主要是由工厂燃烧煤炭排放的烟雾造成的,机动车排放尾气中含有二
氧化硫等气体,二氧化硫与形成酸雨有关,D错误。
10. 【新课标】【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2湖南怀化期末,25,★☆☆)人类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 ( )
A. 经济发展了,环境自然会变好
B. 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C. 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
D. 停止经济发展,恢复环境的原始状态
B
解析: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
保护相协调的原则,既要发展经济,也要保护环境。
11.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
环境污染有关的是 ( )
①核泄漏 ②水华 ③酸雨 ④地方性甲状腺肿 ⑤铅汞污染 ⑥夜盲症
A. ①②④⑤
B. ④⑤⑥
C. ①②⑤⑥
D. ①②③⑤
D
解析:①核泄漏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湖泊中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会形成②
水华,使湖水变臭,鱼虾难以生存。③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
性物质造成的。④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缺碘造成的,与环境污染无关。⑤铅汞
污染属于重金属污染。⑥夜盲症是由体内缺乏维生素A造成的。
12. 【新独家原创】碳中和通常是指通过吸收和抵消等方法,实现二氧化碳排放
量与其吸收量之间的平衡。而要实现碳中和,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以下做法
不能为此目标贡献力量的是 ( )
A. 使用节能灯
B. 购物使用方便的环保袋
C. 出行优先选择纸质车票
D. 坚持乘公交绿色出行
C
解析:纸质车票是由木材制成的,出行应避免使用纸质车票,优先选择电子车票。
13. 【新中考】【数据分析题·图】(2023山东泰安中考,14,★☆☆)微塑料污染是
备受关注的新型污染之一。研究人员选用大小、生长状况等均相同的幼鲫鱼,分组饲养在不同浓度微塑料水体中,在相同条件下养殖60天后,记录体长及体重的增长量,计算增幅平均值,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C
A. 不同浓度微塑料水体中应饲养数量相同的多条鲫鱼
B. 微塑料浓度为0的一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 微塑料浓度高于0.18克/升时,鲫鱼体长不再增长
D. 微塑料浓度越高对鲫鱼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
解析:微塑料浓度高于0.18克/升时,体长增幅下降,但鲫鱼体长仍然在增长,C错
误。
14. 【新课标】【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2江西中考,10,★☆☆)对塑料制品的使用和处理不当,容易产生微塑料,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健康隐患。你不认同的做
法是 ( )
A. 选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
B. 分类回收塑料制品
C. 多用布袋,少用塑料袋
D. 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D
解析: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容易产生微塑料,从而
污染环境,甚至危害人体健康。
15. 【新课标】【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3上海闵行期末,16,★☆☆)城市气候中存在气温由市中心向外递减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热岛效应。下列不能缓
解该现象的做法是 ( )
A. 建造大型绿地
B. 进行垃圾分类
C. 增设社区公园
D. 改造规划密集型社区
D
解析:密集型社区会导致通风受到影响,局部产的热量无法及时随空气散发,进而
加重热岛效应。
16. 在调查当地的生态环境时,调查的方式包括 ( )
①实地调查 ②到当地环保部门咨询 ③自己想象 ④通过图书馆、报社、
杂志社、电视台或者网站收集资料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D
解析:在调查当地的生态环境时,主要的调查方式有:进行实地调查;到当地环保
部门咨询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等相关情况和有关的治理措施;查阅报纸、杂
志上刊登的相关信息;通过电视台或网站收集资料等。
17. 【新特色】【时事热点·垃圾分类】(2023江苏无锡中考,49,★☆☆)下列标志中,表示可回收垃圾(物品)的是 ( )
A
解析:A表示可回收垃圾(物品)。B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C表示禁止左转。D
表示当心火灾。
18. 【新课标】【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3湖北荆州中考,5,★☆☆)人类活动
对生物圈的影响与日俱增,我们要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列做法与和
谐发展理念不相符的是 ( )
A. 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B. 倡导绿色出行
C. 垃圾分类处理
D. 退耕还林还湖
A
解析: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会破坏树木,不符合和谐发展的理念。
19. pH<5.6的雨水是酸雨。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
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 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下列推测合
理的是 ( )
A. 酸雨对樟树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B. 酸雨对楝树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C.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都不受酸雨影响
D. 楝树生长的森林中,其他树种都不耐受酸雨
B
解析:由题干可知,酸雨对楝树的株高影响较大,而对樟树的株高影响不明显,B符
合题意。
20. 【新课标】【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3广东云浮期末,30,★☆☆)习主席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
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 当前一些环境恶化和气候异常现象,与绿色植被遭到破坏有重要关系
B. 要做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就要禁止开发自然资源
C. 我们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保护环境
D. 地球上不同生态系统之间彼此依存,相互联系
B
解析:要做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并不是禁止开发自然资源,而是要合理
开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B错误。
非选择题
二
21. 【新课标】【学科素养·探究实践】(2022广西百色中考,21,★☆☆)(15分)某氧化铝厂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使原本很清澈的河流
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为研究工业废水对河流生物数量的影响,科研人员在
受污染河流同侧下游不同距离(km)进行取样,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离污染源的距离(km) 0.1 0.5 1.0 2.0 4.0 8.0
动物类群(类) 20 23 37 50 58 65
动物个体总数(个) 367 656 750 1 978 2 490 3 192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实验的变量是 。
(2)比较不同取样点的动物类群或个体总数可推测,距污染源越近,动物的数量越
。
(3)分析每个取样点的数据,可表明动物类群越多,个体总数就越 。
(4)通过不同取样点数据的对比,说明 。
实验法
离污染源的距离
少
多
工业废水对河流生物数量有影响
解析:(1)实验法是指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
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实验法,
实验的变量是离污染源的距离。(2)通过比较题表中不同取样点的动物类群或
个体总数可推测,距污染源越近,动物的数量越少。(3)分析每个取样点的数据,可
表明动物类群越多,相应的个体总数就越多。(4)通过不同取样点数据的对比,可
以发现离污染源越远,动物类群越多,动物个体总数也越多,反之,离污染源越近,
动物类群越少,动物个体总数也越少,这说明工业废水对河流生物数量有影响。
22. 【新课标】【学科素养·态度责任】(15分)如图中的曲线表示1960-1990年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及温度变化。据图回答问题。
(1)30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呈 趋势,这些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及燃料的燃烧。
(2)图中温度几乎在持续 ,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全球二氧化碳等
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因此导致 增强,引发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全球
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最终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的 和多种生物的
。
上升
升高
温室效应
减产
生存危机
解析:(1)从图中看出30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呈上升趋势,这些二氧化碳主
要来源于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2)从图中看出温度几乎在
持续升高,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因
此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引发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
暖后,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一些地区的台风更加频繁,还有一些地区
则更加干旱,最终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的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生存危机。
23. (2023河南平顶山期末,25,★★★)(16分)请分析并回答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
生物圈的影响的问题:
(1)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推测,地球的人口承载能力大约为80亿。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控制 的增长。
(2)我国酸雨的主要成因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请列举出一条酸雨对生物的危害:
。某天下雨时,某同学收集了雨水,并用pH试纸测定,得知该雨水的酸碱度为7,由此可知这场雨 (填“是”或“不是”)酸雨。
(3)为了保护环境,在购买下列生活用品时,你会优先选择的有 。
①含磷洗衣粉 ②无磷洗衣粉 ③一次性纸杯 ④玻璃杯
⑤可降解包装袋 ⑥塑料包装袋
人口数量
不利于植物吸收利用土壤中的养分(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使水源酸化,影响饮用,威胁健康;威胁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植物死亡等)
不是
②④⑤
解析:(1)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口增长速度过
快容易造成资源短缺、粮食不足、环境恶化等。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2)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我国酸雨的主要成因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会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酸雨降落到陆地上,可使土壤中
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酸雨可以引起水源酸化,影响
饮用,威胁人们的健康。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某同学收集的雨水pH是7,故该雨水不是酸雨。(3)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加入环境保护的行列,如不随手扔垃
圾、少用塑料袋、节约用水、少用含磷洗涤用品、骑自行车等。
24. 【新课标】【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3天津滨海新区期末,31,★★☆)(14
分)请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
2023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现代化”,旨在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加强生活垃圾管理,改善人居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通过了《天津市
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并于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1)人类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有些影响是负面的,如乱砍滥伐森林,请
你再举一例: ;有些影响是正面的,如植树造林,请你再举一
例: 。
(2)生活垃圾通常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
果皮、剩菜剩饭等应投放到 垃圾桶,过期药品、废旧电池应投放到
乱捕滥杀野生动物
建立自然保护区(答案合理即可)
厨余
有害
垃圾桶。
(3)垃圾分类处理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应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请你设计一条倡导
垃圾分类的宣传语: 。
垃圾分类我能行,绿色环保我先行(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对森林乱砍滥伐;对野生动物乱
捕滥杀;生物入侵;排放有毒气体造成空气污染;排放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造成
水污染等。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植树造林;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
和喂养,康复后放归大自然;建立自然保护区等。(2)按现有垃圾分类标准,生活垃
圾通常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果皮、剩
菜剩饭等应投放到厨余垃圾桶,过期药品、废旧电池应投放到有害垃圾桶。(3)
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垃圾分类我能行,绿色环保我先行;垃圾可变宝,分类更环
保;垃圾分类,举手之劳等(答案合理即可)。